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仉松三
    

基本信息

仉松三

性别:男

年龄:72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传承人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龙灯扎制,仉家龙灯扎制技艺

从艺年限:44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寿光市

所属地区:寿光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8837

个人简介

仉松三,男,1980年开始从事龙灯制作技艺已近40年,谈到龙灯的发展现状,现在主要还是自扎自用。作为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他已有四个徒弟跟着学习这门手艺,无论如何也要将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不能失传。2012-11-29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仉家龙灯制作技艺自光绪元年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仉家龙灯是用纸裱糊、竹篾扎制的龙灯造型艺术。取材因地制宜,材料简单易得,制作过程包括扎、糊、画三大步骤,以竹子作为骨架,外面糊纸再绘画,龙头制作精美,内置蜡烛不倒。龙头的制作十分复杂,以麻做胡子,龙头上装有铃铛、丝带等装饰品。龙身上放有蜡烛,每节放两支。每支蜡烛燃烧约半个小时,顶端有口,可以方便更换蜡烛、出烟等。

传统的仉家“龙灯制作”包括龙灯制作、龙灯表演两部分。龙灯表演有“二龙戏珠”“卧龙”“大摆尾”“小摆尾”“里裹”“外裹”等动作。每条龙的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以跑阵为主,一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有起有卧,交错进行。舞龙灯时,前有制作精巧的“子母灯”引路,后有“龙尾鼓乐”伴奏,两旁还伴有号角声和口吐缕缕烟火,如几条龙相聚时,其盘旋翻腾、圆直曲伸,配以大小爆竹,锣鼓唢呐,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荣誉证书

2012年12月第三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image.png

主要作品



5cc007cfbc37d_副本.png



媒体报道


二龙戏珠还口吐烟火 听传承人讲述半世情缘

来源:潍坊新闻网 2016-02-22 08:40:10


潍坊新闻网2月22日讯 舞龙灯——春节、元宵节里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寿光市侯镇仉家村的舞龙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不但扎制工艺独特,而且夜间舞龙带烛灯,伴随着烟花礼炮,两条长龙舞动起来,如蛟龙出海,腾云驾雾,深受人们喜爱。2月21日,仉家龙灯第四代传承人仉松三向记者讲述了龙灯与他们村的百年故事。

龙身35米长,最大直径1.2米

2月20日,阳光格外明媚。在寿光市侯镇仉家村的巷子里,村民们仍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期盼着观看村里的舞龙灯表演。

提起仉家村的舞龙灯表演,附近十里八村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该村村委大院,一间3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盘着两条“长龙”——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张开后,舌头还能上下活动,龙鳞片扎制紧凑,颜色与龙头颜色一致。

在屋子西侧,仉家龙灯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仉松三正在扎制“龙头”。他今年64岁了,已经舞了48年龙灯,对龙灯有着特殊感情。“龙头使用竹片扎制而成,然后再粘上布,最后再在上面涂色。”仉松三告诉记者,“龙头”扎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麻烦,竹片需要打磨均匀,另外龙头一些部位还要使用打弯的竹片。

除此之外,龙身也是用竹片扎制起来的。“一条龙身长35米,龙头处最大直径为1.2米、龙身直径0.9米,总共用4000多个竹片。”仉松三说,一个人光扎制龙头就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记者发现,年过六旬的仉松三手上的老茧比较厚,在扎制龙头时,表情格外庄重。“龙灯扎制技艺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凝聚了一代代人的心血。所以,扎制龙灯时,容不得一点马虎。”仉松三告诉记者说。

使用特制蜡烛,舞龙时不熄灭

仉松三和其他几名龙灯传承人将两条“巨龙”带到了村委大院里。“巨龙”一条是红色的,一条是绿色的,即将上演的是“二龙戏珠”。

表演者穿上服装,准备就位。“大家准备好了吗?挑起龙头,走喽!”随后,锣鼓声响起,两条“巨龙”摆尾腾空,在“龙珠”的挑逗下,相互追逐、嬉闹。

“一个龙头20公斤,龙尾8公斤。”仉松三告诉记者,一条龙需要10个人舞,两条龙就是20个人,挑龙身每节要有两个人相互替换,龙头演员要换3个,因为挑上10分钟,就会累得满头大汗,龙尾也要换1个,加上锣鼓队,一场表演下来,整个舞龙灯队伍达50余人,否则很难撑下来,“大家舞龙的动作已经很娴熟了,不足的是白天看不到龙灯的独特效果。”

