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李红
    

基本信息

李红

性别:女

年龄:54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青州花毽

从艺年限:24年

单位及职务:青州非遗艺术团 青州花毽协会秘书长

所属地区:青州市

师承:父亲李贤臣

徒弟:

浏览次数:8879

个人简介

李红,女,1970年12月31日生,现为青州花毽协会秘书长,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州花毽代表性传承人。

自幼跟随父亲李贤臣学习花毽制作和花毽的各种花样踢法,在花毽的演出中担任解说和总策划。2000年成立青州花毽协会以来一直担任秘书长一职,还担任花毽的校外辅导员。自2012年正式接过父亲传承人的班来,多次带队参加全国各项花毽比赛,被潍坊各地区的学校聘为了花毽教练,经常到学校讲课传授其技艺。并积极参加青州非遗艺术团组织的活动,定期在古街为群众表演,极大地推动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为青州花毽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花毽制作上不断创新,十几年前是用鸡毛制作,后使用乌鸡毛,从六翎毽,到火鸡毛,不断创新,现在只要是翎毛我就能做出各种花毽,孔雀毛,珍珠鸡毛,样式不断变化。参加过很多非遗展品会,都获得很好的评价。

荣誉证书

2019年7月潍坊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州花毽代表性传承人。

奖励证书

2018年1月、2019年1月曾带队分别在山东省第一届、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得精品项目展示奖。

2012青州花毽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歌声与微笑》才艺展示获得金奖。

2012年被青州市宣传部,青州市妇女联合会授予才艺家庭

2013年领队参加第五届老干部艺术节获得团体一等奖。

个人图片

1.jpeg   


2.webp.jpg




主要作品

3.webp.jpg


4.webp.jpg



媒体报道

 来源:潍坊广播电视报 编辑:wftv 2019-02-18 15:20

青州花毽—— 小花毽百式花样,踢出新年好彩头


青州花毽由古老的“蹴鞠”运动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招式中不仅融入多种武术与舞蹈等方面的技巧,动作优美,还能够强身健体。2011年,还被认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b0ad8f9dd538b18bd774897e1a0cc341_副本.jpg

近日,记者来到青州非遗传习坊,见到了正在进行花毽表演的青州花毽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五代传承人李红。只见毽子在李红的脚上弹起,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弹在后脚底,紧接着顺着弹力,毽子稳稳当当地停落在她头上,这是李红拿手的踢毽动作之一——倒踢紫金冠。

表演间隙,李红还向记者说起了青州花毽的发展史。相传,鲁国有一名蹴鞠爱好者做了一个小球,内以羽毛填充给儿子玩耍,这种玩具被称为“蹴毛丸”。在齐国(今青州地区)有一名孩童,不小心将球踢破,露出了羽毛,他急中生智,用一根细线将破球从中间缠了一下,形成月牙葫芦状,上为羽毛,下有皮革为托。由于阻力增加,踢起来更加稳健,很受人们喜欢,因此广为流传。

据了解,从类别上,青州花毽分为一般毽、观赏毽和比赛毽。从踢法上,则分为单人踢和多人踢两种。多人踢是单人踢的组合形式,相对来说花样丰富、难度高,但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较强。“逢年过节,毽友们或亲朋好友之间还会聚在一起踢上几个回合,祈福来年有个好彩头。”李红说。

“这些年,青州花键一直走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李红告诉记者,自父亲李贤臣成立花毽协会后,便结合传统花毽招式将其踢法整理成毽谱,即天罡36式、地煞72招,共108种花样,既包容了青州回族的风格,也涵盖了青州满族的文化。此外,每式的名称中还融入了青州的民族文化、历史故事及山川景物等。

“目前在册的青州花毽协会会员已达到300余人,整个青州常年踢花毽者有两三万人。”李红告诉记者,希望这项传统文化项目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可以感受到青州花毽的独特魅力所在。


 首页 > 新六艺学堂 > 非遗传习大课堂


刚柔并济踢花毽 一招一式融风情

发布时间:2018-06-19 11:40  浏览次数:964  作者:非遗保研部

  

     “花毽的踢法有上百种之多,今天先教你们最基本的盘磕绷拐。”6月16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州花毽代表性传承人李红来到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教授学生们花毽制作和毽子的花样踢法。

      课堂上,李红生动讲述了青州花毽的起源及发展,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更被这能够在人的脚下灵动翻飞的花毽深深吸引。在制作环节,看到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试踢自己亲手制作的毽子,李红耐心地劝说学生们,“花毽制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家不要心急,争取一次成功。”

 

      随后,学生们每人领到一根捆扎好的尼龙杆,顶端扎有几根短羽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用细棉线一层一层往上固定染色后的羽毛,“扎住羽毛的末端,这样扎出来的毽子才会显得灵动自然”。为保证毽子不偏不歪落地稳,每一层的羽毛须长度一致且对称。

 

 

      看着很简单的操作,真正动起手来却是手不随心,棉线打结、羽毛脱落……各种状况层出不穷。学生们频频犯难,李红就一一为大家解答,一遍遍纠正。终于,大家的羽毛都扎好了,层次分明、五彩缤纷。“大家做的都很好。”李红夸赞道。

 

