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马镇华
    

基本信息

马镇华

性别:男

年龄:87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省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小章竹马

从艺年限:74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昌邑市围子镇西小章村

所属地区:昌邑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9673

个人简介

  马镇华,男,汉族,1937年1月生,第二十四世传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昌邑市围子街道西小章村村民。

  跑竹马,是西小章村从元代沿袭至今的一种集出征列阵、戏剧表演、民间舞蹈和武术打斗于一体的特殊民间歌舞。参加跑竹马活动40多年,多年来自费维修竹马、服装道具等,努力传承小章竹马,多次参加各类展演活动。

  小章竹马是由其二世祖马亮在元朝末期所创。马亮死后,马亮之孙马原,在洪武二年,举家由莱西迁入昌邑,繁衍生息,发展为现在的西小章村。小章竹马也就此在西小章安家落户,并代代相传。

  为防止别人偷师学艺,小章竹马,一向是传内不传外,所有的表演内容都是由氏族长者口述传授,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即使传承到现在,也只有马氏家族的人会表演。因此也称小章竹马。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众多陷入困境的民间艺术一样,小章竹马也从曾经的极度繁荣,慢慢的衰落,甚至一度濒临失传。

  面对困境,小章竹马的传承者们虽然很无奈,却没有放弃。西小章村每年都要拿出五六千元钱来,用于小章竹马道具的购置、维护和演出费用。昌邑市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小章竹马,除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还把它成功申报了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省市两级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小章竹马传承人的代表,马镇华也准备首次在小章竹马的传承历史上把表演内容、步法、技巧和马氏拳法等用文字整理下来,并打破原来的口述和传内不传外的传授做法,愿传授给喜爱这门艺术的非马氏家族的人们,让小章竹马走出西小章村,让小章竹马永远地传承下去。


荣誉证书

  2011年11月第三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凤凰网山东频道

被唤醒的归属感 小章竹马

 来源:凤凰网山东频道综合整理 14:24

昌邑小章竹马

正月初八是正式跑竹马的日子,一般是上午去宋庄为本家族的另一支表演,下午再返回到西小章村表演,仪式具体包括试马、备马、出马、跑马等。

地点:潍坊昌邑市围子街道西小章村

时间:农历正月初八



小章竹马

推荐理由

作为一项村民自发的乡土仪式表演活动,小章竹马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类型,如真刀真枪的武术表演,马家祠堂,马氏族谱、祖碑,新老墓田,新修龙王庙等。此外,小章竹马的定场演出,集地方小戏、舞蹈、武术、杂耍于一体,热闹非凡。

历史源流

“小章竹马”是山东昌邑地区西小章村在每年正月初八举行的一种仪式性表演活动,集出征列阵、戏剧表演、民间舞蹈和武术打斗于一体。该村村民98%的人姓马,马氏家族有自己的家谱、祠堂,祠堂里有供奉历代先祖的“老影”。活动组织者主要为马镇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兴墀(西小章村书记)等。

在西小章村,关于竹马的起源主要有“马亮创制竹马说”、“马青山移植竹马说”。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并不多,以村民马炳辉为代表。按照村民马炳辉的说法,在元朝的“初年的初年”——也就是元朝没建国的时候——那是忽必烈以前,还没统一元朝,它想统一南宋,但又一时难以征服,便采取了一个隔离战术,先把南宋包围起来。公元1252年蒙哥当皇帝时,元朝先将世居云南的大理国消灭。元人征战,一开始喜欢杀戮,往往是征伐之处尽行屠戮,所以山东这一带人烟稀少。征战大理时,他已经开始重视人口,便将保留下来的人口迁送到无人之地。马氏家族的一世祖、二世祖便于此时从云南迁居到莱西双山。30年后,元军平定东南之后, 又开始征伐西南缅甸一带。此时,双山马家的三世祖马合被推举当兵,参加了此次征战。最终元朝大获全胜,并将劫掠来的财物、美女选送北京,也就是向元大都运送,马合自然参与其中。小章竹马表演的就是这段历史。双山马家发展到了五世,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就是马亮元帅。马亮一生仕途顺利,最后官拜“管军总把都督大元帅”。然而,他一直苦于家族人丁不旺,代代单传,这在当时可是个大事。对他正为此事忧闷时,手下一个军师近前献计,说只要你们把竹马跑起来,马家人就一定能兴旺起来。据说这个军师就是汉中人,他们那里流行竹马。马亮一听大喜过望,遂命以军师为首编制了一套竹马戏,并以马亮之祖父马合征伐缅甸一事为该戏的背景。马亮是武将出身,不通文艺,但却喜论兵法战策,遂在竹马表演中融进古代行兵布阵之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小章竹马的编创有马亮元帅的一大部分功劳。

