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杨广文
    

基本信息

杨广文

性别:男

年龄:69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龙虎斗打击乐

从艺年限:49年

单位及职务:青州市海岱乐团团长

所属地区:青州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9869

个人简介

杨广文,男,1955年10月生,“龙虎斗打击乐”项目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2013年8月成立“青州市海岱乐团”任团长。以此更有力推动当地这一古老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青州民族器乐曲《龙虎斗》,自500年前,由衡王府传播出来之后,民间艺人始终按照固定曲谱代代传承,因此,完整地保持了乐曲的原貌,保存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与研究价值。《龙虎斗》虽然流传于民间,却是古代音乐家的创作作品,旋律优美,变化丰富;配器巧妙,富有表现力。乐句酣畅淋漓,气氛昂扬激越。乐曲表现出鲜明的形象性与动作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既引人入胜,又动人心弦。《龙虎斗》既可以无限反复地长时间独立演奏,又可以为高跷、旱船、龙舞、狮舞、秧歌等民间舞蹈伴奏。如此完整而富有艺术品位、多种功能的锣鼓打击乐曲,是为全国唯一。《龙虎斗》具有浓郁的历史积淀、民族风范和地域特色,拥有足够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位,反映出深厚的科学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

荣誉证书

  2010年5月第二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2.jpg

image005.jpg


主要作品

image003.jpg


媒体报道


【非遗系列五】“青州龙虎斗”传承人走进民族中专课堂

2017-04-11  无界无疆 

4月7日下午,“非遗”项目青州龙虎斗传承人杨广文和王丽敏首次走进民族中专课堂,与民族中专师生座谈,并传授了青州龙虎斗的基本知识。

首先杨广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青州龙虎斗的历史沿革。青州民族器乐曲《龙虎斗》,自500年前,由衡王府传播出来之后,民间艺人始终按照固定曲谱代代传承,因此,完整地保持了乐曲的原貌,保存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与研究价值。

《龙虎斗》虽然流传于民间,却是古代音乐家的创作作品,旋律优美,变化丰富;配器巧妙,富有表现力。乐句酣畅淋漓,气氛昂扬激越。乐曲表现出鲜明的形象性与动作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既引人入胜,又动人心弦。

《龙虎斗》既可以无限反复地长时间独立演奏,又可以为高跷、旱船、龙舞、狮舞、秧歌等民间舞蹈伴奏。如此完整而富有艺术品位、多种功能的锣鼓打击乐曲,是为全国唯一。

《龙虎斗》具有浓郁的历史积淀、民族风范和地域特色,拥有足够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位,反映出深厚的科学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

接着杨广文老师向同学们传授了青州龙虎斗的基本知识,耐心的讲解了龙虎斗曲谱,教学生基本的鼓点节奏型,领着学生打节拍。



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青州市海岱乐团举行揭牌仪式

信息来源:青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发表者:文宣 发表时间:2013-08-07

8月5日上午,青州市海岱乐团揭牌仪式在东圣水文化娱乐广场举行。青州市政协副主席孟庆刚先生与青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国伟先生为青州市海岱乐团成立揭牌。海岱乐团的成立将为活跃我市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州市海岱乐团的前身是圣水鼓乐队,其表演的打击乐“龙虎斗”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该乐队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演艺水平不断提高,演员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人,现已能够上台演出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合奏节目20多个。今年以来,该乐队积极参加青州市举办的“千场大戏送农村,公益舞台乐万家”演出活动,其良好的台风和较高水准的演出质量得到了专业人士的普遍好评。

青州市政协副主席孟庆刚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希望海岱乐团成立后,继续努力提高水平,为打造“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城市品牌,真正实现唱自己的戏,演自己的事的美好愿望,有力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演出团体的艺术提高,把优美动听的乐品和歌声奉献给全市人民,为青州的文化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还有:青州市文联、青州市文化馆、东圣水村两委的主要领导以及青州市海岱乐团的顾问成员、名誉团长、领导和部分演职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齐鲁创作中心主任刘杰先生为青州市海岱乐团的成立赠送了“妙奏通神”的题词。(曾宪升 图文)


