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张荣军
    

基本信息

张荣军

性别:男

年龄:52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传承人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标本制作

从艺年限:28年

单位及职务:潍坊寒亭区

所属地区:寒亭区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8628

个人简介

  张荣军,男,1972年生,山东潍坊寒亭区人,现为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初中毕业后,开始跟着父亲学标本制作,当时只是一种爱好,而且大多数时间是在父亲的身边观看。家里养的鸟、猫等动物死后,扔了可惜,不如制作成标本,就跟复活了一样。制作标本工序比较复杂,首先要处理掉肉、脂肪,然后进行防腐处理,再用钢丝、棉花填充起来,做出不同的造型,最后根据造型的大小配上不同的根雕。好的作品,可以永久性地进行保存。

从艺20年,标本制作工艺已成了他的绝活,如今门下已有十余名徒弟。他的作品色彩非常鲜艳,形态栩栩如生。

  制作标本比较重要的一步是造型,这需要灵感,灵感通常是跟各种鸟类、动物进行近距离接触后得来的。为了获取灵感,只要一有时间,张荣军就会带着望远镜、摄像机出行,将不同动物的不同形态用相机记录下来。就拿鸟类来说,它们每时每刻的形态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多用心观察,制作标本时才能更逼真。


荣誉证书

  2015年12月被评为潍坊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媒体报道

张荣军:一双妙手赋予动物“第二次生命


信息来源: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表时间:2019-03-09


他有一门手艺,能够赋予动物“第二次生命”。今年47岁的张荣军,从事动物标本制作已20多年,大到鲨鱼、老虎,小到鹦鹉、麻雀……凡是经过张荣军的手重获“新生”的动物,都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里重现着活着时的姿态。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荣军的标本制作室,见证他让动物“死而复生”的神奇技艺...



赋予动物“第二次生命”,他比了解自己更了解动物


老虎钳、镊子、画笔、手术刀、胶水,在张荣军的标本制作室,很难把这些工具和赋予动物“第二次生命”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在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张荣军正坐在小板凳上,埋着头、弓着腰,捧着一只猕猴标本的手掌,细致地往它手心填充“补土”,为手掌增添肌肉感,再用雕刻刀小心翼翼地勾勒出掌纹。没过多久,这只“小猕猴”渐渐活灵活现起来。

“标本制作,其实是一个让动物‘死而复生’的过程。”谈起动物标本制作,已经从业二十多年的张荣军话里透着自豪。“看着一个个逝去的动物经过改造重新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的面前,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在标本制作中,努力将动物最生动的瞬间定格并重塑出来,就好像给予了它们‘第二次生命’一般。”

初中毕业后,张荣军就开始跟着父亲学标本制作,当时只是一种爱好,而且大多数时间是在父亲的身边一边“打下手”,一边研究动物的形态、练习解剖动物的技巧。

采访中,一只小鸟飞过,张荣军很自然地飞快抬起头,顺着它的飞行轨迹望了一眼,然后迅速叫出了它的名字。“做我们这行要比普通人知晓更多动物不为人知的‘秘密’:雌性黄苇鳽似雄鸟,但头顶为栗褐色,具黑色纵纹;狮子其实都会爬树,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在树上更凉快,也能躲避蝇类,还能监视猎物……”张荣军说起动物便滔滔不绝。

“了解动物对制作标本至关重要。”张荣军说,要想将动物“复活”得活灵活现,首先必须了解它。比如鸟类,从生态类群来划分就有8种,分别是游禽,如天鹅;涉禽,如丹顶鹤等;走禽,如鸵鸟、鸸鹋;陆禽,如红腹锦鸡等;攀禽,譬如鹦鹉等;猛禽,例如秃鹫等;鸣禽,如画眉等和海洋性鸟类,如企鹅。它们的生活不一样,呈现出的姿态自然不同。塑造动物标本除了写实,更应该传神,抓住它们最美的瞬间,通过动物的形态、表情赋予其思想,标本才能“活”起来。


还原动物“本色”,十几道工序让标本“活起来”


“只有心中有动物,才能做出好标本。”采访中,张荣军向记者展示了他前不久完成的一件白鹭标本。“以白鹭展翅飞翔为例,在打磨假体的时候,我必须对白鹭内部骨头的长度、宽度以及肌肉形态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每一处骨骼的尺寸,精确定位弧度角度,最后做出来的标本,比例才不会失衡。”张荣军说。

据介绍,每一个动物标本的制作,需要有镊子、手术刀、钳子、锤子、改锥、铁丝、根雕、锯子、化学试剂等五花八门的工具。除此之外,还要经过采、剥、泡、晒、磨、填、缝、润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是一项复杂而精微的工艺,而其中最难的要数在观察时对尺寸的把握。 “因为再小的一件标本,都要对动物关节中各个角度的长度、每一块肌肉、每一个部位的大小进行精确测量,制作之前还要在纸上勾画出标本草图。整形环节,肌肉的隆起、凹陷,血管的凸起脉络和面部神态都要逼真。”张荣军说。

“至少要将动物生前的姿态与神态还原90%以上。”在张荣军看来,制作标本就跟做衣服一样,每一步都很关键,除了熟练技艺之外,最为考究的便是“精”。那么,“精”又是怎样在标本制作中得以体现的呢?