在西小章村,赞成“马青山移植竹马说”观点的人数相对较多,小章竹马的组织者、在村内颇有威望的马镇华便是其中之一。而他是从活到99岁、逝于1958年或1959年的马思京那里听说的。其主要情节为:洪武二年,马原带着老婆,挑着两个孩子逃荒来到了小章。因为双山地界土地稀薄,凹涝薄碱,为了找个好地方,从莱西来到小章。按直线算这一路就要110多里,那时候小章这一带土地极为肥沃。当时住在这里的,主要是后来划分为东小章村的住家户,而属于后来西小章村的只有一家土著居民——马青山。明朝时兴同姓联字,所以同姓的马原与马青山联成一字,定居于此,马原算是马青山的义子。马青山是御木匠,年年清明时节要到北京去送交他在家里做好的秋千,再在北京干一段时间的木工活,就可以回来。竹马就是马青山在明朝永乐年间从北京移植过来的,据说当时他同时还从北京拉回来一大车绒线,那本是供京城妇女打秋千时防护磨手用的。还有与此相似的另外一种说法是,马青山因为年年去北京,见多识广,脑筋很聪明。他发现家里孩子们都喜欢玩竹马游戏,拿着个秫秸,当马骑着跑,就琢磨着自己做出了竹马。

文化特色

发生在年节期间的小章竹马表演活动,既是该村马氏家族的祭祖仪式之一,同时也是该家族年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集体狂欢特质。

竹马表演对于西小章人的当下生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年节活动之中能够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显示出文化传承的坚韧性。首先,竹马表演增强了村落内部家族之间的凝聚力,成为他们年节聚会的一种方式;其次,小章竹马表演是当地马氏家族跨村落的联系纽带,西小章村与宋庄的马氏家族由此形成拜年与回拜的礼仪关系。村落与跨村落的集体欢娱,使得这一带马氏家族的年节活动丰富活跃。

年节中的小章竹马表演,在集体性的狂欢活动中,引导活动者通过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张扬,实现对琐屑现实的超越。在小章竹马的演者与观者那里,有对于同一个祖先的缅怀,小章竹马唤醒了他们这种带有一定宗教性质的宗族归属感。以此为旗帜,每个人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压抑已久的情感尽情的释放。


新浪山东

潍坊昌邑小章竹马“跑热”非遗传承

来源:中国文化报  15:41

农历二月初二,潍坊昌邑市围子街办西小章村近百人的竹马队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由非遗传承人马镇华率领的小章竹马演出队正在进行春节巡演,队伍中不时传出阵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街道两旁挤满了前来看“马队”的群众,场面热闹非凡。

“小章竹马本来没有这么‘火’,近年来,经过昌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挖掘和包装后,不仅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还成立了表演队伍。”传承人马镇华说。

潍坊昌邑小章竹马“跑热”非遗传承

潍坊昌邑小章竹马“跑热”非遗传承

跑竹马,是西小章村从元代沿袭至今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歌舞。据传承人马镇华讲,小章竹马表演的是元末明初,一元朝武将奉命押送美女去南方进贡,遇山游山,遇水玩水的行进过程。队伍的最前面,有一青年挑着一面“马”字大旗,为马队旗号。接着便是武术队的化装武士,武术队之后便是马队。马队最前面是一马童打扮、手提马鞭的队列指挥,称作“马牌子”。随后是男左女右的4对竹马和老座马,座马之后是一个挑着绣有“龙”字督军旗的士兵。再后是18名扛腊杆子的护马武术队员。整个队伍,最少60余人,多时100多人,阵容强大,十分壮观。整个竹马表演程式复杂,演技精彩,打斗念唱,花样繁多。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小章竹马曾面临着生存危机。2006年起,昌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专门人员,加大对郭家庄大秧歌的挖掘、抢救、整理工作,2009年小章竹马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昌邑市建起了昌邑民间艺术中心,成立了民间艺术家协会,定期组织小章竹马演员切磋表演技巧,在多处中小学中设置了模仿演出活动课程,让中小学生了解小章竹马,使小章竹马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现在,每逢节日,传承人马镇华都会带领着小章竹马表演队伍在西小章及周边的村落之间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凤凰网山东

