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介绍
    

项目介绍

省级非遗项目——潍坊刺绣技艺情况介绍

发布日期:2017-02-03 浏览次数:7106


潍坊刺绣是鲁绣的分支,为潍坊地区的代表性刺绣,继承了古老的“齐都刺绣”传统,源于明清时代。清代乾隆年间,郑板桥就曾在在《潍县竹枝词》中,生动地描写过当时妇女的穿戴:“罗绮成箱绣作堆,春衫窄袖好新裁”,“迎婚娶妇好张罗,彩轿红灯锦绣拖”,说明潍坊刺绣已成风气,所以潍县当时即有“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 之说。

潍绣分为作坊绣与民绣。作坊绣多绣制官服、官轿帷帘、戏剧服装、名人字画绣品等;民绣多绣制鞋面、枕套、门帘、裙衣、幔帐等。潍坊刺绣中的古装戏衣也久享盛名。它针对不同剧种和不同流派而精心设计绣制的戏装,特点鲜明,绣技精湛,舞台效果突出。因此,颇受文艺工作者欢迎。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都曾订制或购买过潍绣戏装。

潍绣以日用纺织物为主,多取寓意吉祥的图案;构图简练、朴实、匀称、夸张,有较强的装饰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给人以质朴和庄重之感;配色鲜艳明快,针脚细密,绣工精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从构图看,潍绣以对称、连续、散点、自由形式为多;以朴实、夸张的结构,达到绣品用工少而结构丰满的效果。从潍绣的色彩看,它以鲜明艳丽为主,采取对比形式,在热闹中求得和谐统一。从针线绣技看,潍绣常用的针法有平针、插针、齐针、缠针、打籽等多种绣法,特点是以双线捻线,俗称“衣线绣”,色彩浓丽,花纹苍劲,形象优美,质地牢固,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其绣品针脚细腻,绣工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培玲

丁培玲,女,汉族,1949年出生,山东潍坊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潍坊市首席技师。其家族在清朝道光年间加工经营绣货,幼时已学到多种绣法并参加绣制戏衣及欣赏品。设计制作的手绣欣赏品《秋色》、《金鸡报春》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并受到好评。部分作品用创新的针法,根据物象的肌理结构、针法多变、色彩绚丽、形象生动逼真。绣制的李可染、刘大为、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真实的再现了大师们那笔墨酣畅的水墨风采,并且在工艺制作上,树立了中西结合的独特艺术奇葩,系统地学习了化工染料知识,掌握了染线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使所绣作品的色彩丰富多变。2009年,被评为潍坊刺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素贞

李素贞,女,汉族,1939年出生。从小时候就跟祖母、母亲、姑姑学习绣花。工作后进入刺绣厂,技艺得到进一步提前。1960年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校进修,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也促进了自身刺绣艺术的发展,对透视及动植物的生长、造型等规律有了很好的把握。在潍坊市文化服务公司、潍坊市艺术馆一直从事戏服制作等潍坊刺绣创作。2009年被评为潍坊刺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银凤

李银凤,女,汉族,1984年生,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从小受母亲、姥姥的影响喜欢潍坊刺绣,并以做刺绣为乐趣传承着潍绣这一艺术。为了更好的做好潍坊刺绣,2006年曾拜师于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邹英姿,学习三年的刺绣艺术创作及理论知识,后曾跟潍坊刺绣的传承人李素贞老师学习并交流过潍坊刺绣艺术。善于将潍绣的大气,粗犷与南绣的细腻相结合,融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于其中。形成了现代潍绣的新风格。2012年,被评为潍坊刺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刺绣名师:田梅英

田梅英,女,汉族,1940年出生。从14岁开始,随母亲学习刺绣。1956年,进入潍坊刺绣社工作。1962年,在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创作与研究工作,至1970年。在工艺美术研究所期间,与徐培基合作,以徐培基山水作品为底图,创作了大量山水、人物作品,作品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大明湖》、《泰山日出》、《蓬莱阁》《乡村医生》、《主席像》、《毛主席去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