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传承发展
    

传承发展

日渐式微的潍坊锔艺

发布日期:2017-01-18 浏览次数:16431

海岳奎虚-满思溢

海岳奎虚-满思溢的博客(2014-12-04 18:25:15)

 2013年1月7日 撰稿:谭真

手艺是古代中国人的命根子,作为手艺人的代表,锢炉匠曾经是百姓生活中的万能修补匠,出现在旧时潍县的各个角落。而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酱菜坛和水缸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锔艺也日渐衰退,成为了过去时。

要想面对未来就不能忘记过去”,当锔艺被列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才忽然记起这门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老手艺。锔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凝结,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今后,怎样才能让祖国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怎样才能深入发掘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发扬光大?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71dd25f6td61f6b973ae3&690_看图王.jpg

潍坊锔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锔艺是潍坊的传统老手艺之一,属于历史老行当的范畴,锔艺匠人也是自然经济时代小手工业者的代表,曾出现在旧时潍县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今,生活方式的变革让锔艺日渐衰颓,与今天的商业社会渐行渐远,成为了过去时。人们只有从父辈的故事传说里,寻找当年锢炉匠的影子。那些以修补家用器皿谋生的锔艺匠人,当年在人口稠密的市镇、乡村走街串巷,曾千百年伴随人们的生活,锔艺代代相传,也饱含了锔艺匠人的酸甜苦辣。今天,锔艺已被列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门传承千载的老手艺。

锔艺是潍坊的传统老手艺之一

锔艺是专门修补锅碗盆缸等饮食器具的手艺,以金属为原料,借助炉火,锻为两头带钩的细钉,以金刚钻打孔,用锔钉铆合器物裂璺,使之严丝合缝,经久耐用。锔艺归属于古老的民间七十二行,在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有诸多记载,锔艺匠人也是旧时百姓生活中常见工匠之一。

锔艺匠人在民间的称谓,有轱辘匠、锔炉匠、小炉匠、锢炉匠、锢漏匠、锔碗匠、锔锅匠等多种,因地域不同而各异。从字义解释,“锢”字指融化金属以浇灌法堵塞器物空隙,如锢锅、锢漏;“锔”字指用铜铁等金属,制成两头有钩可以连合器物的东西,即锔子,也指用锔子连合破裂的器物,如锔碗,锔缸;“轱辘匠”的叫法,源自匠人手中如陀螺般轱辘转的手钻;“小炉匠”的名称,来自匠人随身携带的小火炉;锢漏、锔锅、锔碗,都是匠人的本行工作。由此可见,各种称谓都与其从事的手艺特点有关。

锔艺是潍坊的传统老手艺之一,在旧时的潍县周围,锔艺匠人多被称作锢炉匠或锢炉子。锔艺诞生于农业社会,从清末民国时期兴盛一时,直到建国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向衰落,潍坊一带的锔艺行业曾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重要产业,据西南关附近老居民介绍,自民国到解放初期,街巷里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锢炉匠的身影。民以食为天,饮食器皿对百姓生活意义重大,专门修补这类物件的锢炉匠在生活中就占有重要地位。自民国以来,锢炉匠就是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当,也是小手工业者养家糊口的一门重要手艺。旧时百姓生活简朴,物尽其用,破损的家用器皿能修即修,不能随意丢弃。那时,讲究的家用茶具和供桌上祭祀用的盘碗,多数是江西产的细瓷,要按套或论对购买,平时使用很仔细,假如不小心打破一件,也不会一丢了之,因为几乎无法再寻到相同的一只,原先的一套或一对器具就不完整了。只要不是粉碎性破坏,只需花不多的价钱,即可找锢炉匠锔补,仍可以正常使用。潍坊的锢炉匠以修补饮食器皿为主,也兼做其它修补事宜,对百姓日常生活益处良多。我市四十岁以上的人们大都记得这个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行当,至今,锢炉匠这个名词还不时被一些老人说起。那些发源于锢炉匠的口头禅,像“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锢炉子抹石灰——紧锔子(形容生活拮据)”、“锢炉子淬铡刀——大作了(形容活儿太大,干不了)”、“找碴”、“搭碴儿”等等,已成了人们多年津津乐道的经典俗语。

从古代农业社会产生,到建国后逐渐消失,锢炉匠伴随着潍坊的发展史,也见证了潍坊从小手工业社会到商业社会的转型变革。锢炉匠的最终消失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工农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供应极大丰富,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彻底远离了当初生产生活资料匮乏的年代,远离了捉襟见肘的日子,不再需要缝缝补补的生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让酱菜坛和水缸逐渐退出了人们的家庭,锅碗盆缸中的大型陶盆瓷缸也不再是主要的生活物资,已被塑料和不锈钢制品所替代。诸多因素,都使得锢炉匠在百姓生活中日益失去存在价值,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锔艺的最早记述可上溯到唐代

锔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修补器物的独特方法,产生至今有上千年,具体起源的确切年代已难以考证。锔艺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据记载,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景物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宋代锔艺匠人的形象,而潍坊锢炉匠所供奉的“祖师爷”胡鼎真人的原型,即打油诗的开山鼻祖——唐代诗人胡令能,因从事“钉铰”之业,被时人称作胡钉铰,这一考证,更将锔艺的年代上溯到了一千四百年前的唐代。

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中,对锔艺有丰富的记载,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载:“释名金刚石,时珍曰: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金刚石,出天竺诸国及西番。葛洪《抱朴子》云: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云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这里准确提到了锔艺的钻具和金刚石的产地及特性。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家伊藤东涯于1727年所著的《蚂蝗绊茶瓯记》记载,我国南宋时,曾赐给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平重盛一只龙泉窑的青瓷茶碗,在后来的流传中,这只茶碗一直被当做国宝收藏着。到了日本室町时代(1392-1573),此碗被掌权大将军足利义政收藏,但碗底因不小心有了裂痕。于是日本派使者带着碗来到中国,恳请大明皇帝依照原样再赐一只,但官员遍访各窑,已仿烧不出原件的釉色,只好命锔艺匠人将裂痕锔合,又让使者带回日本。这只碗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因茶碗的裂纹与锔钉结合的形状酷似蚂蝗,所以被日本人称作蚂蝗绊。明代旅居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著作《中国见闻札记》,有对锔艺的详细记载,他曾这样描述经过锔艺修复的瓷器:“这种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破裂,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2007年7月21日,在北京市毛家湾的管道施工工地,发现一个埋藏于明代早中期及以前的瓷片坑,出土100多万件瓷片,年代上至唐代下至明代,这批瓷片中的一部分带着锔钉孔,有的瓷片还保留着完整的锔钉。这些史料和实物都充分佐证,锔艺在明代早期以前已经普及。民国及以后对锔艺的记载更加广泛,鲁迅先生写于1920年的小说《风波》中,有对锔瓷的叙述:“七斤将六斤打破的一只瓷碗,进城锔了十六个铜钉,用去四十八文钱,九斤老太很不高兴地说:‘一代不如一代’……”