昌邑小章竹马 村民们的集体狂欢

来源:凤凰网山东频道综合整理  10:23


小章竹马

“小章竹马”是山东昌邑地区西小章村在每年正月初八举行的一种仪式性表演活动,集出征列阵、戏剧表演、民间舞蹈和武术打斗于一体。该村村民98%的人姓马,马氏家族有自己的家谱、祠堂,祠堂里有供奉历代先祖的“老影”。活动组织者主要为马镇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兴墀(西小章村书记)等。发生在年节期间的小章竹马表演活动,既是该村马氏家族的祭祖仪式之一,同时也是该家族年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集体狂欢性质。

一般在大年初六左右,村民走亲访友基本结束。竹马器具以及各种器械的整理、试马排练等活动便开始了,遂成为全村人关注的焦点。正式跑竹马的日子则是正月初八,一般是上午去宋庄为本家族的另一家支表演,下午再返回到本村表演。

竹马器具整理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七下午,器具存放于马家祠堂这一全村最神圣的地方。这天大清早,以马镇华为主的村民们来到祠堂,从距离屋顶棚1米左右之处的檩木隔层上小心翼翼的取下9匹竹马。而后每人手拿一柄小刷子,熟练地清扫着竹马身上的积尘,同时检查竹马的各个部件是否松动,想办法把它弄牢靠些,以免明天场上表演时有所遗失。

竹马器具整理完后,马镇华开始指挥着清点武术器械。小章竹马表演队中现有武术器械20多件,据说在20世纪60年代时曾有100余件。西小章人对这套祖传兵器有着特殊情感,几乎视为镇村之宝。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土法上马“大炼钢铁”的口号喊得震耳欲聋,村里几乎所有的铁器都已经贡献出来,但惟有这套兵器却留存下来。

初八早晨6点半左右是包括化妆在内的祠堂备马的时候。如今,化妆事务主要由村民孙桂莲负责。具体化妆程序是,化妆师先将一条黑布带在演员的头上缠绕数圈,系好,以此将化妆者的头发拢住,再将一管一管的颜色挤到调色板上,这就算完成了准备工作。然后,化妆师先用粉红颜色在“女马”的脸上、手上抹上一层底色;再在调色板上调好大红颜色,在自己手上试过色,开始往女马的两眼边际涂抹;再用眉笔勾出眼线;往女马头上戴上珠翠花冠,试试松紧是否合适,太松容易掉下来,太紧演员又不舒服;最后再检查一遍,在需要补色的地方补上色。

整个竹马队来到大街上。在从祠堂到汽车等候的村口这段路上,武术队员们不断地往上抛接着大刀、马叉,红缨枪,有的能扔到二三十米高;马镇华老人将一副绳鞭耍得让人眼花缭乱,男马女马紧随其后在交叉换位中行进。然后是行进中的乐队,有1面大鼓,1面堂鼓,2面锣,2副钹。靠前面的大鼓放在一个木框里,由两位中年妇女在两边拎着,“掌鼓佬”马炳亭用双槌击打出鼓点。这时候,部分村民也搀和进这长长的竹马队伍中来。走到村口,男马女马杂坐于一辆大卡车后面车厢的长条凳上,武术队员坐在后面的一辆福田牌货车上,很快就到了宋庄村。于是,一年一度热热闹闹的跑竹马活动即将开始了。

正月初八这天,作为拜年形式的宋庄巡演和本村演出是小章竹马表演的主场。早上八点左右,当竹马队来到宋庄村口时,还未等全部人马下得车来,乐队已经奏起了锣鼓。宋庄早就有人前来接应,竹马队又开始了串街表演,宋庄的一群人也在村头不远不近向这边观望。将要行至村头,一串长长的红鞭炮燃放起来,立时热闹起来。竹马队伍来到村中的几棵老槐树下,在一位马氏家族长辈的家门前开始转圈打场子,马镇华在街心耍起绳鞭,武术队员在圈边扎住阵脚,随即将大刀、马叉在土地上架起几个漂亮的图案。观演者都纷纷跑到墙根一棵老槐树边一个凸起的土台子上。鞭炮声不断响起,昭示着宋庄村民对于竹马对的欢迎与感谢。西小章来的表演者与宋庄的观演者都是平日里相识甚至是相熟的人,表演一结束就各找个人叙话,递上烟酒糖茶,整个场面呈现出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