当天晚上7时许,真正的舞龙灯表演上场。舞龙队和锣鼓队准备好后,鞭炮声响起,两条龙开始舞动起来。伴随着鞭炮燃放后的烟雾,“巨龙”犹如腾云驾雾,上下翻腾。最具特点的是,龙头和龙身中有烛光,龙头上下晃动,龙尾左右摇摆,大有翻江倒海的气势。

为了让烛光在舞龙时不熄灭或引燃龙身,仉家龙灯传承人制作了独特的蜡烛。这种蜡烛用秸秆作蜡芯,蜡油也是特制的。舞动起来不光蜡烛不灭,产生的蜡泪也非常少。

“在龙灯刚发明之初,龙身里使用的就是蜡烛,但当时蜡烛是否是特制的,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了。”仉松三告诉记者,他们曾在龙身里安装灯泡,可是效果不好,便又改用了蜡烛。

始于清朝,已经传承一百多年

提及仉家村里的舞龙灯风俗,仉松三告诉记者,据传早在1875年,他们村一名百岁老人在仉家花园休息时睡着并做了一个梦,梦中一青一红两条龙在云中打斗嬉戏,老人一下被惊醒了。“这名老人将此情景记在心里,见人就描述。同村人仉永均听到老人的故事后深受启发,并与妻子借助侯镇一座龙王庙里的雕龙模样,扎制了两条龙。”仉松三说。

舞龙灯停了一段时间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的精神文化活动匮乏,仉家村村委和龙灯传承人开始考虑重新舞龙灯。

“当时的传承人也怕这门艺术失传,1968年冬天,龙灯第二代传承人仉成之开始靠着记忆扎制龙灯。”仉松三告诉记者,最难扎制的是龙头,反复尝试了很多次,用了一个冬天终于扎制成功了。

在扎制龙灯的同时,村委开始寻找舞龙表演者。村里的青年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报名。对龙灯情有独钟的仉松三,也跟着大家报了名。

几天下来,前来报名的青年达到了200多人。“最后经过筛选,150人参加表演,组成了龙灯队、闹海队、锣鼓队。”仉松三告诉记者,他被选进了龙灯队,而且还是挑龙头,这让他高兴了好几天。“一条龙中,最难演的是龙头和龙尾,对表演者的体力、灵活性有着严格要求。”

人员选好后,进入了紧张的训练。“因为我挑龙头,肩上的担子格外重,如果挑不好龙头,就会影响正常演出。”仉松三为了练好步伐和动作,白天跟老师学习,晚上就和大家一起练,“那时候舞龙灯完全是出于爱好,所以经常练到晚上11点。”

村里多数年轻人都会舞龙灯

看着眼前即将扎制好的龙头,仉松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虽然现在多是年轻人挑龙头,可是每次演出,我都要过把挑龙头的瘾。”仉松三说,龙头扎制好了,离整条龙的扎制成功就不远了。

仉松三告诉记者,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灯寓意着民间传统文化丰富,社会和谐繁荣。

仉松三说,舞龙灯的动作丰富,变化多样,有“二龙戏珠”、“卧龙”、“大摆尾”、“小摆尾”。表演中,两条龙时而盘旋,时而翻动,最精彩的时候还能口吐烟火,非常壮观。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4月,仉家龙灯扎制技艺就已经列入潍坊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仉家龙灯来自民间,传统元素浓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仉松三说,他们村里有800多人,传承龙灯扎制和表演技艺是每一名村民的责任。“村里除了中老年人会舞龙灯外,多数年轻人也会舞龙灯。”记者 邓永杰



侯镇仉家龙灯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

寿光日报  2010-08-11 16:08

核心提示: 侯镇仉家龙灯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图

一个梦,成就一项民间艺术

侯镇仉家龙灯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

寿光日报讯(记者 刘光杰 通讯员 王洪泉)在我市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侯镇仉家村的“龙灯制作工艺”榜上有名。

