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王树奎
    

基本信息

王树奎

性别:男

年龄:79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省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阴阳鼓

从艺年限:38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

所属地区:高新区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6116

个人简介

王树奎,男,1945年9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阴阳鼓”和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双鞭花棍”潍坊市级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阴阳鼓”山东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两项非遗项目传承人,他积极履行传承职能,向当地学校提供非遗项目相关资料,帮助非遗项目校本课程编写,并把多所学校办成了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努力扩大项目的传承面。现已培养了几百小传承人。


荣誉证书

2010年5月第二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棍舞”代表性传承人。

2012年12月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阴阳鼓”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10月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第五批省级非遗阴阳鼓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image002.jpg

主要作品

,在山东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操场,小学生们正在进行“阴阳鼓”的舞蹈表演。

当日,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山东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举行,1000余名小学生现场表演了山东省级非遗传统舞蹈项目“阴阳鼓”,一招一式令人叹为观止。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在各中小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向学生们传承古老的非遗项目,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媒体报道

大众网

潍坊已有6所学校成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2014-06-20 09:36:00    作者:张蓓宋学宝   来源:大众日报

关键词: 阴阳鼓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高密剪纸

[提要]高新区实验学校的“阴阳鼓”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树奎入校进行传承,最初是以社团的形式发展。孙杰说,非遗传承目前主要在中小学开展,已走进潍坊市40多所中小学课堂中,高新区实验学校等6所学校已成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6月14日是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潍坊市不少中小学校都举办了独特的文化盛宴。从2008年开始,潍坊市开始推进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建立传承人校园辅导机制,不断培养新的传承群体。目前,非遗项目已走进潍坊市40多所中小学的课堂中,传承从师徒走向校园。

  非遗项目“阴阳鼓”

  走进中小学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6月13日,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的操场上,1200余名身着校服和演出服的学生们,伴随着高亢雄壮的《好汉歌》齐舞花棍,将胸前背后的鼓敲得威风凛凛。

  这些表演者全部是2至6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表演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阴阳鼓”。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潍坊市有5至8所学校展演“阴阳鼓”。但随着学生升学毕业,成家立业,“阴阳鼓”传承日益衰落前景暗淡,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新城街办的河北小学在并入高新区实验学校之前,就已经发展近20年的阴阳鼓了。”高新区宣传部文化科科长庞娜说,高新区实验学校成立后,又通过出教材、组社团等进一步保护这一非遗项目。目前学校已将“阴阳鼓”纳入校本课程,开发了两本教材供社团学生使用。

  一名学生

  可带动一个家庭

  “校园传承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因为一名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孙杰说,从2008年开始,全市开始推行非遗进课堂,为非遗项目提供了更多展示机会,对非遗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诸城派古琴,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由庆说,苦于没有传承人继承,诸城派古琴曾一度濒临消亡。从2007年开始诸城派古琴陆续走入诸城市4所中小学校的4个年级,目前已形成以学生为主的传承人。

  高新区实验学校的“阴阳鼓”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树奎入校进行传承,最初是以社团的形式发展。如今,王树奎已经不用每周都来学校指导了。经过两年的发展后,社团已培育出7名传承教师及200余名“阴阳鼓”小传承人。

  “今年开学我们创新模式,把课间操和阴阳鼓结合,让学生在课间操跳。”高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德育处主任于会香说,现在小学部2年级以上学生已经全部都会“阴阳鼓”,而这千余名学生主要是由7名教师和社团的小成员手把手教的。

  每周一下午,是高新区实验学校四年级二班的刘骐彰最期盼的日子,因为这天下午他可以参加他最喜欢的“阴阳鼓”社团了。“非常非常喜欢。”刘骐彰连用两个“非常”来表达他对“阴阳鼓”的喜爱。他直言,以前自己对“阴阳鼓”了解得不太多,如今不仅自己会打,全家人也被带动起来,爸爸妈妈也会跟自己一起做动作。他表示,以后上了初中和高中,还要教更多的人打“阴阳鼓”。

  未来驻潍高校

  或开非遗专业

  诸城派古琴,高新区“阴阳鼓”、“花棍舞”,高密剪纸……经过6年的发展,潍坊市非遗进课堂虽然仍在试点推广阶段,但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已经开始在各县市区中小学中落地开花,非遗传承人定期走进校园传承非遗文化。

  孙杰说,非遗传承目前主要在中小学开展,已走进潍坊市40多所中小学课堂中,高新区实验学校等6所学校已成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其中,小学主要以本地传统文化启蒙为主,中学则通过非遗项目为载体,让更多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寓意,培养情操和文化素养。将来还要在职业院校和大学中开展,主要以成品效果、研究为主。

  “现在也在考虑非遗进专业。”由庆说,非遗项目一旦成了大学专业,将来学生就业、师资、研究领域等都要做统筹规划,因此目前还在和潍坊的大中专院校商谈联系中,但已和一所职业院校达成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