竹马表演时,经常有身着便装的武术队员在台中央做徒手对打,这时候,竹马队员会围绕场边慢行,锣鼓声也会降低音高。大约几十招后,裁判员马镇华便双臂平伸作一个亮相姿势,命令队员退下。还会有一些青年作武术套路表演,年轻的朝气、威武的表演时常博得阵阵掌声。整个表演中都督旗的表演也比较引人注目。明黄色武士装为他增色不少,而他的功夫也相当不错,一连串高难度的侧踢、摆踢动作为他引来一片赞叹声,观众开始骚动起来。都督旗表演的拳法表演结束后。锣鼓声骤然间洪亮起来,竹马队立刻由场边慢慢踱步的状态转到场地中央地带表演起来。此刻都督旗手把高高的红色龙旗静静地站立在场地中央,纹丝不动,任由9马10人在身边穿梭,表演出一种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拔的气势,两下里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09szb_tou_03[2].gif

昌邑“竹马”

日期:20101202来源:农村大众

23[1].jpg

25[1].jpg

昌邑市围子镇西小章村有一门独有的家族仪式性表演活动——跑竹马,也称小章竹马。小章竹马以其传承历史悠久、演员阵容庞大、表演形式独特、服饰行头精致、唱念动作流畅等鲜明地域特点和传统韵味,被国内民俗研究专家誉为村落家族式竹马艺术的活化石,成为昌邑市文化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悠久的历史

跑竹马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游戏,早在东汉时期的《小儿诗》中,就有嫩竹乘为马,新蒲折做鞭的描述。唐代李白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到了宋代,跑竹马逐渐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据小章竹马传人马镇华介绍,小章竹马是由其二世祖马亮在元朝末期以其祖父马合征伐缅甸一事为背景,从元朝行军作战的四门阵五花阵双钩连环阵二龙戏珠阵十门变化阵八卦连环阵和马氏家传武术演化而来,是集出征列阵、戏剧表演、民间舞蹈和武术演练于一体的民间竹马戏。据了解,小章竹马不单纯是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还是一个祈福仪式。马亮当家时,家里人丁单薄,时任元朝正三品都督元帅府元帅的马亮便请了高人给他参谋,并让他的行军幕僚按照行军阵法和自家拳法,以模仿元朝末期,朝廷为各地镇守元帅赠送美女的行军过程为内容,整合成了一套新的跑竹马表演形式。每到春节,家将们就演练一番,期望借助将士们的勇武之气,驱邪镇妖,保佑全家平安,人丁兴旺。从此小章竹马作为马氏家族内部的祈福仪式传承下来。马亮死后,马亮之孙马原,在洪武二年,举家由莱西迁入昌邑,繁衍生息,发展为现在的西小章村。小章竹马也因此在西小章安家落户。 为防止别人偷学,小章竹马,一向是传内不传外,所有的表演内容都是由氏族长者口述传授,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只有马氏家族的人会表演。

庞大的阵容

小章竹马的竹马是用竹片和藤条扎成的,架子上用纸粘糊,涂上红、黄、黑等颜色。马身分为两部分,前半身连着马头,后半身连着马尾。马脖子用牛皮制成,拽动马鬃,马头可随意摆动。 表演时,演员穿上道具,各自手持马鞭,分别把马的前半身和后半身绑在自己的前身和后身,按照演练的步法,做出各种动作。小章竹马的表演与武术相结合,威武壮观,人见人爱。马队由九人九马组成,两侧是四男四女、八匹马,中间一匹黄膘马,由一个身穿元朝官服的督军押后,称作老座马。男骑手古代兵卒打扮,扎手巾,穿兵服,后心有字,面部画粉面小生脸谱,手提马缰,身佩刀剑;女骑手头戴珠翠,身穿红绿缎袄,腰扎彩裙,古代闺秀装束,队前有一挑字旗的旗手,俗称马牌子,队后跟随一名挑绣有字大旗的兵卒。此外还有化妆为武士的抛、滚马叉者;耍单、双刀者;耍拐子枪、梢子棍者;耍钢鞭、绳鞭者;耍红缨枪者。整个演出队伍大致需要4080人,阵容非常庞大。

