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5
丁福臻的刺绣产品
“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历史上,潍县传统手工工艺非常兴盛。这其中,“九千绣花女”描述的便是潍坊刺绣工艺的繁盛。
2006年末,潍坊市1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潍坊刺绣名列其中。
可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时世的变迁,如今,在潍坊,“九千绣花女”的盛大繁荣景象再也难以寻觅,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机器刺绣工艺。潍坊已经很难找到穿针引线的“绣花女”,传统的手工刺绣工艺面临失传的窘境。
“像潍坊手工刺绣这样的传统工艺,如果再不下大力气抢救和保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从我们身边消失。”市工艺美术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哪里学做“绣花女”
“潍绣”闻名遐迩,可如今,在潍坊,要学习刺绣工艺,当一名“绣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奎文区43岁的王女士便遭遇了这样的尴尬。
王女士自小喜欢手工刺绣,然而早年工作忙碌,一直没有潜心学习。当了解到潍坊刺绣工艺面临失传后,王女士埋藏在心底的那个念头又被触及了。
她到处打听,希望能系统学习手工刺绣,然而,最终等待她的是失望。“难道手工刺绣真的就此绝迹了?”无数次,王女士在心中这样问自己。
王女士说,为了能学习手工刺绣,她多方打听,结果只找到一些机械绣花和时尚的“十字绣”信息。“十字绣我早学过,技法太单一,与我想象中的绣花,完全是事。”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去过农村,常常被老人们那精彩绝伦的丝线绣花感染。“那时候,几乎所有上点年纪的妇女都会绣花,我绝对没想到,不到四十年,当年很普通的手艺竟然会失传。”王女士说。
王女士介绍,她在寻找手工刺绣老师的过程中了解到,有许多像她这样40至50岁的妇女,都想当“绣花女”,但都苦于投师无门,只好作罢。
“学会手工刺绣,一方面可以传承潍坊传统手艺,另一方面,对刺绣感兴趣的人,也可以换取部分收入。”王女士如是说。
一个人的“申遗”
2006年末,潍坊市1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个项目中,潍坊刺绣工艺是潍坊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邓华先生以个人名义申报成功的。
2006年8月份,我省开展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工作。得知这个消息后,作为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的邓华立刻想到了申报潍坊刺绣工艺。于是,他开始翻阅大量资料,整理申报材料。到9月下旬,申报材料基本整理成形。但邓华总觉自己准备的材料仅有文字,多少有些单薄。
为了让自己的申报材料更充实,经多方打听,邓华得知奎文区北苑街道65岁的赵福琴懂手工刺绣手艺。邓华很快就与赵福琴取得联系,并登门拜访。
与赵福琴相见后,赵福琴给邓华提供了一个更令他高兴的线索:她还认识手工刺绣前辈。随后,邓华驱车带着照相机和摄像人员,同赵福琴赶到了潍城区茅埠村,拜访了一位年近八旬的手工刺绣老人,老人当场向邓华一行展示了手工刺绣手艺。之后,经老人介绍,邓华又找到一位80岁的老艺人,整理出了关于手工刺绣的珍贵图片和影像资料。
万事俱备,邓华将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一同递交到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会。材料递交一段时间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会一位负责手工艺类评审的资深专家来潍找到邓华,告诉邓华,他申报的潍坊刺绣工艺获得了“AA”级结果,第一个“A”表示“最重要”,第二个“A”代表“最濒危”,潍坊刺绣工艺顺利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绣”曾经风光
说起“潍绣”的风光,潍坊梦佳服饰绣品有限公司(原潍坊刺绣厂)董事长丁福臻打开了话匣子。这位1949年出生、13岁起就在潍坊刺绣厂工作的“老绣工”,对潍坊刺绣有着很深的感情。
她告诉记者,刺绣工艺兴盛是清光绪至民国初年(1875—1937),据潍县县志记载:“潍县绣工始于清光绪初年,其时因年岁不登,生活艰难,妇女学习南绣者日多,初仅做装饰之用,如套袖、裙子、枕顶之类,嗣后技术日精,凡围屏喜帐、戏衣等皆能绣制,其优美胜过南绣。自清末至今县中以营货致富者不下数十家。”这说明“潍绣”在自己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南绣,其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技术已不亚于南绣。