从民间流传的锔艺实物标本来看,明代或更早的锔补工艺以实用为主,人们对锔钉的外貌很少有美观的要求,更加注重于器物锔补后的耐用性,很多现存的明代锔钉大而厚重,于粗笨中蕴含着坚固的成分。从清代起,锔艺脱离了简单的修补破损,让残缺修补之美成为一门赏心悦目的艺术。人们对锔艺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加固,装饰性元素日益与锔艺结合,有锔艺匠人已试着将锔钉拼成美轮美奂的图案,如竹叶、梅花等等,锔修的器皿不仅实用而且好看。尤其是体现在紫砂壶的修补上面,锔艺将紫砂壶从其他器物的锔补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可欣赏的手艺,除了以锔钉锔合裂纹,壶身更有了镶嵌、贴花等各种工艺。人们对锔艺的特殊爱好使然,更出现了将完整紫砂壶人为胀裂,再以锔钉遍身锔补装饰的风尚。人们将上好的宜兴紫砂壶装满黄豆,灌入凉水,让豆发芽。自然的胀力让紫砂壶身裂成几块甚至十几块,再请做细活的锢炉匠,用最细小的黄金锔子,将紫砂壶遍身锔完整,器物就呈现出另类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美不胜收。这把闪金光的紫砂壶立即身价不菲,成为难得的宝物,更神奇的是,四分五裂后又聚拢的紫砂壶依然滴水不漏。这并非出于实用目的的锔补,纯粹是当时某些富家子弟的比富心理作怪。

从流传到今天的大量清代紫砂器来看,很多经过锔修的瓷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修补破损,而俨然成为了一种艺术加工,那些经过精工锔合的小锔钉,密密层层,星星点点,将裂纹装饰得流畅而华美,锔钉与器物完美融合成一体,使一件破损瓷器熠熠生辉,重新焕发生机,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锢炉匠走遍潍坊各个角落

锔艺曾是潍县的重要产业,民国时甚至出现了以锔艺为主的锢炉匠专业村。当时的锔艺从业人员有本地和外地两种,当地锢炉匠工作地址相对稳定,外地锢炉匠多流动作业,大多来自邹平县,潍县当地人将他们称作“西路锢炉子”。

在潍县郊外的自然村落梨园村曾经是锔艺专业村,这里产生过一支人数众多的锢炉匠队伍,这个群体的锔艺工匠大多姓刘。而类似的锢炉匠专业村在旧时潍县周围还不止一处。据考证,今昌乐县朱刘街道一带和寿光市洛城街道黄家尧水村在旧时都曾是锔艺匠人聚集地。众多的锢炉匠走入潍坊各个角落,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

梨园村曾经是潍县锔艺的专业村

锔艺行业经历了明清的发展,于清末、民国时期达到鼎盛。那时在潍县境内,锢炉匠是一个庞大群体。

直到今天,梨园村还生活着众多锢炉匠的后代,他们有的还保存着先辈锔瓷的工具。刘清兰先生今年80岁,自祖辈就居住在梨园村,他的父亲刘长盛是民国时手艺精湛的锢炉匠。据刘清兰介绍,梨园村以刘姓为主,他们的始祖是元代末年从云南威宁县被征兵,随明王朝的军队由南向北与元朝军队作战,一路征战到达山东,于明洪武二年定居在梨园村,他们跟诸城的刘墉是同一支系,繁衍生息至今,刘姓一直是梨园村的第一大姓。村民刘云官先生现年79岁,他的父亲刘安昌也是民国时期的优秀锢炉匠,据刘清兰先生讲述,清代末年在梨园村就有众多锔艺匠人从业,有确切记载的民国时期,梨园村出现众多锔艺从业者,甚至形成了世代从事锔艺的手艺传承。据梨园村的老人们回忆,民国时期梨园村的锔艺匠人有近百人,他们大多在潍县城的城里和东关做活,技艺高超的锢炉匠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意地盘,出于方便的需要,很多锢炉匠把扁担和工具箱就近寄存在日常出摊地方附近的商铺里,从家中来回只背一只盛放贵重物品的褡裢,减少了很多负累。刘云官先生小时候曾跟随父亲去城里摆摊锔瓷,他父亲的扁担和工具箱当时寄存在“大花翎”家的门房里,“大花翎”家即是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的后人。刘云官还清楚地记得建国前的几年,父亲因年龄略高体力渐弱,每次都是陈家门房的门人帮着把扁担挑到街心,父亲再慢慢接起扁担,挑着走向自己做生意的地盘。从潍县城大十字口到南门,再到西门之间,是他的“领地”,只在此一处经营,绝不到别处去揽生意。

民国时的东关南下河一带是刘清兰的父亲刘长盛做生意的地盘,刘清兰从十岁起就扛着铁砧子跟随父亲走街串巷,十二岁开始学习锢炉匠手艺,刘清兰的父亲教徒弟非常严格,锔“红盆”是锢炉匠的基本功,教习钻“红盆”的时候,徒弟如果做得不好,师傅会夺过钻弓劈头就打。跟随父亲出摊,可以一路看到很多风景,刘清兰很有兴致地说起当年的情景,他至今还能记起“潍县城东关的七楼八阁子九街十八巷,还有城墙上的28个炮洞子”,对潍县城的街巷和典故都了如指掌。那时他最高兴的事,是下午收工的时候,能吃到父亲专门给买的潍县城大火烧,回忆起这些事情,刘清兰依旧觉得小时候那段时光很快乐。他的家族至今还保存着刘长盛锔过的瓷器:一只民国时江西景德镇产的细瓷笔筒和一个清末的青花釉里红大鱼盘,笔筒一侧的上部有纵向的裂纹,裂纹顶部用一个细小的铜锔钉来锔合,至今牢固。鱼盘破损较严重,有一道很深的冲纹,其中10厘米见方的一部分断裂成两块,破碎的交点牵扯到冲痕和三个碎块,刘长盛巧妙地用一个斜钉锔合这个交点,总共只用四个锔钉就将瓷盘锔合完整,至今仍非常耐用。

谈起梨园村手工业者众多的原因,梨园村的老人们介绍,民国时期,梨园村富户很少,耕土地也很少,唯有靠手艺养家,刘姓的青壮年劳力都很勤奋,大多从事加工业,村里的行当主要有红炉(铁匠)、木匠和锢炉匠。当时村里的铁匠生产的用于大型门扇和车轮、船帮上的泡钉销路很好,铁匠对锢炉匠在生意上形成互补,锢炉匠所用的原料如薄铁板、铁条、铜条等可以由铁匠加工而成,因此梨园村的锢炉匠手艺逐渐发展起来。民国期间锔艺行业鼎盛的时候,梨园村每天有超过六十名锢炉匠挑扁担出门做活。锢炉匠最重要的雇主是当时的酱园(酱菜厂),比如当年的鲁东酱园,其次是百姓眼里的“大门楼”(即大富户),如丁家、田家、张家、郭家、陈大花翎家等潍县名门望族的宅院,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家一次性修补的工件数量多,工钱也给得相对高一些。有时候,接到的工件太多,雇主限定的工期紧,一个人忙不过来,锢炉匠就会回村联络自己关系较近的同行,帮着做这起生意,领到工钱后再“分账”。

85岁的韩秀清大娘于66年前从上虞河迁居到梨园村,当年她19岁,据她回忆,建国后梨园村的锢炉匠数量急剧减少,原因是潍县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村民各家都分到了土地,后来加入互助组、合作社,村民大多在生产队里出工挣工分,从那时起,出门干锢炉匠的人就越来越少。据刘云官先生介绍,到文革前,村里几乎已无人从事这门行业了,他的父亲做锢炉匠直到66岁,那时潍县已临近解放,他本人虽然学过锔艺,但最终没有接替父亲的扁担。

