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苗贵富
    

基本信息

苗贵富

性别:男

年龄:71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东路大鼓

从艺年限:54年

单位及职务: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所属地区:诸城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9255

个人简介

  苗桂富,男,1953年生,诸城市百尺河镇崔家庄村人,现任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潜心勤学苦练,苗桂富成为众多说唱演员中的佼佼者。随后苗桂富被调进百尺河电影队用诸城大鼓搞幻灯宣传,由于效果突出,被选调参加了全省幻灯会映,其中节目《周铁蛋》被选中晋京汇报演出。

  80年代以来,苗桂富先后主演了诸城大鼓《包公劝嫂》、《探月亮》、《诸城十领先》、《婆媳情》、《擂台选婿》、《二娥比翼双高飞》等优秀曲目,其中《爱的奉献》、《贤惠媳妇找婆婆》分别在省市获奖。1998年5月,中央电视台摄制了《诸城大鼓及其传人》专题片,向全国推介诸城大鼓及其传人苗桂富。

  90年代以来,苗桂富多次率团队在全市春节电视晚会上演出诸城大鼓节目。

  2007年,诸城大鼓被审定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桂富被确定为"诸城大鼓艺术传承人"。

  2008年6月被确定为第一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荣誉证书

  2008年6月第一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现任诸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奖励证书

  《爱的奉献》、《贤惠媳妇找婆婆》分别在省市获奖。

  1998年5月,中央电视台摄制了《诸城大鼓及其传人》专题片,向全国推介诸城大鼓及其传人苗桂富。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老干部之家枕岩

[党员交流] 诸城非遗——诸城派东路大鼓

 发表于 2015-12-17 14:02:15 

  诸城派东路大鼓是流行于诸城市百尺河镇一带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起源于唐、宋时期的白龙山药会。此时期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小调受宋代末期“鼓子词”的影响,形成了大鼓。

  清末民初诸城大鼓日臻完善,把木鱼改成书鼓,把敲钟改为打钢板,形成了把说、融唱、演、情为一体的民间文艺形式。之后,流行区域逐渐扩至鲁东地区,所以又称“东路大鼓”。其曲调清新质朴、活泼流畅;唱词接近生活,雅俗共赏。其说唱形式灵活多样,内容新颖。

  传承谱系:台五——邱元清——孙耀伦——王仲欣——王传功、隋廷玉——苗桂富——苗娜

  1998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录制了“诸城大鼓及其传人”的节目,向全国播放。

201411011414807802010.jpg201411011414807817018.jpg

  

360百科

东路大鼓

东路大鼓是一种山东滨州、潍坊地区的汉族说唱艺术。分为滨州东路大鼓和诸城东路大鼓,诸城东路大鼓简称"诸城大鼓",其前身是"东口大鼓"(简称"小东口"),是由"小东口"演变而来。早在清朝末年,东口大鼓便在诸城流行。其演唱形式是:一般采用大鼓(支在三脚架上的扁鼓)和钢板(浮板为月牙形、底板为长方形)伴奏,演唱者边击鼓、板,边说唱,唱词为韵文,兼以散文念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东口大鼓的曲调刚健有力、活泼流畅,语言通俗质朴,深受群众喜爱,故当时以说书为业的民间艺人数不胜数。

  目录1基本信息2曲艺概述3表演形式4代表人物5演唱风格6曲艺发展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东路大鼓