1481699489102101_副本.jpg

  1878年仉家祖辈扎制成了第一对龙灯

  仉家村原有三大文化遗产,一个是仉家庙,又叫“碧霞观”;一个是仉家花园;另一个就是龙灯制作手艺。现在“碧霞观”和仉家花园都不复存在,只有龙灯制作手艺流传了下来。仉家龙灯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来自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相传,1875年,仉家村一名百岁老人在仉家花园休息时,梦到了一青一红两条龙在天上云间翻来覆去,梦醒后,老人见人就把自己的这个梦境描述一番。同村人仉永军听完老人的讲述深受启发,决定扎制龙灯。

  仉永军的媳妇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两口子四处寻找扎制龙灯的材料,然后分别扎制龙头、龙尾和龙身。当时侯镇有一个龙王庙,庙里有两根顶梁的大柱子,柱子上画着两条龙,仉永军夫妻俩最初制作的模型就是借鉴了这两条龙的造型,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扎制成的。3年后,一对龙灯扎制成功。

  由于这两条龙非常庞大,而仉永军家的院门口又非常小,一对龙灯只能从院墙处扔到外面,当时兵荒马乱,仉永军扎制的这对龙灯一个被人偷走,一个在房子大火中烧毁。

  1968年,仉家村人再次复制出了龙灯

  虽然最初扎制的一对龙灯已不复存在,但扎制龙灯的手艺仉永军却永远忘不了,并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同村的仉成之。1968年,已近80岁高龄的仉成之有了要再次复制龙灯的想法。老人想,自己年事已高,如果不把这份手艺流传下去,手艺就真的失传了。

  对于老人的想法,仉家村人都非常支持。30多个村民凑在一起,在仉成之老人的指导下,用了3个月时间就重新复制出了一对龙灯。这对龙灯被仉家村人一直妥善保管,保存流传到现在。

  仉家龙灯制作工艺技术独特,古朴自然。过程包括扎、糊、画三大步骤,取材因地制宜,材料简单易得,如有竹、粗铁丝、麻、颜料、蜡烛等。整条龙灯是以竹子作为骨架,外面糊纸再绘画。龙头的制作十分复杂,以麻做胡子,龙头上装有铃铛、丝带等装饰品,一条龙有35米长,光龙头就得5个人制作10天。龙头重达30多斤,龙身上放有蜡烛,每节放两支。每只蜡烛燃烧约半个小时,顶端有口,可以方便更换蜡烛、出烟等。加上挑珠子的,一共需要30多个人来舞龙,光龙头就需要3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来挑。在扎制龙灯过程中,要求艺人既要具备高超的造型能力,又要熟悉舞龙灯的步伐与动作,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设计制作出龙灯内置蜡烛而不倒的技术。

  舞龙灯一度是仉家村人的“独门绝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的仉家“龙灯制作”包括龙灯制作、龙灯表演两部分。“龙灯制作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是伴随着舞龙灯这一民俗活动出现的。每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都会举行隆重的舞龙灯活动。”

  仉文阁老人告诉记者,他从8岁开始就跟着大人们舞龙灯。节日前,村里先组织排练,专挑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大个子的挑龙头,个矮的挑龙尾。那时候生活很贫困,为了鼓励大家,每当演出时谁挑龙灯挑得好,中午饭就奖励俩肉火烧。

  仉家村的舞龙人员表演起来,起起伏伏,将龙舞得飞腾盘踞,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威风,宛如活龙再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仉家村的舞龙灯表演盛极一时,每当盛大节日,就被邀请到济南、潍坊等地方演出。

  传承推广任重道远

  龙灯制作与舞龙灯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和农村节日习俗的重要活动之一,伴随农村生活方式的转换,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进而导致舞龙灯等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失去了原本的用武之地。

  可喜的是,逢年过节,仉家村人仍在坚持着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就像仉文阁老人讲的,老祖宗千辛万苦留下来的东西,万万不能失传在我们手中,否则对不起子孙后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会把仉家村这一民俗活动推荐到多个文化活动中演出,并将仉家龙灯扎制手艺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