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杨培皓
    

基本信息

杨培皓

性别:男

年龄: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艺人 

从艺品类:锔艺

从艺年限:10年

单位及职务:杨培皓锔瓷工作室

所属地区:青州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2019

个人简介

杨培皓,男,山东省青州市人,从事锔艺技艺,第七批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父亲是位木匠,从小耳濡目染,就爱上了传统的手工活。做过木工,还雕过石头,练就一双巧手。几年前接触锔瓷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从此踏上了锔瓷的自学之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凭着这股劲头和对锔瓷的痴迷,逐渐掌握了这门手艺,技艺越发精湛。

这几年,随着锔瓷技艺越来越高,其名声也越传越远,从亲朋好友到客户介绍,全国各地慕名来锔瓷的人越来越多。“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八个字,是他本人的工作态度,客户寄来的是一份信任与希望,他给的是一份成全与珍惜。

个人图片

3_副本.jpg

5_副本.jpg

主要作品

2_副本.jpg

4_副本.jpg

媒体报道

90秒丨青州非遗锔瓷传承人杨培皓 让碎瓷器演绎重生


 来源:齐鲁网


齐鲁网12月28日讯 有句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用锔钉像订书机一样将瓷片钉起来。使器物得以重生。在山东青州就“藏”着这么一位匠人,虽是半路出家,却凭着自己的兴趣“玩”出了名堂。

77777.JPG

杨培皓,他的父亲是位木匠,从小耳濡目染,就爱上了传统的手工活。做过木工,还雕过石头,练就一双巧手。几年前接触锔瓷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从此踏上了锔瓷的自学之路。

11111.JPG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凭着这股劲头和对锔瓷的痴迷,杨培皓逐渐掌握了这门手艺,技艺越发精湛,并入选为第七批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锔瓷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锔补之精细用心如同抚养幼儿,锔得漂亮才叫出活。任何一件东西到杨培皓的手中,必须想好怎么锔,用什么钉,脑子里有画面才能下手。

6666666.JPG

“有时候一个东西,想好几上想不出怎么弄来,你弄出一个东西来,必须达到,首先你自己得看着顺眼,达到你最理想的效果。”找碴对缝、划线定点、打孔上钉,任何一个步骤都考验功力。沉得住心气,耐得住寂寞是一个锔艺匠人基本的特质。“打孔的话,你比如说壁厚两毫米,你就得打一毫米多,接近2/3,不能打透了,打透了就漏水。必须得心静,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心平气和地,慢慢地打。”为了让工作少受干扰,杨培皓一般都会在夜深人静时挑灯夜战,埋头苦干。锔钉不仅仅是修复器物,而是要使它成为装饰,使其与器物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珠联璧合之美。

55555.JPG

“这是云南的一个浪鬼柴烧,当时快递给他邮的时候打烂了,当时它这个地方,釉面缺了很多,用钉盖不起来,我用银做了个竹子的形状,把这个底下缺釉的地方盖起来了,做完了,看着有点单调,做上一个月亮,疏竹月影。”春华秋实的公道杯,在破损处镶嵌“莲蓬”花钉,寓意更佳;一片荷叶,让其融入整体时,又多了亮点,美观和谐又不失实用。在杨培皓锔瓷经历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33333.JPG

这几年,随着锔瓷技艺越来越高,杨培皓的名声也越传越远,从亲朋好友到客户介绍,全国各地慕名来锔瓷的人越来越多。杨培皓说,现在还有不少未拆封的包裹,春节前就暂时就不再接活了,全身心将这些器物修复好,让它们“回家过年!”

444444.JPG

“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八个字,是杨培皓的工作态度,客户寄来的是一份信任与希望,杨培皓给的是一份成全与珍惜。

闪电新闻记者 高成刚 编辑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