       最后一步,制作毽托。用直径十几厘米的圆形皮革做垫,中间穿孔,再用一段皮革作毽绳穿起,配上两个垫片,然后将毽身、毽托用细线捆牢,即做成完整的花毽,高度10~15厘米,分量不超过15克。“毽子越轻越好踢,踢毽子讲究踢重难踢轻,踢轻难踢松,如果能把很轻的毽子踢好,那就是很厉害了。”

 

       待学生们的花毽制作完毕,李红开始教大家踢毽子,才刚展现了几个花样,教室里此起彼伏便都是孩子们赞叹的声音。“太好玩了!我什么时候能学会踢毽子啊!”一位学生拿着自己做成的毽子满脸期待地说道。

 

        李红在课后说道,学习制作花毽和踢毽子可以锻炼孩子们手脚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让他们在享受花毽带来的乐趣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非遗,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青州花毽传承人李红:因为父亲一句话,她放弃了自己数十万的事业

 2018-02-09  聚匠网


李红——青州花毽第五代传承人

10年前的李红并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为了一个小小的青州花毽,放弃自己年入数十万的事业;正如10年之后,她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青州花毽竟然会成为自己生命的重心。

青州花毽里的彩色童年

可能是因为从小的生活氛围所致,李红的性格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乐观和开朗,一身修身运动服,说话不紧不慢,每个字每个腔调都透着一股子乐观,让人忍不住跟着心情雀然起来。

“我父亲的花毽踢得特别好,也收了不少徒弟,我们家院子大,我父亲的徒弟就每天跟上班似的来我家踢毽子,所以从小我就天天跟着大家一起踢花毽。”

青州花毽动作多变,包括里拐、外拐、跳跃、耸膝、佛顶珠、剪刀、跳梁等上百种动作,且花样丰富,单人踢、双人踢或多人围踢均可。

一个个颜色亮丽的花毽,在踢毽人灵活的脚下灵动飘逸,低如彩蝶飞舞,高如凌空飞燕,人随毽舞、毽随人转,那一个个飞跃的或洋红或鲜绿的青州花毽,成了李红童年记忆中最鲜活的色彩。

十年父志感心怀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李红也爱上了踢花毽,闲来没事的时候她就会跟着父亲一起学踢花毽,但毕竟是孩子心性,她也只是把踢花毽当做一项娱乐活动。

一晃十年过去了,李红早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而父亲手中那个花毽却依然在鲜活跃动着。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将青州花毽发展成自己的事业,但是李红却十分支持父亲的花毽事业。

“2000年的时候,我父亲成立了青州市花毽协会,以前他的徒弟们只是集体去哪儿踢着玩,但是成立协会以后,大家就开始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学习踢花毽的技艺。一年365天他们能踢360天,下雨的时候不踢,下雪的时候就扫出一块空地来踢,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感动于父亲对花毽的执着和热爱,同时也为了尽孝心,李红开始四处奔走为父亲寻找和购买制作花毽的鸡毛、色料、毽垫和服装布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父亲发展青州花毽事业。

2011年的时候,青州花毽评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父亲李贤臣也成为了青州花毽的第四代传承人,从那以后,李红就变得更忙了。

弃商从艺助父传非遗

平时她不仅要忙着自己的事业,还要帮父亲做“解说员”。“自从青州花毽成为国家非遗项目之后,我父亲就更忙了,以前他是青州市花毽协会的会长,但也只是教徒弟制作花毽、踢花毽,现在成为青州花毽的传承人之后,就需要经常出去参加各种非遗活动。还有像是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也都来采访报道我们青州花毽,光中央电视台就来过好几次来录制节目,这样我父亲就忙不过来了。”

▲李红家族的青州花毽表演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中获金奖

“父亲就说你来帮忙吧,你赚多少钱都只是一个数目,人吃饭就吃那么多,但是你如果做这个事情将来你会载入咱们青州史志的,这是为咱们青州花毽事业做了贡献,你别干了,来帮我吧。”

在父亲的劝说下,2012年的时候,李红放弃了自己干的正红火的事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发展和宣传青州花毽上面。

当时李红从事医疗器械行业已有六七年了,事业已经发展地相当有规模了,平均一年的纯收入就得30万左右,最好的一年甚至收入一两百万。但是听了父亲的话之后,李红毅然把生意转给了别人,回家开始帮父亲做青州花毽的非遗工作。

彩色的非遗风景线

但是放弃自己打拼了数十年的事业哪有这么容易,刚开始李红也是很不情愿,但是看到父亲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传播着青州花毽,李红感动了,她开始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青州花毽上。

“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一年两年没什么困难,但是能坚持十年太难得了,对于我父亲的花毽事业,一开始我很支持的,到了后来就是感动,到最后我也爱上了这个,现在我一天不做花毽、不踢花毽就觉得缺点什么。”

如今李红已经接过了父亲手中的花毽,成为了青州花毽的第五代传承人,而她带领的花毽团队已经成了青州各个学校的常客,她们教授的花毽非遗课成了孩子们争相上的课程。不仅如此,每天早上九时到下午五时,李红的花毽团队还会准时出现在青州古城,现场制作、表演青州花毽。

“从12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在古街上踢了5年的花毽,再过这一年就是6年了!”

“鸳鸯拐”、“大蹁马”、“童子拜佛”、“凤凰摆尾”、“垂首龙”……古街上,她们时而凌空腾跃,时而俯身勾踢,那如燕的身姿和婀娜的形态伴着上下翻飞、五颜六色的花毽,成为了古街上一道跳跃的彩色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