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禚元兴
    

基本信息

禚元兴

性别:男

年龄:49 岁

技术职称:工艺美术师

荣誉职称: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柳编

从艺年限:36年

单位及职务:高密市柴沟镇曹疃村柳编加工

所属地区:高密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10097

个人简介

禚元兴,男,1975年8月生,山东省高密市人,从事柳编,是该非遗项目的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出生在柳编世家,从小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下就对柳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小学时每到假期就跑到地窖中跟爷爷学习,1991年初中毕业后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真正的开始学习柳编这门技艺。经刻苦钻研和对艺术的感悟,形成线条流畅,泡子圆润,柳条紧凑,手法均匀,点、线、面层次分明,立体感突出,做工精细等特点。 主要代表作品:柳编如意猪、柳编花瓶、柳船等。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看与编相差甚远,早期从简入繁,为了打好这门手艺的基础在地下潮湿的环境中编织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柳条把自己的手指都磨出了老茧,每天都累得腰酸腿疼。因这门技艺坐着编织,一定要静下心,沉住气,来不得半点马虎,稍不留神就会出差错,学习期间不得中途间隔,要不就得从头开始,这就是所谓的“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的修炼。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技艺成熟后,柳条在自己指间显得是那样柔软,线绳当笔,柳条作纸,把自己的情感与想象倾泻到作品中,真正达到了力与美、意与体的境界。

当一件件好的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让人感到是一种视觉与精神的享受,以前的苦与累就不言而喻了。


柳编,在高密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高密曹疃村禚氏一族为代表的柳编技艺传承了十九代。洪武年间,禚家祖辈人迁到高密潍河边,祖上因有柳编这门手艺,在这里发现了充足的编制材料,就在此定居,柳编技艺也在高密慢慢地发展起来。

高密柳编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选择细滑而韧性强的枝条,泡制加工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编制时勒编紧密,条缕均匀。如妇女用的针线笸箩、花篮等物,有时用染过色的破篾或高粱皮缠边,织出十字形或口字形几何花纹,十分美观。即便是食篮、筐等粗料,有时也用带皮青柳条与剥皮白条相穿插,编成立体纹样,外形美观。柳编所用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

荣誉证书

  2010年被高密市旅游局聘为高密民间艺术柳编项目研究员。

  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

  2012年被授予潍坊市第二批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2012年12月潍坊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3年8月被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2013年,被评为潍坊市第二批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2014年,荣获山东省最杰出的二十位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2016年2月晋升为“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职称

2016年4月由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等部门授予“潍坊工艺美术柳编界领军人物”称号。


奖励证书

  2009年4月《八角笸箩》在“中国潍坊第二届文展会民间艺术精品”评奖中,获银奖。

  2009年《如意猪》在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评选中获铜奖。

  2009年《簸箕、箢篼》在“2009首届中国北方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

  2010年10月《天圆地方》在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首届山东手工艺制作大赛中获三等奖。

  2011年被高密市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优秀创作奖。

  2011年4月《八方进宝》获“中国潍坊第四届文展会”民间艺术展银奖。

  2011年10月论文《高密柳编工艺美术创作研究》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25界年会上发表并荣获优秀奖。

  2009年作品《小箢篼》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专业委员会收藏。

  2010年作品《吉祥柳包》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专业委员会收藏。

  2011年论文《我对高密柳编工艺美术的研究》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26届年会发表。

  2013年4月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会柳编花瓶获得金奖。

  2014年4月,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作品《花开富贵》获得金奖。

2015年4月作品在第八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

2016年4月柳编《柳船》在第九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

2017年4月柳编《圆笸箩》在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暨风筝博览会获得金奖。

  多次被山东省.潍坊市电视台与报社报道。


主要代表作

柳编如意猪、柳编花瓶、柳船、五套笸箩等。

个人图片

image005.jpg

image007.gif

image020.jpg

主要作品

image013.jpg00_看图王(1).jpgimage019.jpg

五世同堂八角笸箩        如意猪         米囤

image023.jpg

image009.jpgimage011.jpg

柳船                      花瓶

image025.jpgimage034.jpg

 柳箱                       --                   

image030.jpgimage032.jpg

方笸                         柳箱

image028.jpg

柳包

image054.jpg

image058.jpgimage060.jpg

image062.jpgimage064.jpg

image066.jpgimage068.jpg

抽象鱼盘               长方笸箩

媒体报道

 

徐彦良

柳编祖师——孙膑

2013-3-25 21:23:32

任何民间工艺都有自己的出处,很多人都纳闷柳编的祖师为什么跟著名军事家孙膑有关系,这不是攀龙附凤,抬高身价吗?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东北)人,孙武的后代,著名的军事家,曾随王栩(鬼谷子)学兵法,后任齐威王的军师,设计先后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与庞涓是同学,因孙膑的才干与用兵之法高于庞涓,得到了庞涓的嫉妒,那时庞涓在魏国已是将军。把孙膑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就是把犯人的膝盖骨剜掉的一种酷刑)使其不能站立、行走,扔到了阴暗潮湿乞丐住的地窖中,在这期间,因祖上禚氏经常去接济他,他就坐着用身下铺着睡觉的既潮湿又柔软的柳条编成簸箕、笸箩、筐等送给祖上、让他在集市上销售,后来祖上拜孙膑为师学成这门手艺。因孙膑双腿致残不能站立,在编制过程中只能坐着制作,所以这个制作方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传承

  以前簸箕、笸箩、箢篼都是家中的主要日常用具,老一辈人也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在传承方面也是特别保守,民国以前的“禚氏柳编”传承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只能传授给自己的子孙,不传外姓人,就是禚氏的女性也不传授,因结婚后这门手艺就流传到丈夫家了),对于不是自己的嫡系子孙、同族人要学,也得给师傅编制三年,不收工钱,才能自立门户。在教徒方面也是特别严格,徒弟在编制过程中稍微马虎出现错误就会得到师傅用柳条抽打的危险。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一些不好的柳编传承规矩在老手工艺人心中也逐渐消失,出现了徒弟“遍天下”、男女学手艺的新风尚。

摘自禚元兴《柳编论述》

212257tcasyzffsfsau9aa.jpg

212259vqq4454m4l254lvt.jpg

image042.jpg

image044.jpg

image046.jpgimage048.jpg

image050.jpgimage0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