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郭景来
    

基本信息

郭景来

性别:男

年龄:87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郭家庄打秧歌

从艺年限:68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昌邑市

所属地区:昌邑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8844

个人简介

郭景来,男,1937年生,山东潍坊昌邑人。“郭家庄打秧歌”非遗项目的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郭家庄村位于昌邑市柳疃镇,村里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文艺活动——打秧歌。打秧歌,因用两块竹板敲打开始表演而得名。表演者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各有固定唱词,以扭秧歌的方式进行表演。郭家庄特有的民间文艺剧种“打秧歌”其历史久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词义意极富哲理,其人物形态各异,载歌载舞,形象生动。

所谓“秧歌戏”是种秧歌和活报剧的混合表演形式,即参加表演的人,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各个角色都有一定的唱词,用表演秧歌的形式进行表演。郭家庄秧歌戏共有11个角色。其中有秧歌芯子(也叫排头,是整个秧歌戏的表演指挥者)、和尚、尼姑、渔翁、渔婆、秀才、丑妇、货郎、腊花、回回、鞑婆、共计6男5女。除了秧歌芯子之外,其余5男5女都是两人一对,依次进行对唱表演,表演内容基本上是对生产生活中的感受,纯朴而诙谐。整个秧歌戏的唱词分6排,第6排是个不甚完整的小戏“东平洲”,共计1200多句,唱完需要一天多的时间。伴奏和曲调很简单,以打击乐为主,主要有堂鼓、大锣、手锣、小镲四件。

据考,郭家庄秧歌戏是该村郭姓十一世秀才郭万(1815年一1895年)于道光25年(1845年)所编,当时秧歌戏编完之后共12排,后因故只流传了前半部6排,后6排流散到胶南一带,是否遗存,亦无可知。

  秧歌戏的原本(郭万手稿)于民国初年被外村人窃去,已经失传。后经本村一个下一代出嫁的闺女,又将戏文口传回来,现在的传抄本是60多年前,由后人郭景连、郭景暖整理传抄下来的。

秧歌戏从产生到现在,几经周折,以它特有的古朴和醇香流传至今,建国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间艺术,多次派出文化等有关部门进行发掘保护,使这一濒临失传的独特民间艺术——郭家庄秧歌戏,得以恢复和发展。


荣誉证书

  2015年12月第四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主要作品

640.webp (2).jpg

媒体报道


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昌邑市开展非遗传承人走访慰问活动

信息来源:昌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发表时间:2016-06-14

  6月13日,在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昌邑市走访慰问了部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由昌邑市文化局和昌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同志组成的慰问组,先后到都昌、柳疃、龙池、饮马分别看望了“孙膑崇拜”传承人吕世敬、“郭家庄打秧歌”传承人郭景来、“昌邑剪纸”传承人王锡芝、“饮马池的传说”传承人朱尊亮等四位非遗传承人,为他们每人送上了1000元慰问金,并与传承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和传承情况,针对下一步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了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进一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激发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重传承人、服务传承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众网

潍坊昌邑郭家庄秧歌戏

2012-02-09 09:17:00作者:王建华来源:山东博物馆网

  昌邑市柳疃镇因盛产丝绸名闻遐尔,而另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郭家庄秧歌戏也于百年前创始于昌邑市柳疃镇的郭家庄村。其中有秧歌芯子(也叫排头,是整个秧歌戏的表演指挥者)、和尚、尼姑、渔翁、渔婆、秀才、丑妇、货郎、腊花、回回、鞑婆,共计6男5女。

  昌邑市柳疃镇因盛产丝绸名闻遐尔,而另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郭家庄秧歌戏也于百年前创始于昌邑市柳疃镇的郭家庄村。它以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经久不衰。

  所谓“秧歌戏”,是一种秧歌和活报剧的混合表演形式,即参加表演的人,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各个角色都有一定的唱词,用表演秧歌的形式进行表演。全部秧歌戏共有11个角色。其中有秧歌芯子(也叫排头,是整个秧歌戏的表演指挥者)、和尚、尼姑、渔翁、渔婆、秀才、丑妇、货郎、腊花、回回、鞑婆,共计6男5女。除了秧歌芯子之外,其余5男5女都是两人一对,依次进行对唱表演。整个秧歌戏的唱词分6排,第6排是个不甚完整的小戏“东平州”,共计1200多句,按照一般的演唱速度,唱完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角色扮相与表演形式

