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李凤琪
    

基本信息

李凤琪

性别:男

年龄:94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青州八角鼓

从艺年限:78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青州市

所属地区:青州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9974

个人简介

  李凤琪,男,1930年生,“青州满族八角鼓”非遗项目的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

  该项目自传入青州北城,至今已200多年。其发源于满族,扎根于青州,在传承过程中基本未发生变异,保留着独特原始的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尤其是其唱腔和发音,以标准的早期满族方言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八角鼓兴盛时,青州满族居民几乎人人会唱,并广为流传。其艺术形式对山东省其它说唱艺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承载着山东满族特有的艺术理念,也是山东满族人民重要的思想寄托。


荣誉证书

  2010年5月第二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东方花都杂志 青州杂志 人文地理 文学 艺术 摄影




青州满族八角鼓

来源:《东方花都》杂志作者:文/ 李凤琪 摄影/ 一星

2013.12 NO.4 第四期(总第十四期)


山东青州满族八角鼓又名“八旗鼓”。鼓框系木制,鼓面蒙蟒皮,八角象征八旗,每角与角之间嵌2 片小钹,象征1 6 佐。鼓外一端系杏黄色丝绳双结纽,下垂两股穗,表示谷生双穗,喜庆丰收。由于演唱者所属各旗旗色不同,穗色也随之而异。演奏时左手持鼓,右手弹击,演奏技法分搓、拍、摇、簸、弹、挑等。有关学者认为满族的太平鼓(也叫单鼓)是由萨满跳神演化而来;而八角鼓的形成又与太平鼓有关。不过单鼓向舞蹈方面发展,而八角鼓则由演唱民歌衍化成为说唱艺术。八角鼓表演形式分为独唱、折唱、群唱几种。唱词吐字以京腔为准,按字行腔,平仄要求较严。独唱最早是打着八角鼓唱,近似评弹的开篇。后来为便于表达有故事性的内容,就在曲头曲尾中加上各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牌子曲,成为单弦牌子曲。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有的也并用其他乐器,而八角鼓便在乐队中成为领弦。


八角鼓的来源,传说是清乾隆年间,藏族少数部落中的首领叛乱,阿桂将军领兵平定大、小金川,八旗兵远离家乡,思念故土,在军营中常演唱一些家乡小调。有的人把军中生活编成新词,打着八角鼓演唱,歌颂“康乾盛世”。有个军士叫宝恒,号小岔,唱得最好,因而八旗鼓也得名叫“岔曲”。阿桂将军班师还朝时,八旗兵高唱岔曲,轰动京城,即所谓“鞭敲金蹬响,人唱凯歌还”。后来每逢节假日喜庆宴会,兵丁们便常聚在一起演唱八角鼓自娱自乐。因清廷曾明令禁止士兵登台演戏,于是有的大臣奏本说阿桂的士兵有伤风化。乾隆召见阿桂将军询问,阿桂说士兵唱的是得胜曲,说的是在边关打仗的事。乾隆让宝恒等人入宫演唱,听后不但没怪罪,反而对它的韵律大加赞美,当即令内廷礼仪官制造八角鼓,让宫内太监也学习演唱,还给宝恒等人签发了“龙票”,悬挂在排练场所。这种场所后来便叫“票房”,在票房活动的人都叫“票友”。此后八角鼓做为说唱艺术,便在八旗兵民中和北京城内兴盛起来。青州驻防八旗曾派兵参加过大、小金川战役。另外,青州八旗原由驻京八旗抽调而来,进驻青州后仍属北京领导。由于同京都往来繁频,八角鼓便最早传入青州北城,成为八旗兵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久演不衰。青州北城会唱八角鼓的有男有女,有兵有民,均为自我娱乐的“票友”。每逢出师凯旋,新官上任,喜庆节日,北城有演唱活动。唱得好的,都统府或所属旗佐还给予奖励。清后期,在岔曲的基础上由作家韩小窗等人创造的“子弟书”,也相继传入青州北城。像《黛玉悲秋》、《黛玉葬花》等,因唱词典雅,曲高和寡,只有少数人会唱,而八角鼓因其通俗活泼,广为流传。尤其是一些抒情和幽默短段,如《掐葡萄》、《醉归》等,在北城几乎人人会唱。直到上个世纪9 0 年代初,山东省文化厅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到北城考察八角鼓时,尚能集中五、六位老人在一起演唱。其中有男有女,曲调悠扬动听,声情并茂,十分感人。