潍坊的外地锢炉匠主要来自邹平

除了本地的锢炉匠,民国时期在潍县周围从业的外来锢炉匠也为数众多。据考证,外地锢炉匠半数以上来自邹平县明集乡。民国时,潍县西南关附近南门的三合店、北关的张家店以及白浪河原保安桥西侧的秦家店、王家店等处,都是外地锢炉匠集体落脚的地方。南门三合店在今爱国路与胜利西街交叉口附近的西南关社区以东,东北关张家店在原坝崖北面凤凰嘴附近,这些老店铺在今天已无从寻觅,南门三合店的旧址,如今仍存在一家旅店,秦家店和王家店旧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才被拆除。

锢炉匠落脚的店铺住宿条件相对简陋,多数是居住条件很差的大通铺,有的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空间,甚至在地面铺设草席做为床铺。据原潍坊钢厂退休职工徐和平回忆,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锢炉匠的住宿费用大约在每晚一角到两角钱之间,有的旅店就是一套四合院改造而成,比如秦家店和王家店,旅店内的北屋因温暖敞亮而受旅客欢迎,住宿价格也略贵,东西厢房空间小,住宿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徐和平回忆说,当时的锢炉匠都很勤奋,无论在住店时还是出摊在外,从来不让自己有空闲,如果遇到阴雨天无法出门,锢炉匠会在店里加工各类锔钉半成品,等到可以出摊的时候,在生意空隙,锢炉匠就坐在那里,将店里加工好的锔钉原料继续精加工,打制成随时可用的锔钉成品,并弯好锔钩。

据一些老人们回忆,外地的锢炉匠有固定地盘的较少,需要走街串巷兜揽生意,具有戏剧性的是,很多外地锢炉匠会到“锔艺专业村”梨园村摆摊揽生意,当时还有句行内的俗话,叫做“宁上锢炉子庄,不下锢炉子乡”,“不下锢炉子乡”的原因是“锢炉子乡”是本地锢炉匠的老地盘,在别人的地盘不仅揽到生意的机会少,而且还会出现抢生意的现象,他们有意回避这种尴尬的情况。作为“锢炉子庄”,当时的梨园村毕竟有很多人家并不从事锔艺行业,他们如果请自己村的锢炉匠修补家用器皿,会很“抹不开面子”,也难于讲价,而面对外来的锢炉匠,他们就能随意讲价并可以提出一些锔补的苛刻要求,外地锢炉匠也深谙此中玄机,在“锢炉子庄”里寻到了更多的生意机会。

在工艺上,外地锢炉匠与本地锢炉匠也有不同之处。梨园村的刘清兰说,潍县锢炉匠打的“锔子爪”十八个棱,是用十八锤打出来的,打制锔钉时,梨园村锢炉匠不同于外地锢炉匠的是使用“热打法”,即锔钉须过火后再打制,这样的优点是做出的锔钉韧性和伸展性更好。而外地锢炉匠用的是“冷打法”。

锢炉匠奉胡鼎真人为祖师

民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供奉祖师爷,锔艺匠人尊奉的行业祖师是太上老君,潍县锢炉匠同时奉胡鼎真人为自己的“祖师爷”。据考证,胡鼎真人即唐代著名打油诗人胡钉铰,因擅长钉铰之业,且会作诗,被民间神化并成为多个行业的祖师。

胡钉铰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锔艺匠人,被后世锔艺匠人尊奉为祖师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那些神化、仙化胡钉铰的传说故事,更强化了后人对胡鼎真人的信仰。传世有光绪九年清代盛京(今沈阳市)刻立的胡定真人碑拓载,“盖闻金银为世宝,端赖良冶之陶,熔铜铁,利民生,必藉洪炉之鼓铸,固皆名垂今古,功著寰宇矣。若我先师胡定真人神功独运,生面别开,物虽异乎金银,功不让夫铜铁,维彼锡铅,各成器用。既骏业之常昭,亦鸿慈之难没……”,文中记载了民间手工业者集资重修胡定真人像的事迹。可见旧时的手工业者,一直对胡鼎真人深怀着笃信和崇敬。

锢炉匠人的祖师

旧时尊师重祖,民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供奉祖师爷,传说道家始祖太上老君因创造八卦炉,以三昧真火熔炼仙丹,被冶金和相关的行业尊为祖师爷。锢炉匠也有个小火炉,似一脉相承,因而我国各地锔艺匠人也都奉太上老君为始祖。国内也有锔艺匠人供奉女娲,源自女娲补天,锢炉匠锢补铁锅,也有些技艺上的联系。此外,国内的一些地区和潍坊一带的锔艺匠人都奉胡鼎真人为祖师。据梨园村的老人们回忆,潍坊及周围的锢炉匠都知道胡鼎真人是自己的祖师爷。

刘云官先生讲述,在旧时的潍县城,锢炉匠、锡匠、秤匠都共同把胡鼎真人作为自己行业的祖师,相传史上胡鼎真人留下三种砧,各有不同用途,顶砧传给锢炉匠,拐砧传给锡匠,步砧传给秤匠。三种匠人还有个排行,锢炉匠是老大,锡匠是老二,秤匠是老三。据北宋道教“正一道”领袖张天师与宋仁宗的奏闻录记载,“提灵真君留下镟匠张罗,胡鼎真人留下秤匠、锡匠、锅匠、小炉匠。”诸多史料记载,胡鼎真人同时还被铜匠、黑白铁匠、金匠、银匠等共同奉为祖师爷,受这些匠人的祭拜。

刘清兰先生回忆,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行业祖师太上老君的生日,在这一天都有盛大的祭祀仪式,那时村里的铁匠和锢炉匠都要按照辈分排队祭拜,锢炉匠在祠堂行祭拜礼时,每横排站十人,纵向能排到四排以上。因为梨园村的祭拜规模较大,当时邻近的南胡住村也有锢炉匠来梨园村参加祭拜。据刘云官先生回忆,当时的祭祀地点在辈分略高的锢炉匠家里,要挂起太上老君的画像和对联等一应摆设,摆好供品,场面比较庄重,大家集体向太上老君像叩头。

锔天锔地锔牌坊

刘清兰先生讲述,锢炉匠传唱的顺口溜中有一句“锔天锔地锔牌坊”,牌坊如果出现裂缝,不能放倒,要在牌坊未倒前锔好。锔牌坊年代较早,梨园村的老人们没有见到。但刘云官先生清晰地记得当年锔石碑的情况,梨园村后有一座近五米高的石碑,上有龙头和圣旨,据传是节孝碑。石碑因中间的裂隙断为两截,梨园村的锢炉匠将断裂石碑的两部分接合,用凿子在石碑两面分别打了四个孔,每一面用了两个大锔钉,锔钉长25厘米左右。旧时没有水泥,锔补完好后用米汤和着石灰抹缝隙,用这个办法将石碑牢固锔合。