张荣军举了个例子,拿到动物的尸体后,先用尖刀把皮张和骨骼、肉及内脏分离。剥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必须在不破坏皮的情况下,小心剔除所有脂肪,只剩下薄薄的皮张,有的薄得能看到毛孔。而将皮和脂肪分离所使用的工具也有讲究,大型动物用美工刀,小动物则用更小巧灵敏的手术刀,一点一点地剔除。这需要极大的耐心,面对一堆血肉模糊的动物组织,得温柔、冷静地下刀,一旦失去轻重,就会影响标本的美观。

而对于细节的处理,也是张荣军看重的。“比如哺乳动物的口腔和鼻头是湿润的,就需要喷上一层薄薄的透明的漆来体现。而眼角的黑色暗纹,也需要通过后期化妆弥补。”张荣军说。

“很多人觉得标本制作和动物解剖一样,有点血腥,但我从没这样认为过。当一只只死去的动物经过自己的双手改造后,又活灵活现地‘站立’起来,那种感觉很奇妙。”张荣军告诉记者,标本制作的每个环节都很关键,缺一不可。重塑动物最美的瞬间,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作为非遗传承人,他希望动物标本能够进入更多人视野


2015年,凭借着出色的动物标本制作工艺,张荣军被评为潍坊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张荣军看来,复制各种动物的生命不仅是为了展示它们生前的那种美,标本还有很广泛的用途,既可以用来展览、教学,还可以收藏,或者通过标本对各种动物种群进行生物研究。

据了解,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博物馆、郑州陈砦花卉基地植物园等国内数家知名博物馆标本展品也大多出自张荣军之手。“动物标本在博物馆、植物园等展出后,很多中小学校都组织学生参观。在那些活灵活现的动物面前,孩子们欣喜和夸张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心满意足。”张荣军说道。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看动物标本学到很多生物知识,这比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直观得多,我为他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帮助,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张荣军说,他希望这项“非遗”的手艺可以得到传承和保护,也更希望标本能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生命长度是有限的,动物标本却能让美好的生命瞬间实现永恒。而对于动物标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张荣军也有着深入的思考。“通过我的努力,动物会以另一种生命形式继续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动物标本也不仅仅是放在家里欣赏的艺术品,更要通过展出,唤起更多人对大自然的珍惜。死去的动物不会说话,但‘复活’后,却能告诉人类,要好好保护其他活着的动物。这是一种微弱又巨大的声音。” 张荣军说。

记者:刘倩

《潍坊广播电视报》



潍坊传媒网

张荣军 用标本让动物死而复生

来源:潍坊传媒网 2015-06-02

潍坊传媒网 野山鸡、孔雀、画眉鸟、猫头鹰、小松鼠,这些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些动物标本都是出自于张荣军的手中。

张荣军打开冰箱,拿出一只画眉鸟:“这就是前几天一个人养的很多年的画眉鸟死了,不舍得扔,就交给了我,让我做成标本。”

张荣军家住寒亭区寒亭街道的东院村,为了方便制作标本,他将自己家改成了一间工作室,这里犹如一个小型动物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动物聚集在了这个不到40平方米的工作室内。

鸟类的标本制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繁琐,需要去内脏、填充、缝合、调整姿态、细致整形等多个步骤,而整形则是一个标本的关键之处,每一次下手都马虎不得。


张荣军:有些人看到我制作标本的时候,能把一个死的动物一下子给变活了,他们感到太神奇了。

经过张荣军的精心制作,一只死去的画眉鸟,一转眼仿佛又赋予新的生命。

张荣军说,一件标本就是一个物种的凝固,更是人们认识动物世界的一种方式。平日里,为了能够直接的观察动物、了解动物,张荣军便利用业余时间养起了鸟,研究他们的形态。

今年43岁的张荣军从事标本制作已有20年的时间,他经手制作过的动物标本,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件。


张荣军:没事的时候我就会上来欣赏欣赏,心里也是有一种自豪感。

在张荣军的童年记忆中,他的父辈就在与这些沉默的动物打交道,从小就在父亲身边打下手的张荣军,在初中时就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小型的动物标本。

