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发展
    

保护发展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况

发布日期:2017-02-05 浏览次数:6081


发布者:市文化馆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6/26

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新石器时期自泰山至渤海的广袤大地被考古学称为“海岱文化区”。以海岱文化为基因形成的农耕文化、渔盐文化、手工文化构成典型的“龙山文化”类型,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特别贡献。海岱文化经过东夷文化和夏周文化的继承发展,成为后世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的重要源头。

潍水流域处于山东半岛中部,南属丘陵,中为平原、北滨渤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的经济类型,使“海岱”半岛型文化的复合特性在这里充分体现。潍水文化是海岱文化和齐文化的继承发展者,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一支。时至今日,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潍水文化,既有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难以数计的仍然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民俗(节庆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2012年8月,潍坊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62项。已认定的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23人,市级传承人60人。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保护机制已经形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良好的文化生态是潍水文化存续的基本保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机制建立、健全过程中,潍坊市各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文化生态的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传承发展的意识不断加强,诸多濒临消亡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文化项目得以激活。风筝、年画、剪纸、泥塑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已渐成规模,传承、振兴潍水文化正在成为当地的社会认同和文化自觉。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趋势的影响,潍水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许多威胁和破坏,对潍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施行整体性保护迫在眉睫。设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总 则

一、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潍水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增强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特定区域为潍坊市全境。全面建设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价值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落实科学发展观,延续中华文脉,建立精神家园的需要

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影响深远广泛的齐鲁文化、海岱文化是潍水生态流域传统文化的沃土和源头。8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潍坊地区,古老而丰硕的文明硕果成就了今天的潍坊蓬勃向上的文化生机。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把文化的发展、建设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同时提出,“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保护建设以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切合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对于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潍水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建设和潍坊文化经济发展与繁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示范意义和战略性的推动作用。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威胁日益突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强势文化不断对弱势文化产生冲击,造成文化多样性受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保护面临的威胁日益突出。

首先,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其次,技术的发展、现代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文化的生产规模、市场不断萎缩,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大量传统技艺流失;

另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传统环境面临巨大改变。

3、潍水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快速城镇化发展带来保护建设的必要性

潍水又称潍河,流经潍坊大部分地区,入渤海莱市湾,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处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水流域,南属丘陵,中为平原、北滨渤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元化的经济类型,历来是文人世家和商贾济济辈出之地,使“海岱”半岛型文化的复合特性在这里充分体现。

依托文化和资源优势,潍水“十二五”规划提出做优做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宣传作用,提高民众文化自豪感,促进非遗项目的保护,但同时,潍水原本就脆弱敏感的文化生态系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不良影响。

为及时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潍水文化生态环境与逐渐消失的村落、民俗与文化传统,需要通过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依法设立和保护规划建设,加大文化生态链的恢复性保护力度,规避风险,延续传统文化,使当下开展的各项活动建立在严格保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避免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与传承性造成破坏。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十六字工作方针为指导,始终坚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进行整体保护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化保护传承有序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总目标。具体原则如下:

坚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保护原则;

坚持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整体性保护原则;

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原则;

坚持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潍坊市行政区域所属的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区,青市、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6市,昌乐、临朐2县为地缘范围,保护区总面积为1.6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人口867.9万,有汉、满、回等众多民族。

2、规划期限

保护区规划期限为2013~2025年,分近、中、远三个阶段。其中:

 近期:2013-2015年

 中期:2016-2020年

 远期:2021-2025年

第二章  潍水与文化

一、潍水与潍水文化释义

1、潍水

潍坊得名源于潍水,隋代初因潍水而设潍水县,继则设立潍州(距今约1400多年),明代洪武年间又因潍州而降改为潍县,潍坊则由辖区内的潍县和坊子而成名。

潍水是中国历史上一条古老的河流,《尚书》卷五《夏书•禹贡》记载:“嵎夷既略,潍淄其道”。潍即指潍河,其流域内夏代、商代分别建有封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潍水又称潍河,发源南沂蒙山系并流经于山东潍坊大部地区,北入渤海莱州湾,干流全长246公里,支流143条,总流域面积6376平方公里。冲积扇上所形成的平原沃土,非常适合逐水而居的古人类聚居和推进农耕文明发展;潍水上游诸城的南境,就曾发现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东侧潍河西岸发现距今八千年左右的后李文化,北辛、大汶口及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数量就更为普遍,而典型的龙山文化最早也发现于潍水流域。临海而居带来的舟楫之利,又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资源,使贯通诸城、高密、安丘、潍坊及昌邑等市县城市的潍水流域,成为集山海祭拜文化、农耕文化、庭院书香文化、民俗民间艺术文化、手工制作和通商经济文化、渔盐文化于一体的纽带。

潍水流域处于海岱之间的独特地理环境,携山带海资源丰富,水陆便利,多元化的经济类型,使“海岱”半岛型文化的复合特性在这里充分体现,进而逐渐完善为潍坊地区的潍水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一支。

2、潍水文化性质与源流

潍坊市域北滨渤海,南依泰沂山地,地扼通衢要冲。潍坊市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潍坊市域文化,得自于潍河为主的河流滋润灌溉和海洋的渔盐舟楫之利,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可谓文化名邦。使其既具有农耕文化特点,又具有海洋文化特点;门类繁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文化,使其又具有浓厚的商贸文化特点。因此,其文化性质应是以农工商贸文化综合体为特色的、以潍坊这个“东莱首邑”“北海名区”为中心,诸市县各有特色的呈众星拱月之势的独特地域文化。

潍水流域文化系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岱指今山东省黄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海是渤海;岱是泰山。《尚书•禹贡》记曰:“海岱惟青州。”今潍坊市所属青州市是海岱中心地域,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云:“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海岱文化又是一个考古学概念。海岱文化区是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相对应的两个文化区,而两者负载体分别为古代东夷和华夏两大族系。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是海岱文化区最具典型性的考古文化类型。1960年发现的山东潍坊市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代表着当时世界陶艺的较高水平。

海岱文化是潍水流域传统文化的原始基因。汉代扬雄《青州箴》中写道:“茫茫青州,海岱是极。盐铁之地,铅松怪石。群水攸归,莱夷作牧。贡篚以时,莫怠莫违。” 南北朝南齐文人崔慰祖撰《海岱集》十二卷。明嘉靖年间,青州人冯裕等文人组建“海岱诗社”,号称“海岱七子”,定期集会,以诗词唱和,后编辑刊印成《海岱会集》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海岱”作为象征文化语词,至今仍在潍水地域广为认同。

潍水流域是齐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齐文化,是西周时期形成的一种与“鲁文化”相并立的地域文化形态,形成于先秦时期的齐地,其“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的核心内涵价值取向在潍水流域时代传承。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潍坊市昌乐境内)。太公治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宋代客居潍水的著名文学家苏轼写下的《超然台记》中感慨:“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元代于钦撰地方志《齐乘》中对于潍水流域与齐文化的渊源流变有详实的描述。

3、潍水文化认知

潍水文化是海岱文化和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岱文化和齐文化在潍水流域中经济实践中的现实反映,其最大特征是集农(手)工商贸一体的半岛型区域性文化。

潍水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完整地保留了潍水流域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经过数千年的融合发展,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潍水流域内丰富多彩的民间手工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进程而形成的区域文化体系,它受齐文化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和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的影响,表现了鲜明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潍水文化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播、整合、变异过程,在鲜活浓郁的民俗礼仪和繁荣的手工业商贸活动中得以生存发展,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社会认同和民众文化自觉。

4、潍水文化特色

潍水文化是指世代居住在这一区域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主要特色有:

(一)传统农耕文化与海洋渔盐文化融为一体。潍水流域的潍坊地区南为丘陵,中为平原,北滨渤海莱州湾,北海滩涂为全国历史最为久远,产量最大的卤水制盐地。东周时期,潍坊的渔盐业已相当兴旺,渔盐经济与农耕经济的融合并存,在历史上形成了其文化形态的复合性。

(二)受东夷文化深刻影响,传统农业社会中手工业、商业发达,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竹枝词谓:“潍州原是小苏州”,清末至民国前潍坊更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而闻名遐迩。二十世纪中后期,潍坊地区的民间艺术更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风筝、年画、剪纸、泥塑、核雕、嵌银漆器、仿古铜、布玩具、刺绣、草编等传统工艺得到广泛传承,具有代表性的风筝文化斑斓多彩、名扬四海,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三)是齐鲁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深受齐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

(四)务实创新、开放进取的价值取向形成民众的普遍认同,在传统工艺、民间信仰、民间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潍坊风筝便是潍水文化积极向上精神的缩影。

潍水文化的基础是世居在山东海岱之间潍水两岸的民众,在长期农业生产中习得的农事知识及其实践活动的农耕文化;是潍坊地区在齐文化的影响下,通过集市商贸活动所积累的经营理念及其实践活动的商贸文化;是远古以来潍水流域庭院经济所产生的理家常识、手工制作与风俗习惯及其实践活动的庭院文化;是在潍水下游渔盐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生产技术及其实践活动的渔盐文化。潍水文化具有海岱之间半岛性复合型文化的鲜明特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个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区域文化类型。

二、历史衍生背景

1、历史积淀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期时代,潍坊一带就有原始人群“东夷人”定居,市域内已发现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上百处,久远的历史给潍坊境内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群带,有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是早期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和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潍坊地处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下游,古属齐鲁之邦,受儒家思想、齐鲁文化影响颇深,崇尚教育、热爱文化艺术,历代文事昌盛,人才荟萃,英杰辈出。特别是明清时期逐渐兴盛起来的商埠和手工业经济,“潍州原是小苏州”,奠定了今天发展别具一格的、潍水文化经济特色的社会基础。

2、潍水文化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属暖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适合多种农作物和多种落叶阔叶树木生长。区内南部为泰沂山地,中部为鲁北平原,北部为滨海低地。三种地形东西向呈带状延伸。境内有众多河流发源于泰沂山地,由南向北穿过平原地区,为农业灌溉提供极大方便。主要河流有胶莱、胶、潍、汶、浞、虞、白浪、圩、丹、尧、渳、阳、小清、淄河等。其中以潍河流程最长,流量最大,自南向北几乎横穿过整个半岛。这些河流在下游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曾有分支流互相沟通,形成水系网络,灌溉着平原地区。潍坊市正是处在沟通胶东半岛和鲁西地区乃至华北大平原腹地的平原地带上。区位交通条件的便利,使潍坊市逐渐发展为鲁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北部滨海地带,有广阔的滨海低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具有埋藏浅、浓度高、易开发等特点,为盐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由于山川河流交互作用形成面积广大的滩涂,为盐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在滨海平原低地地带考古出土大小不等的制盐用陶器,考古研究表明至少从商代开始,盐业生产在潍坊地区的滨海地带已形成专业化的生产,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形成规模的海盐生产地区。从商代开始,潍北海滨地带生产的海盐不仅供应本地需要,还通过古代的济水等河流,运送到华北大平原中西部的腹地。

距今8000多年前的后李文化遗址和距今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址,在潍坊市域内都有发现,说明鲁北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此后,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600年)和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及岳石文化(距今4000-3500年)遗址在市域内广泛分布。其中尤以今已淹没于白浪水库中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龙山文化遗物,以及出土有“明如镜、硬如瓷、薄如纸、黑如漆”的蛋壳陶杯,被称为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

从商周开始,中原地区的文化对这里的影响逐渐增强,市域内出土数量很多的商周时期制作精美的青铜器,表明商周时期手工业生产技艺已达到很高水平。

     周初,姜太公被周武王分封在山东半岛的营丘,并以这里为都城。姜太公来到这里后,尊重这里的民俗,发展经济:“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显然,姜太公被封到山东半岛后,既继承和发扬了东夷文化,又把中原地区的文化带来,奠定了后来潍坊地区文化发展的基础。文献与考古资料证明齐以鱼盐立国,而其最大的鱼盐基地则在今潍水流域入海口处;春秋以前此区域属于纪国,而纪国都城在今渳河崖畔寿光境内。

秦始皇统一全国,设郡县。潍坊市域属琅琊郡。

西汉时设青州刺史部,其地域范围包括胶莱河以东、潍河流域、淄水流域,以及鲁西北地区,青州刺史部下置北海郡,其范围和今天的潍坊市域大致相当。东汉时北海郡改北海国,但东汉北海国的地域范围有所扩大,除今天的潍坊市域,还包括今莱西县和平度县的全部以及胶南县的大部分。“北海”一名最早见于《管子》,而“北海郡”和“北海国”则是以之命名的行政区域,潍坊市域与北海的密切关系。“北海”后来成为这里的许多文人雅士的雅称,成为潍水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域特征。

三国魏时,潍坊市域分属几个行政单元。中部的寒亭区及昌邑、昌乐以及安丘的北部属北海国,高密和诸城隶属南部的城阳郡,寿光及寒亭区的西北部属乐安国。

晋代,山东半岛的北部和胶东半岛都隶属青州,州治在临淄。今潍坊市域分属青州下的北海郡、乐安国和城阳郡。北海郡的范围较小,仅包括今潍坊市寒亭区的北部以及昌乐和昌邑的西部。寒亭区与昌邑县的南部以及高密和诸城二县隶属城阳郡,而安丘则隶属徐州的东莞郡。

北魏时潍坊市域皆在青州境内。但北魏青州的范围比今天潍坊市域范围稍大。北魏青州州治位于今青州。

隋代属北海郡。但隋代北海郡西部包括今广饶,而安丘的东南部以及高密和诸城则隶属于高密国。隋代北海郡郡治位于今青州。

唐代,今潍坊市域的大部分隶属河南道青州,州治位于今青州。但唐代青州西面还包括今桓台县和博昌县的东部,以及广饶县,而安丘县的东南部和高密县与诸城县则隶属于密州。

北宋时属京东东路,治所在青州。京东东路辖潍州,州治位于今潍坊,称北海,潍坊肇始其作为区域政治中心。另外,潍州还包括今昌邑县和昌乐县,而寿光和青州则另属青州,州治位于今青州。安丘、高密和诸城则另属密州。从此,潍坊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被确立。

金代政区范围沿袭北宋,唯金代将宋代青州改为益都府,府治仍位于青州。

元代,潍坊市域隶属益都路,元代益都路政治中心位于今青州。元代益都路范围比今天的潍坊市域大得多,其西面包括今广饶、博兴,南面包括今青岛、蒙阴、莒县、临沂、费县,以及今枣庄市的滕州等,占有今山东省的约三分之一的面积。

明代今潍坊市域分属两个行政地域。寿光、昌乐、青州、安丘、临朐、诸城属于青州府,州治青州;东面的潍坊、昌邑、高密属莱州府,州治莱州。清代沿袭明代的行政区域,西面为青州府,东面属莱州府。故潍坊又有“东莱首邑”之称。由于潍坊区位的重要,从明代起,便有“东莱首邑”、“北海名区”之称。

民国初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和昌潍专区,1967年3月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58年10月,博山县划归淄博专区,1969年临淄县划归淄博市,1978年胶南、胶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1992年12月五莲县划归日照市。