  所属地区:山东潍坊诸城市

  遗产编号:Ⅴ-41

  遗产类别:曲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诸城市

  遗产级别: 市

  二、曲艺概述

  “东口大鼓”(简称“小东口”),是由“小东口”演变而来。早在清朝末年,东口大鼓便在诸城流行。其演唱形式是:一般采用大鼓(支在三脚架上的扁鼓)和钢板(浮板为月牙形、底板为长方形)伴奏,演唱者边击鼓、板,边说唱,唱词为韵文,兼以散文念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东口大鼓的曲调刚健有力、活泼流畅,语言通俗质朴,深受群众喜爱,故当时以说书为业的民间艺人数不胜数。知名的有:台五、丁四、张老十、王仲高等,其中尤以台五、丁四成就最高,时有“南有丁四、北有台五”之说。当时演唱的曲目主要有《回龙记》、《金簪记》、《丝绒记》、《绣鞋记》、《香莲帕》、《刘公案》等,另有《吕洞宾戏牡丹》、《罗成问卦》、《单刀赴会》、《拷红》等小段。常见的说书形式有集市说书、厅房说书、炕头说书三种。

  三、表演形式

东路大鼓

  集市说书者多为民间职业艺人,以说长篇为主,这集说罢,欲知后事,下集分解,听众兴趣盎然,欲罢不能,下次逢集自然还会来听。此类说书者常说的书目有《刘公案》、《济公传》、《杨家将》、《武松》等。厅房说书是指地主豪门把说书高手请至家中厅房演唱,主人茶余饭后借听书聊作消遣,以助雅兴。说唱的内容多为才子佳人一类的风流韵事,诸如《四海棠》、《香莲帕》等。炕头说书者多半是业余的,其方式为一人说唱或照本宣科,时而解说,家人及邻居围坐炕上,洗耳静听。说唱的内容主要涉及家庭伦理之类,诸如《巧奇冤》、《绣鞋记》等。

  四、代表人物

  台五是“东口大鼓”的集大成者,而深得台五、张老十等“东口大鼓”名家三昧真传的王仲欣,则在学习和继承这一流行于诸城的民间曲艺的基础上,积10年创作和说唱经验,把“东口大鼓”发展为“诸城大鼓”。王仲欣是相州镇学究村人,自幼酷爱大鼓,曾多次向台五、张老十等人请教,加之他天资聪慧,很快掌握了演唱大鼓的技巧。1958年秋,时为小学教师的王仲欣调到县农业展览馆,接受了以大鼓的形式宣传大豆丰收经验的创作任务。他以“东口大鼓”为基础,吸收台五唱腔精华,取众家之长融为一体,记成简谱,正式定名为“诸城大鼓”。他利用诸城大鼓这种新形式创作的《诸城大豆喜获丰收》这一具有新内容的节目,搬上舞台演出后,立即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一连几十场,观众座无虚席。1960年2月,诸城大鼓节目参加了昌潍专区汇演,被评为优秀节目,潍坊文化馆、广播站均录音播放,一时轰动了潍城。同年3月,诸城大鼓节目组随昌潍专区文艺代表团赴济南参加山东省职工业余文艺汇演,又被评为优秀节目。自此之后,一些兄弟县市的文艺爱好者相继来诸城学习大鼓,东路大鼓开始流传,为更多的群众所喜闻乐见。

  五、演唱风格

  东路大鼓的演唱风格为:清新豪放,刚柔相济。伴奏除用传统的鼓、板、三弦外,又加了坠琴。唱腔基本固定,过门有规律可循,即板起板落(顶板唱,腔落板),抑扬顿挫分明;首句多以中音“5”起兴,音调悠扬,节奏舒缓,具有“振场”的作用,中间插入念白时,唱腔嘎然而止,名曰“快结尾”,有人弦俱寂之奇;结尾句一般收束在中音“1”上,又名“慢结尾”,有曲尽韵余之妙。演唱者注重舞台形象美以及“声”和“情”的结合,讲究唱曲兼唱情,因此格外能打动听众。

  六、曲艺发展

  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东路大鼓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不仅注入了民歌成分,同时揉进了茂腔音调,演出形式亦趋向多样化,在全县汇演过程中,出现过不少独唱、对唱、群唱的优秀节目。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传统剧目的恢复上演,诸城大鼓曾一度出现繁荣局面。但进入80年代后,因受流行歌曲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这一曲种已是门庭冷落,几近消亡,仅在一年一度的全市春节文艺晚会上时有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