挖掘与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小章竹马也从曾经的极度繁荣开始慢慢地衰落,甚至一度濒临失传。 1975年以来,昌邑市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挖掘整理,使这一民间瑰宝得以延续。然而近年来,村里年轻人长年外出打工,平日学练竹马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整个西小章村,会跑竹马的也就二三十人,能练上一套马家拳法的不足十人,竹马的扎制技艺面临失传。为了继承和发扬小章竹马这一民族瑰宝,昌邑市成立了小章竹马挖掘保护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小章竹马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力量挖掘整理小章竹马的表演内容、唱腔、步法、技巧和马氏拳法等,搞好有关文字、影像资料保存;扶持现有表演队伍,购置、更换、维修小章竹马表演道具。此外,还定期组织小章竹马演职员切磋表演技艺,提高小章竹马的演出水平和风格。作为小章竹马传承人的代表,马镇华表示将打破原来的口述传授办法,准备把表演内容、步法、技巧和马氏拳法等用文字整理下来,传授给愿意学的非马氏家族人。

如今,小章竹马已三次应邀出席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受到部分专家、国际友人及广大观众的赞誉。小章竹马也于2006年申报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进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昌邑市准备将小章竹马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生涛  李洪帅


2009_003.gif

昌邑:失落的"小章竹马",非遗文化陷传承困境

来源:齐鲁晚报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个古老的儿童游戏,演化为—种乡间社戏之后,“跑竹马”便—直被山东省昌邑市西小章村马氏宗族奉为传世之宝。

当乡间民艺逐渐脱离生养她的生存土壤,宿命便不难预料,随着在乡村生活中逐渐地被弱势化、边缘化,其最终有可能沦为历史墙壁下的文化碎片。而对所有喜爱它们的人来说,除去曾经辉煌的泛黄回忆,便只剩有心无力的无奈叹息。

早上6点,73岁的马镇华都准时带着自己的十几只羊出门吃草,因为这些羊每年会给他带来数千元的收入。

放羊只是为了谋生,马镇华的另一种责任更加沉重。在这个从13岁起就跟在村里大人屁股后面学武术、跑阵法的老头儿胸中,包罗着跑竹马的全套技艺,如今的他,已是村里公认的第29代传承人。

不过,他自豪又不开心,因为在这个拥有着1530人,马氏族群占据98%的村子里,他是唯一的选择。当年和他一块学艺的几个老人,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去了市区谋生,难得回来一趟,剩下的几个也因为长年不练,身体已不听使唤。马镇华成为竹马技艺的“活化石”。

这活化石越来越寂寞,在大部分时间里,他没事可干,每天除去放羊,就是待在家里喝茶、看书看电视。

以前村里用来跑马练拳的祠堂,如今大部分时间都闲置着,在他的眼里,现在族人们对这套技艺虽然还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真正把精力放在这上面的人少了。

当年是一种什么样的盛况啊?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村里的竹马队伍到昌邑市区表演,160多人的队伍装满了四个大卡车。演出之后的几天,新闻联播中的三分钟,让全村一阵沸腾。

而现在,大概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真正耍上一把。作为这项技艺的权威,他眼里的竹马队比以前是差得远了,人数勉强能凑够60人,表演者大体能模仿上招式,那种几十年修炼出来的气质却是模仿不出不来的。看着年轻一辈出了错误,压阵的他在外面跳着喊话,大声纠正。

按照宗族传统,竹马技艺都是口口相传,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练站姿、学武术、跑阵法。从寒露到第二年清明,有大把的农闲时节可供练习,不愁学不会。但是马镇华近年来已经开始陆续把拳法记在书上,传给下一代的族人。他担忧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连基本的架势都没快没时间学了,一旦自己去世,纯正的竹马技艺可能失传。

这个大概只有中学水平的老人,用毛笔的小楷一笔一划的开始在泛黄的书纸上复制着自己的记忆,但五年的时间,只写了大约百十页纸。

当市场化的浪潮从这个小村落席卷而过,小章竹马这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和众多的传统技艺—样,陷入到快节奏谋生与慢节奏传承的矛盾之中。

马镇华最终没有在儿子一辈人中培养出一个徒弟。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年轻的一辈人,为了达到自己“儿子不行,孙子行”的设想。两年前,他在村里的祠堂开设了武术培训班,武术班不收钱,学艺者是村里的十几个10多岁的少年。

这批少年倾注了马镇华的大量心血,但事情的结局却不是他能左右。如今,上高中,读大学几乎已成为每一个年轻人的必经之路,将来这些孩子究竟能留在村里几个,他说不准,也说了不算。

马镇华愁的是传人,作为小章竹马表演的组织和领导者,该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马兴墀当前最大的困扰就是资金。