纵观潍坊市历史沿革过程,反映出在漫长历史时期中,潍坊市既于东面的胶东半岛有密切联系,又与西面的山东半岛的腹地乃至中原地区有密切联系,既具有海洋文化的地理因素,又具有内陆文化的地理因素。

3、区域文化影响

潍坊地区是齐鲁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襟带齐鲁”之称。潍坊位于海岱之间的特殊地理环境,属齐国的腹心地带。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潍坊地区南境,其地属鲁。

“海岱”所包括的地域范围要远大于潍坊市域,“海岱文化”应是指以临淄为中心的齐文化;而“齐鲁文化”则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总称。关于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内涵,司马迁在《史记》中已有明确阐述。齐文化和齐鲁文化无论在地域范围上还是在内涵方面,都要远远超过潍坊地区的地域文化。潍坊地区的地域文化,是齐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鲁文化中的璀璨光彩的部分,是齐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潍坊地区的文化,用贯穿整个潍坊地区的潍水来称谓,是非常恰当的。

潍水文化这一称谓,既能恰当地表达出该文化的的地域范围,也能表达出这一文化与潍水的密切关系。

 

二、主要文化类型

1、大遗址文化

久远的历史给潍坊境内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群带,各种遗址遍布市域全境。如来自中生代地层的诸城恐龙化石遗址——诸城市吕标镇库沟龙骨涧;中新世地层的山旺古化石;新时期时代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春秋时期的齐长城;雕刻工艺精致、画面内容丰富的汉代画像石墓;以及东部最大的青州驼山石窟佛教造像和近几年轰动国内外的龙兴寺佛教造像等等。全市共有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48处,市级71处,县级1360处。

2、文学及艺术

潍坊地区襟带齐鲁,因此对两大东方之国之风骚渊源传承,涵泳博大。舜造五弦琴,歌《南风》之诗;春秋齐国卿相晏婴,著《晏子春秋》;汉季郑玄作《毛诗传笺》,遂使《诗》文便于诵读与传播;建安七子之孔北海,辞采雅翰,标为楷模;唐代李邕,诗文神逸佳妙,竟连李白、杜甫也推崇备至;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先后知青州,其许多诗词佳作,写于青州任上;苏轼知于密州,其诗词风致受密州人文风情影响而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因而能写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般豪情壮志之词;清有郑板桥,知潍县7载,留有众多诗词篇章,将潍县的历史、地理、风光、景物、民风、习俗、街肆等等写的真切活泼、朴实生情;今有莫言,以朴实无华的小说征服诺贝尔奖评委。

潍坊历史上书法绘画艺术也相当发达,诸城的董家庄汉墓画像、凉台汉墓壁画境内较早的绘画;唐代李邕,师承二王,有极深的碑学造诣;五代时期,北海的韩熙载,“工八分及画笔,时谓之神仙中人”;宋代李成,是当时山水画的三个主要代表之一;宋代还有一个名家张择端,绘制了万古留世的《清明上河图》;晚明的刘应节,其为省祭官高海坡之夫人刘氏所书墓志铭,书法结体方正,典雅秀穆;至清代郑板桥等等,不一而足。

潍坊的传统音乐资源体现了雅俗共赏,有如诸城派古琴、青州挫琴等源远流长的高雅音乐,也有诸城喇叭吹打乐、孟疃民歌等民俗音乐。

潍坊的传统舞蹈文化资源则更倾向于民间化,如月宫图、闹海、地秧歌、昌乐大葛狮子舞等,都是民间用于娱乐的舞蹈形式。

潍坊的传统戏剧一直可以追溯到孟姜女,传说其盼夫归来、哭倒长城的悲惨故事,演变成了山地一代的周姑戏,这种周姑戏又与胶州地方戏相结合,产生了高密茂腔。诸城安丘都有分布的东路大鼓,其前身是“东口大鼓”(简称“小东口”),是由“小东口”演变而来。诸城的竹板快书,说唱起来节奏分明,铿锵响亮,深受大众喜爱,是诸城特有的一种曲艺形式。

此外,古青州一代宗教文化兴盛,石头佛像需求巨大,孕育了一批专雕佛像的石雕石刻家。现在青州和昌乐的石雕石刻技术,便是这些技艺的遗存。

3、风筝文化

潍坊民间在宋代已有放风筝的习俗,明代已相当普及,至清代便十分盛行了。潍坊风筝的造型、题材、扎制、工艺及其色彩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并伴随着年画等民俗活动的兴盛不断的向前发展。潍坊风筝的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1984年潍坊市政府发扬这一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倡导举行国际风筝会,至今为止已经成功28届,风筝不仅成为独具特色的潍坊文化象征,也成为促进潍坊与国际间友好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风筝及风筝文化无愧为潍坊最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资源。

4、民俗文化

潍坊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艺术精湛,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才华和智慧,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乡土瑰宝。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齐名,是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艺术风格对潍坊民间派风筝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密的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甚高,且现今只在高密的姜庄镇和夏庄镇一带流传,它与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并称“高密民间艺术三绝”。潍坊核雕,美轮美奂,是微雕中的精品。嵌银髹漆技术、潍坊刺绣、布玩具、仿古铜印制作技艺、花丝首饰制作技艺等民间工艺制成的工艺品古朴典雅、巧夺天工。

节庆庙会众多是潍坊民俗的另一大特点,金山庙会、云门山庙会、枳沟庙山庙会、灵山庙会、景芝大集等等,各具特色,成为一年一度地方的重要会事。

此外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各种传统习俗,在潍坊一地保存的较好,如高密年俗、安丘婚礼、寿光的礼仪习俗等。

5、饮食文化

潍坊自古以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为潍坊的饮食文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潍坊又向以好吃与善吃著称,所以多年来潍坊的吃食闻名遐迩,形成独特的潍坊鲁菜菜系。

朝天锅是潍坊最具盛名的特色小吃,据说与郑板桥还很有渊源。特点是既美味又驱寒,吃的人爽快淋漓,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杠子头是潍坊有名的硬面食品,是一种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干粮。鸡鸭和乐也是潍坊传统名吃,它以制作考究、佐料齐全、味美汤鲜而闻名齐鲁大地,又以味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此外,汁泮烧肉、景芝三页饼、望留全驴宴、临朐全羊宴等都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吃。

潍坊饮食另一大特色是酒文化特别突出,昌邑的乾隆杯、安丘的景芝酒、侯镇的宏源白酒、坊子区坊子白酒、青州云门陈酿等等,似乎每一个县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技术,饮酒文化氛围相当浓厚。而这些酿酒技术,追溯源头,竟可一直寻到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去。说明潍坊的饮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6、农业与渔盐文化

潍坊地区土地肥沃,自古就以农业发达而闻名。特别是在寿光,临朐一带,留下了不少农业相关的文化遗产资源。

汉武帝躬耕巨淀的传说,统治者重视寿光农耕,来此亲自耕种,说明了在汉代,寿光的农业地位在全国已首屈一指。寿光名人贾思勰,更是集农业生产大成,写作了《齐民要术》一书,为寿光的传统蔬菜栽培技术奠定了基础。而临朐的蚕桑生产,清朝时在山东首屈一指,群众根据蚕桑生产总结的《蚕丝韵言》,即是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是当时农业文化的保留与再现。

北部滨海地区,古制盐遗址沿海分布。此地卤水制盐技术发达,影响深远,至今保留着寿光和昌邑等处的传统制盐技术。对盐神信仰和崇拜,形成了潍坊滨海一代独有的节日——盐神节。此外,渔业也是滨海一代人们懒以生存的行业,对海洋的敬畏和信仰使得羊口祭海节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7、商埠与手工商经济文化

历史上潍坊的手工业文化相当发达。明清以降,民间工艺繁荣,形成规模。潍坊清末至民国前期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而闻名遐迩,为“东莱首邑”、鲁东重镇。

昌邑柳疃的柞丝绸,远销日本和南洋,昌邑更曾经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清末青岛、烟台、潍县、周村开埠后,潍县交通区位优势凸显,桑皮纸制作技艺、猪鬃加工工艺盛极一时,其余的如草编、砖雕、泥塑、柳编等工艺也得到广泛发展,至今传承。

近代潍县商业发达,市场繁荣,集市庙会遍布。至民国初年,集市已达94处。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城里东关之间的沙滩大集,五日一回,行业齐全,货物充实。另有东关早市、北宫庙会等。昌邑的柳疃镇,曾经丝绸贸易发达,丝绸贸易商号鳞次栉比。1916年,柳疃商务会在街北小龙河上,树有“万善同归”石碑,仅碑阴所刻捐款的商号、炼房、店铺就有140余家,足见当时柳疃丝业的发达和商贸的兴旺。昌邑的下营镇,是古时重要的海陆货物中转中心,1935年,黄泽巷编写的《分省方志》记述当时的下营港“民船依集,货物云吞”。

8、其他

其一是名人文化资源丰富。潍坊作为历史古州名郡,人才荟萃,英杰辈出,文化各人灿若星辰,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此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们对潍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精通鸟语的公冶长就生长的安丘市的书院村,至今该村还有碑文为记。春秋末期,齐国政治家晏婴,博闻强记,善于辞令,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政绩卓著。汉末郑玄,编注群经,是为一代经史大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在寿光一带任过北海相,“在郡六年,政绩赫然”,世称“孔北海”。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有广泛的农事经典,对研究农业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北宋画家张择端,擅长给画车马、舟船、桥梁、城郭和街道,现有存世《清明上河图》,描给了当年汴梁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画面形象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北宋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多年寓居青州,他们的诗词创作,以及有名的《金石录》著作,名冠一时。清代内阁大学士、书法家刘墉也是潍坊人。清道光年间潍县陈官俊,为道光帝师,并授皇长子读,任过户部、兵部、吏部与工部四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有多种著述留于后世。其子陈介祺,是我国著名金石学家,“富藏精鉴,宗师海内”,其所藏西周毛公鼎四百九十字铭文,为青铜器之冠,为今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并著有《十钟山房印举》《簠斋传古别录》《秦前文字之语》等专著30多部。他对潍坊的仿古铜、铸铜印、拓片、嵌银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清朝末年,潍坊一条巷子出了曹鸿勋、王寿彭两名状元,一时传为佳话。近代则涌现出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以及臧克家、王愿坚、崔嵬、李仁堂等一批革命和文化精英。另外,郑板桥、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等一批历史名人曾经在潍坊任职做官,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和传说。

其二是古建筑与古园林文化资源丰富。潍县城内及近郊园林较多,仅清代修建的有名的园林即达十数处。小型私家园林以十笏园最为著名,“楼台池馆之胜,为城中诸园之冠,达官、名士、骚人、墨客过潍县者,无不以得游斯园为幸”。当代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称:“北国园林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老版《西游记》的高老庄,就在此取景。其他小园如郭氏的南园,因郑板桥的原因,在乾隆时期成为名重一时的园林。

此外城墙、城门以及城隍庙、关帝庙、万印楼、杨家埠民居等,均是非常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三、文化资源特征

历史悠久的潍坊地区,自古文脉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系统构成明显,综上概括如下:

1、要素特征

● 山海相接、资源富足、促成了地区发达的手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构成潍水地区发达的农业经济文化系统

●潍坊古地郡、国相连、齐鲁交织、货畅其流,以潍坊市区为中心,周边县市各有特色,构成众星捧月的空间系统

● 人文荟萃、艺林昌盛、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构成地区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系统

● 悠久古老、水脉相接、庙坊四布、诗书传承、构成地区隽永的历史文脉系统

2、资源特色

● 历史遗存众多、古文化久远

● 民间艺术丰富、技艺精湛、文化融合度高

● 礼仪之邦、名人辈出、底蕴深厚

● 乡风民俗绚烂、饮食与节庆文化多样、民风淳厚

● 商埠经济、农工文化特色突出

3、文化内涵组成

● 东夷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

● 齐鲁文化-(齐文化核心腹地)

● 儒家文化思想——“仁、义、礼、智、孝”等观点的影响

● 手工商贸文化

● 宗教与多民族文化

● 近代外来文化

四、依存环境分析

潍水文化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形成的,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1、自然资源与环境

(1)地理区位

潍水文化生态区涵盖潍坊市全境域,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地跨北纬35°41′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南连临沂、日照市,北邻渤海莱州湾,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水陆交接,货畅其流,是南来北往的商贸经济中心和齐鲁文化、海岱文化的传承地。

(2)自然条件

潍坊市处于我国东北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辖区横跨鲁东、鲁西两个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并以沂沭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山东分为差异较大的鲁东和鲁西两个地层分区。市域范围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大体分潍北滨海低地区、潍中洪积冲击平原区和潍南低山丘陵3个地貌区及18个地貌类型。潍坊市域位于炎庐强地震带和诸城—惠民中强地震带上,属浅源地震。

潍坊市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其间北部、中部为半湿润型,南部为湿润型,年平均气温13.0℃,年平均降雨量596.7mm。整个市域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集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有利于作物生长。全市水系发育完全,地表水系发源于南部山丘,较大的河流有6条,自东至西依次为北胶莱河、南胶莱河、潍河、白浪河、弥河、小清河,流域总面积15170.2平方公里。海岸西起淄脉河,东至胶莱河,全长140公里,呈弧形曲线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潮间带滩涂面积600平方公里,浅海1000平方公里。

(3)资源条件

潍坊土地资源丰富,居全省第二位,有“五田一林一分水,一分村庄一其他,尚余一分未利用”之说。水资源总量不大,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5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可利用量239立米,不足全国的七分之一,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区域矿产特色明显。如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沿海昌邑-寿光一带新生代坳陷区,煤、油页岩主要分布于中部的昌乐、坊子、临朐一带。

潍坊市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中部为昌潍平原,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兼而有之,复杂多变的地形和多种多样的小气候环境形成众多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孕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木本植被有243种58科,至2010年底,潍坊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42.44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35.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5.2%。现有自然保护区2处:青州仰天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潍坊市莱州湾湿地自然保护区。

潍坊还有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湾内地形底平坡缓,温度适宜,营养丰富,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滩涂植被主要包括芦苇和大米草,贝类资源丰富。滨海地带埋藏大量高浓度地下卤水,是现代卤水的生成带,具有储量大、浓度高、易提纯等优点。

2、景观遗产资源分析

主要包括自然与人文景观遗产。潍坊市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区域性分布明显。就全市而言,南部集中分布山地、地质类景观资源;中部形成以文化资源、民俗资源、城市风光为主体的资源景观;北部则以滨海湿地、万亩盐田及农业生态景观资源为特色,其间不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然景观资源与历史价值颇高的文化景观资源。

(1)自然景观遗产

潍坊背山面海,山川秀丽,境内山形水胜构架清晰。南部山岭承接“东泰山”之称的沂山和“奇秀不减雁荡”的五莲山系,水脉以潍河、白浪河、弥河等三大河流接山连海的水系,造就了“三山连翠、障城如画”的云门山、驼山、劈山等地质、山地、水体组成的山水景观资源。拥有临朐沂山、青州仰天山、首阳山、竹山、浮烟山等8处森林公园、4处风景区、生态湿地和等2处地质公园1处自然保护区等;特别是有“万卷书”之称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和巨型山东恐龙化石等具世界影响力的自然地质遗产,古老悠久,使得山旺化石、恐龙化石、蓝宝石“潍坊三石”齐聚共生,山、河、湖、泉、瀑点缀其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科考和审美观赏价值。