自古,人们习惯于赋予各类神祇以常人无法驾驭的本领。传说中锢炉匠锔过的最大物件,是比牌坊更为巨大的塔。至今,河北广平、北京通县、陕西西安、河南邙山等地民间,都流传着白胡子仙人锔塔的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也有神仙锔塔的描述。山东省无棣县古称海丰县,境内有建于唐代的大觉寺塔,相传由尉迟敬德监建,至今已逾1300年,塔身曾于清光绪十四年拆毁,后于1991年重建,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海丰塔。当地盛传一则神仙锔塔的故事:传说海丰县的千年舍利宝塔——海丰塔出现了裂缝,某天来了一位锢炉匠装束的白胡子老人,边走边喊“锔大家伙”,周围百姓拿出大型的锅瓮盆缸,老人都不接手,继续喊“锔大家伙”,有乡民就开玩笑地起哄说:“海丰塔裂了,你有本事就去锔了吧。”结果,第二天果然发现海丰塔的裂缝被几个大锔钉完全锔合好了,那位白胡子老人,相传就是胡鼎真人的化身。

锔塔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胡鼎真人的民间崇拜,从另一侧面也印证了人们对锢炉匠高超技艺的敬佩。

打油诗人胡钉铰

历史上对胡鼎真人的记述不多。胡鼎真人的名号,在不同的著述和传说中,有时也称作胡锭角、胡定真人、胡顶、胡祖。据传为东晋道士许真人所著的《玉匣记》,经后世多次增补,里面有名为胡锭角的记载:“铜匠、锡匠、银匠,俱胡锭角祖师。”记者查阅历史著述,胡鼎真人的众多名号最后都归结为一位唐代人物——胡钉铰。

胡钉铰确有其人,是创作打油诗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辞源》上有对胡钉铰的简单介绍:“胡钉铰,唐贞和、元和间人,以钉铰为业。能诗,不废钉铰之业,远近号为胡钉铰,其本名转不著。”由名字顾名思义,胡钉铰是个绰号,得自于他所从事的钉铰之业。这里的钉铰之业,包含了锔碗在内的各类修补杂活。胡钉铰既能写诗,又不废钉铰之业,是位“文武兼备”,带有儒雅气质的民间手工业者。

《全唐诗》载有胡钉铰四首七言绝句,分别是:《喜韩少府见访》,“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江际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惊不应人”。《王昭君》,“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其诗读来文句浅显,构思精巧,虽无出神入化之笔触,却也返璞归真,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如此打油诗,实属难得。

◎相关链接

钉铰匠的故事

古文对钉铰有几种解释:一是指洗镜、补锅、锔碗等杂役。二是以金玉等镶嵌器物。例如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载:“桥用白石甃之,莹彻如玉,以金钉铰。”三是一种贯穿物件的零件,犹如今之铆钉。如《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有:“妇人见他手中擎着一根红骨细洒金的金钉铰川扇儿。”《明史·舆服志一》载:“四周红髹板,左右门二,用镀金铜钉铰。”可见钉铰在旧时是修理锔补各类器物的统称,钉铰匠人所从事的门类更加广泛。唐代及后世从事钉铰的记载,也不止胡钉铰一人。《太平广记》卷一六二《报应录·刘行者》载:“唐庐陵阛阓中,有一刘行者。以钉铰为业。性至孝。母患眼疾二十余年,行者恳苦救疗”。

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了两则关于钉铰匠的笑话。其中一则记载了一位钉铰匠,在出门的路上恰逢皇帝驾幸郊外,头上戴的平天冠坏了,这位钉铰匠把平天冠修好后,得到了皇帝很重的赏赐。钉铰匠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一只猛虎卧地呻吟,见有人来举起爪子,上面扎着一根大竹刺,钉铰匠给老虎拔去,老虎衔来一只鹿作为报答。这人到家后对夫人说:“我有两项绝活,可以很快致富。”于是用斗大的字写成广告贴在门上:“专门修补天子平天冠,外带专拔虎刺。”一时成为人们的谈资。第二则故事是关于唐明皇的:唐明皇遇到一位钉铰匠,召来问曰:“朕有一件破损的平天冠,你能修补吗?”钉铰匠答复说能,并很快修好了。这时唐明皇却说:“朕这顶帽子没用了,就赐给你吧”。钉铰匠惶恐地不敢接受。唐明皇又说:“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关上门自己戴,没什么害处。”这样随便把天子的帽子送给锢炉匠的,历史上怕只有唐明皇一人了。

老人记忆中的潍县锢炉匠

潍坊的锢炉匠有特色鲜明的外观,他们往往用一副柔韧的桑枝扁担挑两只木箱,一头的箱子有四个抽屉,里面有锤、钻、砧子和铜铁锔子,另一头是炭炉和风箱,并在其中一头的箱子上挂个铜锣,走起路来“当啷啷”响,嘴里吆喝着“锔锅……锔缸……”这就是老人们记忆中的锢炉匠。他们每天走街串巷,辛辛苦苦赚取微薄的收入;他们大都练就一手精熟的手艺,凭着手中的一把“金刚钻”,专揽瓷器活,把一件件残破的器物修复完好,精到之处令人赞叹。

潍县锢炉匠有鲜明的特征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这样描述他们记忆中的锢炉匠:一副扁担挑着所有的家把什,走街串巷,靠手艺赚钱。一头的箱子有四个抽屉,里面有锤、钻、砧子和铜铁锔子,另一头是炭炉和风箱,其中一头的箱子上面挂个铜锣,走起来“当啷啷”响,嘴里吆喝着“锔锅……锔缸……”,是这个行当的人们唯一的广告。

锢炉匠的穿着装扮也很特殊,他们一般都穿着紧身衣裤,腿上大多扎着绑腿,穿“二道眉”的紧脚布鞋,方便走街串巷。一根旱烟杆,一个烟叶包,是很多锢炉匠的随身之物。锢炉匠的扁担用桑枝制成,桑枝扁担柔韧性好,弹性强,随着锢炉匠步行的节奏,会有一个巧劲儿,让扁担在颠簸的节奏中瞬间离开肩膀,减少了对身体的压迫,这是人们长期总结出的挑担经验。锢炉匠随身的小火炉用处很多,工作时用来做锔子和锢补金属器皿,中午和傍晚,小火炉还是做饭的工具,锢炉匠都随身带着干粮,到了吃饭时间,向雇主要些水,用自己的小铁锅就可以烩饭吃。

刘清兰先生用民国时一句顺口溜来形容潍县锢炉匠:“坐下就并腿,并腿就对嘴,对嘴就冒沫。”这几句话形容锢炉匠做工时先要将工件固定在两腿之间,金刚钻的钻头很小,并不需要加水,锢炉匠每次只将钻头从嘴里沾一点唾液,就可以完成钻孔。几句看似玩笑的话,却形象地概括了锢炉匠的工序。刘清兰说,潍县当地锢炉匠重视过硬的技术,要求锔好瓷器之后从边沿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要跟完好的瓷器声音相同,用行话叫做“不能二音”。刘云官先生介绍,旧时锢炉匠锔完一只碗,一般要向户主要一碗水喝,盛到锔补的那只碗里,但并不真的喝水,在与户主闲聊过后,将那只滴水不漏的碗递到户主手中,就算完工。

