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传承发展
    

传承发展

助推仿古铜业发展(潍坊晚报)

发布日期:2016-12-13 浏览次数:2496


助推仿古铜业发展

2016年09月18日


仿古铜产品马踏飞燕


明弘治年间铸观音铜像。

潍县仿古铜历史久远,是全国四大仿古铜产地之一。潍县名人贤士对当地仿古铜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陈介祺就是杰出代表,仿古铜艺术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推陈出新。

小土炉能制千斤大件,铸铜工艺独特

潍县青铜器最早出现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在潍县城西南浮烟山一带出土的青铜礼器和兵器,其中有铭文为“平寿”的战国铜戈,这是最早最直接能证明潍县历史上青铜冶铸业发展的实物资料。

青铜器物,不但是古代人们使用的用具,更是一件件造型优美的艺术品,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它还是一种文字载体,是继甲骨文之后又一种记录古代社会生活的书籍。因此,后人对于古代社会的研究,是离不开青铜器的。为了满足人们欣赏和研究的需要,仿古铜行业应运而生。

仿古铜是指依古代青铜器中的爵、鼎、盘、炉、佛像以及禽兽和人物等,通过仿制工艺,制作出与原物相似的工艺美术品。仿制品精致古朴,形象逼真,集铸造与绘画、雕刻、镶嵌等工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青铜器艺术风格。潍县仿古青铜器成色关键在兑料熬药,铜锡成分比例必须按各时期器物特点要求精细操作。

潍县是全国四大仿古铜产地之一,仿古铜艺术在明朝时已至高峰,精细玲珑的首饰、玩具、陈设装潢、器具镶嵌,无不精妙绝伦。清道光、咸丰年间潍县有制作仿古铜作坊十几家,成了仿古铜器的著名产地。小土炉能铸千斤大件。清乾隆年间铸的城隍庙中东司铜像重两千余斤,面目胡须、衣纹手指精巧细致、生动活泼,神威凛凛;陈官俊棺木铜盖板重两千余斤,规矩准绳,不差毫厘;十余斤的大明宣德炉亦能乱真。

金石学助推仿古铜业,产品远销国外

潍县的金石学之所以逐渐发展为天下金石学的中心,这与潍县仿古铜的兴起有密切关系。明以前潍县当地并无著名金石学家,可是自清代中后期开始潍县则出现了以陈介祺为代表的一批闻名天下、贡献突出的金石学家。应该说潍县仿古铜业的气氛孕育出金石学家,而金石学家的学识水平又促进仿古铜的发展,而把潍县仿古铜业推向极致的则在于金石学。甚至可以说,潍县仿古铜业对陈介祺的“精鉴”多所裨益,而陈氏的“富藏”与学问,则又推动了潍县仿古铜的发展。

清末潍县有不少著名的仿古铜艺人,如胥伦、田培宽、王石经还有陈介祺族子弟陈子振等。19161936,是潍县古铜器仿制的极盛时期,作坊店铺有“邃古斋”、“法古斋”等20多家。“法古斋”仿制的炉、鼎曾选入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展出,其中卣戈、剑、佛像、吉庆钱等300余种,销往上海、天津、青岛等地以及日本、欧洲诸国。

“七七”事变后至解放前夕,仿古铜业已濒于绝境。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非常重视,1960年组织老艺人归队,市美术研究所成立了仿古铜研制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潍坊仿古铜制作工艺得到空前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上锈工艺,在原来一两种的基础上,增加到出土锈、家藏锈、黑漆锈、鎏金、鎏银、嵌金银丝等技法,使制品上的斑锈逼真,色泽肖似天成,长期保存颜色不变,形成了潍坊仿古铜艺术的独特风格。

历经数月辛苦 成功复制珍品

潍坊仿古铜艺人认为毛公鼎最早为陈介祺所藏,是潍县人的骄傲,让毛公鼎这件珍品再现在世人面前,是人们的期盼。“文革”后,市仿古铜研制小组派武春香、季传志二人到市博物馆认真仔细地观看了毛公鼎拓片,他俩将两片锡模用钳刀一点一点地刻出,经过打砂后,两片锡模合在一起最后浇成。历经数月的艰辛努力,造型庄重浑厚,花纹质朴古雅,内壁铸有铭文497字的毛公鼎复制成功。这只毛公鼎,造型逼真,保持了原件的风貌和神采。他们又仿制了“长信宫灯”和“马踏飞燕”这两件稀世珍品。《齐鲁风情迎荷瓶》《祥龙宝鼎》是由赵益民制作的仿古铜制品,分别奉献给奥运会和澳门特区政府。潍坊的陈祖光,出于对前辈的敬仰,利用自己懂铸造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仿古铜冶铸毛公鼎的新路子,他依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印制的《故宫西周金文录》中关于毛公鼎照片的拓片、形制、数据进行操作,2010年制作出与原件完全相符的“陈氏仿真毛公鼎”。据了解,全国能复制毛公鼎的只有潍坊。

潍坊“仿古青铜器工艺”于2006年被申报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