泰沂山脉北侧、渤海莱州湾南岸之间博大冲积扇上的古老平原上,农耕文化与农业发达,林桑棉田绵延成片,田园风光独具魅力,内涵丰富。

与人文相关的自然景观资源一览表

类型 名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堪比世界自然遗产 山旺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山东昌乐县国家森林公园(伯牙、叔齐在首阳山的传说)

风景名胜区 九龙涧风景区(姜太公垂钓九龙涧);青州云门山(二郎神担山的传说);峡山水库风景区(玉皇大帝在峡山的传说、刘伯温在峡山的传说);白浪河湿地公园(白浪河源头的传说)

潍河、白浪河、弥河等其他自然景观资源 白浪河湿地公园(白浪河源头的传说);寒亭区朱里镇柳毅山文化生态旅游区(柳毅的传说)以及潍水大战典故、尧河-尧帝和朱丹的传说)等。

(2)人文景观遗产

人文景观资源主要包括历史人文景观和各类文化景观等,有历史古迹、石窟造像、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古寺名刹、名居故里与特色建筑;以及节庆庙会、民俗与文化等特色景观资源;其中很多都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直接的空间载体。如中国北方古代园林代表性建筑十笏园;代表了我国魏晋时期佛造像艺术的驼山石窟;齐长城遗址等。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的保护,对维护潍水文化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全市域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石窟寺等)4099处,其中有1485处分别被国务院和省、市、县(市区)政府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71处。县(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360处。全市各文博单位共有馆藏文物10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51件,二级文物482件,三级文物4151件。潍坊市区(包括潍城、奎文)和青州市均为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3、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潍坊物华天宝,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山海之间物产丰富。南有山林之盛和临朐桑蚕,北富渔盐之利,其原盐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卤水资源产量居全国之冠;中部膏野沃壤,适于各种作物生长,是山东粮棉重点产区和全国重要产烟区之一。地下矿藏资源可观,膨润土、沸石、蓝宝石等列明全省首位,黄金、花岗岩等在全省也占有重要地位。

海域沿岸为潍北滨海低地区。潍坊市海岸为东南、西北走向,呈弧形曲线状。西起淄脉河口,东至胶莱河口,全长113公里,属淤泥质平原海岸类型。分为滨海平原、滩涂或浅海部分,为浅海捕捞、潮间贝类鱼虾养殖、盐化工与牧业农林经济创造了资源条件。莱州湾环流和沿岸流对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也同时影响着沿海百姓渔业生产和生活习俗。

广阔的中部及东部平原区为潍中洪积冲积平原区。主要由河流洪积、冲积而成,河网密度较大,有河及溪流属百条,发源于南部山区。其中主要的有潍河及汶河、白浪河、弥河、胶莱河,形成土地平坦、土壤深厚、肥力较高、地下水埋藏丰富的农耕良田,加之交通方便,自然经济条件优越,具有商品经济的物质基础。

西南及南部为潍南低山丘陵区。其西部属泰山山脉的鲁山和沂山北麓,分布在青州、临朐、昌乐、安丘等县市的中南部,最高点在临朐县境内与汶水县交接的沂山玉皇顶海拔1032米;东部属崂山山脉的余脉,主要分布在诸城一带,以五莲县的马耳山为最高海拔706米。高山突兀,林木葱郁,成为祭奠地和柞丝主要产区。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地下埋藏稿浓度卤水,地表盐化土壤以盐生草本植物和光板地为主,潮间带蕴藏丰富贝类资源,是发展海水养殖、畜牧、盐业及盐化工的良好区域。

潍坊古地郡、国相连。从商周封国,到秦汉置县(属北海郡),开启了潍坊悠久的城镇发展史。自明以来,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的优越,农业文明发达,又临胶莱海运畅通,使之处于山东半岛经济发达的中心。明清时期是潍坊手工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兴盛阶段,商贸繁荣之盛被称为“东莱首邑”,潍坊地区也曾留传着“十万织布机,九千绣花女,二百只红炉,三千砸铜匠”的佳话。潍坊在清代即成为手工业名城,手工业工匠、商贾、缙绅是城市从事商品经济的主要成份,他们的经营活动构成了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促进了城市繁荣,并长期保持了兴而不衰的局面,曾一度达到了不夜城的程度。如郑板桥诗云:“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近代以来,青岛的崛起和胶州铁路的修建,特别是胶济铁路,可以说是从根本改变了山东的经济地理面貌,直接促进了铁路沿线一些商业城镇的发展。解放后,潍坊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潍坊城市建设的各方面条件大为改善。1988年,世界风筝协会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每年四月在潍坊举办国际风筝节。“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这一盛大的民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潍坊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五、潍水文化生态特征及价值认知

1、文化生态特征

近两千多年来,潍坊地区勤奋的劳动者,继承先民的创造精神,携带传统文化的基因,形成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互并重的模式,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在改造自然、物候、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同时,依据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情感理想、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审美欲望等主观因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呈现着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充实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成为一种文化印记,代代相传,千秋绵延。时至今日,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潍水文化,既有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难以数计的仍然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民俗(节庆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携山带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以下潍水地区的文化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1)共生性

在潍水文化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的文化艺术类的非遗项目,都具有雅俗共赏两面。诸如潍坊风筝既有宫廷格调也有民间格调、高密扑灰年画既有传统的文人画也有入俗的民间画风格;剪纸既有表达文学题材的也有反映民间世俗生活内容的,文学中也有高雅文学和民俗乡土文学;兼而有之,共生流传。此外尚有许多与书画艺术紧密相关的仿古铜印、红丝砚技艺、潍坊古琴、挫琴等博古高雅的非遗项目,也有很多流俗的鸟笼草席编织、泥塑玩偶、说书唱戏以及朝天锅、全驴宴等贴近百姓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崇尚清丽高雅也接纳民间乡俗,可以做到“俗不伤雅、以俗为雅、大雅大俗”的文化共生。

(2)开放性

潍坊地区处于内陆中原与鲁东半岛的战略要冲上,是齐文化的核心腹地,凭借青平大道和青莱古道以及胶济铁路东西横向的贯通,海岱文化涌动,使潍水开放的齐文化特征更加明显。在小章竹马舞、巴思巴文的语言文字使用方面和棒槌花边、基督教教堂、佛像石窟寺、道观、清真寺、文庙等,都体现了这种文化上的包容并行和开放接纳。在宗教信仰方面从最早的太阳崇拜、海洋崇拜、山石崇拜等自然崇拜、道教崇信到汉代崇尚儒学、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时期的佛教崇信,元明时期道教信仰的再次兴盛,以及蒙古文化带来的崇尚武力、骏马艺术创作题材的出现等,都融入了潍水的民间社会;同时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鼎盛发展,也普遍影响到社会的文化习俗,无一不说明儒家重文轻商思想影响下的潍水地区,其文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高度开放性。

(3)基因古老性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根动脉,潍水文化所蕴含的东夷文化又是齐鲁文化的源头,属海岱文化圈的潍水流域不仅是齐文化的核心腹地,更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很多古老的人类文明硕果且在当下仍然流传使用。诸如仓颉造字传说、大舜传说、祭舜大典、尧帝和丹朱的传说、公冶长传说、《齐民要术》与《庄农日用杂字》、梁祝传说、秃尾巴老李传说等农业文明的杰出创造和文化传承,具有博大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生命穿透力。

(4)对应性

潍水传统文化中较为突出的特征是许多流传很广的民间文学与历史地域关联度很高。如饮马池传说、刘伯温传说、梁祝传说、黑龙沟传说、杞国故事、 姜太公垂钓九龙涧、玉皇大帝传说、柳毅传说、二郎神担山传说、窦光鼎传说、常山雹泉传说、孟姜女传说、白浪河源头传说等;在一些仍然被使用的历史地名中,得以窥视;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的典故、传说与历史地域空间的对接度很强,不仅反映了古老的潍水地区其文化渊源的历史真实,同时也体现了潍水传统文化生态系统的对应性特征。

 

2、价值认知

(1)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活态历史之称。潍水地区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文化基因,拥有古生物化石、古人类文化遗址、春秋古盐井和古诸侯国遗址、多处古建筑、古墓葬遗址、古代碑文石刻和古文物等人类珍贵遗产,以及还有古老的神话传说、各类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等人间活化石,展现了潍水流域的高度发达的古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浓缩了的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其历史研究价值极高,堪称中华民族难得珍贵的历史瑰宝和文化基石。

(2)科学价值

有“万卷书”之称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和山东巨型恐龙化石,都是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地质遗迹,其在地质、生物与人类文化研究方面所显露出的科学研究价值无可估量。潍水流域中高度发达的金石学、庄农日用杂字等在农耕知识与碑文篆刻的铸造技艺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以及风筝、制盐、柞蚕丝绸、大红纸和酿酒等制作技艺中均体现了经济生活中的人类智慧;中医药方面和井塘村的石砌建造技艺均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含量;流传的古代神话传说,不仅体现了人类发达的记忆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具体事实细节的可信度,也保证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环境理念,在环境生态学、民族心理学和建筑景观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3)文化价值

潍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在境内广泛分布,西周时期为古老齐鲁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历代文事昌盛,文脉发达。潍水文化一大特征即便是其民俗文化也渗透着大量而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无论其文学作品中的人文艺术性、民俗文化中的多样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充溢年节中的诗书文化和民间工艺、文化艺术中兼收并蓄别具一格的艺术创作风格,都承载着潍水地区核心的艺术情节和文化情感,体现着“推崇艺文、其俗尤尚”的一种文化审美与社会习尚,成为研究古老的潍水河域各种文化现象所必不可少的文化触角,研究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潍水文化,所具有的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禀赋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整体演变与全面分析,对国学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当下现实意义的研究具有特殊价值。

(4)经济价值

潍水文化本身就带有经济文化特征,境内大量的带有商品经济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潍水地区不断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始终扮演者核心角色,是潍水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许多手工技艺类非遗名录项目既有文化艺术性又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在明清时即成为山东半岛经济商贸流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当下更具有市场开发潜力和多方面的经济价值。

(5)价值综述

潍水地区历代百姓所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研究人类古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根脉传承、文化与自然共生并存的文化活化石和历史见证,更是潍水人民在不断的劳动和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和谐文化的典范;潍水流域独特鲜活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与科学、艺术与社会生命中蕴含“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文化思想,是我国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成为国学文化当下推进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深厚的民众基础,成为当下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  保护区现状与规划思路

一、非遗田野调查与保护传承评估

1、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概况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极其丰富。截止2012年8月,潍坊市共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项目”)546项,代表性传承人256人。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诸城派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省级项目22项,市级项目148项,县级项目362项;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23人,市级传承人60人,县级传承人168人。已形成较完整的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项目与传承人对应情况良好。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

14个国家级项目包括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高密扑灰年画、高密泥塑、高密剪纸、潍坊嵌银髹漆技艺、潍坊核雕、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柳毅传说、舜的传说、高密茂腔、诸城派古琴、花毽、孙膑拳,其中以传统美术及民间文学类项目较为突出。5个国家级传承人分别为杨家埠木板年画、风筝轧制、潍坊核雕、高密剪纸、高密扑灰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项目中9个项目缺乏对应的国家级传承人,诸城派古琴、孙膑拳等项目仅有单个传承人,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不足,影响该类项目活态传承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

省级项目共计22个,以传统技艺及传统舞蹈类占多数,主要包括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高密菜刀制作工艺、桑皮纸制作工艺、棒槌花边技艺(青州府花边大套)、井塘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宏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柳疃传统织绸工艺、崔字小磨香油传统技艺、仿古铜印铸造工艺、潍坊仿古青铜等传统技艺类项目,以及地秧歌、闹海、月宫图、小章竹马等传统舞蹈类项目,高密半印半画年画、潍坊刺绣等传统技艺,东路大鼓、山东八角鼓、临朐周姑戏等曲艺戏剧,另有公冶长的传说、董家骨科正骨疗法等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类项目。省级传承人共计23人 。多项省级项目对应代表性传承人为市县级(如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高密菜刀制作工艺、井塘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宏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柳疃传统织绸工艺、仿古铜印铸造工艺、崔字小磨香油传统技艺、潍坊仿古青铜、挫琴、山东八角鼓),且多为单个传承人组成,亦存在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的情况。

(3)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

潍坊市县级项目数量非常丰富,包括市级项目148项,县级项目362项,其中较为突出、具有向上申报潜力的项目有杞国的故事、姜太公垂钓九龙涧、孝子王尧的传说、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青州剪刀制作技艺、寿光传统制盐技艺、潍坊布玩具、安丘泥人、猪鬃加工工艺、春堂八宝糕、隆盛糕点、临朐全羊宴、黑陶制作技艺、百鸟朝凤、荷花秧歌、高密地龙经拳、祭舜大典、高密年俗等。市县级项目以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美术、民俗类项目数量最为丰富,与其他地区相比传统体育及传统医药类项目亦种类多样、价值较高。市县级项目涵盖了保护区12个市区县的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生产生活与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应提高重视程度,及时提高重要项目的保护级别。保护区现有市级传承人共60人,县级传承人共168人,基本涵盖了市级项目,但仍有潍县砖雕、安丘花磕子、朱汉手工地毯制作技艺、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临朐全羊宴制作技艺、芯子灯等市级项目现无对应传承人,应及时关注这些项目的传承濒危状况,尽快为非遗项目确立传承主体,保证传承工作有序进行。

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统计

潍坊市的546项非遗项目涵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类体系的十大门类,按数量多寡排序,依次是传统技艺类(162项)、民间文学类(161项)、民俗类(59项)、传统美术类(54项)、传统舞蹈类(30项)、传统体育类(24项)、传统医药类(24项)、传统音乐类(14项)、传统戏剧类(9项)、曲艺类(9项)。

 

 

 

 项目数量极为丰富。普查深入全面,各门类项目都得到较为充分的挖掘。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数量相对较多。

 总体来看,传统技艺、民间文学类项目数量最为丰富,两类项目合计约占全体项目的60%。传统美术类与民俗项目亦相对较为丰富,各占全体项目10%左右,传统美术类在国家级项目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民俗类项目保护级别普遍偏低,保存状况亦不容乐观。其余各类项目虽总体占比较少,但不乏省级以上级别项目,亦有较高价值。

3、十大类非遗项目梳理

(1)民间文学

潍坊市悠久深厚的历史文脉使得民间文学类项目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名人相关的历史神话与民间传说,且与传说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空间有地域的历史呼应,保存较为完好,讲述者的传承链条较为清晰,是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特征之一。

市级以上民间文学类项目共计3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项。子类中以传说类项目占多数,有33项,故事类项目3项、歌谣类项目3项。

