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高永福
    

基本信息

高永福

性别:男

年龄:87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蚕丝韵言

从艺年限:62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所属地区:临朐县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10004

个人简介

  高永福,男,1937年生,潍坊市临朐县人,“蚕丝韵言”项目的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事蚕丝韵言已有50多年。


荣誉证书

  2012年12月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作品

image002.jpg

媒体报道


临朐桑蚕与《蚕丝韵言》

加入时间:2013年10月18日

  《蚕丝韵言》,其形式为五言、七言韵辙长诗,内容是桑蚕丝生产的整个过程,语言尽用方言俚语,字字入目,句句易懂,用绵绵的方言慢慢的,层次鲜明地阐述着桑蚕丝这一曾经那么熟悉遍及家乡临朐的产业,恰便似游走在乡间的林荫道里,如杏花碎雨,似杨柳春风的感受,袭占心头,沁人肺脾。

  《蚕丝韵言》由《蚕丝韵言》和《续蚕丝韵言》两部分组成,其中《蚕丝韵言》为五言句,516句,2580字。《续蚕丝韵言》为七言句,564句,3948字,整个韵言由暖种、收蚁、饲育、培桑、伐桑、储桑、调桑、用糠、用网、眠起、上簇、摘茧、制种、捡种、买茧、制丝、作棉、抽棉线等21个部分组成,详尽地阐述了蚕丝生产的整个过程,涉及了蚕丝生产的生产要领、季节要求、防病治病、生产工具、注意事项、经验教训等产、收、制、售的所有环节,按照季节时令和蚕丝生产的顺序步骤一贯到底。

  《蚕丝韵言》采用方言韵律,流畅明快,朗朗上口,通篇绝无乖僻词字,易诵易记,对学习和使用者而言,文化水平要求低,人人能用,学可致用。《蚕丝韵言》除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外,还是一本桑蚕生产的万能教科书;就桑蚕知识而言,它是一部不可多得,无可替代的教科书,就指导桑蚕生产而言,它还是一本无所不及的工具书。此书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当时实业家的高度重视,而且深受蚕业生产者的欢迎,曾印发省内外,对蚕业生产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1930年前后,在临朐及周边地区的村学里还一度作为启蒙读物使用,在临朐农村凡受过初等教育的老者,每每提到《蚕丝韵言》一书,都能熟悉的背诵几句。

  临朐古名骈邑,乃“地宜五谷,桑麻条文彩”的富饶之乡,早在殷商时代,临朐人民即受惠于桑蚕生产,在西周和战国时期,临朐桑蚕生产已相当繁荣,据《史记》记载:“齐州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到了汉代,临朐的丝绸即以美观、轻软、保温、耐腐而誉满中外,行销西域各国。所产名绸“齐纨鲁缟”誉冠四海,赢得了“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的赞誉(见班婕妤《怨歌行》),并以“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之句,形容鲁缟之薄细,杜甫诗“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也足以反映出唐朝时期齐鲁一代桑蚕生产之盛况。到明清时代,茧丝绸已成为当地劳动人民维持生计和交纳赋税的经济来源,据《临朐续志》记载:“邑人养蚕,其来甚久,种桑之田,十亩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九”,可谓“家家丝蚕,户户筐箱”。民间称蚕为“宝宝”、“天虫”等,足见桑蚕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说到桑蚕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乃是其任何一项产业所不能及的。首先,对于桑蚕生产,人们是有专用语的,如砍桑叫“打桑”,买桑称“拔桑”,起眠曰“抬蚕”,桑叶吃完了是万不能说吃完了的,必须要说“吃满了”;对养蚕人也是极有讲究和要求的,近期经办过丧事的,给老人戴孝的,是一定不能接触桑蚕的,就是产妇或接触过产妇的人,也是不能参加的,甚至连养蚕的房子都是不可进入的;养蚕室的周围,人们都要轻步细语,不得喧哗,不然会惊动“宝宝”,那是不得了的事情。别怪人们如此虔诚,那是有原因的,开春以后农民都在为生产投入,卖茧所得是人们一年来在青黄不接之际的第一笔收入,对有的家庭来讲,可能是一年中唯一的经济收入,既然这样,如此认真虔诚也就不足为怪了。