纯商业演出这一步,马兴墀的前任马炳盛没敢迈,他也不敢。按照祖上的规矩,竹马是一种非常圣神的艺术活动,附带着来自祖先的祝福,族人们都听说并一直坚信,创立这门技艺之前,马氏的祖先数代单传,而竹马出现之后,一直多子多孙,因此村子里一直流传着“一年不跑马,一年不旺相”之说。

数百年的积淀让竹马的传人形成了一种高贵的气质,这门技艺向来“传内不传外”,“没人邀请不上门”。

在成为山东省非遗之后,马兴墀接待的访客越来越多,其中甚至包括远涉重洋而来的外宾,但是令他头痛的资金问题仍无法解决。有专家告诉他,山东省的非遗最少有5万元的政府财政支持,政府官员也当场表态,为了竹马艺术他们将积极向上面申请资金。然而,早在2008年就已经是省非遗的竹马,至今也没有拿到一分钱。

如今,竹马的传承人们又将竹马申报了国家非遗,并紧张的等待结果。马兴墀又听说,成为国家非遗,竹马能获得不低于20万元的财政支持。(庄文石 片/吴凡)



小章竹马申请国家非遗

被民俗专家誉为“村落家族式竹马艺术的活化石”

2010年5月24日 星期


小章竹马演员表演节目。

在昌邑市围子镇西小章村有一门独有的家族仪式性表演活动―――跑竹马。因该项活动仅有西小章村的马氏家族会表演,因此也称小章竹马。小章竹马以其传承历史悠久、演员阵容庞大、表演形式独特、服饰行头精致、唱念动作流畅等鲜明地域特点和传统韵味,被国内民俗研究专家誉为“村落家族式竹马艺术的活化石”,成为昌邑市文化的一个亮点和品牌。523,记者从昌邑市获悉,昌邑市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为小章竹马申请“非遗”。

创自元末概不外传

跑竹马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游戏,早在东汉时期的五言古诗《小儿诗》中,就有“嫩竹乘为马,新蒲折做鞭”的描述。唐代李白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到了宋代,跑竹马逐渐成为民间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据小章竹马传人马镇华介绍,小章竹马是由其二世祖马亮在元朝末年以其祖父马合征伐缅甸一事为背景,从元朝行军作战的“四门阵”、“五花阵”等和马氏家传武术演化而来,是集出征列阵、戏剧表演、民间舞蹈和武术演练于一体的民间竹马戏。

据了解,小章竹马不单纯是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还是一个祈福仪式。

马亮死后,马亮之孙马原举家由莱西迁入昌邑,繁衍生息,发展为现在的西小章村。小章竹马也就此在西小章村安家落户,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为防止别人偷学,小章竹马一向是传内不传外,所有的表演内容都是由氏族长者口述传授,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即使传承到现在,也只有马氏家族的人会表演。

表演形式威武壮观

小章竹马的竹马是用竹片和藤条扎成的,架子上用纸粘糊,涂上红、黄、黑等颜色。马身分为两部分,前半身连着马头,后半身连着马尾。马脖子用牛皮制成,拽动马鬃,马头可随意摆动。表演时,演员穿上道具,各自手持马鞭,分别把马的前半身和后半身绑在自己的前身和后身,按照演练的步法,做出各种动作。

小章竹马的表演与武术相结合,表演形式威武壮观。小章竹马的马队由九人九马组成,两侧是四男四女、八匹马,中间一匹黄膘马,由一个身穿元朝官员服装的督军押后,称作“老座马”。男骑手古代兵卒打扮,扎手巾,穿兵服,后心有“兵”或“勇”字,面部画粉面小生脸谱,手提马缰,身佩刀剑;女骑手头戴珠翠,身穿红绿缎袄,腰扎彩裙,古代闺秀装束,队前有一挑“马”字旗的旗手,俗称“马牌子”,队后跟随一名挑绣有“龙”字大旗的兵卒。此外还有化妆为武士的抛、滚马叉者;耍单、双刀者;耍拐子枪、梢子棍者;耍钢鞭、绳鞭者;耍红缨枪者。整个演出队伍大致需要4080,阵容非常庞大。

将传授给愿学的人

小章竹马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甚至一度濒临失传,昌邑市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挖掘整理,使这一民间瑰宝得以延续。作为小章竹马传承人的代表,马镇华表示将打破原来的口述传授办法,准备首次在小章竹马的传承历史上把表演内容、步法、技巧和马氏拳法等用文字整理下来,传授给愿意学的非马氏家族人,让小章竹马走出西小章村,让小章竹马永远地传承下去。