传说类项目是潍坊民间长期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多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主要内容,并与现实中相关自然风物、文物古迹、社会习俗有紧密联系,可进一步分为人物传说与地方风物传说。人物传说中涉及了上至远古史前时期(大舜的传说、仓颉造字的传说)、春秋(公冶长的传说)、隋唐(柳毅的传说),下至宋朝(李清照买书的传说、张择端的传说)、明清(刘伯温在峡山的传说、窦光鼐的传说)等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其中大舜的传说自先秦时期起就在潍坊民间开始流传,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不衰。地方风物传说包括了云门献寿的传说、白浪河源头的传说、二郎神担山的传说等等,叙述了地方山川古迹等风物的命名和由来,别出心裁,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民间故事类项目包括了幻想故事(状元与貔子精的故事)、生活故事(阎世五世七进士的故事)等,情节曲折寓意深刻。歌谣类项目包括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融人民生产生活的经验智慧于歌谣的形式中,是民间寓教于乐的普及“教科书”。

民间文学类项目面临的保护难点主要是传说故事多在年轻一代人中间流传出现断层;此外与传说故事相关的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等也应受到保护。在保护民间口传文学的同时,应注意潍坊各地区的方言俚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载体,应同样加大保护推广力度。

 

(2)传统音乐

市级以上传统音乐类项目共计6项,包括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4项。项目数量不多,但独具地方情怀,其历史研究价值颇高。

此类项目中,包括器乐类项目4项、民歌类项目2项。器乐类项目中,诸城派古琴又称“琅琊派古琴”,形成于19世纪初,作为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目前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着较高影响力。青州挫琴艺术堪称乐器中的“活化石”,被认为由已失传的我国古老乐器“筑”演变而来,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潍坊的民间吹打乐同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吹打乐艺人多为当地劳动人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龙虎斗打击乐,器乐曲旋律优美,变化丰富,配器巧妙,极富表现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现场演奏引人入胜,撼人心魄。

传统音乐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缺乏年轻传人,濒危情况较明显,亟需重视。对于拥有较高价值的诸城派古琴及青州挫琴项目应进行深入研究与重点保护。

传统音乐类项目在地区分布上集中在诸城市和青州市。其中诸城市有4项,青州市有2项。

(3)传统舞蹈

市级以上传统舞蹈类项目共计12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8项。

潍坊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现多已演变为民间自娱自演的形式。高密地秧歌始于明朝,最初为祈雨祈福的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在玉皇庙中为玉皇大帝庆贺生日,至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一种广场歌舞形式。小章竹马起源于元朝,包含有军队列阵的形式在其中,现在逢新春元宵集体组织表演。青州芯子灯表演形式独特,从明代盛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撅灯官出现于元末明初,含有话剧的表演成分,形式幽默,表演内容多为历史传统。

部分民间舞蹈存在濒危倾向,由于社会氛围的改变、缺乏经费等原因,昌乐大葛狮子舞、撅灯官等项目都面临停止演出、后继乏人的问题,亟待加大保护力度。

传统舞蹈类项目在地区分布上以寿光市数量最为集中,其余在高密市、青州市、昌邑市、昌乐县、高新区也有分布。

(4)传统戏曲

市级以上传统戏剧类项目共计3项,其中高密市的茂腔为国家级项目、临朐县的周姑戏为省级项目。

高密茂腔形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曲调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被誉为“胶东之花”,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经典剧种有现代戏《盼儿记》,又被评为“和谐高密十个亮点”之一。早期的茂腔是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出的“肘股子”戏由西向东流传。“肘股子”也就是“周姑子”,多系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等生活片段,颇得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喜爱。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戏剧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由于受众面变窄,演出收益较差,其中非临朐周姑戏的濒危状况较为严重,亟需抢救保护。潍坊传统戏曲艺术缺乏保护传承,许多戏曲绝活技艺在逐渐消失,剧种自生自灭。戏曲专业创作人员在创作和理论方面老龄化现象严重,创作队伍青黄不接现象明显。戏曲研究因其无经济效益而备受冷落,造成戏曲理论与表演实践严重脱离,虽有些新创剧目,但大多昙花一现。

传统戏剧类项目分别分布于高密市、临朐县和坊子区。

(5)曲艺

市级以上曲艺类项目共计4项,安丘东路大鼓、青州山东八角鼓为省级项目,诸城竹板快书和诸城东路大鼓为市级项目。其中唱曲类项目3项,说书类项目1项。

东路大鼓产生于唐,形成于宋,是受茂腔等地方戏影响而逐渐演化而来的,演出形式为三弦伴奏,击矮脚书鼓,敲钢板演唱,演出书目相当丰富,演出形式风格独特,有浓厚群众基础。山东八角鼓在清朝由北京随八旗驻军带入青州,在青州满族居民中流传较广。

潍坊对民间曲艺保护关注较多,但是依然存在发展的瓶颈。其中,曲艺创作人员匮乏,新作品产生缓慢,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致使老艺术与新生活脱节,曲艺作品创新力不足。

曲艺类项目分别分布于诸城市、青州市与安丘市。

(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市级以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共计8项,其中包括2项国家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按子类区分,数量最多的是武术类,其次是体育杂技(青州花毽)和游艺类(安丘五棍棋)。

潍坊的青州花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古老运动蹴鞠演变而来,现作为全民健身运动,成为了青州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技巧性较高,在提升身体素质、醒脑练眼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与艺术价值。潍坊市武术类项目较为丰富,其中孙膑拳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老拳种,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风格独特,击技性强,重实用,被认为蕴含兵法思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武术类项目多依托武术学校进行传承,普遍存在场地与经费方面的困难,特别是目前重文轻武的观念,影响人才队伍的培育,应提高重视,及时予以协助。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以安丘市和潍城区较为集中,在青州市、高密市和奎文区也有分布。

(7)传统美术

市级以上传统美术类项目共计2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2项,市级22项,在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中皆占有重要地位,精品项目较多,体现了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

传统美术类项目涵盖了雕塑、年画、工艺品制作、编织、剪纸、刺绣、书法等方面,既有核雕、根雕等高雅精巧的宫廷王府工艺美术形式,又有年画、布玩具等大量扎根于乡土的民间美术,集中体现和保留了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杨家埠木板年画兴于明、盛于清,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清末杨家埠是全国三大年画画市之一,其作者多为劳动人民,艺术形式夸张浓郁,具有强烈特色,体现了农民大众的审美心理。高密扑灰年画亦有六百多年历史,属于手绘年画,其扑灰拓印线稿的形式独一无二,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潍坊民间剪纸形象鲜明,主题突出,色彩对比强烈。高密剪纸多表现生活气息浓厚的形象;善于使用锯齿纹,能够在简洁的外形里面剪出复杂丰富的内容,富于细腻与变化。

传统美术类项目整体保护状况良好,需求及应用范围较广,有一定的商业利用和社会经济价值。部分项目如潍坊刺绣、邱家庄条编等因技艺难度较高或制作效率低而无法创造效益,面临濒危后继无人的境地,亟需抢救保护。同时建议进一步挖掘与提升传统美术类项目,加强保护。

大量传统美术类项目集中分布于高密市,其余在潍坊中心城区、青州市、寒亭区、诸城市、昌邑市、安丘市、寿光市等都有分布。

(8)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类项目数量极为丰富,市级以上项目共计5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0项、市级41项。国家级项目包括潍坊风筝(国家级)、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国家级)。省级以上项目占比很大,体现了潍坊在历史上民间手工业的繁荣发达,是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蕴含较大产业发展潜力。

传统技艺类项目中涵盖了各类酿酒工艺和饮食工艺、菜刀剪刀打制等金属工艺、陶器瓦器的烧造技艺、民居建筑技艺,以及编织、髹漆、雕刻、制香、织染、造纸等形式多样的技艺,涉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饮食工艺,体现出潍坊物产丰富,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潍水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渔盐文化相济共生的特点在传统技艺类项目中有着较好的体现。较为典型的如潍坊寿光市,从商周时期起就既有沿海地区古老制盐工艺,又有源于农耕技术发达的丰盛饮食与酒酿技艺,相济共生,互促发达。由此而来深受齐文化影响,在明清时期潍坊手工业发达,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许多手工制品为宫廷及贵族阶层所需,技艺极为精巧,拥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如巧夺天工的花丝首饰技艺、独具匠心的红木嵌银髹漆技艺、定位高古的仿古铜印铸造工艺、造型精致的方吕鸟笼制作技艺等。作为潍坊市名片的潍坊风筝,则可分为民间乡土一派和文人工匠一派,民间派代表杨家埠风筝与杨家埠木版年画在风格形式上有着密切联系,扎制技艺较简,成本较低而深受市场欢迎;而潍县城内的文人风筝造型精美,与画作联系紧密,十分考究。

传统技艺类项目的生产利用价值较高,此类项目大部分已开展商业经营,如潍坊风筝、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各类酿酒及饮食工艺等。对于逐渐失去市场而面临濒危的项目,应加强生产性保护,扩大需求激活技艺。而红丝砚制作技艺、桑皮纸制作工艺、猪鬃加工工艺、柳疃传统织绸工艺、方吕鸟笼制作技艺等项目面临原料稀缺的境地,生产受成本制约亦已衰退。

从地区分布来看,传统技艺类项目在全市12个县市区皆有较多分布。可以说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发达是潍坊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遍特征。

(9)传统医药

传统医药类项目共13项,其中董家骨科正骨疗法为省级项目,其余均为市级项目。

潍坊民间医学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吸取传统医术精华,逐渐自成一派。董家骨科能够研制强力“接骨丹、活血散、外敷膏药”等多种方剂,对于治疗人体各部位骨折、骨折手术后延迟愈合、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肩周炎、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李氏艾灸疗法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实行熏疗,以温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传统医药类项目多面临经营压力较大的问题,受现代西医影响应用范围变小,传承人招收较为困难,传统制药产品多有销售限制,很难创造效益。应去伪存真,加大对传统医药价值的宣传,同时开展生产性保护,将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传统医药类项目多分布于青州市,其余在安丘市、昌乐县、城区4区皆有分布。

(10)民俗

市级以上民俗类项目共计17项,均为市级项目。

民俗类项目主要包括各地庙会等民间信仰习俗、民间生活习俗(项目安丘婚礼习俗、高密年俗、寿光礼仪习俗)、各类节庆习俗及祭舜大典、孙膑崇拜等民俗活动。

潍坊古老的民间习俗中多体现了潍水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羊口祭海节源自唐代,体现了渔民在渔业生产中祈求风调雨顺、人船平安的愿望;寒亭盐神节中亦形成了以吃盐家饭、洗盐水浴等渔盐文化中的特有风俗。各类庙会活动历史悠久,承载着潍坊人民受传统佛教、道教文化熏陶形成的信仰,如云门山庙会始于隋唐延续至今,枳沟庙山庙会起源于明兴盛于清,皆有较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内涵。

整体来看,潍坊地区民俗类项目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影响,濒危状况较为突出,受经济社会发展及旅游开发影响,民俗活动原本的形式和内容多已改变或消失,亟需激活风俗,恢复活动。对各类庙会等民俗活动相关的物质空间载体也应开展保护与修缮。

从地区分布来看,市级以上民俗类项目主要分布在除潍城区和奎文区的全市10个区县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从潍坊市域内的非遗项目总体空间分布来看,存在着“一心、两片、两带”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一心:以昌乐——寒亭区——坊子区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包含潍坊市中心城区(奎文区、潍城区),是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分布的核心区域,这片区域是老潍县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代表性区域。这片区域内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8项,约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以上)项目的21%。集中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项。其中,民间文学类3项,传统舞蹈类3项,传统戏剧类1项,传统美术类5项,传统技艺类11项,传统医药类4项,民俗类1项,传统体育类3项。

两片:一片是指市域东部高密市区及高密东北乡(包括姜庄镇、夏庄镇)组成的一片区域,这一片区域是密州文化的代表性区域。这片区域内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约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8.3%。集中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其中,民间文学类1项,传统舞蹈类2项,传统戏剧类1项,传统美术类5项,传统体育类1项,传统技艺类4项,民俗类1项。

另一片是指市域西部青州市区,这一片区域是齐国(青州)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项,约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3%。集中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其中民间文学类6项,传统音乐类2项,曲艺类1项,传统美术类3项,传统体育类1项,传统技艺类6项,传统医药类6项,民俗类1项。

两带:第一条带是指南部文化带,这一片区域是传说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22.7%。集中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5项。其中,民间文学类项目14项,传统音乐类项目4项,曲艺类项目2项,传统戏剧类项目2项,传统美术类项目5项,传统技艺类项目10项,民俗类项目4项。

另一条带是指北部文化带,这一片区域是鱼盐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包括民俗类项目3项,传统技艺类项目2项。

三、保护区建设条件分析

1、文化优势分析

潍坊是齐鲁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齐文化的核心腹地,其历史久远、文化深厚,是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最为突出的古文化优势。

山海之间,平原沃土,水系丰沛,桑棉渔盐,孕育潍水极为突出的农工商贸资源优势与手工经济文化特色。

地处齐鲁大地与鲁东半岛咽喉要冲,交通便利,社会发达,重文尚武、规制从礼、文化开放、传承有序,具有众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浓郁的民俗与民间文化基础。

 

2、区域建设环境影响因素

潍坊的自然环境是潍水文化产生、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实验区范围内的临朐沂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州云门山、青州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已被列入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是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对潍坊民间文化整体性保护的重要基础。为此有必要对潍水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生态敏感性做出空间数据分析,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1)自然环境敏感性分析

 区域生态环境制约因素

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全市的森林覆盖率低,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地质灾害防治压力较大,矿山开采及地下水资源开采不合理。

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内容与方法

生态环境敏感性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反应灵敏程度,说明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并用来表征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针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选取对生态敏感性影响显著地因子,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借助GIS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敏感性的分析与评价。

选取的评价因子包括地形要素、植被要素、湿地、重点水源、地质灾害等方面。

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生态敏感性低和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潍水生态文化保护区中东部地区,面积分别占全区面积的8.62%和58.86;而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在北部临海地区和西南部低丘和山前地带,面积占全区的15.27%;生态敏感性最高的地区包括西南山区、滨海湿地、重点水源及其形成的廊道,面积为全区的17.24%。

(2)城乡建设开发影响分析

潍坊市地处渤海之滨、泰沂山脉北麓,区内山水矿产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手业发达。民间文学类、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山、水、矿等自然资源有较大的关系,而任何不当的建设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潍坊的文化生态系统安全格局。造成这种影响影响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建设

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往往会对山体造成巨大的破坏,从而影响到依赖于特定山体、特定岩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交通选线也会影响到特定资源——例如泥土,将会对土陶、黑陶、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影响。

水利设施与矿产开发建设

水利设施的建设,往往涉及面较广,动则就会牵动上下游许多村的移民。潍河峡山水库泄洪设施的建设,将会造成下游原有村庄的淹没和移民,使得玉皇大帝在峡山的传说的物质空间载体受到影响。

潍坊地矿资源丰富,其中的红丝砚资源接近枯竭,无序的乱采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告罄,直接影响到非遗项目的生存力。此外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遭到破坏,带有神话色彩的山水地域也会丧失其历史价值。

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向农村地区传播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得依赖于农村民间习俗、民间风俗等文化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如传统曲艺、传统戏剧等原本是农村百姓的娱乐项目,但是被电视电影等娱乐项目替代;又如剪纸本身是农村妇女的基本技艺之一,但是随着老旧习俗被抛弃,农村妇女往往不愿意去学这种深具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