  秧歌戏的11个角色,分别为5对:即和尚与尼姑一对;渔翁与渔婆一对;秀才与丑妇一对;回回与鞑婆一对;货郎与腊花一对;秧歌芯子是总指挥。

  先说每个角色的扮相:

  秧歌芯子,也叫排头。身穿大褂,戴礼帽和墨镜,不抹脸。手里挑着一个八卦,上面写着“麻衣神相,善观其色”。走在秧歌队的前头,表演时他先唱,开场唱词是:

  当今天子坐金銮,如同舜日与尧天。

  黎民享尽无疆福,大家同乐太平年。

  圣上明仁和万里,天下百姓乐安然。

  吾等生在太平世,扮一回秧歌玩上一玩。

  唱完这段,他把八卦一摆,大家表演上几圈,然后停下来再唱:

  麻衣神相妙机关,善观气色天下传。

  招牌挑在长街上,有来相的我就赚钱。

  过往的人儿有万千,生意朝朝不得闲。

  自己唱的本身事,出家的你们二人玩上一玩。

  他把八卦朝和尚和姑子一扬,就该和尚和尼姑演唱了。

  尼姑头戴瓜皮帽,额前戴一朵红绸子大花,脑后扎一长辫子,身穿粉红旗袍,手拿马尾甩子。和尚头戴和尚巾,身穿武生衣裳,腰扎黄丝绦,脚蹬薄底靴,手拿一对棒棰。唱词的大意是出家修行太清苦,想下山返俗。和尚则要与尼姑同行,二人同心结为夫妻。和尚与尼姑唱完后,轮到渔翁、渔婆。渔翁头戴毡帽,勾老生脸,戴黄色残髯,身穿青布黄褂,扎腰包,丝绦。渔婆中年妇女扮相。他们唱词的内容是打鱼很辛苦,挣钱不容易。有了钱买点好的吃,不然就被贪官污吏逼去了。然后是秀才与丑妇。秀才是戏剧中的相公扮相,丑妇是古装青年妇女装扮,上穿石榴红大襟袄,下身扎山河地灵裙。秀才唱的是读书清苦,日子难熬。丑妇则劝他用功,告诫他要想升官发财,出人头地,就要寒窗苦读,金榜题名。再者是货郎与腊花。货郎戴好汉巾,勾边幅子脸,穿青衣、青裤,扎腰包,上画二根竹子,背货郎箱,手拿货郎鼓子。腊花扮俊脸,近似《水浒》中的孙二娘扮相。从二人的唱词中看到,皆是卖针头线脑的人,货郎的生意不如腊花的好,有妒意,用言词调戏腊花,被腊花驳得体无完肤。最后是回回与鞑婆。回回勾三花脸,嘴戴红髯,身背腰鼓,手拿带红缨的鼓槌。鞑婆,勾武丑脸谱,穿旗袍,一手拿一烟袋带一大荷包,一手拿一条方巾,演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再换小生打扮,改拿扇子。从唱词中可以看出来,回回是个西域回族人,来中原进贡被扣留,不能回西域了,对西域有思念之情,鞑婆则是丈夫出征,音信杳无,在家独守空房,寂寞难耐,与回回有点暖昧关系。

  秧歌芯子指挥着5对唱完之后,让他们跑阵圆场,再从第二排开始点唱,顺序同前,演唱内容有别,有梁祝姻缘、牛郎织女等民间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也有《水浒》、《西游记》等书本故事和张生与莺莺、高君侏与刘金定等戏曲故事;也有哲理陈述,也有劝人走正路之类的说教,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最后是个不甚完整的小戏《东平州》。一般是白天唱5排秧歌,晚上唱一个《东平州》。