拥有金刚钻,专揽瓷器活

铁匠伸锄刃,锢炉子锔红盆”,是旧时潍县的一句俗语,这句话诠释的是两项技术难度较高的手艺。据梨园村刘云官先生介绍,伸锄刃是铁锄头刃端的加工工艺,目的是将尖刃部分的“熟铁”加工成硬度更高的“生铁”,因为操作难度高,所以是对铁匠手艺的一项重要考验。而锢炉匠锔红盆则是锢炉匠学徒的一项“基本功”。锔红盆指锔补一种红陶制的大盆,因盆型硕大,且盆的材质疏松,钻孔时稍有不慎就会钻透,而锤打锔钉时如果用力太小,锔钉打不牢,用力太大又会导致陶盆碎裂。因此,伸锄刃和锔红盆就成为旧时潍坊传统手工业两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手艺。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据张尔安先生考证,民国时潍县金马庄有位锢炉匠,有一次他路过城里大户丁家门口,丁家主人拿出一只破碎的小花瓶,要求将锔钉打在瓶子的内膛,从外部不能看到锔钉。这位锢炉匠一口答应。锢炉匠先将瓷瓶搭碴对接好,从外面打了穿孔并用麻线缝合,然后从里面用灰膏灌浆定型,再从外面剪去麻线,将硬锡融化后,从外面露出的锔钉孔浇灌锡水,恢复常温后再脱去内层的灰膏。经历了这样的工序,瓷瓶补接完好,而外面仅仅能看到钉孔,但看不到锔钉。丁家主人看到修补好的实物非常惊讶,此后便长期雇用了这位锢炉匠,按月发薪水,直到这位锢炉匠去世。

因瓷器的硬度非常高,除了钻石,各种金属钻头都无法在瓷器上打孔,因而锢炉匠必须依赖金刚石之力。金刚石价格不菲,因而金刚钻也是锔艺匠人手中最昂贵的工具。据梨园村的刘清兰介绍,旧时潍县锢炉匠用的金刚石产自西藏,由西部的客商贩运到山东进行交易。
  过去的金刚钻都由锢炉匠自己加工。钻杆是一段硬木,材质有紫檀、酸枝或实心的竹子,两头有铜箍。钻头部分是一根淬过火的铁杆,铁杆的一头从中间剖开,用来夹住钻石,钻石夹在铁杆顶端的凹槽,再用点铜焊法将钻石焊住。加工钻头时,有时钻石会被铁杆过度包裹,影响使用,聪明的锢炉匠发明了解决办法:他们用钻头钻磨刀石,铁杆的尖端被坚韧的磨刀石磨掉,钻石就显露出来。梨园村锢炉匠的金刚钻共有四种规格,分别按照钻孔的大小称作二合条、三合条、绿豆条和黄米条。那时候没有使用精确的现代度量单位,就以绿豆、黄米等实物来形容直径。刘清兰介绍,其中的绿豆条相当于现在的8号钻头。据原潍坊钢厂退休职工徐和平描述,金刚钻长约二十厘米,拉钻时要先慢后快,匀速拉动。速度太快时,会造成钻头磨损,也容易使瓷器炸裂,锢炉匠操作金刚钻需要平和稳定用力,才是最佳工作状态。

因金刚石珍贵,锢炉匠使用金刚钻都很小心,在工作中,有时遇到特别难钻的瓷器,会出现钻石崩脱的现象。这时,锢炉匠会立即停止工作寻找钻石,如果钻石不慎掉到地上,混入沙石里而一时找不到,锢炉匠就会将周围的沙土全部扫到一起,装入口袋带回住处,先用细筛子筛去土,再慢慢寻找。如果还找不到,就把筛出的砂粒分批用蒜臼子细细研磨,砂粒会被磨碎,金刚石却不会有磨损,然后再过筛子,直到找出钻石。

小锢炉匠施展身手“拔旗”

行走江湖的锢炉匠不仅擅长锔艺,一般还有一身硬功夫。潍县自古有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在白浪河畔扎一个巨大的转秋千,供游人荡玩之余,还有“拔旗”和“打故事”的赛事。郑板桥在《竹枝词》里有“娇女秋千打四围”一句,即是这个热闹场景。秋千只设三天,头两天供年轻女性乘坐游玩,第三天最热闹,由当时的政府主持“拔旗子”比赛。潍县各处的身手敏捷者都可以报名参加这个比赛。

比赛时,各条绳索上都坐了壮汉,以压住绳索。参赛者要同时从架子下面爬上平台,抓住转动的绳索,在秋千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凭借敏捷的身手爬到“老鸹窝”,继而抢先登到杆顶,谁先拿到旗子即是获胜者,会得到几吊钱的奖赏。获胜者在杆顶要做出有难度的动作,摆出童子拜佛、鸭子浮水、凤凰展翅等造型,叫做“打故事”,谁的动作精彩,会得到大家的喝彩。看热闹的人很多,众目睽睽下得到优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要在参赛的众多“轻功高手”中率先拔到旗子,靠的是真功夫。据刘云官先生讲述,梨园村曾有位叫刘化兰的锢炉匠,有一年参加了拔旗比赛,但半途失去重心,从旗杆上掉了下来。说书人将他的经历编成段子,在大集上播讲,一些人还以为这个锢炉匠摔死了。

回家后,刘化兰决心雪耻,他每天坚持在村外大树上练习攀爬,一直练到上树下树如履平地。第二年,这位锢炉匠从众多身手敏捷的参赛者中一路领先,率先爬到杆顶,终于拔到了旗子,并得到了几吊钱的奖赏。在旗杆顶,这位锢炉匠骄傲地向四周喊:“上年梨园那个小锢炉子儿没死啊,今年拔着旗了!”这时,周围的人们都对这位年轻的锢炉匠充满了敬意。据刘清兰先生回忆,他的父亲刘长盛也曾拔到过旗子。

锢炉匠体现着正义和节俭

在工业文明到来的时候,锢炉匠因时而变,瞬间转化为各个行业的能工巧匠,成为各类新型加工业里的拔尖人才。据梨园村锢炉匠的后代讲述,从某种角度来说,锢炉匠是后来的钳工、车工、电焊工等技术工人的鼻祖。在社会转型时期,他们的大胆探索,锢炉匠人能大胆探索,迅速掌握新的加工技术。在民国后期,很多梨园村的锢炉匠逐渐转行做利润更多的白铁加工,生产烟囱和现代意义的取暖炉,促进了潍坊民间取暖方式的变革。今天,锢炉匠这个词汇已成为生活节俭的一种象征符号,那些流传多年的带着锔钉的陶瓷,就是老一辈人惜物惜福的见证。

古道热肠 路见不平挺身而出

在梨园村老人们的记忆中,锢炉匠的生活都比较艰难。据刘云官先生回忆,民国时,锢炉匠的收入很低,每天赚的钱除了购买原材料和补贴家用,几乎没有盈余,所以锢炉匠都希望承揽到更多的生意。据韩秀清老人回忆,当年梨园村锢炉匠众多,锢炉匠每天天刚亮就出门,天黑才收工回家。那时村里有位锢炉匠生了十三个孩子,因生活困难,最后只养活了十个。