3、面临主要问题

潍水文化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以传统手工经济为特色的农业社会环境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民俗与文化审美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文化孤岛现象和生态破碎化日益严重。外部影响力加大、加快其变革和消亡的速度,使传统社会的文化情节出现不可逆化的发展趋势。

多数非遗保护项目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加之非遗传统项目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差,很多项目为适应社会发展,有过度改编和迎合市场情况,极易丢失其传统的历史信息。如何生存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保护渠道特别是项目传承链上的保护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抢救扶持。

潍坊地区虽然传统文化悠久浓厚,其全社会的保护传承意识较强,但明显动力不足,缺乏新生力量。同时由于经济市场的过度干预,使许多非遗保护项目特别是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出现濒危、消亡,总体数量锐减情况;那些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技艺类项目,也出现高龄化,传承断层和被工业化生产替代的危险,少量存有粗制滥造现象,影响到传统项目的文化传承。

4、制约因素

综上,可以看出限制潍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健康有序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经济制约、传承动力不足使许多非遗名录保护项目面临传承断层威胁;急需提高保护传承动力,修复保护传承链。

 信息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迅速覆盖全市城乡领域;渔盐并济、农林桑田的潍水河域农业生态经济环境逐渐被城市经济建设无限分割,使其原本和谐发展的农业经济、渔盐经济、庭院经济、手工经济不在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经济主脉,传统观念遭到时尚文化的冲击影响,急需抢救和修复已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经济环境。

 理论与方法上的制约;需提升保护传承实效。

 思想认识与体制机制制约;需提高全社会的保护传承自觉,形成社会合力。

 

四、保护区规划建设思路

1、全面调查,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效开展保护和修复文化生态传承链,使之可持续活态发展

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现状及传承人开展全面的调查工作,为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使保护区试验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潍水文化生态链的修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维护地区文化生态平衡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激活传统民俗,传承、振兴潍水文化,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自觉保护

民俗是文化的根。通过激活传统民俗活动,依靠群众做好保护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中得以传承生存。重视节会期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就是保障和实现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利于潍水地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文化复兴,使保护成为当地的社会认同和文化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注重生态、保护遗产,使之成为潍水文化存续的基本保障

潍水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基因古老。重视对文化遗产项目生存、发展和生态保护,优化文化遗产保存、延续的生态环境,是对与潍水文化相关的自然生态、历史遗迹,特别是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民俗传统与手工业经济文化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对维护潍水文化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4、统筹兼顾、重点实施,合理开发,实现全社会的共同保护

充分认识地方文化蕴涵着可提供人类文化持续发展的智慧和精神。继承与弘扬优秀地方文化传统,成为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建设、分类指导;与地方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相协调,与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发挥政府保护文化生态的主导作用和领导责任,凝聚民间力量,开展保护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的合力。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一、保护目标

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体系与保护机制,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保护,修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使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文化基因保持生命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使文化生态系统维持平衡完整,激活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传统民俗活动,振兴发扬潍水文化,提升民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形成民众自觉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同时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富有特色的传统农业、渔盐业、手工商业等代表性生产文化形态进行保护,促进文化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原则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工作指导方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保护并尊重传承主体,确立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加强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静态记录的同时,应尤其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过程与精神内涵,通过传承人带徒授艺,使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形式代代传承下去。

2、整体保护,真实传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所有内容形式、工序流程、精神内涵等组成部分及其所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应实施整体保护。提倡就地保护,因地制宜、避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所处自然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剥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传承中保护其形式、内容、属性、内涵等不受改变和破坏,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3、分级保护,抢救濒危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名录项目中保护较高的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对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人才匮乏、生产活动停止,出现濒危状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实施优先抢救性保护,避免出现人亡艺绝、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情况。

4、保护优先,协调发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全面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特别是在重点保护区域内不得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实施整体性保护措施,避免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三、保护对象与保护内容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对象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及其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同时包括所依存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物质空间载体、文化场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环境。

具体保护内容如下: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546项)及普查项目。

 传承人及传承群体:包括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256人)以及优秀的民间艺人、传承团体等。

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相关文物古迹、文化场所、自然景观及其他物质载体。

 保护区内传统的民俗活动等固有生成的各种文化形态与社会人文环境。

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四、主要保护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流变性特征,决定其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的复杂性。根据《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将根据潍坊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特别是国家级名录项目的不同类型特点,因地制宜、因类制宜地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方式,做好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工作。

主要保护方式一览表

保护方式 主要内容

传承性保护 传承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保护方式。针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尤其是在历史上主要采取传统带徒授艺方式进行传承的项目(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及口头文学类等项目),建立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制度,对传承人进行认定与保护,支持协助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形成数量层次合理的人才梯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的形式代代相传。

抢救性保护 在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筛选出29个在保护传承中存在困难的濒危项目,采取抢救性保护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相关实物作品与场所及时进行记录、整理与保存,并通过展示馆、博物馆等形式进行静态展示;同时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条件,对造成濒危的主要原因进行针对性解决,以期恢复原有传承链,使之有序传承,可持续发展。

生产性保护 针对保护区内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即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前提,以体现精神思想内涵和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各类文化产品,激活传统的民间手工商业经济。生产性保护坚持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为改善传承人收入与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性保护 针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民间文学类、传统舞蹈类、传统美术类、民俗类等与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非遗保护名录项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社会人文环境与民俗节庆活动,采取社会性保护。通过节会保护、年俗保护、学校教育、媒体宣传,加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群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激活并逐步恢复民俗活动,建立起全民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具体保护措施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关部门应采取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教育(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等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做好本职工作。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1、基础保护工作

(1)开展普查,完善四级名录体系

开展常态化普查工作,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现状、所处环境及传承人的传习状况、健康经济状况等开展全面详细的调查记录与整理工作,摸清家底,及时发现问题,为开展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对普查项目进行登记。作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备选项目,及时将价值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报,经过专家核实、评估、归类后列入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进行有效保护。

(2)建立档案,记录保留相关资料

在开展调查的基础上,以文字、图片、音像等数字化手段,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跟踪记录,尤其注重对传统工艺流程与民俗节日仪式的影像记录保存,以及对传承人口述的文字记录。对资料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分类整理,建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影像资料库及数字博物馆。针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濒危项目数据库,实现动态跟踪与保护记录。

在普查工作中,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工具、器材、道具、服装等实物资料,进行馆藏保存,并适时通过建立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方式进行展示。

(3)开展研究,出版相关学术成果

设立相关课题,组织专家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得专家、学者,开展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相关理论研究。通过详实深入的调查与严谨的学术研究,形成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积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政策研究和学术交流。

建立长效性的潍水文化研究发布与交流平台,整理出版相关研究成果,促进相关学术成果的实际应用。

动员社会力量,设立学术研究基金,支助有关潍水文化的研究。

 

2、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措施

(1)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措施

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保护主体,通过健全传承人认定体系和建立相关保护机制,为传承人创造良好的生活和传承条件,使其传承方式和传授手段得到切实的保护,疏通渠道,保持和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链。具体措施如下:

 完善认定机制

定期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选与认定,保证技艺水平较高、在行业内有代表性地位的艺人担任传承人工作,完善传承人梯队的合理组成。

 颁发荣誉证书

通过表彰、命名制度的建立,提升传承人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加强传承人的责任感与与积极性。

 发放传承补贴

国家或地方政府拨款为传承人发放传承补助金,支持其传承活动。在发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传承个体、团体和群体的贡献度。

 建立赤贫补贴制度

针对生活存在困难的传承人,通过个人提交申请、地方政府审核、传承群体监管、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由政府出资解决传承人的生活困难问题。

 办理大病统筹

各级政府可考虑为各级传承人办理不同等级的大病统筹保险,以彻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后顾之忧。

 建立传承计划

政府协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传承团体每年制定传承计划,并重视其落实,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 提供传承及展演场所

为传承人提供传承场所,定期组织传承人进行展演,解决传承困难,提升传承人影响力。

 减免税收

通过减免税收,减轻传承人的经济压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 注册商标、办理专利

通过政府帮助传承人注册商标、办理专利等方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建立相关销售网站等办法,协助传承人开拓市场,为传承人解决产品滞销的问题。

(3)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建设保护示范基地

对保护区内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与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暂不包括濒危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措施,对风筝、年画、剪纸、核雕、泥塑、仿古铜、嵌银漆器、酒酿造、潍坊刺绣、柳疃丝绸等能够产生生产效益、需要通过市场经营开发而发展的项目加以保护,为其创造经济效益提供条件,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水平,提升非遗项目的传承动力,促进文化发展。

不同于大规模产业开发利用,生产性保护是指在严格遵循原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技艺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生产性保护中要尤其注意,避免随意进行商业性的加工、改造,严禁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传承。

生产性保护包括以下具体措施:

① 生产资源保护:密切关注与传统技艺相关的原材料稀缺情况,保障资源供给能力和供应渠道畅通。

② 技艺传承保护:广泛开展核心技艺的传承培训,加强传承梯队的建设,在保证传统手工制作的前提下适应市场需求,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③ 空间场地保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提供场地,并在生产性项目较为集中的地域设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集中生产销售并进行传统技艺展示。如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④ 市场保护:采取政策扶持、经济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生产性保护项目进入市场,保证其市场竞争力。禁止以机器操作替代传统手工工艺,为产品增加传统手工制作的认证标记。引入现代的包装推广、商业运作理念,提高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规范市场,实施专利保护,保证传承人权益。

⑤ 动态保护:设立技术监督与管理保护机制,保障产品的质量。

(4)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是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以上的国有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根据当地实际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设传习所;鼓励个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建设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和传承人代表性作品的征集,并进行科学的展示陈列,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在保护、传承、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基础,以公布的传承单位和具备条件的传承点为依托,因地制宜建立以传承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场地。在已有传习所基础上规划新增建传习所详见下表:

3、以民众为主体,强调社会性与生活性保护措施

(1)民俗节会保护措施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民间习俗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与赖以生存的土壤,激活民俗活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节日民俗、庙会民俗、集市贸易民俗、集体生产民俗等自发性、群体性民俗活动的保护,充分发挥重要民俗节会的作用,使传统戏曲、曲艺、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杂技与竞技、传统饮食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节庆活动氛围中自发开展,促进其保护与振兴。在民俗节会的保护中应重视民间保护,充分发挥民俗节会活动所在地社区委员会及民间组织的作用,自发组织管理群众参与节庆活动。

重点保护影响力较大、影响范围广、文化内涵深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民俗节庆活动,避免过度的商业化改编,保持节庆活动的民间性和自发性。对于日趋消亡的小范围民俗活动,重点进行抢救记录,力求维持一定规模内的活态存续。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主要传统民俗节庆活动

时间(农历) 名称 地点 影响范围 主要内容

正月初一 春节 全市 全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全市 全市 

二月初二 二月二 全市 全市 

上年冬至后第105天 清明节(风筝节) 全市 全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全市 全市 

 夏至节 全市 全市 

六月初六 六月六 全市 全市 

七月初七 七巧日/乞巧节(气息) 全市 全市 

七月十五 中元节 全市 全市 

八月初三 灶王诞 全市 全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全市 全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全市 全市 

十月初一 秋祭(鬼节) 全市 全市 

 冬至 全市 全市 

十二月初八 腊八 全市 全市 

腊月二十三 辞灶 全市 全市 供奉灶王、扫除

七月初七 “书童祭孔”与“姑娘乞巧” 高密市 高密市 崇拜孔子、祈求良缘

正月十五/十六/十八 扎姑姑与拴娃娃 全市 全市 扎娃娃、求子

六月十三 没尾巴老李生日 高密夏庄镇龙王官庄村 高密夏庄镇龙王官庄村 摆供、祭拜,祈求“没尾巴老李”保佑风调雨顺

二月和十月的十五、十六、十七三天(今年改为农历三月三) 灵山庙会 坊子区灵山 潍坊市各县市区、烟台、青岛、日照、临沂等地 民俗节庆

三月初三 枳沟庙山庙会 诸城枳沟镇乔庄村 庙山周边、诸城、五莲、莒县 祈财求福,家庭和睦,人丁旺盛

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九月九、十月十五日 峡山庙会 峡山区 当地乡村 进行山会祈福。

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十二年一次,连演三年,或大旱时) 玉皇演驾 白家营-谭家营至周边各地 周边乡村 祭拜玉皇大帝,祈求风调雨顺

正月十六 羊口开海节 羊口镇 羊口、营里 羊口渔民祭海仪式

四月十三至十五 李莪华庙会 寿光候镇 寿光周边县市 祭祀清代名医李莪华

六月十一 祭舜大典 诸城诸冯舜庙 诸城诸冯 祭祀追念舜德孝行

七月二十二 诸城财神节 各家各户 诸城 企盼财神光顾,生意兴隆,社会和谐

正月十六 盐神节 滨海区 沿海地区 1.祭拜盐神管仲。2.祭拜井神。3.放鞭炮、包饺子庆贺。4.演戏。5.悬幡测风,预测年景。6.乡邻相聚饮酒。

农历二月初二 二月二龙抬头节 滨海区 潍坊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社区、濒临渤海湾沿海的盐业和渔业生产区域 1.祭拜神灵。农业区祭土地庙,沿海拜龙王庙。2.组织舞龙灯队伍。3.农户“打囤”。 4.放鞭炮。5.包饺子、饮酒等。6.炒糖豆。7.男子理发。

四月初六 青云山庙会 青云山麦姑庙 青云山周边镇街 烧香祈祷麦子丰收

正月十四 孙膑崇拜(烧老牛) 昌邑都昌街道东永安村 安丘、寒亭 祭奠孙膑

农历九月十四至十九日 雹泉庙会 雹泉社区 安丘市辉渠镇周边 山会商贸

农历四月初八

九月初九 崇山栓孩子 昌乐县营丘镇

崇山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求子

农历三月三

九月九 金山庙会 昌乐县鄌郚镇

金山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福求药、保佑平安

农历四月初八

六月二十七 方山庙会 昌乐县方山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雨、祭拜等

农历三月三 孤山庙会 昌乐县孤山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福、求平安等祭拜活动

农历四月八

十月初十 药王庙会 昌乐县乔官镇

邓阁埠村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福求药

农历三月十五

十月十五 陈师傅香火会 昌乐县

恒安湖公园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求家人身体健康、治病等

农历正月初九

九月初九 玉皇庙会 昌乐开发区

玉皇庙村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福、求平安等祭拜活动

农历三月十八 太公祠庙会 昌乐县营丘镇

古城村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福、求平安等祭拜活动

农历三月三、九月十七 王裒庙会 昌乐县营丘镇

王裒院村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祭拜王裒、祈求家庭和睦

农历三月十五、九月十五 七圣祠香火会 昌乐县朱刘街道

万庄村 昌乐及周边县市区 祈福、求平安等祭拜活动

阴历四月初八 沂山祭祀 沂山 临朐、沂水、

沂源、安丘 历代帝王对东镇沂山的“望秩之礼”