据了解,小章竹马已于2006年申报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进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本报记者齐文本报通讯员李生涛李洪帅


585b2c344775f11_看图王(1).jpg

 昌邑吧

小章竹马马氏家族的独有表演

2008-12-18 13:33

新闻作者:新浪昌邑

本站在昌邑市围子镇西小章村有一门独有的家族仪式性表演活动——跑竹马。因该项活动仅有西小章村的马氏一族会演,因此也称小章竹马。

跑竹马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游戏,早在东汉时期的五言古诗《小儿诗》中,就有“嫩竹乘为马,新蒲折做鞭”的描述。唐代李白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大约到了宋代,跑竹马逐渐成为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

据小章竹马第二十四世传人,现年71岁的马镇华老人介绍,小章竹马是由其二世祖马亮在元朝末期所创。马亮死后,马亮之孙马原,在洪武二年,举家由莱西迁入昌邑,繁衍生息,发展为现在的西小章村。小章竹马也就此在西小章安家落户,并代代相传。

为防止别人偷师学艺,小章竹马,一向是传内不传外,所有的表演内容都是由氏族长者口述传授,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即使传承到现在,也只有马氏家族的人会表演。

老人告诉记者,竹马表演是从元朝行军作战的“四门阵”、“五花阵”、“双钩连环阵”、“二龙戏珠阵”、“十门变化阵”、“八卦连环阵”和马氏家传武术中演化而来的。小章竹马的竹马是用竹片和藤条扎成的,架子上用纸粘糊,涂上红、黄、黑等颜色。马身分为两部分,前半身连着马头,后半身连着马尾。马脖子用牛皮制成,拽动马鬃,马头可随意摆动。表演时,演员穿上道具,各自手持马鞭,分别把马的前半身和后半身绑在自己的前身和后身,按照演练的步法,做出各种动作。

马队由九人九马组成,两侧是四男四女、八匹马,中间一匹黄膘马,由一个身穿元朝官员服装的督军押后,称作“老座马”。男骑手古代兵卒打扮,扎手巾,穿兵服,后心有“兵”或“勇”字,面部画粉面小生脸谱,手提马缰,身佩刀剑;女骑手头戴珠翠,身穿红绿缎袄,腰扎彩裙,古代闺秀装束,队前有一挑“马”字旗的旗手,俗称“马牌子”,队后跟随一名挑绣有“龙”字大旗的兵卒。此外还有化妆为武士的抛、滚马叉者;耍单、双刀者;耍拐子枪、梢子棍者;耍钢鞭、绳鞭者;耍红缨枪者。整个演出队伍大致需要40至80人,阵容比较庞大。

古老的祈福仪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章竹马并不单纯是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它还是一个祈福仪式。对此,马镇华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小章竹马的起源。

原来,在马亮当家时,家里人丁比较单薄,时任元朝正三品都督元帅府元帅的马亮便请了高人给他参谋,并让他的行军幕僚按照行军阵法和自家拳法,以模仿元朝末期,朝廷为各地镇守元帅赠送美女的行军过程为内容,整合成了一套新的跑竹马表演形式。每到春节,就让家将们演练表演,期望借助将士们的勇武之气,驱邪镇妖,保佑全家平安,人丁兴旺。从此小章竹马作为马氏家族内部的祈福仪式也就开始传承下来。

走出西小章村的小章竹马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众多陷入困境的民间艺术一样,小章竹马也从曾经的极度繁荣,慢慢的衰落,甚至一度濒临失传。现在整个西小章村,会跑竹马的也就二三十人,多为女性。能练上一套马家拳法的不足十人,71岁的马镇华老人也在其列。

面对困境,小章竹马的传承者们虽然很无奈,却没有放弃。西小章村每年都要拿出五六千元钱来,用于小章竹马道具的购置、维护和演出费用。昌邑市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小章竹马,除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还把它成功申报了潍坊市人民政府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此外,众多的中外学者也被小章竹马的特殊内涵和精彩的表演形式所吸引,纷纷到西小章村参观研究。

作为小章竹马传承人的代表,马镇华也准备首次在小章竹马的传承历史上把表演内容、步法、技巧和马氏拳法等用文字整理下来。他说,绝不能让小章竹马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断代,他要打破原来的口述传授办法,把小章竹马的表演用文字固定下来,并打算传授给愿意学的非马氏家族人,让小章竹马走出西小章村,让小章竹马永远地传承下去。