八角鼓艺人在一起演唱

外国朋友观看八角鼓表演


外国朋友在青州拍摄八角鼓表演

八角鼓最兴盛时,除独唱、群唱外,还有长篇书和扮演成角色、近似小戏的拆唱。曲牌有罗江怨、太平年、尖尖花、反荡调、寄生草、军乐歌等三十几种,多由民歌衍化而来,但又京腔京韵与民歌完全不同,好听,上口,易学,有说有唱,深受满族群众喜爱。不过有些牌子曲后来失传了。长篇书有《四郎探母》、《秦琼救驾》、《狸猫换太子》等几十部,多数为其他曲种的移植作品。中短段有些为八旗知识分子创作,内容多风花雪月,写景抒情,花名药名,有的人物故事兼有。如《醉归》和《隐士词》,较有八旗兵民的生活特色。《醉归》唱的是一个下层士兵酒醉回家打老婆,诉苦衷,说他当年“祖上随龙伴驾,南征北战在疆场,家中时下才一分钱粮。吃饭穿衣打饥荒,卖也没的卖,当也没的当,吃糠咽菜苦渡时光”妻子朋友劝他戒酒练武,学习弓箭去争取功名。《隐士词》则以一个官员的自述口吻表达厌倦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生活、向往隐居山林、享受清闲之乐的心情。以上两作品概括了清末旗城部分官兵心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时代感。青州满族八角鼓已列入中国曲艺志山东卷。近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审核,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向国家级申报。


本文作者李凤琪与八角鼓艺人研究曲目

青州八角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州宣传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八角鼓(青州八角鼓

2012-03-02 09:09 http://qzxc.qznews360.com/15004486/20120302/344470.html  

“山东八角鼓”是青州满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它是由伴奏乐器有八只角而得名的。八角鼓又名八旗鼓。鼓框系木制,鼓面蒙蟒皮,八角象征八旗,演奏时左手持鼓,右手弹击,同时说唱。

“山东八角鼓”是青州满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它是由伴奏乐器有八只角而得名的。八角鼓又名八旗鼓。鼓框系木制,鼓面蒙蟒皮,八角象征八旗,演奏时左手持鼓,右手弹击,同时说唱。演奏技法分搓、拍、摇、簸、弹、挑等。山东八角鼓表演形式分为独唱、拆唱、群唱几种;唱词吐字以京腔为准,按字行腔,平仄要求较严。独唱最早是打着八角鼓唱,后来就在曲头曲尾中加上各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单弦牌子曲。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有的也并用其它乐器,而八角鼓在乐队中领弦。

00_看图王(1).jpg

八角鼓分布在青州市益都街道办事处满族聚居地—北城社区(原山东驻防旗城)。清乾隆37年—41年(公元1772年—1776年),阿桂将军领兵攻打大、小金川,士兵们自娱自乐高唱岔曲,后得到乾隆皇帝赞美,轰动京城。青州驻防八旗兵曾参加过大、小金川战役,因青州驻防八旗直属北京,同京都往来频繁,八角鼓便最早传入青州北城,传唱至今。

山东八角鼓自传入青州北城,至今已200多年。其发源于满族,扎根于青州,在传承过程中基本未发生变异,保留着独特原始的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尤其是其唱腔和发音,以标准的早期满族方言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研究清朝满族语言、民俗,特别是青州驻防旗城满族居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八角鼓鼓身设计构思巧妙,兼具象征意义;其演奏技法多样,唱词吐字以京腔为准,按字行腔,平仄要求较严,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八角鼓通俗易懂、活泼幽默,抒情色彩浓厚、渲染力强,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八角鼓兴盛时,青州满族居民几乎人人会唱,并广为流传。其艺术形式对山东省其它说唱艺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承载着山东满族特有的艺术理念,也是山东满族人民重要的思想寄托。