春节、元宵节 洼子麒麟 洼子村及

周边十余村 临朐全县 跑麒麟,民间传统舞蹈艺术

春节、元宵节 张兴马灯 张兴村及

周边十余村 临朐、

青州

昌乐 马阵表演

每年的3月3日、10月8日 悬泉寺庙会 

悬泉寺 临朐境内

为主 祈福求财,保佑平安,祈子登科等许愿还愿,另有游艺商贸活动

农历三月初三 云门山庙会 云门山、驼山、市区 青州及周边地区 祭祀、拜佛、拜寿

(2)纳入校园教材,实施教育传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乡土教材编写,在学校实行常态性潍水文化教育,使年轻一代从小得到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在各级幼儿园推行潍坊历史故事和游艺教学;在小学中开设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在初高中开设潍坊民俗、乡土文化等文化选修课;在中等或高等院校开设潍坊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并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就读。培养年轻一代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心。

(3)人才培养

加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人才队伍建设,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的学习,提高保护工作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与有关院校合作,在潍坊学院设立潍坊民间艺术学科,设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计划,培养一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人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4)媒体宣传

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展览、展演活动,增进民众重视、珍爱传统文化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建设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外宣传网站,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工作成果的宣传,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普及。

鼓励并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报道与宣传,普及潍水文化,培养保护意识,努力营造社会上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潍坊国际风筝会、大舜文化艺术节等文化节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组织对潍坊民间艺术、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展演、展示,提高潍水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潍水文化的传承发展。

(5)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常态机制

加强文化生态区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建设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有效推进。

 

4、依法保护,科学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重点区域整体保护措施

制定总体规划是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前提条件。本规划将延续《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中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保护原则与保护工作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规划针对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系统现况进行分析基础上,确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与保护内容;划定保护区保护范围与重点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确定保护区的保护方式、保护措施与保障措施;总体规划的分期实施方案等,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纳入潍坊经济是发展总体规划中。

其中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中选取若干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街道、社区或乡镇、村落等,作为实施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为加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将利用较为成熟的GIS空间数据等技术手段,划定保护实验区范围与重点保护地域空间,落实空间整体保护措施,实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规划方案。

 

第五章  文化生态系统与空间保护规划

一、系统特征与空间形态

1、空间系统特征

如前所述,潍坊市境内,从古至今,有三种代表性文化存在,其一,是史前以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的东夷文化;其二是因姜尚封于营丘,而带来的中原文化,它与本地的东夷文化经融合后产生的齐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的特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又与鲁文化互通互融,形成了今天山东省的主体文化——齐鲁文化;其三是由于交通便利特别是清末之后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而发展起来的以手工业文化为代表的近代文化,成为现今潍坊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种文化在潍坊市域内的交织融合,与依托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起,形成“海岱东夷区、潍水出齐鲁”的潍坊文化生态系统特征,并在空间上呈现以下分布特点:

(1)以三点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文化

第一个点是青州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域西部发展的一极,以青州市区为代表的青州文化,是齐文化的传承发展,它向周边县市区——临朐、昌乐、寿光辐射影响;第二个点是潍坊市中心城区(由潍城区、奎文区、寒亭区、坊子区连绵的建成区组成),它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代表的近代手工业文化,向全市辐射;第三个点是市域东南部的诸城市,它代表了齐鲁交融的密州文化,向诸城市周边地区以及高密市和安丘市辐射。

(2)从南至北阶梯状分布的文化带区

潍坊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洪冲积平原区,北部为渤海滨海区。潍坊北部沿渤海的滨海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是境内先民捕鱼制盐的场所,由此形成的潍坊渔盐文化对沿海人民的一直影响至今,形成了以海洋渔盐文化为特征的区域。潍坊南部的鲁中丘陵地区,是东夷人最早居住和生活的区域,有着大量的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也是远古先民对山川神灵崇拜——东镇沂山所在,形成了以泰沂山地文化为特征的区域。中部的平原地区,是联络济南与鲁东地区的交通要道,历来是潍坊城镇、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也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地区,形成了以青州文化、密州文化、手工业商业文化为特征的区域。

(3)以水陆交运干线为轴传播的文化经济廊道

水陆交运干线(陆路、水路)是古代物流、人流的通道,因此也是文化传播的通道。潍坊市地处鲁西和鲁东的交通要道,来自鲁西大运河带来的江南、京城的手工商业文化,来自鲁东登州、莱州、胶州的海上商业文化,以及西部移民带来的外来文化在此交汇交融,并以境内几条水陆交通干线为轴,向所经地区及周边地区辐射,是文化涵化和相互作用的经济通廊。

 

2、形态结构

对文化生态系统的空间保护规划,强调的是空间整体上的系统保护。目前在文化生态系统规划的空间保护中,大多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划理论,以确立空间保护体系中的“生态斑块”、“生态廊道”、及“文化生态基质”三个层次为基础,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系统上的“就地保护”和“原产地保护”的目标。

本规划将借鉴上述方法,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依存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划定保护空间的重点区域,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保护体系。

(1)建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的“大区划格局 ”

依文化特色、地形地貌,将潍坊市域文化生态空间划分为四大片区:海岱文化生态大区(南北两片);西部的青齐文化生态大区;中部的近代手工业商业文化生态大区;以及东南部的密州文化生态大区,这四大区与市域内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共同构成保护实验区的文化生态基质。

(2)建立代表潍坊三大文化特征的“区带斑块”

在上述建立的全市文化生态保护的“大区划格局”下,综合分析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自然生态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以代表三大文化——海岱文化、齐文化、近代手工业文化的重点区域为核心,划定9个“区带斑块”,包括:红高粱文化生态片区(凤城文化生态片区)、龙城文化生态片区、潍汶汇流文化生态片区、手工业文化生态片区、丝绸商业文化生态片区、沂山道教文化生态片区、农业文化生态片区(包括南北两片)、渔盐文化生态片区、青州文化生态片区等,以及青州——昌乐——潍坊市区往东北经昌邑至莱州,往东南经高密至胶州的文化传播廊道。

(3)建立专项重点保护的“据点空间 ”

潍坊市内如临朐县七贤镇、青州市井塘村、高密东北乡(包括姜庄镇、夏庄镇)、峡山区峡山及周边村庄、寒亭区杨家埠村、安丘市景芝镇、寿光侯镇等,或是手工业商业集中地,或是民间文化繁荣地域,或是有独特的文化空间,其山水形胜与文化互相融合,是潍坊地域文化保留最完好的地区。为此,依托城镇和乡村的文化聚落空间,建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级各类专项保护“文化据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生态环境实施“村落原产地及原生态就地保护”的空间战略模式。

综上所述,以“海岱东夷区、潍水出齐鲁”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特征基础上,根据文化遗产与山形水胜的布局,可以将潍水文化生态系统的空间形态概括为“三水四区、九片多点”布局结构。

 三水:即为潍水-汶河;弥河、白浪河

 四区:即海岱文化生态大区;齐青文化生态大区;近代手工业商业文化生态大区;密州文化生态大区。

 九片:即红高粱文化生态片区(凤城文化生态片区)、龙城文化生态片区、潍汶汇流文化生态片区、手工业文化生态片区、丝绸商业文化生态片区、沂山道教文化生态片区、农业文化生态片区(包括南北两片)、渔盐文化生态片区、青州文化生态片区。

 多点:即保护区内多个特色文化村落和文化空间。

二、重点保护区范围划定

综合考虑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空间分布,自然生态保护区和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依从潍水河域与海河形态,划分保护实验区的一般保护区与和重点保护区域。

1、重点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划定依据:空间上连续的地域;以水系流域划分;应是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聚的区域,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密切相关的资源地域或空间实体;以及体现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的空间地域。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线性”空间

(1)水陆廊道空间构成

水廊道是指境内五条主要河流,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汶河、北胶莱河,其中主要指弥河、白浪河、潍河-汶河等三大水系。

陆路廊道是指自青州-昌乐-潍坊中心城区,向东北经昌邑至莱州,向东南经高密至胶州的山东省东西向交通动脉。

(2)文化生态特征

① 南北向的区内联系通道

市域五条主要河流,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汶河、北胶莱河,发自南部泰沂山地区,自南向北注入渤海。这五条河流从西向东将市域分为若干条南北向的条带,境内东夷先民自山地向海滨迁徙、逐水而居,因此沿河分布有众多石器时代东夷文化遗址,几条主要水系也成为境内先民南北联系的主要通道。

北部沿海地区坐拥渔盐之利,一直至春秋时代的齐国,都是区内重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下营镇、羊口镇,是潍坊市与海外联络的商埠码头。中部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历来盛产各种粮食作物,是区内食物的重要来源;南部泰沂山地,是先民山岳崇拜和防御邻国骚扰的军事重地。因此,区内物质和人流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依三条主要河流——弥河、白浪河、潍河-汶河南北向分布,将山地祭祀文化、平原农耕文化、海洋渔盐文化紧密联系。

② 东西向的对外联系通道

同时,潍坊市域中部的平原地区,一直是鲁西和鲁东联络的必经之路。明代潍县系莱州府属县,由省城济南赴山东半岛的东西干道在此分岔,东北行经昌邑至莱州府治掖县;东南行可经高密抵港口城市胶州。凡从胶州和登州海口贩运到内地的货物,均要经过潍县再转往山东南部和西部销售,因而潍县的商业贸易十分发达。此外,近代胶济铁路的修建更便利了山东中东部地区的货物运输,改变了山东原有的经济格局,使山东的经济重心东移,即由运河沿岸转移到胶济铁路沿线。潍县正处于胶济铁路的中枢,因而胶济铁路的通车成为了近代潍县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繁盛的催化剂,大大促进了潍县这一商业城镇的兴盛和发展。

此外,明初南京由淮安、登、莱三府至辽东的水路,在山东境内经过日照县传瞳驿、白石山驿、诸城县桃林驿、东关驿、高密县密水驿,平度州丘西驿、苏村驿、掖县城南驿、朱桥驿、黄县黄山驿、龙山驿、蓬莱县蓬莱驿,渡海五百里至辽东旅顺口,是明初接济辽东军需的海运路线。

贯通的海陆交通线路,不仅传递着物资、运输着人流,也传递着各种文化。明初洪武兵调带来的山西、四川的移民文化,鲁商进京回乡带来的京城文化,鲁商下江南带来的江南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与潍坊地区开拓进取、开放包容的近海文化、潍水流域的齐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现今潍坊的文化生态格局。

(3)重点保护内容

 以保护古代官道和胶济铁路眼线相关的历史遗迹留存、文物古迹及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为主要内容,如坊子小镇等。

 保护沿线重要的小镇商业氛围。

 有条件的修复重要的驿站,以博物馆的形式,展示鲁中商路官路的驿站文化。

 恢复沿线重要城市的关厢,如老潍县的东关厢、南关厢等,恢复关厢历史商业及手工业氛围。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域”空间

依地势地貌、地域文化特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本规划将潍水文化生态区分为海岱文化生态大区(南北两片)、齐青文化生态大区、近代手工业商业文化生态大区以及密州文化生态大区。

(1)海岱文化生态大区

① 区域文化特点

海岱文化生态大区以新石器时代的东夷文化及其遗存为主,包括了南部鲁中丘陵地带的史前文明遗迹以及北部莱州湾沿海一带的制盐文化。此外,沂山的岱岳祭祀及道教文化,齐长城相关文化及传说是此区域内其余两条重要的文化脉络。

② 地域构成

山地部分,包括青州南部、临朐南部和安丘西南部的山地,代表性非遗项目有临朐周姑戏、沂山祭祀文化、红丝砚制作技艺(临朐红丝砚制作技艺)、公冶长的传说等,主要依存的物质遗产及自然公园有临朐山旺国家地质公园、沂山国家森林公园、蓝宝石矿,青州仰天山国家公园、青州云门山国家公园。

滨海部分,包括寿光市北部、滨海区、昌邑市北部的滨海地带,代表性非遗项目有传统制盐工艺(寿光传统制盐工艺),羊口祭海节,盐神节等,主要依存的物质遗产有双王城古制盐遗址,盐神庙等等,

③ 保护重点

 在南部丘陵地带,重点保护山体、植被等自然环境,保护齐长城遗址。保护山区与地方历史相关的物质文化遗存,保护好临朐周姑戏及古老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依法保护沂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青州仰天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 保护好近山地区的史前文明遗迹,特别是与地方文化及地方历史有深厚渊源的历史遗迹,如安丘市凌河镇的汉像石墓等。

 保护好山区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的资源地点生态环境,如青州的黑山和临朐的老崖崮等红丝石挖掘地点,临朐蓝宝石挖掘点等。

 在北部沿海地带,保护好海滨生态环境及海洋生态环境,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域。在大力发展沿海的化工企业同时,更应注重其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先保护。

 保护好滨海一带的古制盐遗址。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大遗址的保护理念,对双王城遗址等古代制盐遗址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

④ 保护措施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条例对区域内文保单位和文物点进行保护。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近海及海滩资源进行保护。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南部山地森林进行保护。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区内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 采用先进的动态监管技术,对区内整体生态环境进行监管。

 加强管理与抚育环境资源,维系重点与特色项目的生态链,使之可持续。

(2)青齐文化生态大区

① 区域特点

此区域是古代齐国、青州地区的核心腹地,继承了较多的齐国、青州文化特征。自明清以来,现青州市(益都)一直是青州府的驻地所在,形成了王府文化、文人文化、宗教文化和丰富的大众文化。同时,由于青州重要的政治和战略地位,历史上曾有外来的移民和驻军,带来的移民文化和驻军文化,共同形成了潍水流域鲜明的多元文化相包容的文化生态特征。

② 地域构成

包括青州市平原地区、寿光市平原地区(除滨海区域外),临朐县平原地带,昌乐县平原地带。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青州花毽,昌乐金首饰加工工艺,寿光闹海、月宫图等传统舞蹈等等。主要遗存的物质文化遗产有:青州昭德古街,昌乐方山、孤山,寿光巨淀湖等。

③ 保护重点

 保护青州市区南部和西部的山体面以及临朐县城东、南、西三面的山体面,保护植被,严禁对山体进行挖掘,保护天际线,禁止一些破坏山体景观效果的开发行为。

 保护城市内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如青州市老街。制定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依法进行保护。

 保护青州古城,对进入古城的民间艺术进行甄别和删选以保证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真实的文化遗产才能进入青州古城。

 依法保护保护青州清真寺、青州龙兴寺等寺庙资源,保护青州宗教文化空间。

 维护城市旧区商业氛围,严禁以城市开发的名义进行拆迁,破坏城市旧区原有商业氛围。

 保护临朐和寿光的农业文化与农业遗产景观,保护农业文化。

④ 保护措施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条例对区域内文保单位和文物点进行保护。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区内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 依《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境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进行保护。

 采用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对区内的农用土地进行动态监管。

(3)近代商业手工业文化生态大区

① 区域特点

因潍坊市区(老潍县)的交通区位优势,西部来自大运河,东部来自登州、胶州的海运物资在此集聚、中转,因而形成了浓厚的商业和手工业氛围;此外,历史上大量来自山西、四川、江南、北京的移民,以及外地来潍的官员,带来了全国各地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推动了老潍县地方文化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近代以商业和手工业文化为主的地域文化。

② 地域构成

包括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奎文区以及昌邑市(除滨海区域外)。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潍坊核雕、杨家埠木板年画、潍坊风筝、柳毅的传说、小章竹马等等。主要依存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十笏园、城隍庙、坊茨小镇等等。