旧时锢炉匠大多为人正派,有一身正气,老人们的记忆中没有锢炉匠为非作歹的事例,相反,锢炉匠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事例倒是不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奎文门外集市上,有位市郊农村的老汉进城卖瓜,城里的几个地痞青年吃瓜后不仅不给钱,还态度蛮横,出言不逊,老汉讨要时却被这帮流氓打倒。旁边的摊子上,一位来自邹平的锢炉匠很为老人不平,随即上前劝解,几个流氓转而向锢炉匠动武,这位锢炉匠不慌不忙,舞动手中的扁担,几个回合打得这帮小混混无还手之力,直到向老汉交钱并道歉,锢炉匠才让他们离开。这位锢炉匠的义举当时得到周围市民的交口称赞,至今有老人说起这件事,还对当年的锢炉匠赞誉有加。

刘云官和刘清兰回忆,日寇占领山东的时候,从潍县城到东远郊治浑街的电话线缆被我地下组织破坏了,日本鬼子在调查时发现,电话线断裂的地方正在梨园村附近,当时的电话线里面有铁芯,是制作锔钉的上好原料,因此鬼子怀疑是梨园村的锢炉匠剪去做了锔钉,就把梨园村的锢炉匠全部抓了起来,挨个拷打审问,妄图找到破坏电话线的人。审问过后,又把抓来的锢炉匠绑到村外的小关老爷庙,用棍棒挨个毒打,直到有几位锢炉匠被打昏了,日本人也没有审问出结果,这才扬长而去,后来被绑的锢炉匠是靠家人解救回家的。

锢炉匠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在旧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辛勤劳作,与世无争,却被侵略者无端欺压。以上旧事中,不仅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也印证了锢炉匠的苦难生活。潍坊的锢炉匠,一直能做到坦然面对苦难,从锢炉匠身上,我们看到是不屈不挠的一身正气和他们顽强面对生活的勇气。

与时俱进 锢炉匠变身技术工人

马未都说,“手艺是古代中国人的命根子”,农业社会中,手艺是养家糊口的本领。作为手艺人的代表,锢炉匠除修补炊具和饮食器具外,同时兼做修补其它家用器皿,可以说是百姓生活中的万能修补匠。据梨园村锢炉匠的后代刘清兰和刘云官讲述,旧时的锢炉匠心灵手巧,极擅长小型加工,小型铜铁加工等巧工活都做得很熟练,很多锢炉匠还会做工艺复杂的土炮。民国时期,白铁开始进入百姓生活,潍县的锢炉匠们很快学会了白铁制品的加工,到了冬天,有的锢炉匠就同时兼做白铁盆、烟囱、簸箕等赚钱养家。聪明的锢炉匠每看到新奇的家用物件都会模仿着做。据刘云官先生讲述,民国时潍县城出现的“憋来气”炉子和烧水用的“烧心炉”,就是其父刘安昌率先从南方学习制作的,后来推广到潍县的千家万户。
  在潍坊的历史中,锢炉匠是旧时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行当,是百姓家用器皿的综合修复师,他们的存在,对于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锢炉匠在众多民间手工业者中具有代表性,是旧手工业社会能工巧匠的典范,他们掌握了最精巧的手工技艺,也是最优秀的技术工人代表。

从民国到现在,潍坊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与这个城市当年所拥有的以锢炉匠为首的众多手工业者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据老人们介绍,建国后工业兴起,很多锢炉匠进入工厂就业,在各个工厂里他们都是优秀的技术能手和技术师傅。

锔艺内涵 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精神

锔艺所代表的内涵就是艰苦朴素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凝结。历代锢炉匠身体力行的也是节俭精神,他们生活极为简朴勤苦,时时精打细算。据梨园村的老人们介绍,锢炉匠无论走在哪里,只要在路上看到一根铜丝铁钉,一定会捡拾起来,收到行李箱里,废物利用。

锢炉匠所用的煤和金属材料都有成本,他们和众多的社会底层的手工业者一样,只能凭手艺吃饭,却永远不能靠手艺发财。锢炉匠开的是露天作坊,撂下扁担就有生意,但加工收费都有一个基本尺度,那就是锔钉再多,工艺难度再高,整体价格也不能超过所锔补的物品市价的一半,否则就失去了锔补的意义。据原潍坊钢厂退休职工徐和平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锔补鏊子用的大型锔钉最贵,约五角钱一个,普通盆、缸用的铁锔子每个五分钱,更小的锔子二至三分钱一个,锔补一个盆总共大约两角,锔细瓷用的铜锔子,大的五分,小的二分,整件器物锔补完好,最多不过几角钱。百姓为了节省,常常要求锢炉匠用尽量少的锔钉修补器皿,用最少的锔钉完成锔补工作,需要高超的技艺。

锔艺的盛行,是人们崇尚节俭社会风尚的真实写照。旧时非常重视锔艺,清代皇宫的造办处即专设有锔艺匠人,负责修补皇家的锅碗盆缸一应器皿。民间富户中,有条件的也会长期雇用手艺好的锢炉匠,在家中做工。据了解,民国时期潍县知名的丁氏家族丁四宅(丁善宝)家,就常年雇用两位技术高超的锔艺匠人,负责私邸的日常器皿修补。而更多的锔艺匠人生活艰辛,四处打工居无定所。

说起锔艺的传承,梨园村的刘清兰和刘云官先生都有很多感慨,他们的儿女都已远离这门老手艺,村里现在能熟练掌握使用这门老手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这项传承了千百年的老手艺,却在现代化的今天走向衰落。众多锢炉匠的后人们表示,希望有关方面能予以重视,让锔艺这项传统的老手艺作为一项民间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即便不能作为一门实用技术,也应当以艺术的形态得以保存。

在今天,我国很多省市已经开始重视锔艺,将锔艺作为一项历史文化来研究,有的省市已将锔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瓷器之乡唐山市近年成立了锔艺研究机构,举办了锔瓷专题展览,景德镇曾经主办“重生”锔瓷专题展。我国台湾对锔艺一直非常重视,将锔瓷艺人称作锔瓷艺术家,给予很高的荣誉。中央电视台也在前年和去年分别两次播出过《锔瓷无痕》专题节目,对我国古老的锔瓷艺术进行了展示。近年来,国内探索研究锔艺的人数逐年上升,锔艺作品作为融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研究价值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艺术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藏家张尔安执着追求锔艺

今天,当锔艺被列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才忽然记起这门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老手艺。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有识之士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开始重新审视锔艺这门传承千百年的历史老行当,我市知名收藏爱好者、中石化潍坊输油处61岁的退休职工张尔安,就是在探求锔艺文化传承的身体力行者。

说起锢炉匠这门手艺,张尔安介绍:“旧时的百姓生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家用的盆盆罐罐破了之后都要修补再用,锢炉匠是最好的修复师。无论多长的裂痕,无论破成几块,经过匠人的手艺,都能修复完整。锔艺就体现了我们的前人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说起锔艺的消失,老张感慨道:“今天的年轻人无法理解早年间人们的物力维艰,富足的生活让人们不再珍惜那些有毛病的瓷器,破损即扔,锢炉匠的手艺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但这项手艺毕竟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不应该就这么失传了。”

