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介绍
    

项目介绍

郭家庄秧歌戏(历史沿革、表演形式、现状发展)

发布日期:2017-01-13 浏览次数:3671

360百科


因丝绸闻名遐尔的昌邑市柳疃镇,有一种流传百年,独特的汉族表演艺术一一郭家庄打秧歌(秧歌戏)

郭家庄秧歌戏郭家庄秧歌戏

所谓"秧歌戏"是种秧歌和活报剧的混合表演形式,即参加表演的人,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各个角色都有一定的唱词,用表演秧歌的形式进行表演。郭家庄秧歌戏共有1 1个角色。其中有秧歌芯子(也叫排头,是整个秧歌戏的表演指挥者)、和尚、尼姑、渔翁、渔婆、秀才、丑妇、货郎、腊花、回回、鞑婆、共计65女。除了秧歌芯子之外,其余55女都是两人一对,依次进行对唱表演,表演内容基本上是对生产生活中的感受,纯朴而诙谐。整个秧歌戏的唱词分6排,第6排是个不甚完整的小戏"东平洲",共计1200多句,唱完需要一天多的时间。伴奏和曲调很简单,以打击乐为主,主要有堂鼓、大锣、手锣、小镲四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郭家庄秧歌戏

类型:秧歌戏

地区:昌邑市柳疃镇

民族:汉族

目录1历史沿革2表演形式3现状发展

一、历史沿革

相传,郭家庄秧歌戏是本村的一名秀才郭完(1815-1895)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编写的。作为该村郭姓第十一世孙的郭完,自幼聪慧好学,22岁考中秀才后就一直在村中的私塾教书。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突遇海潮,整个昌邑的北部地区颗粒不收。迫于生计,郭完流落到了诸城、高密交界处的辛安庄,并找到了一家私塾,在此执教以维持生计。初到辛安庄时,当地的人们见郭完穿着寒酸,于是以貌取人,对其甚为鄙视,并多方刁难。可怜的郭完为了显示自己的"书底",排解心中压抑不安的情绪,便在教书之余,写下了这部秧歌戏。郭完的这部秧歌戏虽然吸收了昆曲和鼓书的精华,并且从唱词中,也的确能够看出他的文学功底。但遗憾的是,由于郭完当时创作的出发点是借此秧歌戏来炫耀、卖弄自己的文采,而不是纯粹扎根于汉族民间的艺术性创作。因此导致整部秧歌缺乏紧凑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杂乱历史故事与哲理说教的凌乱堆积,演唱片段中的人物也互不相干,没有必然联系,从而大大降低了此部秧歌戏的戏剧性。

郭家庄秧歌戏郭家庄秧歌戏

据老一辈相传,当时郭完的这部秧歌戏共编了十二排(本指演员的队列,由于演员以排列次序上场表演,此也成为剧目的代称),编完后便托一位本村人捎回老家。可没想到的是,这个捎本子的人将下半部六排的本子变卖到胶南去了,只将上半部六排的本子交给了郭家庄。因此直到今天,当地人还有一种说法,胶南一带在清末民初开始盛行的秧歌戏,就是郭完当时的下半部秧歌戏剧本。此外,被捎回的郭完创作的上半部秧歌戏在郭家庄流传了下来,每年的正月里,老人们都会组织村里喜欢热闹又能歌善舞的人分派角色、背书台词,在本村和邻村进行表演,这个传统一直流传了一百年。

郭家庄秧歌戏在表演形式和编排设计上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其音乐多来源于老百姓所熟悉喜爱的汉族民间俚曲,曲调和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因而深受当地和周边地区百姓的喜爱,显示出经久不衰、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表演形式

郭家庄秧歌戏共有11个角色,分为6排。头排是一个人,俗称"秧歌芯子",是整个表演的指挥者。表演者身穿大褂,头戴礼帽,不抹脸,眼带墨镜,手巾挑一面八卦幌子,上书"麻衣神相,喜观气色",走在秧歌的最前头。每次表演,都是由秧歌芯子首先开场。他开场便唱道:"当今天子坐金銮,如同舜日与尧天。黎民享尽无疆福,大家同乐太平年。圣上明仁和万里,天下百姓乐安然,吾等生在太平世,扮一回秧歌玩上一玩。"唱罢一段,众人扭一阵秧歌停下,然后再唱道:"麻衣神相妙机关,善观气色天下传。招牌摆在长街上,有来相的就赚钱。过往的人儿有万千,生生朝朝不得闲。自己唱的本身事,出家的你们二人玩上一玩。"顺势就把八卦向和尚、尼姑一指,于是轮到第二排的人物上场演唱。