当时潍县四乡广大妇女几乎没有不会绣花的,绣工技艺家喻户晓,竞相传授,成为一种广泛的家庭副业,同时也是一种竞相媲美的手工艺术。由于刺绣工艺在民间的深入流传,也推动了绣货业的发展,据潍县县志记载:“仅民国二十九年调查经营绣货业的行业共有34家”,当时最有影响的是同祥号,创始人李约翰,潍县九曲巷人,于1872年自设同祥号,专门经营绣货,以后发展成为当地享有盛名,在本省、外省如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影响的名招牌。
这一时期绣工发展很快,不论城镇农村,家家户户,以母教女、以姊带妹,形成了绣花风气,绝大多数妇女以绣花所得为家庭灯油炭火之资的主要来源,当时绣花女工之多,遍及潍县四乡,因而得到潍县素有“九千绣花女”之美誉。
“潍绣”的嬗变
日前,记者来到了昔日绣花点星罗旗布的潍城后门街。这里,“绣花女”的故事依稀地飘在老人们的记忆里,却难见昔日“绣花女”的身影。
记者一路探寻,来到了“潍坊市老字号”潍坊梦佳服饰绣品有限公司(原潍坊刺绣厂)。这是由公私合营时的绣花厂嬗变的,经过几次大的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所走过的路子都走过,所有过的喜悦、痛苦都体验过。
刚组建时,从最原始的制作绣花枕头、结婚的罩头、葬品开始,全是些零散的针线活,成趟成行的绣女穿针走线,精细劲让人叫绝。后来,制作的戏装、婚礼服和室内挂绣,畅销全国大中城市,京戏名角尚小云等人都穿过该厂的戏装登台,不少绣品被选为国家赠品,赠送给友好国家的元首。
如今,刺绣厂几经萧条、繁荣,终于又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企业装备水平的提升,工艺经过了“手工-半手工-自动化-精细化-电脑化”的变化,劳动效率飞速提高。现在,该厂拥有日本平冈飞梭绣花机、田岛多头绣花机、韩国多针机、多针绗缝机等260多套,形成集飞梭绣、电脑绣、绗缝绣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格局。
记者在该厂看到,所有生产全部是自动化,可是不管自动化程度多高,那工艺还是一针一针地绣,在绣那点缀小花时,还是用花挣子挣着,修饰用的剪刀,还是精巧的古今剪刀,无论图案如何复杂、如何变化,绣花的程序没改变,只是绣品更加精致、和谐。
这些绣花女既得眼亮手快,又得心细腿勤。4台大型瑞士苏拉机昼夜运行,每台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昔日5000人一天的工作量。
据介绍,该厂是潍坊市绣品行业的龙头老大,产品达到10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到5500万元,深受日本、东南亚及非洲等地区消费者青睐。如今,经过创新后的绣品也成。
传承需多措并举
与民间工艺品生产数量直线下滑相似的现实是,不少老艺人带着他们的绝活离开我们,许多流传千载的民间手工艺品种渐渐失传。据悉,目前手工刺绣、老猫灯、铜银首饰、蓝靛印花等等,都已在我市绝迹,就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占潍坊出口额最大比重的花丝首饰,如今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邓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间传统手艺,里面有很强的民族内涵,它是民族情感的组成部分。芭比娃娃、圣诞树抢夺了潍坊布老虎和老猫灯的市场,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随着流传千百年的民间手艺的缺失,会留下一片用任何东西都很难弥补的民俗文化空白。”
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孙立荣关注民间手艺已有数十年,谈到民间手艺的现状,孙老喜忧参半。他说,潍坊风筝、红木嵌银和核雕等民间手艺,经过政府成功运作,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然而手工刺绣、泥塑、剪纸等一大批极具潍坊特色的民间手艺,亟需救助和扶持。
孙老说,要破解民间手艺相继失传的危局,需从三个方面下手:首先是政府相关部门将民间老艺人组织起来,让民间手艺形成合力;其次是成立一个展销场所,让民间手艺逐渐与市场对接;最后是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合作,开设特色专业,培养民间手艺后继人才。
孙老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手术”,难度是有的,可喜的是现在下手还来得及,等许多艺人去世,手艺失传之后再想弥补,那就真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