醉心锔艺:张尔安的探索

锔艺在张尔安手里复活了,无论是紫砂器皿,还是锔补难度颇高的大型瓷瓶瓷坛,老张都能修补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经过几年的摸索,张尔安掌握了各类陶瓷的锔补方法和各类锔钉的使用,成为一位响当当的锢炉匠,众多慕名而来者请他锔修瓷器紫砂。
  在齐鲁古玩城老张的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他锔瓷的工作台和各种工具。那些破碎的瓷器经过老张的手一锔,便又成了一件件特殊的工艺品。曾经有位顾客拿来一把破裂的宜兴紫砂壶,壶身轻小而且破损严重,顾客本没抱多大希望,老张端详了一番说:“我试试吧。”仅用两天,就把锔补好的茶壶摆到了主人面前。那位外地人看后大喜过望,仿佛得到了一件宝物。记者看到,有一把破成三块的紫砂壶,老张打下了四十八个黄铜锔钉,这些细小的锔钉将分裂的壶身重新接合完整,遍身明亮的铜锔钉看上去就是一件特殊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老张说,锔艺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处处反映着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碎块越多、锔子越小、器身越薄、工作难度越高,越需要手眼的仔细配合。老张锔过最小的锔子,长度只有三毫米多,需要用镊子夹着,最大的锔子长度有50毫米。更不可思议的,老张曾修补过一只破碎的玻璃老马灯,马灯罩的透明玻璃厚度仅有2毫米,钻孔时不仅容易打滑,而且要小心掌握钻孔的深度,稍有不慎就会钻透钻破,老张凝神贯气,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用五个锔钉将这只碎裂的马灯修复完好。他还锔过一只2.4米高的青花大瓷瓶。几个月前,有位朋友找到老张,说单位一对巨型瓷瓶中的一只出现长达一米的裂纹,缝隙最宽处裂开20毫米,能伸入手指,裂缝慢慢扩大延长,快要裂成两半,请老张帮他们修复。老张赶到现场,经过审视比量,认为完全能修复到开裂前的状态。但瓷器太大,他就自己设计并制作了几个大号的金属箍,用来将裂隙合拢,便于下锔子。最后,这只巨型大瓶共用锔子一百多个耗时三天半,最终完成了修补工作,得到对方的高度评价。

作为收藏爱好者,张尔安一直热心研究民俗文化,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收藏民俗工艺品。在瓷器和紫砂器物的收藏过程中,老张对锔艺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很深的见解。他时常见到一些带有锔钉的古代陶瓷及紫砂,因为古玩行内讲究“瓷器有毛,不值分毫”,这些有锔补的陶瓷并不值钱,但那些锔钉给老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经过历史风雨考验的锔钉,是前人在这项古老的手艺上留下的痕迹。老张年轻的时候,时常见到在潍坊周围走街串巷的锢炉匠身影,在生活日益便捷的今天,锢炉匠却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今天的很多人已无缘再见到锢炉匠,那句潍县锢炉匠的经典吆喝声“锔锅锔缸来……”的调子,在潍县城乡之间叫响几百年,还有那随着锢炉匠的脚步叮当响的小铜锣,都已成了历史的绝唱。出于对老手艺传承的敏感和热爱,从开始对锔艺感兴趣,到全身心投入到锔艺的研究和实践之中,张尔安最终成为一位地道的锢炉匠,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继承弘扬:传承锔艺文化

说起学习这项手艺的初衷,张尔安坦言,锢炉匠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但在古玩收藏界仍有需求。一件古代瓷器哪怕有破损,也是重要的实物标本,还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若仅用胶水修补粘合,既不美观又不牢固。锔艺在这里找到了发挥余热的地方。
  然而,偌大的潍坊今天已难找到从业的锢炉匠人。老张最早为了修复一件瓷器,曾到外地寻找锢炉匠,辛苦颠簸之余,动了自己学习锔艺的念头。他多方咨询,动手验证,掌握了锔瓷的操作要点,手里那些带着清末民国铜锔子的老瓷器是老张学习的实物教材。为学好这门手艺,他自己设计了工作台,配备了各种尺寸的铁锤铁钳,自己加工了可以钻瓷器的手拉钻,还画出图纸,请人改造加工,“复活”了锔瓷专用的带有弯锔钩功能的铁钳。老张的工作台上摆满不同型号的锔子,大小型号有近十种,每一个锔子,都由老张一锤锤打出。

与此同时,老张还四处寻找锢炉匠的用具和实物,在旧时的锢炉匠专业村梨园村,老张收集到了一套完整的民国时锢炉匠所用的扁担和木箱,以及几件老工具。老张说,这整套的用具是难得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民国时潍县手工业有重要价值。他要借助这些历史资料,还原那段艰难的岁月。更有意义的是,老张收集到了一整套旧时锢炉匠祭祀供奉的陈设用品,包括一挂财神画像、一挂太上老君画像和民国二十三年的潍县锢炉匠的“行业规范”,其对联词句为“济物利人乘造化,弥缝补阙代天工”,既赞颂了锔艺“济物利人”之举,又隐含着锔艺“弥缝补阙”的工艺,展示了旧时潍县锢炉匠先辈对从业和做人的要求。在妥善保管这些前人遗物的同时,老张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如何让传统的手工艺散发无穷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将锔艺发扬光大,这是老张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对记者说,保护历史传承,民间、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今后,锔瓷文化之路该怎样才能走得更远?怎样才能让祖国优秀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怎样才能深入发掘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老张始终认为,传承民间文化,不仅是每一个古文化爱好者的责任,也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只有这样,中华数千年的文明才会薪火相传。从收藏家到锢炉匠,老张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

相关链接

锔钉的制作

锔钉是锔艺的表现载体,锔补的器皿要靠锔钉牢固地将器皿连合。锔钉的材质和打锔钉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锔补后器皿的使用寿命。锔钉按常见材料分为金、银、铜、铁四类。金银锔钉通常仅用来修补昂贵的玉器、翡翠、玛瑙和珍稀的紫砂壶等等,家用器皿通常只用到铜铁锔钉。用于粗活的铁锔子个头较大,可以用普通的铁条铁丝进行捶打,做成两头尖中间宽的扁担形弯钩即可。金、银、铜等材质的锔钉多数用来制作锔细活的小锔子。加工锔钉,首先要将原材料充分“退火”,然后是一遍遍捶打、拉丝、打扁、裁剪、弯钩等工序,然后经过刮平、划线、剪丝、裁锔、弯钩等,制成不同型号的锔钉。锔艺分粗活和细活两类,修补器皿时,要根据破损情况和器皿大小,选合适的锔子。铆合盆罐缸瓮之类的大件器物属于粗活,一般用大号的铁锔子,修补碗碟坛瓶等小件瓷器属于细活,要用细小的铜锔钉。无论粗活细活,每一个锔子纵向看都接近菱形,这样符合力学原理。

锢炉匠的精神追求与贡献

锢炉匠的生活非常艰辛,生计压在身上,仍苦中作乐,流传下来的锢炉匠说唱词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匠人在旧社会是苦差事,常年奔走在乡间,上个月也许在张店,这个月在潍县,下个月又去了莱州,风里来雨里走,尝尽了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锢炉匠都是男儿,从拜师学艺到挑担走江湖,从少年到成年,娶妻生子也是人生大事,锢炉匠的浪漫婚姻就颠簸在市井乡村的路上。他们中涌现出的一些优秀人物最后成了我们民族工业的领军人物。