  起源与考证

  据考,郭家庄秧歌戏是该村郭姓十一世秀才郭万(1815~1895)于道光25年(1845)所编。郭万自幼聪颖,22岁考中秀才,并一直在村中教书。有一年因遇特大海潮,昌邑北部全被海水浸淹,庄稼颗粒未收。许多人背井离乡,逃荒要饭。郭万迫于生计,流落到今平度的辛安一带,在一家塾馆教书。初去时,因学董对他的书底不了解,待他非常鄙薄,并多方刁难于他,吃住粗陋。曾有这样一段小故事:有一天,东家来了个劁猪的,东家将米饭端上来用餐,郭万起初认为是给他吃的,急忙伸手去接,结果被讪了个够呛,他顺口自嘲道:“战战兢兢一碗蛆,慌得秀才两手输。早知念书不中用,不如学着去劁猪!”在这种处境下,他为了解闷和显露自己的书底,就写了这部秧歌戏。学董的哥哥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学董请其鉴定一下这个先生的学识。学董其兄看了郭万写的字和秧歌词后,肯定了他的学识,改变了他的待遇。同时,郭万写道:“有一天来了个同家哥哥,看了看文章涂抹,听了听诗书讲课,拍案惊诧,连称先生,不错,不错,免去了学董周折,更换了优食被窝,从此不再窝头粘粥,蜷曲而卧。”从秧歌戏的唱词来看,作者曾受昆曲和鼓书的影响,曲牌取于昆曲,其词在于卖弄自己的书底和历史知识,因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把杂七杂八的历史故事和哲理说教,借几个人唱出来罢了。这和当时民间高跷间歇时唱的小调是一种风格。

  据考这个秧歌戏编完之后,共12排。作者托一本村人把脚本捎回老家,给老家的人们作为一种文艺活动演唱材料。捎脚本的人见这样厚厚的两本手稿,误认为能值好多银子,便生了贪心,只将上半部6排交给郭家庄,而暗地将下半部6排变卖到胶南一带去了。据传胶南一带在清末民初也有这种曲调和表演形式的秧歌戏,那就是郭万的下半部作品。现在是否遗存,亦无可知。前半部这6排秧歌戏便在昌邑郭家庄流传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村里的老艺人们便组织起十几个好热闹的青年,分排角色,背熟唱词,在本村与邻村表演,为此与当时的“赌场”争夺青年。

  秧歌戏的原本(郭万手稿)于民国初年被外村人窃去,已经失传。后经本村一个出了嫁的闺女,将戏文传回来。现在的传抄本是60多年前由郭景连、郭景暖整理传抄下来的。

  挖掘整理与开发

  秧歌戏从产生到现在,几经周折,流传至今。尤其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非常重视,翻身做主的郭家庄人,以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抒发心中的喜悦,表达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郭家庄秧歌戏,枯木逢春,重新兴盛起来。“文革”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被称为“四旧”遭取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受禁锢的秧歌戏重新获得解放,文化馆为了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多次对秧歌戏进行挖掘整理。在思想内容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几易其稿,提高了秧歌戏的艺术品位,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现在看来,这种秧歌戏,虽曲调不甚优美,表演形式不甚精采,但它却是一枝别具一格的民间文艺之花,以它特有的古朴和醇香,扎根群众,贴近生活,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郭家庄秧歌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曾引起文化民俗与旅游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3年1月18日,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民俗学系博士生导师叶涛教授与山东民俗学会秘书长张士闪及姜波副教授等一行20余人,偕同潍坊市旅游局来昌邑市考察民俗旅游景点,对秧歌戏进行了考察。

  为了尽快将郭家庄秧歌戏开发利用,成为旅游线的亮点,2004年3月至4月,笔者会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民协理事王云峰,柳疃镇文化站站长姜丽芳等同志,再度深入郭家庄、平度、辛安等地进行细致的发掘与采访,并将郭万的秧歌戏上半部6排歌词进行了一次完整系统的改编与整理,使其更加精练与完美,使这颗埋藏百年的民间艺术宝珠又拂尘出土,亮相于世,植根于乡土,流传于民间。

  如今,这一中断近四十年,濒临失传的独特民间艺术——郭家庄秧歌戏又得以恢复,以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在不竭的民间源泉的孕育中,发出了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