360

龙虎斗打击乐

  自明朝至今,在古城青州,就流传着器乐曲《龙虎斗》。《龙虎斗》原为管弦与锣鼓合奏乐曲。乐曲传到民间之后,因管弦乐器及其演奏较为复杂,又因锣鼓打击乐器与演奏相对简单,打击乐曲又可独成体系,因此,管弦曲便被删除,而由锣鼓曲单独演奏,并流传至今,且保存完整。在青州市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龙虎斗》名列其中。

  一、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龙虎斗打击乐

  所属地区: 山东 · 潍坊 · 青州市

  遗产编号:Ⅱ-34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青州市

  遗产级别:市

  二、概述

  “龙虎斗”打击乐采用南音乐器配合锣鼓,有时“清唱”小曲,以儿童为主唱者,往往采用轮流对唱的形式,别具一格,乐队的主要标志是在一只雕刻古雅的长型鼓架(形似轿子),上放置通鼓和小鼓各一面,由两个人扛鼓而行,司鼓者横进边打两面鼓,有时还兼助唱指挥,气氛昂扬高吭,被誉为“龙虎斗”。

  自明朝至今,在古城青州,就流传着器乐曲《龙虎斗》。由于该曲目历史悠久,并且与皇亲国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也就更加地声名远播。在青州市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龙虎斗》名列其中。

  ●源于皇族

  青州,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为历代皇族所推崇。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间艺术研究专家鲁鸿恩介绍说,明朝时,就有藩王于此就藩。一为洪武皇帝朱元璋之子齐王,一为成化皇帝朱见深之子衡王。衡王朱祜璋居青州长达40年。40年间,朱祜璋交游于骚人墨客,潜心于琴棋书画,对音乐尤为偏爱。他时常邀集文人雅士,创编乐曲,演奏于王府之内。此间,器乐曲《龙虎斗》传播至民间,引起青州乡民喜爱。

  随后,该乐曲便被一代代打击乐爱好者凭口耳相传,承继下来。现在主要流传于青州城区与周边一带,即王府、益都、昭德、东坝、云门山、王母宫六个办事处,以及五里、普通、邵庄、弥河、东夏、黄楼、东高等镇。

  ●旋律优美

  《龙虎斗》原为管弦与锣鼓合奏乐曲。乐曲传到民间之后,因管弦乐器及其演奏较为复杂,又因锣鼓打击乐器与演奏相对简单,打击乐曲又可独成体系,因此,管弦曲便被删除,而由锣鼓曲单独演奏,并流传至今,且保存完整。

  《龙虎斗》所用打击乐器为:鼓、锣、大跋、小跋、手锣等。手锣充当指挥之任。《龙虎斗》器乐曲极具文学意境,旋律优美,变化丰富;配乐巧妙,富有表现力;乐句酣畅淋漓,气氛昂扬激越,表现出鲜明的形象性与动作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既引人入胜,又动人心弦。它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始终营造着令人振奋的艺术氛围。故此,对《龙虎斗》旋律,在青州是无人不熟悉,无人不喜爱,同时又百听不厌。

  总之,《龙虎斗》具有浓郁的历史沉淀、民族风范和地域特色,拥有足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反映出深厚的科学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研究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历史文化以及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互相融汇的艺术规律等,均有重要意义。

  ●传承有望

  虽然前些年《龙虎斗》面临失传,但现在又有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一古老的器乐曲。

  虽然《龙虎斗》源于皇族,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前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演奏打击乐无法与经济效益相联系,年轻一代人也就很少有人爱好此道。

  近年来,文化部门多次举办舞蹈、秧歌大赛,支持鼓励打击乐《龙虎斗》的传播。另一方面,有此专长的老人也纷纷重拾“旧家什”,义务带徒弟。这样,面临失传的《龙虎斗》在新的时代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