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张尔安
    

基本信息

张尔安

性别:男

年龄:74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艺人 

从艺品类:锔艺

从艺年限:15年

单位及职务:张尔安锔艺工作室

所属地区:潍城区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2082

个人简介

张尔安,男,1950年生,滨州邹平人,1984年移居潍坊,为中石化潍坊输油处退休职工。在中国石化集团潍坊输油处工作,因为特别喜爱收藏古瓷碗,而得外号“张大碗”。

多年一直热衷收藏,特别是退休后时间充裕,便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古玩、紫砂壶收藏上。与其锔艺结缘还是收藏相联,因在收藏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残品,拿去找人维修花费很大,而且还不满意,如果自己会锔艺那该多好。2007年,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张尔安就开始着手筹备工具,随后便开始了这门古老手工锔艺的学习。

锔艺分粗活、细活两种。小时候看到的锢炉匠大都干的是粗活,主要是修补盆、锅、水缸等,以牢固为主。细活则不仅要求牢固还得美观,像修补紫砂器皿就是细活。光凭记忆照着葫芦画瓢是不行的,得自己琢磨如何高效率地把活干细干好。”经过长期摸索,张尔安终于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锔艺。

起初学习锔艺只是为了自己收藏服务,但是后来张尔安发现收藏紫砂壶以及残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锔艺行业却几乎空白。最近这几年收藏紫砂壶的人很多,有些残品经过修补后实用性、观赏性仍然别有一番风味。

锔艺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处处反映着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碎块越多、锔子越小、器身越薄、操作难度越高,越需要手眼仔细配合。张尔安锔过最小的锔子,长度只有3毫米多,需要用镊子夹着,最大的锔子长度有50毫米。

锔艺虽然与发达的商业社会渐行渐远,但仍属于民间文化范畴,不应该就此失传。自己筹办的潍坊锔艺文化展正在十笏园博物馆展出,目的就是借助历史和实物资料,将曾经的艰难岁月展现给现代年轻人,让锔艺这一中国古老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锔瓷主要分河南、河北、山东3个派别,主要区别在工具的使用上。河北以皮钻为主、河南以弓钻为主、山东则是以砣钻和弓钻为主。

到了清朝乾隆盛世时期,在三大派的基础上又分为两大类——粗活和秀活。粗活就是为普通人家破碎的日用瓷器修补,通常被称作锢炉匠。另一类秀活,是专为达官显贵享乐而服务的锔瓷细活,锔钉考究,纹饰与所修瓷器搭配,使锔瓷变为破中求立的手艺,从而兴起了“锔活秀”。

从此,锔瓷行当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以至于,有人故意在紫砂壶中浸泡黄豆,利用黄豆之力撑破壶,再以秀活修补。

老一辈的锔匠,担子一头挑起工具箱,一头挑起炉子,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他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锔盆、锔碗、锔大缸嘞!”有人来锔,放下担子,左手拉炉子的风箱,右手从工具箱中取工具,这样方便干活。

如今,这样的场景在街头巷尾几乎已销声匿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破几只碗,好像并不值得一补,再买新的便是。近几年,重拾锔瓷,并加入新的设计元素,如果还只是用两脚钉把物件锔起来,把古代的手艺传承下来没有任何变化,肯定会被历史淘汰。

毋庸置疑,现在锔瓷行业已经没落了。来找的客户大致有三类:祖传的物件、价值不菲的古董和友人赠送的礼物。将器物当作念想,睹物思人。

个人图片

1.jpg


06_0630.jpg

173146_4e006502d579e_副本.jpg

主要作品

1.jpg

2.jpg

3.jpg

4.jpg

媒体报道

锔壶人张尔安:让碎壶重生

潍坊城市周末的博客 (2015-09-18 09:06:47)


“磨剪子咯,磨菜刀咯,不快不要钱咯……”大部分的潍坊人儿时记忆中都有着这样的景象:身背磨刀石的手艺人,一路吆喝,走街串巷。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不断发展,高楼大厦取代了过去的宽窄小巷。那些关系生活点滴的手艺人也渐渐淡出城市的舞台,但还有一些老手艺人仍旧执着地坚持着。