  桑蚕浑身是宝,记得早些时,生产队在交售蚕茧时是会偷偷留下一点的,用一口大锅,原始的缫丝木架缫成丝,每户分得一二两,专门用作“上鞋”的线,将鞋底鞋帮缝合到一块,是做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有技巧的工序,用丝线缝制,又轻巧,又结实,是最理想的,女人们拿它作珍宝。我们几个一般大的小子总会围在那些缫丝的锅台边,听着铮铮的缫丝声,看着大锅里乱蹦的小茧,急切的盼望那被慢慢剥出的蚕蛹,等到缫丝的老者均匀的分给大家,像成就了一番大事般捧回家,看那老人用它惬意的下酒,那是很心满意足的事。老人们说:“十个蛹子顶个馍馍”。蚕排的便人们称作蚕沙,在农村人们习惯用作枕头的填充物,用它填制的枕头,且不说对高血压病有特效,单单那枕上去的感觉也舒服的很,会嗅到隐隐的绿色的味道,它会在梦中将你带到绿色的丛林,然后在丛林中做些童年的事情,一觉醒来,满头的清爽。采完桑叶后的枝条也不全是用作柴烧的,须得剥下桑皮,造纸的作坊购了去做成的桑皮纸结实得很,会用作大排场的。记得童年时,老人到集上买一把用铁丝编成的手提灯笼的骨架,必须一并带回桑皮纸裱糊在灯架上,然后粘贴上奶奶用红纸剪成的蝴蝶,点燃用作灯芯的蜡烛,手提了,随着一跳一跳的火焰颠颠地去拜年,是很有感觉的事。

  桑树死了也有用处。那根上的皮,中药称作“桑白皮”,是主治伤中、五劳六极,崩中绝脉,补虚益气的良药;桑叶亦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桑的果实称桑葚,味甘甜,食之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有安魂镇神聪慧不老之功效。蚕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病变致死的干燥体,叫做僵蚕,能治小儿惊痫、中风失音、风寒入内、喉痹咽肿。桑与蚕浑身是宝,死活都是宝。

  (图四)

  建国后期,临朐县对桑蚕生产采取了办蚕校,开创育种厂、蚕药厂、缫丝厂,举办长、短期培训班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全县的桑蚕丝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河边桑、路边桑、间作桑、高干桑、专用桑园等种植形式蓬勃兴起,当时整个农村绝没有不养蚕的生产队。寺头镇的赵兰英,就曾因带头组织和发动妇女采用新法养蚕,取得优异成绩。1957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96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分别出席了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见当时国家对桑蚕生产的重视与临朐桑蚕生产之盛况。

  临朐人民聪慧勤劳,文化底蕴深厚,人们自古就有以顺口溜、歌谣等文学形式启迪后昆,教育子孙为人处世,或授人以经验教训、生活常识的良好习惯。在长达几千年的桑蚕生产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如“蚕盛多打箱,苇席须要宽,老眠要做茧,簇子用密苫,盐须早驮下,入瓮打茧腌”;“捎着打桑斧,梯杌抗在肩,捎桑把蚕喂,省把功夫耽”等不计其数的关于桑蚕丝生产知识的歌谣、谚言等,广为流传,临朐县五井镇下五井村许椿亭自1918年开始,广泛搜集整理,经后人不断完善增续,逐渐形成了现在流传的《蚕丝韵言》。