生活苦乐演变成锢炉匠的吟唱

锢炉匠的说唱词是他们生活的写照,是民间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存。各地民间都有锢炉匠的小调,在潍坊一带的民间也流传着一些锢炉匠的段子。为了保存这些珍贵资料,张尔安时常骑着自行车奔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四处寻访各地的老人,搜集当年锢炉匠叫卖、唱卖的说唱词和各地传唱的锢炉匠唱段,借助这些唱词唱段,可以还原当年锢炉匠苦中作乐的生活。但是,很多老人已记不全整个唱段,老张就把各处寻访到的唱词互为验证,终于找齐了全部唱词。这首小调正是潍县锢炉匠苦中作乐的写照:“太阳一出就红似火,天下的锢炉子数着我,今天不到别处去,就到城南王家庄。王家庄里有个王员外,王员外家里有仨姑娘,三个姑娘选女婿,看看哪个选的强。大姑娘选了个光耷拉秃,二姑娘选了个光耷拉光,唯独三女婿选得好,周旮旯无毛当中间光啊,三个女婿来拜寿,不用点烛也映红光。东邻家信着失了火,西邻家挑筲摸担杖,南邻端起洗脚的水,瞒着墙头给他泼上。王家院子里闹泱泱,急得那秃子开了腔:你们哪里是来救火,分明来遭俺秃子的殃。我挑起担子走四乡啊,锔盆子,锔碗,锔大缸,蜀黍壳子带着谷糠,锔天锔地锔牌坊啊,锔个尿盆也不漏汤……”

由于年代久远,这类民间小调在各地都有不同唱法,唱词也略有差异。例如在旧时安丘,开头的唱法是“锢炉子匠啊,锢炉子匠,挑起那扁担就走四方,今天不到别处去啊,单往城东王家庄。”下面的内容基本类同。而临朐的唱法却是“小生本是锢炉子匠,挑起那扁担走四方,出了家门千条路,不知哪条路发财香啊”。在寒亭的高里、双杨一带,流行的唱法又变为“锢炉子匠我本姓张,挑着担子去下乡,今天不往别处去,单往城南王家庄”。这类段子,被百姓称为“野段子”,充满了民间粗犷豪放的风格,戏文里的段子比较正规,在民间也有人把野段子和戏文段子合起来唱的,民间娱乐表演多取材于野段子。

成为文艺作品中喜闻乐见的角色

在我国,各地关于锢炉匠的曲艺作品很常见,锢炉匠的角色在地方小戏曲中流传最多,而广为人知的角色,是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戏剧《智取威虎山》中为敌人通风报信的土匪栾平,以小炉匠的身份出没于市井。此外,还有京剧《锔大缸》、评戏《锔碗丁》、河南曲剧《王大娘锔缸》、沂蒙小调《小锢漏》,湖南花鼓戏有《补锅》,东北二人转有《锔缸调》唱段,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段子。旧时春节杂耍中,踩高跷的锢炉匠是不可缺少的形象,可见锔艺匠人早已融入百姓生活。

经过归纳研究,老张还自己编写了反映锢炉匠生活的唱段《锢炉郎》:“一条扁担两只木箱,锢炉匠去走乡,箱儿上系个小铜锣,一路走来叮叮当当。出了张庄进李庄,走过大街入小巷,锢炉郎不时地唱,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大娘拿来摔坏的盆,小伙子抱来那碰坏的缸,坛罐和紫砂壶,一顺溜儿全排上。两只木箱放两旁,我打坐在马扎上,金刚钻粘唾液,咕咕噜噜开了腔。围观的人们站在旁,也有那美丽的姑娘,锢炉郎情心动,有意把她给锔上。壮着钻声开口唱,锢炉郎想娶新娘,姑娘若是嫁给了我,吃喝穿戴包在手艺上。美丽的姑娘被我锔上,随我回到久别的家乡,见了二老喊声爹娘,吃碗面条入了洞房。春来秋去锔瓷忙,媳妇生下小儿郎,为父我抱儿看,越看越像锢炉匠。小小娇儿听父讲,祖上本应是武将,白云山龙脉破,武将变成锢炉郎。别小看咱锢炉匠,能锔天锔地锔牌坊,偌大个天下任咱走,能工巧匠众人褒扬。小小儿郎快快长,长大替父去走乡,也锔上位好姑娘,回家来叫爹和娘……”老张的唱词把我们带回百年前的岁月,记者眼前浮现出一位戴着苇笠、身穿粗布衣衫的锢炉匠,挑着沉重的扁担,哼着小调,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大名鼎鼎的滕虎忱也是锢炉匠出身

旧时潍县锢炉匠手艺精湛,因谋生而走向全国各地的人很多。清代乾隆年间,潍县出了一位锢炉匠人,他善于钻研,掌握了锔艺的独门绝技,被时人称作巧工“王神手”。王神手技艺高超,一直在京城从业,当时的京城达官贵族、八旗子弟以及众多文人墨客、藏友玩家,都找王神手锔瓷。因此,王神手的技艺遍布京城及大江南北。据传现存的清代锔艺作品上,嵌有“王记”钢印的即是他的作品。今天,辽宁省抚顺市的知名锔瓷艺人王振海,即是清代潍县人王神手的第五代传人。王振海外号“王老邪”,抚顺市将锔艺申报“非遗”名录时,即以他的外号命名。其锔补技艺的精妙,能使残损老瓷器复活再生。

而民国时期的潍县也出了一位名扬天下的锢炉匠,他就是我国民族机械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大名鼎鼎的潍县华丰机器厂创始人滕虎忱。滕虎忱的父亲和三位兄长都是勤劳的锢炉匠,在农忙之余走村串巷锔锅、锔盆维持生活。滕虎忱早年就曾跟随父亲挑着扁担锔锅、锔碗,因天赋聪明,又肯钻研,其锔艺技术竟超过了父兄。作为综合修理匠,滕虎忱父子技术精湛,在为乐道院做修理工作期间,无论生活用品的锔补还是机器、仪器的维修,都做得很好,得到雇主的赞许。

滕虎忱后来在青岛工作17年,参加过胶济铁路的修建,也担任过德国船坞工厂的技术工人。在青岛期间,滕虎忱业余时间到基督教青年会读夜校,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尤其是两次聆听了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受益匪浅,奠定了他实业救国的宏图大志。由于出身锢炉匠,有良好的手工基础,后来滕虎忱对锻打、钳工、车床等技术无一不精。这些经历都为他日后创办机械企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和技术基础。1919年始,滕虎忱以小铁匠铺起家,进而于次年集资创办了潍县华丰机器厂。到“七七”事变前,华丰厂由小到大,经营盛极一时,成为享誉国内、蜚声海外、颇具规模的机器制造厂家。

滕虎忱创办的华丰机器厂不仅是山东第一家柴油机生产企业,更是全国独立生产柴油机的主要厂家之一,在民营行业中被称为“华北最大机器厂”和“长江以北第一厂”。滕虎忱重视人才与技术的作用,不惜高价聘请技术人员,在许多方面开创了当时工厂的先例。华丰机器厂先后培养出一千多名优秀技术人才,半数留在厂里担任技术骨干,半数另起炉灶自己独立开办铁工厂,成为华丰机器厂的卫星工厂。

抗战时期,华丰机器厂遭遇日本侵略者的大肆掠夺,滕虎忱辗转避难后方。解放后,滕虎忱在潍县重建华丰机器厂,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滕虎忱几十年的奋斗,为潍县乃至山东的机械工业、尤其是柴油机制造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滕虎忱创办的华丰机器厂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民族机械工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潍县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