青州旅游传媒

青州满族八角鼓

发布时间:2012-01-22 15:14:25

001Qu7Anzy6PYFVO8BTad&690.jpg

清朝中叶八角鼓这一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由于青州八旗原由驻京八旗抽调而来,八角鼓便最早传入青州北城,成为八旗民兵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久演不衰。青州满族八角鼓艺术最为繁荣的时候,青州满族居民几乎人人会唱,而且带动了整个山东满族的说唱表演。它承载着青州满族特有的艺术理念,也是青州满族人民重要的思想寄托。青州北城会唱八角鼓的有男有女,有兵有民,均为自我娱乐的“票友”。每逢出师凯旋,新官上任,喜庆节日,北城便有演唱活动。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鼓框系木制,用八块乌木或紫檀木、红木、梨花木和骨片拼粘而成。规格尺寸有异,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鼓单面蒙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型的透孔,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质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质鹅绒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八个角,八面鼓墙,或谓象征着清代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个旗;或谓象征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每角与角之间嵌2片小钹,象征16佐。鼓外铜钉下挂有铜环系杏黄色丝绳双节纽,下垂两股穗,表示谷生双穗,喜庆丰收。由于演唱者所属各旗旗色不同,穗色也随之而异。二穗颜色不同,一个杏黄,一个鹅黄,象征内八旗与外八旗;穗长三尺,暗合三才。一说原为黄、蓝二穗,黄穗者为皇室所用,蓝穗者为平民所用。八角鼓上蒙蟒皮,意为内外蒙古,象征中国统一。八角鼓外观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除可作乐器欣赏外,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八角鼓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拇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现在常用的有坐、垫、轮、搓、拍、摇、簸、弹、挑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曲调的拖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文化厅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到青州考察八角鼓时,尚能集中五、六位老人在一起演唱。其中有男有女,曲调悠扬动听,声情并茂,十分感人。为了能使这一少数民族艺术继续流传,2007年青州市根据青州满族八角鼓的价值和其濒危状况,制定了保护该项目的五年计划。时至今日,已将搜集到的青州满族八角鼓资料制成文本和音像材料列入第二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根据北城老人们的回忆和文字资料记载,整理出大批青州满族八角鼓曲牌、曲目,使这朵少数民族曲艺史上的奇葩永远绽放。


曲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青州满族八角鼓

2009年4月8日 星期


八角鼓


87岁的八角鼓演唱者徐淑颖

清代中叶,旗兵们征战沙场,浴血奋战,为鼓舞士气而高唱岔曲。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种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竟然会打动清朝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继而轰动京师,然后又机缘巧合地流传至青州,并历经200多年,保存至今。这种说唱形式就是满族八角鼓。

  每当旭日东升,阳光灿烂的日子,青州市益都街道办事处北城社区87岁的满族老太太徐淑颖就坐在自家门口,唱起伴随她一生的八角鼓,于是巷道里便传出街坊邻里都十分熟悉的曲目《陈琳抱妆盒》:“口尊公公细听奴云,东宫国母,李氏太真产下了殿下,国家主君。西宫娘娘起狼心,一心要害小主君。狸猫替换下小殿下,(太平年,调)教谕奴婢害他的身,奴无奈出宫门,前思后想难狠心,有心摞在鱼池内,明有王法暗有神。公公你何不发慈心,救出国家的小主君……”。

  清朝中叶八角鼓这一曲种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由于青州八旗原由驻京八旗抽调而来,八角鼓便最早传入青州北城,成为八旗民兵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直久演不衰。青州满族八角鼓艺术最为繁荣的时候,青州满族居民几乎人人会唱,而且带动了整个山东满族的说唱表演。它承载着青州满族特有的艺术理念,也是青州满族人民重要的思想寄托。青州北城会唱八角鼓的有男有女,有兵有民,均为自我娱乐的“票友”。每逢出师凯旋,新官上任,喜庆节日,北城便有演唱活动。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鼓框系木制,用八块乌木或紫檀木、红木、梨花木和骨片拼粘而成。规格尺寸有异,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鼓单面蒙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型的透孔,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质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质鹅绒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八个角,八面鼓墙,或谓象征着清代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个旗;或谓象征着“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每角与角之间嵌2片小钹,象征16佐。鼓外铜钉下挂有铜环系杏黄色丝绳双节纽,下垂两股穗,表示谷生双穗,喜庆丰收。由于演唱者所属各旗旗色不同,穗色也随之而异。二穗颜色不同,一个杏黄,一个鹅黄,象征内八旗与外八旗;穗长三尺,暗合三才。一说原为黄、蓝二穗,黄穗者为皇室所用,蓝穗者为平民所用。八角鼓上蒙蟒皮,意为内外蒙古,象征中国统一。八角鼓外观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除可作乐器欣赏外,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八角鼓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拇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现在常用的有坐、垫、轮、搓、拍、摇、簸、弹、挑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曲调的拖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文化厅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到青州考察八角鼓时,尚能集中五、六位老人在一起演唱。其中有男有女,曲调悠扬动听,声情并茂,十分感人。为了能使这一少数民族艺术继续流传,2007年青州市根据青州满族八角鼓的价值和其濒危状况,制定了保护该项目的五年计划。时至今日,已将搜集到的青州满族八角鼓资料制成文本和音像材料列入第二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根据北城老人们的回忆和文字资料记载,整理出大批青州满族八角鼓曲牌、曲目,使这朵少数民族曲艺史上的奇葩永远绽放。        记者冯砚农通讯员赵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