  许椿亭(1872—1927年),原名诗仁德,字耀山,出身于贫寒的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在家中一面劳动,一面从学于长兄,21岁中秀才。许椿亭自幼聪慧好学,在书法绘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当时临朐县著名书法家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取了省立高等学堂,但因家境贫困未能入学,同年又考入了官办的省农林学堂,清宣统二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1918年在省立蚕丝劝业场养蚕部任技,1925年在临朐县女子蚕校任校长,教授新法养蚕,该校因战乱中途停废,许椿亭也因时局变故,心情浓郁,病困交加,于1927年农历七月十日病逝家中。

  许椿亭一生潜心研究桑蚕生产,主要著作有:《蚕丝韵言》《续蚕丝韵言》《鲁桑述》《中国实用养蚕论》《养蚕浅说》等,流传最广的是《蚕丝韵言》。

  许椿亭针对当时“一般农民素乏普通支书,知有中而不知有外,知有旧而不知有新……致天产美利,甘自暴弃”的实际情况,将“旧规中之弊端及新工上之要件对照互证,编为音语,道以俗言”编著了《韵言》这本民生切要之作。

  《韵言》首先运用了“世界四蚕国,日本伊法兰,唯有我中华,诸事俱占先”概括高瞻的语言,纲领全书,然后以“想自西陵氏,躬亲教养蚕,运之夏商周,方法渐完全”等讲述了我国桑蚕生产的起源与兴衰。既讲述了“随意给桑叶,不论鲜不鲜”及“见病胡疗治,方法多野蛮”的旧法养蚕引起的“洒疗俱无效,想赚反赔钱”的严重后果,又阐明了“室具要消毒,暖种休贸然”、“温室当徐升,胚子保安全”等新式养蚕带来的“全球皆喜用,价格日昂然”、“此时西陵氏,拍手笑九泉”的革新效果;从“清明过节三五天,天气不暖亦不寒”、“最好日升一二度,骤高骤低有伤残”的暖种时令及注意事项,讲到“见蚁夜间种须包,两连一纸括周遭”、“过晚蚁干不发育,过早不齐惘费劳”的收蚁要领;从“小眠切叶嫩复鲜,挨次饲育渐多添”、“昼间量少夜量大,天阴宜少多晴天”的饲育事项,讲到“老眠六日见熟蚕,上簇须分早中晚”、“方丈之室簇两个,每台四层恰方便”的老蚕上蔟等操作程序。自种桑、养蚕、到缫丝、售丝,无所不及。

  《蚕丝韵言》通篇采用庄农日语写成,如:

  清明五六日,出箱置蚕匾。

  平铺休重叠,气温防变迁。

  冷则加炭火,太暖亦伤残。

  室温当徐升,胚子保安全。

  骤升复骤降,受害不待言。

  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特别是段落与内容转折的时候,还采用了“这是乡村俗,学校却不然。竭力谋提倡,方法益精研”等过渡语言,轻松自然,流畅无痕。

  《蚕丝韵言》是劳动人民生产知识和文化修养的积累,也是人们勤劳智慧的结晶,这种特色文化的魅力使其在民间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它用长篇韵诗这种独特的形式,详尽地阐述一种产业是很少见的。人们对其所用方言的心领神会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韵言》的形成与流传对中华桑蚕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还对桑蚕生产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对研究方言韵诗、桑蚕文化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纺织产品及市场不断丰富繁荣,丝绸制品不再处于优势,因国际国内丝绸市场疲软茧价偏低,人们经济意识增强,纷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寻找其他致富途径,使桑蚕产业逐渐萎缩,桑、蚕、绸产业陷入低谷,又因以讲述桑蚕生产为内容的《蚕丝韵言》与其他抒情格律韵诗有很大区别,以及方言韵诗的流传局限性等原因使其陷入濒临失传的绝境。

  自1982年开始,由临朐县丝绸公司和文化馆组成挖掘小组,历时两年时间对《蚕丝韵言》进行挖掘整理。2007年县文化馆精心组织投资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第二次挖掘整理,现《蚕丝韵言》已被编入《临朐县人文自然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