小章竹马马氏家族的独有表演

2008年9月1日 星期

  在昌邑市围子镇西小章村有一门独有的家族仪式性表演活动———跑竹马。因该项活动仅有西小章村的马氏一族会演,因此也称小章竹马。

  跑竹马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儿童游戏,早在东汉时期的五言古诗《小儿诗》中,就有“嫩竹乘为马,新蒲折做鞭”的描述。唐代李白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大约到了宋代,跑竹马逐渐成为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

  据小章竹马第二十四世传人,现年71岁的马镇华老人介绍,小章竹马是由其二世祖马亮在元朝末期所创。马亮死后,马亮之孙马原,在洪武二年,举家由莱西迁入昌邑,繁衍生息,发展为现在的西小章村。小章竹马也就此在西小章安家落户,并代代相传。

  为防止别人偷师学艺,小章竹马,一向是传内不传外,所有的表演内容都是由氏族长者口述传授,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即使传承到现在,也只有马氏家族的人会表演。

  老人告诉记者,竹马表演是从元朝行军作战的“四门阵”、“五花阵”、“双钩连环阵”、“二龙戏珠阵”、“十门变化阵”、“八卦连环阵”和马氏家传武术中演化而来的。小章竹马的竹马是用竹片和藤条扎成的,架子上用纸粘糊,涂上红、黄、黑等颜色。马身分为两部分,前半身连着马头,后半身连着马尾。马脖子用牛皮制成,拽动马鬃,马头可随意摆动。表演时,演员穿上道具,各自手持马鞭,分别把马的前半身和后半身绑在自己的前身和后身,按照演练的步法,做出各种动作。

  马队由九人九马组成,两侧是四男四女、八匹马,中间一匹黄膘马,由一个身穿元朝官员服装的督军押后,称作“老座马”。男骑手古代兵卒打扮,扎手巾,穿兵服,后心有“兵”或“勇”字,面部画粉面小生脸谱,手提马缰,身佩刀剑;女骑手头戴珠翠,身穿红绿缎袄,腰扎彩裙,古代闺秀装束,队前有一挑“马”字旗的旗手,俗称“马牌子”,队后跟随一名挑绣有“龙”字大旗的兵卒。此外还有化妆为武士的抛、滚马叉者;耍单、双刀者;耍拐子枪、梢子棍者;耍钢鞭、绳鞭者;耍红缨枪者。整个演出队伍大致需要40至80人,阵容比较庞大。

  古老的祈福仪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章竹马并不单纯是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它还是一个祈福仪式。对此,马镇华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小章竹马的起源。

  原来,在马亮当家时,家里人丁比较单薄,时任元朝正三品都督元帅府元帅的马亮便请了高人给他参谋,并让他的行军幕僚按照行军阵法和自家拳法,以模仿元朝末期,朝廷为各地镇守元帅赠送美女的行军过程为内容,整合成了一套新的跑竹马表演形式。每到春节,就让家将们演练表演,期望借助将士们的勇武之气,驱邪镇妖,保佑全家平安,人丁兴旺。从此小章竹马作为马氏家族内部的祈福仪式也就开始传承下来。

  走出西小章村的小章竹马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众多陷入困境的民间艺术一样,小章竹马也从曾经的极度繁荣,慢慢的衰落,甚至一度濒临失传。现在整个西小章村,会跑竹马的也就二三十人,多为女性。能练上一套马家拳法的不足十人,71岁的马镇华老人也在其列。

  面对困境,小章竹马的传承者们虽然很无奈,却没有放弃。西小章村每年都要拿出五六千元钱来,用于小章竹马道具的购置、维护和演出费用。昌邑市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小章竹马,除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还把它成功申报了潍坊市人民政府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此外,众多的中外学者也被小章竹马的特殊内涵和精彩的表演形式所吸引,纷纷到西小章村参观研究。

  作为小章竹马传承人的代表,马镇华也准备首次在小章竹马的传承历史上把表演内容、步法、技巧和马氏拳法等用文字整理下来。他说,绝不能让小章竹马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断代,他要打破原来的口述传授办法,把小章竹马的表演用文字固定下来,并打算传授给愿意学的非马氏家族人,让小章竹马走出西小章村,让小章竹马永远地传承下去。

日报记者付生通讯员李生涛郑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