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赵永德
    

基本信息

赵永德

性别:男

年龄:63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艺人 

从艺品类:金首饰及镶嵌,临朐银饰

从艺年限:45年

单位及职务:临朐县银饰艺人

所属地区:临朐县

师承:父亲

徒弟:

浏览次数:2593

个人简介

赵永德,1961年生,现为临朐县非遗“银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临朐县作协、摄协、文艺志愿者协会、民间艺术文化创意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公平正义网(北京)廉政观察员等职。

1979年高中毕业后,赵永德便跟随父亲学习银矿金矿的冶炼技艺,1990年组织开采银矿,自己冶炼,制作纯银饰品。随着时代发展,炼银炼金技术大大提高、改进,由原来的每天炼几斤银子,到一天炼几十斤之多。银产品也翻了好几番,种类多达几十种。

银饰纯手工冶炼,质地纯正、做工精细。常见产品有:银块、银条、元宝、钩子、银碗、筷子、酒具、茶具、银尺、梳子、项链、手链、耳坠、耳环、戒指、锁子、茶具等产品,兼具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临朐银饰以多样的品种、精巧的工艺著称,且美观大方。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有很大的保健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医疗保健功效。

近年来,多次参加“非遗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骈邑古韵”非遗聚集区的展示、展销等活动,倍受大家的关注。

荣誉证书

2018年11月9日临朐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朐银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奖励证书

2018年其作品《清明上河图》在中国潍坊2018年传统工艺创意大赛中荣获优秀创意奖。

个人图片

2.jpeg

主要作品

3.jpeg


4.jpeg

201807230918547216.png 201807230919101278.png

媒体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朐银饰”深受社会好评。馈赠亲友最佳选择

 2019/1/7 11:22:59 

公平正义网1月7日讯

1.jpg

临朐银饰,是临朐人民从当地银矿中选择合适的原矿,经高温烧制熔化后再筛选出高度纯银,经过化银、冷却、加工等步骤,最终制作出精美的银饰品,其制作工艺最早可追溯到元朝。

2.jpg

临朐银饰种类繁多,基本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足饰和服饰5个大类,另外还包含元宝、钩子、银碗、筷子、勺子、酒具、茶具、银尺、梳子、锁子等银饰产品。

3.jpg

临朐银饰虽已传承百年,但其依然秉承传统的手工技艺,主要包含炼银、化银,锻打、下料、粗加工、做铅托、精加工、焊接、酸洗等步骤,为了美观还有镶嵌、点翠、珐琅等工艺。

4.jpg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腾飞,手工制作银饰这项技艺已经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正面临逐渐被现代机器批量生产所代替的危机。加上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手艺活苦累且收入难以养家糊口,不愿学习传承技艺,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使这项技艺濒临失传。

5.jpg

6.jpg

7.jpg

8.jpg

为更好的保护传承这一传统工艺,2018年该项目经临朐县人民政府批准为临朐县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jpg

临朐银饰主要特征

1.原材料特征:银矿石分为黑色、白色、黄色等几种颜色。自然界中常以自然银、硫化物等形式存在,除独立呈粗粒单晶存在,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外,还有呈分散状态存于与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中。

2.工艺特征:纯手工冶炼,质地纯正、做工精细、色泽明亮。

3.产品特征:有银钩子、手链、项链、耳环、耳坠、戒指、锁子、梳子、银碗、筷子、勺子、镇尺、元宝、银杯子、酒具、茶具等产品,还有银条,兼具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

10.jpg

11.jpg

临朐银饰的重要价值

审美价值:以多样的品种、精巧的工艺著称,且美观大方。

实用价值:银碗、筷子等日常餐具、酒具、茶具,欣赏的同时还可使用。

保健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医疗保健功效。

历史价值:传统的手工工艺,饱含了银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孕藏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习俗,传承着当地文化、农业文明和传统礼仪,有特定的地域性特点。

12.jpg

13.jpg

临朐银饰的代表性传承人

赵永德,1979年生,90年代组织人员开采金银铜铁矿,自己冶炼黄金、白银卖给临朐县和潍坊潍坊市人民银行,从1990年打造银首饰至今。

20**年成立临朐县鑫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万。2018年被评为临朐银饰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其打造的产品主要包括镯子、手链、项链、耳环、戒指、元宝、锁子、筷子、勺子、杯子、酒具、茶具、梳子、镇尺等。其中代表性作品《清明上河图》在中国 潍坊2018年传统工艺创意大赛中荣获优秀创意奖。

14.jpg

临朐银饰的传承谱系

第一代:赵文焕,1828年生。1861年自五井赵家庄迁至王庄村,自幼跟上辈祖传学习炼银炼金和银匠工艺制作,产品有:银块、银条、银戒指、银镯子、耳环、耳坠等饰品,深受邻里乡亲们欢迎。

第二代:赵世元,1875年生,从小跟父亲学习炼银炼金技术和银匠制作,产品有所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项链、手链、脚链等饰品,很受大家欢迎。

第三代:赵香春,1922年生,自幼跟父亲学习炼银炼金技术,以及银匠制作工艺,技术层面大有提高,比以前的有模有样,形状好也光滑,开始制作镇尺等礼品。

第四代:赵永德,1961年生,1979年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银矿金矿的冶炼技艺,跟随时代发展,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炼银炼金技术不断改进提升,为临朐银饰的保护传承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临朐银饰的历史渊源

人类使用银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公元前三千年,在西南亚一代的两河流域文明里便发现了有银制的器皿。在我国《禹贡》一书记载有“唯金三品”,“唯金三品”即金、银、铜,可见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我国考古学者从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错"(一种用金、银丝镶嵌的图案)。汉唐时期是我国银器制作的繁荣期。考古实物表明,这个时代出土的银器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做工上,都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品类多,各种纹饰图案都非常的精细。到了宋元时期,银器的制作逐步商品化,从前只有皇室贵族才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开始流传佩戴,与前代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是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明清期间除了官方铸造局,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制作了很多金银器,其中以银器为最多,清康熙、乾隆年间,银器、银饰品的使用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而是步入了每个家庭,不分贫富贵贱三教九流,女人头戴银头饰、男人腰佩银挂件已成为一种时尚。

临朐寺头的银饰制作从元朝就已开始,据记载,那时候的制作银饰是最简单、最普通的镯子,也为官府制作银子、银块等。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增加了戒指、耳环、耳坠等饰品。建国以来继续沿用传统方法冶炼纯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银碗、银筷子、手链、脚链等多种饰品。

90年代以来,赵永德学习继承老一辈技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改革,改进新的方法和程序,增加了各式各样的纯银保健杯、酒具、茶具等产品,促进了临朐银饰的跨越式发展。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临朐银饰相关制品及作品

1. 相关工具:熔银炉、风匣手锤、手钳、多功能成套錾切工具,工作台案、虎钳、喷枪、焊枪喷灯、坩埚、量具钢卷尺、角尺等。此外,还有各种用途的烧铸铜模、多功能锉刀、大小铁皮剪、圆规、角度尺、长柄丝状紫铜刷、平头砧子银面、紫铜、焊锅、胶土、焦炭皂角石灰、白矶、硼砂、火钳、凿子、钳子、小掀、勺条、绷纱、盛银子模具等。

2. 作品:银块、银条。元宝、钩子、银碗、筷子、酒具、茶具、银尺、梳子、项链、手链、耳坠、耳环、戒指、锁子、勺子等各种银饰产品礼品。


20.jpg

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