郭家庄秧歌戏郭家庄秧歌戏

第二排是两个人,我是尼姑和和尚。尼姑头戴瓜皮帽,额前戴着一朵红绸大花,身穿粉红旗袍,手拿马尾甩子。和尚头戴和尚巾,身穿武生衣,腰扎红丝绦,脚蹬薄底靴,手持一对棒槌。他们两人的唱词大意是:尼姑出家修行太清苦,想下山还俗,和尚则愿与她同往,二人结伴而行,最终结为夫妻。

和尚和尼姑唱完,便轮到了第三排的渔翁、渔婆。渔翁头戴毡帽,画老生脸谱,带黄稀胡子,身穿青裤黄褂,腰系丝绦,扎两片战裙,手摇橹扇。渔婆中年妇女打扮,头上扎髻插花,穿"靛花"褂子,上着绦子镶边的紫色裤子。他们表演的大意是:打渔很辛苦,挣钱不容易,有了钱就要买点东西吃,不然也会被贪官污吏逼去。

然后登场的是第四排的秀才和丑妇。秀才是小生打扮,戴古代学生帽,穿蓝衫,蹬高底粉鞋,手持白扇。丑妇为20岁至30岁的青年妇女,头梳髻插花,花净脸,带耳环,上身穿石榴红色大襟袄,下系山河天地裙,手拿纸扇。其唱词大意是:二人过得清贫,秀才不免抱怨日子难熬、读书无用。丑妇则讲今比古,劝夫君苦读寒窗,争取金榜题名,方能出人头地。

这厢唱罢,第五排的货郎与"蜡花"出场来了。货郎戴好汉巾,勾边幅花脸,着青衣战裙,背货郎箱子,手摇货郎鼓。"蜡花"头戴花冠,花旦脸谱。唱词大意是这样的:两人都是买针头线脑的,货郎的生意不如"蜡花",遂生妒意,出言调戏,不想"蜡花"机智伶俐,反唇相讥。

最后,第六排是"胡汉"和鞑婆。"胡汉"戴好汉巾,勾蝴蝶三花脸,嘴饰红胡子着青花裙,身背花鼓,手拿一对带红缨的鼓槌子,前后皆能击鼓。鞑婆头上插花,勾彩旦脸谱,穿旗袍,一手拿烟袋,系大烟荷包,另一手拿手巾。从唱词内容可以看出,"胡汉"是西域回族人,因来中原进贡,被扣留回不了西域,对西域怀有浓厚的思乡之情。鞑婆则是丈夫出征去外邦打仗,自己独守空房,思念之余,不免黯然神伤。

这样从头排到第六排,依次演唱一遍后,便开始更换演唱内容。忽而是梁祝姻缘,忽而是牛郎织女、许仙白蛇,不一会儿又变为《水浒传》、《西游记》、《说唐》中的故事,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大意却都是劝人安分守己,不要贪图酒色财气,正如是其中一段唱到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内中藏。有人跑出墙儿外,便是长生不老方。"

整部秧歌戏剧本中长达一千二百多句唱词,内容非常庞杂。伴奏的打击乐器只有堂鼓、大鼓、小鼓、小擦四件,虽然演唱时主要是靠演员白口清唱,但却唱出了郭家庄秧歌戏的风土人情,民俗味道。郭家庄秧歌戏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汉族传统文艺形式,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经久不衰。在民间,它就像生命的源泉永不枯竭。

三、现状发展

据考,郭家庄秧歌戏是该村郭姓十一世秀才郭万(1815年一1895)于道光25(1845)所编,当时秧歌戏编完之后共12排,后因故只流传了前半部6排,后6排流散到胶南一带,是否遗存,亦无可知。 秧歌戏的原本(郭万手稿)于民国初年被外村人窃去,已经失传。后经本村一个下一代出嫁的闺女,又将戏文口传回来,传抄本是60多年前,由后人郭景连、郭景暖整理传抄下来的。

秧歌戏从产生至今,几经周折,以它特有的古朴和醇香流传至今,建国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间艺术,多次派出文化等有关部门进行发掘保护,使这一濒临失传的独特民间艺术--郭家庄秧歌戏,得以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