张荣军:我现在就是子承父业,现在已经超越了我父亲了,他也会经常过来看看。

张荣军告诉记者,制作标本只靠平日看书是不够的,每当有空时他都会带上望远镜到深山中观察动物的一举一动。现在,随着张荣军手艺的不断提升,他也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动物园制作动物标本。

动物标本虽然只是作为一种陈列品,但是张荣军认为这些标本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更直观的去观察了解平日里见不到的动物,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所以更需要标本制作者精益求精,展现这些动物的魅力。

寒亭张荣军为死去的宠物制标本 延续生命的美丽

潍坊新闻网 2015-05-26 09:15:47


张荣军正在做松鼠标本。

  潍坊新闻网2015年5月26日讯 5月23日《宠物死去,不少主人随便埋了》一文刊发后,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有不少市民在宠物死去后选择将其制作成标本,让宠物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的美丽。25日,记者来到寒亭区寒亭街道张荣军家中,亲眼见证了让宠物“死而复生”的神奇。

  小小工作室聚集着各式动物标本

  记者走进张荣军的工作室,他正在处理一个松鼠标本。“这只松鼠,因为吃坏东西死亡,主人想要将其做成标本。”张荣军说,现在宠物除了老死,因意外死亡的情况也非常多。“宠物死后,主人是很伤心的。”张荣军说将宠物埋掉对于有些人来说也不忍心,但是如果能制作成标本,就能永远地陪伴主人,也能抚慰主人。

  张荣军的工作室如同一个小型的动物园,刚刚看到鳄龟张嘴示威,回头就撞见猕猴蹲在树枝上挠着脑袋,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动物聚集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工作室内。

  “如果从20岁把制作动物标本当作职业算起,也有20多年的时间了,我已经制作了千余件动物标本了。”今年43岁的张荣军告诉记者,在童年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一直在与这些“沉默”的动物打交道。对动物抱着喜爱之情的他从小就在父亲身边“打下手”,研究动物的形态、练习解剖动物的技巧,通过不断地自我摸索和练习,张荣军在初中就能自己独立完成小型动物的标本制作。而现在的他,经常受邀到省内各地动物园制作动物标本。

  为学习,经常在深山中一待一星期

  张荣军认为,一件标本就是一个物种的凝固,也是人们认识动物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动物标本,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直观地观察了解到各种平日里见不到的动物,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所以更需要标本制作者精益求精,展现这些动物的魅力。

  在张荣军的工作室内,随处都堆放着各类动物图鉴。在摊开的图鉴上,记者看到这些书页的连线处都有破损,而不同鸟类图鉴上,都被用圆珠笔画出了鸟类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张荣军表示,制作标本只靠平日看书还不够,闲暇时他便背着望远镜到深山老林中观察动物,一待就是一个星期。

  “在制作宠物标本时,虽然每个主人都会提前准备好一张照片让我们进行塑形和修整。但仅这样是不够的,制作出的宠物标本在主人看来总是少了点灵气。”张荣军用宠物狗举例,常人看来同品种狗间并无区别,但主人往往能一眼看出自己家的狗有什么不同。“像是鼻子比其他狗还要黑,眼睛会再上挑一点等,这都是在与自己宠物生活多年后观察出来的,包含着对宠物的感情。”张荣军说,毕竟主人是以悲痛的心情抱着宠物来的,他能做的,只是尽量将标本做到极致,来安慰主人悲痛的心情。

  宠物标本有灵气,小主人抱着又哭又笑

  经张荣军之手做成的宠物标本不计其数,2008年制作的京巴犬标本让张荣军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天一大早,一位老人领着自己7岁的孙女来到我店里,小姑娘抱着小狗,哭得眼睛通红。”在老人的叙述下,张荣军了解到小姑娘的家里养了一只京巴犬,因为小狗误食老鼠药而意外死亡。

  “当时小姑娘一边哭,一边跟我说‘叔叔,请你一定要把它做好,我还想再抱抱它’。”小女孩恳切的话语让张荣军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只宠物标本做好。

  根据小女孩提供的照片,张荣军将这只京巴犬的标本做成了站立姿势。最后的整形工作,耗费了他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不断跟小姑娘沟通,最后将京巴标本制作成头部微微一侧的形态,显得非常有灵气。

  取标本的那天,张荣军回忆,小姑娘一进到屋里,看到标本后,就跑过来抱着又哭又笑。“小女孩的奶奶告诉我,这天小女孩早上5时就起来了,吵着赶紧取标本。”张荣军感叹,很多宠物的主人都将宠物视为家人,在这个小女孩身上,这种感情尤其明显。

记者 张帆 见习记者 高旭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