③ 保护重点

 保护和营造传统区域的商业、手工业文化氛围,恢复历史上“南苏州,北潍县”的手工业生产盛况。

 优先提供城市中各种公共空间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所用,如放风筝场地,各种传统武术传承场地、各种传统手工制作职业培训学校、手工坊文化中心,等等。

 维护市场秩序,杜绝现代工业生产的假手工技艺的产品仿冒传统工艺产品进入本地市场销售,鱼目混珠。

 在科学保护前提下,对已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空间,实施重点扶持,严禁其受城镇开发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

 对相对濒危,但产品有市场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政府应进行重点宣传扶持,有条件的,应建设文化市场,帮助其找到发展的经济推动力。

④ 保护措施

 对目前产业化利用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企业重点宣传,使其注重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注重区域传统商业氛围的恢复。

 建立企业帮对扶助政策,对区内效益较好的企业,帮对扶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使之能更好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 对保护、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好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减少征税等实物奖励。

 在下一轮《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中,加入文化活动空间的相关布局建议。

(4)密州文化生态大区

①区域特点

市域东南部的高密、 诸城和安丘,位于齐鲁两国交界处,历来受齐鲁两国文化的影响,兼具齐鲁两国文化的特色,既开放融会贯通,又注重传统儒学经学的研究。因此学术氛围浓厚,名人辈出,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两线繁荣,且境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先秦古国遗址众多,是极具历史和人文特色的区域。

②地域构成

包括安丘市和诸城市的平原地带,以及高密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舜的传说、公冶长的传说、景芝传统酿酒技艺、高密剪纸、扑灰年画、高密茂腔、聂家庄泥塑等。主要遗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水域资源有:汉高密古城遗址,安丘市凌河镇汉像石墓,峡山水库,牟山水库等等。

③保护重点

 保护潍河和汶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非遗项目依存的潍汶汇流区、牟山水库周围、峡山水库周围等区域的生态环境。

 保护胶莱河沿岸的生态环境。

 保护境内民间文化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区域的生态环境、农业环境及村庄环境,如高密东北乡区域、诸城吕标镇周边、安丘青云山等区域。

 保护安丘和诸城交界处的村庄环境,以此保护两市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象空间。

④保护措施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境内的遗址遗迹进行保护,保护历史文化信息与整体环境。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区内生态环境及村庄环境进行保护。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对区内水域及水体资源进行保护。

 采用先进的动态监管技术,对区内整体生态环境进行监管。

 

四、重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指引

1、红高粱文化生态区

此区典型特征是民间艺术空前繁荣发达、历久弥新。其中,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其典型代表。此外,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出生于此,他的多部作品提到了高密东北乡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增加了区域的文学意境,提升了区域的知名度。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指引如下:

 按照规划建设布局非遗项目的各传习所、改善保护传承环境;同时设立必要的文化展示馆与文化活动中心等群众性文化设施、场馆等。

 保护姜庄镇、夏庄镇镇区的城乡市环境,保护其余农村地区的农业生态大环境以及多样的农业生产景观环境,扶持东北乡地区农业发展,重点扶持十里农业生态长廊项目,改善传统农业社会环境。

 对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高密半印半画年画等省级以上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进行保护,并对泥塑等泥土资源采掘点进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 择地建设高密“红高粱”文化生态馆,以原生态的方式,展现高密的民间艺术和民间习俗。

 保护高密茂腔剧团的发展环境,修缮高密文化大剧院,惠及百姓,利于传播。

 建设高密土特产展卖中心,对高密割花虎头鞋、高密菜刀、大红纸、高密炉包、高密大蜜枣等深具地方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成品进行集中展示和销售,推广文化产品概念,营造社会共识。

 在高密东北乡农村地区,择几处建设高密年俗博物馆,向群众宣传普及高密传统年俗,恢复高密年俗氛围。

 建设一批名人纪念馆,以名人文化游的方式,向公众宣传高密的名人文化,如刘墉纪念馆,晏婴纪念馆等等。

2、龙城文化生态区

此区典型特征是以恐龙为代表的古生物文化、以舜王和祭舜大典为代表的先贤文化、以张择端、丁耀亢、苏轼、窦光鼐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及以东路大鼓、诸城竹板快书、诸城派古琴、孟疃民歌等代表的音乐曲艺文化。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指引如下:

 按照规划建设布局非遗项目的各传习所、改善保护传承环境;同时设立必要的文化展示馆与文化活动中心等群众性文化设施、场馆等,利于文事兴盛的社会发展。

 加强保护吕标镇的恐龙遗址国家公园的大遗址及环境,周边生态环境;理清保护思路与重点,改善保护建设条件,使之成为潍坊地区重要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遗址文化公园与地质科学研究基地。

 保护舜王街道诸冯村的生态环境及关于舜的传说遗址,保护好祭舜大典的文化空间。作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最重要的文化空间,起到保护示范作用。

 特别保护区域内潍水两岸的农林及湿地生态环境,维系生态文化系统。

 建设诸城名人馆,发展名人旅游,宣传名人文化,激励社会健康发展。

 保护好黑龙沟附近的生态环境,有条件可以以没尾巴老李的故事传说为内容,建成旅游景区,弘扬中华古老的文学文化传统。

 保护诸城派古琴的发展环境,有条件可以建设诸城古琴学院,弘扬古琴文化。

 保护诸城财神节和枳沟庙山庙会的文化空间,积淀社会文化氛围。

3、潍汶汇流文化生态区

此区典型特征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迹广泛分布;古国遗址特别多,反映安丘在先秦时期就是适合人类耕种生活的乐土;在名人文化上与诸城接近,往往共享一些名人文化;武术文化氛围浓厚。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指引如下: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境内的遗址遗迹,特别是商代以后的古国遗址和墓葬遗址,保护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

 保护汶河和潍水沿岸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峡山及峡山水库周围、牟山水库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维系文化生态系统。

 保护好景芝镇景芝酒厂的传统的酿酒生产技艺与产业环境,保护好景芝酒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景芝大集等文化场所,以景芝酒文化博物馆为龙头,开发景芝酒文化旅游,弘扬悠久的酒文化。

 保护好青云山的山体和植被,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好安丘木板年画、安丘泥人、东路大鼓、孙膑拳、赛鹤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空间和文化设施建设。

 以发展旅游商品为契机,推动安丘泥人、黑陶、景芝三页饼、安丘花磕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的市场化发展。

 保护好雹泉庙会的文化生态空间与历史传说,保护好农业景观。

 对境内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以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对传统医药类项目,积极维护其市场环境,使之能在地区的医药市场上立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4、手工业文化生态区

此区典型特征近代手工业文化浓厚,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集聚,民间文化艺术浓厚,形成独立风格。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指引如下:

 维护寒亭区特别是杨家埠地区的商业秩序,成为潍坊保护和宣传展示传统的文化窗口。

 维护寒亭区民俗大观园的周边环境,推动民俗大观园活态文化的展示建设。

 保护区内家庭手工业作坊,给予正式营业执照,免征营业税等政策优惠。防治恶性竞争关系,鼓励文化交流和农村产业联动发展。

 在市区内开辟多处风筝广场,给予市民放风筝和游憩的活动空间,并宣传风筝文化,年画文化等,提高文化自觉,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

 保护好坊茨小镇的传统历史格局和街巷风貌,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严格执行,保留真实的历史信息。

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好十笏园、城隍庙等文保单位。

 保护白浪河沿岸的生态环境与文学意境建设,加强保护意识,保留历史文脉。

 保护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空间与设施场所的完善配建,利于全面发展的文化导向,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 择处建设老潍县传统手工业商业一条街,介绍老潍县传统手工艺,推动手工艺产品展卖,焕发文化活力,推动旅游发展。

5、丝绸商业文化生态区

此区的特征是近代丝绸文化浓厚、商埠文化浓厚的区域,曾经是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指引如下:

 有条件复原柳疃传统商业街区,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恢复昔日繁华的商业氛围,为文化修复和文化复兴打下基础。

 保护传统的潍坊丝绸制作技艺,积极研发传统产品的创新设计,保障柳疃丝厂的产业环境,对柳疃丝厂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提档升级,提升柳疃丝绸产品的竞争力。

 保护对昌邑市周边的养蚕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文化氛围,保护柞蚕农业生产环境。结合原生态的养蚕作茧、缫丝作绸的生产方式,设立潍坊丝绸生态博物园,维护传统的农桑耕织文化生态环境。

 保护宋庄镇西小章村小章竹马的传承家族和传承空间,延续多样文化并存发展。

6、沂山道教文化生态区

此区的特征道教“五镇”文化浓厚,历史帝王遗迹众多。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指引如下: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东镇庙及其中的众多文物,保留历史信息。

 保护沂山主峰玉皇山的山体、植被以及生态环境,利于生态文化建设。

 恢复沂山祭祀习俗,保护沂山祭祀习俗的文化空间,维系生态文化内涵。

 通过知名渠道,宣传沂山及“五镇”文化,认知历史,提高沂山知名度,推动旅游和当地民俗的发展。

7、农业文化生态区

此区分为临朐农业区和寿光农业区,特点是农业文化、民间艺术特别发达。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指引如下:

 保护此区的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和民间习俗,延续农业社会的历史文脉。

 区内城市发展不能随意占用农业用地,交通道路建设不能对周边的农业景观造成破坏。

 保护台头镇北洋头村、巨淀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曾经的历史环境。

 对草编、桑皮纸等制作技艺,积极开拓新的用途,拓展其销售渠道,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保护弥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延续河脉水系的文化基质。

 围绕酒文化为代表的传统项目,引擎建设传统商业街区,恢复侯镇传统商业氛围,利于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社会传播;同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反哺生态区工作。

 积极利用旅游等契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其产品做成旅游商品,如王高虎头鸡、方吕鸟笼(小型化)等,利于繁荣地方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保护好七贤镇等特色文化小镇,继承诗书文化传统,发扬地方文化精神,使之不断滋养和孕育文化发展。

8、青州文化生态区

此区是齐青文化的核心区,特点是王府文化、文人文化、金石文化、商业文化、驻军文化、大众文化特别发达,秉承齐国、青州文化特征较多,城市文化发达。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指引如下:

 加强对青州古城、青州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与文化利用,延续历史文脉。

 保护好宗教活动空间,如龙兴寺、清真寺等,维护文化多样性及其空间艺术特征。

 保护弥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延续河脉水系的文化基质。

 保护好红丝石产地黑山,石刻、石雕的原材料产地,昌乐蓝宝石产地等,形成多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为非遗项目保护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保护好井塘村落景观环境,积极发展井塘村的民俗文化旅游,并以旅游经济反哺乡村环境生态保护。

 保护好重要的文化意象空间,如云门山、尧沟、孤山等,保护其生态环境,成为传递历史信息的重要资源。

 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企业,应进行科学保护,提倡其保护及沿用原有工艺;大规模生产不能沿用原有工艺的,应建设博物馆,对原有工艺进行展示宣传。

 对传统医药类项目,积极维护其市场环境,使之能在地区的医药市场上立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保护云门山庙会的文化空间,成为当下民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充分利用青州博物馆,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

9、渔盐文化生态区

此区是潍坊市域北部沿渤海的滨海地区,海洋渔业文化以及制盐文化发达。

此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指引如下:

 保护好沿海的古制盐遗址,有条件的应建设遗址公园,加强保护。

 择地建设潍坊盐文化博物馆,宣传潍坊古老盐文化及制盐、运盐技术。

 保护渔业生产环境,保护羊口祭海节、盐神节等文化空间,成为当下民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保护下营镇、羊口镇等古商埠码头遗址区,纳入渔盐文化旅游线路中,予以保护性展示。

 对区域内进行各项开发建设项目,应建立保护为先的建设理念,整合资源环境,使地域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建设和谐发展;同时将其经济效益以适当比例反哺非遗保护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

 

第六章 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规划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1、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社会意义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潍坊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是潍坊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认真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在依法保护前提下,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活态传承保护,并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有力的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还能通过经济反哺,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环境条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撑。再者,通过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潜力,激发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新的生命力,并推动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认可,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可持续发展。

2、协调发展原则与策略

(1)协调发展原则

 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

社会经济发展应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维护地区文化生态系统平衡为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在依法保护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对于经济发展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系统保护相冲突的,必须调整经济发展内容,使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协调。

 利用需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前提

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创造性与价值性,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已获得广泛共识。因此,在保护利用过程中,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以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侵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拥有人的利益。

 除因市场销路问题而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外,禁止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不当利用

对一些传统走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基础上可继续实施市场化的商品流通政策。因为产品用途缩减消失,或被其他产品替代等原因,导致项目缺乏市场需求,传承面临经济动力不足的非遗保护项目,在宣传保护传统产品基础上,可以挖掘新的市场销路及产品卖点,恢复经济活力,增强传承动力而实现生产性保护。其余没有传统市场行为的非遗保护项目,特别是因传承链产生问题而濒危的、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濒危的、或其他原因而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应适时实施抢救性保护,禁止不当的开发利用。

(2)协调发展策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以及《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指引下,本规划提倡在有效保护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基础上,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积极的生产性保护,对传统舞蹈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民俗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进行合理的经济利用。通过生产性的保护,提升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性,利用反哺保护,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相协调,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促进地方经济和谐发展,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 以有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重点方向

重点选择能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朝阳产业。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

保护民俗与旅游业发展的结合,有效地发挥当地民俗文化优势,可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保护民俗文化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文化保护成为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同时丰富地方传统的经济文化内涵。潍坊市庙会、民间节事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美食、美酒文化深厚,是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

 生产性保护与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

潍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传统手工业最为发达,留存有大量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遗产资源,可在保证项目本身的原真性保护传承基础上,合理授权利用工艺美术中的传统元素作为创意源泉或创作材料,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文化遗产的利用与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

文化设施是城市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文化遗产的利用与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是市民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公共场所,更是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欧洲许多遗产旅游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博物馆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设施是游客了解城市历史,体验城市文化的第一站。潍坊市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资源为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大量素材。建设一系列文化主题博物馆,一方面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另一方面可推动城市文化的宣传和内涵的提升。

3、潍坊市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方向

(1)传统文化资源经济价值分析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当冲要”,扼山东内陆与沿海交通之咽喉,自胶州海路、莱州(登州)海路运往鲁西的货物和从鲁西大运河运往鲁东的货物在此交汇,因此近代以来商业氛围浓厚,手工业发达,逐渐发展成为鲁东重镇、“东莱首邑”,形成了以传统手工业商业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潍坊市的文化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可作为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具有观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传统戏剧类、传统舞蹈类、传统音乐类、曲艺类等项目类型,具有与文化演艺产业相结合的经济价值。

 具有参与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民俗类等,和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节庆活动,如潍坊风筝节等项目类型,具有与旅游和商务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价值。

 文化遗产景观资源,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名人纪念馆、寺庙、风景名胜区等,独具地方文化魅力,具有特色旅游城市文化经济产品的综合潜力。

(2)传统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在文化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对潍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 一是现状已经发展很好,形成一定规模产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杨家埠的风筝、木板年画、各种酒酿制的技术、嵌银髹漆技术等传统非遗项目。其保护利用方向以规范产品市场、设立经济反哺文化生态机制、保护非遗项目原真性和完整性为主;并结合有关产业,进行适当的发展。