在高科技、大工业的冲击下,老手艺的繁盛年代已渐行渐远。“技术进步了,工艺革新了,老手艺难以跟上时代,注定要被淘汰。”尽管老手艺的消逝是大势所趋,但追忆传统的人士仍对此感到深深的失落和惆怅。作为城市曾经的一道风景,老行当的消失,带走了一段历史。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便利和欢乐的老行当,可以被淘汰,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它曾经代表的那个时代。

从本期起,本版将陆续刊登潍坊老手艺人的故事,追忆那些正在远去的潍坊老手艺,展现潍坊手艺人的精湛工艺以及对手艺的热爱与追求。

“锔盆、锔锅、锔大缸……”还记得儿时那些走街串巷的叫喊吗?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些只存在于童年的记忆中,而对有的人来说,这些叫喊声却牵动着他的梦。以前,专门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匠人,叫做锔匠。

早年间,锔匠在潍坊非常普遍,现如今,锔匠的身影在人们的脑海中越来越模糊,而锔艺中最难的一种技艺——锔壶,掌握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65岁的张尔安就是一名锔壶者,令人惊讶的是,他并不是从小就会这门手艺,而是半路出家,60岁才开始学习研究,成为当时潍坊唯一一位锔壶人。张尔安告诉记者,锔匠活计这门民间手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锔壶手艺,又叫“捧瓷”,是锔匠活计中最难的一种。因为茶壶大多为泥土烧制而成,脆而易碎,要把裂了纹甚至破碎了的壶重新拢在一起,技术要求非常高。锔出的活儿不仅要严丝合缝,还要美观、中看。这就要求锔壶者不仅要极具耐心,还要有信心和创意。

张尔安爱好收藏,尤其是紫砂壶,不过,在收藏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残品,拿去找人维修费用往往很大,于是,他决定自己学习锔壶,将这些残品变废为宝。据张尔安介绍,起初学习锔艺他只是为了自己的收藏服务,但是后来张尔安发现收藏紫砂壶以及残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锔艺行业却几乎空白。“当时在潍坊要想找个能锔壶的人,根本不可能,要想掌握这门手艺,必须靠自己。”张尔安说,凭借自己小时候对锔匠活计的一点点记忆,他不断摸索,克服了无数困难,最后研究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锔壶技艺。

张尔安说,他的锔艺之路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合适的钻头。“最开始的钻头我是在地摊上买的,回来照着记忆里小时候锢炉匠那个手拉钻的样子做了一个,但根本钻不动。后来我去商品城买玛瑙珠时,发现人家在珠子上打的眼挺好,就问老板要了个钻头,回来一试很好用。”钻头有了,但固定壶用的铜丝锔子又遇到了困难。张尔安说着拿出他的第一件作品,记者看到上面的铜锔子粗细不一,分布不均。“当时我拿红铜丝用锤子砸扁然后锔上了,但很难看,而且红铜丝太软,不适合锔壶。”张尔安说,随后他又踏上了寻找适合锔壶的黄铜丝之旅。由于市场上黄铜丝很少,张尔安费尽周折才找到它,后来,他又买来拉丝板,花大力气拉出各种尺寸的铜丝,才制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锔子。

这几年,找张尔安锔壶的人不计其数,他的技艺也变得炉火纯青。张尔安锔过最小的锔子,长度只有3毫米多,需要用镊子夹着,最大的锔子长度有50毫米,他还用17天的时间复原了碎成60多块的粉彩天球瓶。

随着紫砂壶收藏热,锔壶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因此,关注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仅仅是关注而已,虽然很多潍坊市民甚至外地人都想跟张尔安学习锔壶技艺,但大多没能坚持下去。张尔安说,锔艺虽然与发达的商业社会渐行渐远,但仍属于民间文化范畴,不应该就此失传。为此,张尔安在十笏园博物馆长期开办潍坊锔艺文化展,他想借助历史和实物资料,将曾经的艰难岁月展现给现代年轻人,让锔艺这一中国古老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