 二是现状发展较好,保护传承尚不存在问题,且有开发潜力,可以形成规模产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如潍坊布玩具、安丘泥人等非遗项目。采取以扩大传统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为主要保护利用方向,同时兼顾非遗项目原真性保护。

 三是现状因市场萎缩、产品被替代等原因,而发展一般,甚至面临濒危状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如潍坊刺绣、临朐桑皮纸制作工艺等。因为产品销路问题而导致传承经济动力不足的非遗项目,如果能顺利解决产品销路,就能促进传承经济动力的复苏,因此以结合相关产业(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扩大产品市场,以恢复传承动力为主。

 四是现状因资源稀缺而产生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如临朐和青州的红丝砚制作技术等非遗项目,主要以规范产品市场,提升非遗项目本身艺术水平和价值,对相关产业进行提档升级,以制作精品、名品为目标,促进非遗项目原真性的保护和自身价值的回归。

(3)市场保护管理重点

在保护利用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以下几点:

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在利用非遗相关资源过程中,必须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对非遗项目本身和相关资源的利用,必须制定详细合理的计划,阐述产业化利用的非遗资源或要素,报文化主管部门(或文化生态实验区主管部门)审核并进行影响评估,通过的才能进行相关利用。

 文化主管部门(或文化生态实验区主管部门)应成立监督小组,对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进行市场监督,并维护市场秩序,对扭曲、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行为进行处罚。

 非遗项目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不但要注重非遗项目本身的保护,更应注重非遗传承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保护利用不得损害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经济利益,应通过一定的反哺机制,使非遗传承人也享受非遗项目发展的成果。

此外,政府在税收、贷款方面为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提供优惠支持。

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规划

1、文化、教育及文化创意产业

(1)传统手工业创新现代经济产业

自明清以来,潍坊和苏州并称中国北部和南部两大手工业中心。独特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风格,成就了潍坊民间宝贵的手工技艺文化,是潍坊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潍坊市的传统手工艺(包括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遍布全域各县市区,其中传承和保护状态完好(或较好),产品富有特色且市场销路较好的有:杨家埠木板年画、潍坊风筝、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崔字小磨香油传统技艺、安丘市和诸城市的黑陶制作技艺,潍坊布玩具等共计20项。对于这些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维护其原真性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市场,在市域产业空间分布上,形成6个手工业民俗产品展卖区:杨家埠年画、风筝民俗产品展卖区;柳疃丝绸服装设计区;高密扑灰年画、泥塑、菜刀民俗产品展卖区;临朐奇石展卖区;昌乐首饰展卖区;青州红丝砚展卖区。

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过程中,重点发展以下传统手工产业:

 节会产业:结合风筝节、传统民俗节日、各类文化遗产成果展示会以及各类展示年会、交易会等,向海内外市场推介潍坊地区传统文化项目与产品,在潍坊市形成重要的节会经济产业。

 依托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如潍坊核雕、高密半印半画年画、柳疃丝绸工艺、黑陶制品等项目,可拓展形成传统美术工艺品、文化艺术品、手工艺纪念品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发展商品经济产业;同时,不断精益求精提高其艺术品收藏价值。

 利用潍坊丰富的传统美食文化资源,构架消费型文化经济产业。

 其他类型的非遗项目,如高密菜刀、编织技艺、柳疃丝绸工艺、制盐工艺、酿酒技艺等各类生活实用型非遗项目,一方面提高技艺水品,宣传传统品牌,形成自身经济产业;另一方面旅游利用其文化元素,结合艺术品市场形成新的工艺产品、旅游纪念品类型,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渠道,增加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 对资源稀缺、市场需求旺盛的非遗项目如红丝砚技艺,以及形成的传统经济产业如黄金制品、蓝宝石等名贵首饰制品等,均以资源保护和传统手工艺保护为先,规范市场商业行为,使之可持续发展。

(2)文化演艺业、图书出版业、音像制品业、素质教育产业

潍坊市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类、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有些本身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演艺市场,如高密茂腔,而有些尚未形成演艺市场,如诸城古琴、竹板快书等,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可以在保护项目本身原真性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发展文化演艺业。

发挥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潍坊地域如高密茂腔、周姑戏、诸城古琴、孟疃民歌、汉王山民歌、月宫图、闹海、地秧歌、荷花秧歌等等在内的文化音像制品出版,联合制成宣扬地方文化的视频制品。

潍坊地域文化浓厚,特征明显,多项传统技艺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深具艺术价值,因此可以开展素质教育业,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下一代的文化修养。

 将古琴、竹板快书、挫琴、东路大鼓等带入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编制有关地域文化的乡土教材,纳入中小学语文必学课程,宣传地域文化。

 扶持开设古琴、地方舞蹈(闹海、月宫图)等素质教育学校。

(3)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潍坊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重点发展的新兴服务业之一。潍坊市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素材库,发展具有潍坊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且对弘扬地方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积极推进作用。

 重点发展影视制作业,依托云门山、仰天山、沂山以及潍河风景带、弥河风景带、白浪河风景带和冶源、井塘等省级文化名镇名村,拍摄历史题材的、抗日题材的、现代都市题材的影视作品;依托潍坊市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间传说进行改编,进行历史名人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拍摄,影视产业的发展也可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如外景拍摄、前期后期制作,发行放映等,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也带动地方旅游发展,提高地方文化影响力。

 利用井塘村、弥河风景带、潍河风景带等,建设婚纱拍摄基地。

 利用潍坊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的独特艺术性元素,发展独具潍水文化特色的动漫产业;结合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创作推出潍水文化大型地方故事动漫连载,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青少年中普及宣传传统文化。

 发展艺术创作业,为曲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利用,提供支持。

2、文化旅游业

(1)民俗体验与休闲经济

潍坊市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是开展遗产旅游、民俗旅游的极佳资源。

利用潍坊风筝、年画、剪纸、泥塑、仿古铜、嵌银、婚俗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做好开发利用工作,在中心城区、安丘、诸城、青州、高密等县市区,结合民俗园的建设,发展民俗经济旅游。开发一批具有体验性、参与性、修学性、度假性等当前最有市场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此外,利用临朐冶源镇、七贤镇等民间书画艺术氛围浓厚的乡镇,开展“民俗深度体验旅游”,形成典型代表意义的民俗旅游社区。

利用枳沟庙山庙会、云门山庙会、雹泉庙会、金山庙会等传统庙会以及羊口祭海节、盐神节、昌邑绿博会、饮马镇梨花节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俗文化节会和旅游节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项目,形成节会旅游经济。

潍坊物质文化遗产丰厚,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临朐县冶源镇、大关镇,安丘庵上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寒亭区杨家埠村;还有青州市昭德古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近代历史文化遗存坊茨小镇等。规划结合临朐全羊宴、齐民大宴、朝天锅、望留全驴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既有体验参与又有休闲娱乐功能的旅游商业经济体,发展文化休闲经济,带动地方消费经济增长。

(2)工业遗产旅游

充分发挥景芝酒业、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鸢都红木嵌银厂、乾隆杯酒业、隆盛糕点厂、鲁绣抽纱厂、宏源酒业等传统知名企业的品牌效应,规划开发以观光、修学、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旅游产品。结合潍坊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创建国家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工业旅游景区。

以滨海古制盐遗址、古制盐技术等非遗项目为依托,结合盐化工产业园,建设盐文化遗产园。

(3)寻根文化旅游

以三皇五帝传说、齐国迁都的历史、杞国迁都的历史,寒国、纪国、淳于国、高密国、北海国、古青州等传说以及苏轼、李清照等众多故事传说为依托,以沂山、九龙涧、方山、孤山、常山、擂鼓山、潍水等为物质载体,以专题旅游线路串联山旺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诸城恐龙遗址公园,打造一批历史寻踪的文化胜迹旅游线路。

三、产业空间协调布局

本规划中将潍水文化生态区空间系统以“三水四区、九片多点”的形式进行系统布局的同时,必须统筹兼顾其与城乡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古迹、江河水体的保护规划、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等部门规划相协调。在立法确定《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合法地位的同时,协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社会经济系统布局

 《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

潍坊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为,“三十五四”,即三个特色带(白浪河休闲娱乐带、潍河生态旅游带、弥河农业观光带),十个增长点(重点培育东苑金融、白浪河高端商贸、中心城区商务服务、东风东街休闲娱乐服务、胜利东街住宿餐饮服务、城南专业商贸、鲁东综合物流、健康街现代商贸、浮烟山教育服务、城郊专业物流等服务业增长点),五个功能区(杨家埠民俗文化、临港物流服务、九龙涧生态旅游、昌乐宝石商贸、坊子爱国教育等五大服务功能区),四个集聚区(滨海综合服务、东部房地产服务、南部生态旅游服务、西北农业生产服务)。

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提出的空间布局及空间管制规划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主五副两翼”。“一主”,指潍坊中心城市;“五副”,指依托便捷的交通线构筑的半小时交通圈中五个副中心城市,包括寿光、昌乐、安丘、昌邑及滨海技术经济开发区(大家洼街道、央子街道);“两翼”,指高密、诸城所组成的东南部经济区和青州、临朐所组成的西部经济区。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划定的禁止建设区为:西北部滨海湿地生态保育区(寿光市卧铺镇、台头镇、王高镇等市域西北部一带)、中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坊子区东部、安丘大部、诸城北部的平原区域);限制建设区为:南部低山丘陵生态保育区(诸城南部的低山丘陵区)、西南部低山丘陵生态保育区(青州南部、临朐南部和安丘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适宜建设区为:中心城市生态建设区(由潍坊中心城市和寿光、昌乐、安丘、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共同组成的潍坊核心城市圈)、三北沿海资源开发利用区(寿光市的羊口镇、营里镇、道口镇、大家洼镇、侯镇;寒亭区的南孙乡、央子镇、泊子镇;昌邑市的龙池镇、柳疃镇、卜庄镇、青乡镇、夏店镇等北部沿海地带)、西部平原生态农业发展区(寿光南部、青州北部和临朐北部适宜农耕的平原地区)、东部平原生态农业发展区(昌邑南部和高密等地区)。

2、产业空间协调策略

潍坊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大多存在于城镇发展区上,因此其产业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两者高度重合。且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的产业,大多为服务业,与服务业的“三十五四”空间发展格局也高度吻合。

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相关产业发展空间,重点选择在限制建设区内开展,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及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能切实提高本地居民收入的文化旅游项目。

潍坊市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域内有多处文学意象空间,这些意象空间,往往是水域或者山体,其范围基本都在《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的禁建区内,互相不存在冲突。

3、非遗相关产业空间协调布局

本规划对非遗本身和相关产业发展,提出“两带四片”的产业空间布局。

两带:潍汶历史文化及民俗旅游带、北部渔盐文化产业带

潍汶历史文化及民俗旅游带,以史前东夷文化,古国文化、古战场文化以及舜、姜太公等传说、坊茨德国小镇、安丘青云山民俗体验园,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产业要素建设的市域东部纵观南北产业集中带。

北部渔盐文化产业带,以双王城遗址等物质遗产和羊口祭海节、滨海区盐神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产业要素,依托滨海新区的建设和潍坊港的建设,发展的以海洋渔文化和历史盐文化为特征的产业集中带。

四片: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及文化旅游片区、高密民俗文化旅游及民俗产业片区、临朐乡村民俗文化体验片区、青州民俗文化体验片区。

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及文化旅游片区,集中了高品质、高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十笏园等物质文化遗产,以杨家埠民俗大观园的模式,打造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及文化旅游集中片区。

高密民俗文化旅游及民俗产业片区,以“高密四绝”和菜刀、割花虎头鞋为产业化要素,以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浓厚民俗氛围为旅游吸引物,发展的民俗文化及民俗产业片区。

临朐乡村民俗文化体验片区,以冶源、七贤镇等极具民间书画艺术氛围的乡镇为依托,建设的乡村文化体验、乡村文化观光旅游片区。

青州民俗文化体验片区,以青州宋城、青州昭德古街、井塘村等物质遗产和青州石雕石刻、红丝砚等青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吸引物,发展的文化旅游片区。

 

第七章 保障体系建设

一、责任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需要政府、民众以及社会各界多方面参与、长时间努力。因此本规划建议设立包括传承人、政府、媒体、学界、商界以及民众在内的共同且有区分的责任体系。

1、代表性传承人责任

代表性传承人责任界定在严格遵守文化部令第45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的基础上,针对潍坊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内容:

 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市、区(包括县级市)、县文化行政部门的要求,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提供完整的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以及技艺要领等材料;对于传统舞蹈类、曲艺类、传统戏剧类、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如能书面记录的,提供完整的书面材料,要求记录动作技艺要点;如不能以书面形式记录的,需以视频记录等方式,记录表演或演奏难点、要点,以及所有的曲目、戏目和舞步等。

 必须制定年度项目传承计划和目标任务,报潍坊市及各区县市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对指定计划有困难的传承人,可申请由文化行政部门派人协助完成计划和任务。

 必须保证亲力亲为、原汁原味、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承。可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对于国家级传承人,每年必须至少招收2个以上学徒;对于省级传承人,每年必须至少招收1个以上学徒;对于市、县(包括区)级传承人,每2年必须至少招收1个以上学徒。

 积极参加文化行政部门开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示、研讨和交流等活动。

 每两年必须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汇报项目传承情况。对于国家级传承人,每3年需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推选至少1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备人才;对于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4年需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推选至少1名后备优秀人才,作为今后传承人的储备型人才。项目传承存在现实困难的,须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提出请求帮助。对存在困难不解决而导致项目传承中断的,文化行政部门视情况可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 已经使用工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必须保证将原手工技艺原汁原味的传承下去。对于不能原汁原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依律取消其传承人资格。

2、政府部门职责

(1)成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需要通过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意见,解决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评审、保护、督察、取缔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职能包括:

 拟订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

 审定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

 协调处理保护中涉及的重大事项;

 审核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新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上报市政府批准公布。

(2)成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区管理委员会”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个长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建议成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由政府委派一名副职领导担任主任,文化局主管领导担任副主任,以保护区内县(包括县级市)、区、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组成,并配备管理、研究、宣传、培训等专职人员负责日常行政工作。下设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非遗保护中心、政策法律中心、专家委员会以及各县(市、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等。

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

 指导《潍水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的具体实施;

 负责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保护与开发等日常工作;

 组织生态保护区内各规划的评审工作;

 协调处理保护过程中涉及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八章 分期实施方案

 

一、分期建设规划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基础建设阶段(2012-2015年)、全面发展阶段(2016-2020年)、良性循环阶段(2021-2025年)。

(一)基础建设阶段(2013-2015年)

初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与评定,落实保护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行之有效、科学有序的管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将普查成果建立档案,实行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为后续工作提供资料及操作平台。

(二)全面发展阶段(2016-2020年)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落实实施细则,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使保护区内大部分项目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人得到全面保护,并培养出一批新的传承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展馆建设等硬件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最大程度地健全工程运作机制,保证工程的全面开展。;文化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改善;文化生态保护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三)良性循环阶段(2021-2025年)

在基础普查与全面建设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实现对境内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遗产的整体保护,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