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李永先
    

基本信息

李永先

性别:男

年龄:58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草编,寿光草碾子草编制作技艺

从艺年限:40年

单位及职务:寿光永先草编专业合作社

所属地区:寿光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15847

个人简介

李永先,男,1966年出生,1984年开始从事草编已30多年,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侯镇草碾子村的草编被列入当地非遗,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成功嫁接。传承人李永先与其他村民合伙建起了专业合作社,承接订单,附近3000村民因为从事草编而收入上涨,50至70岁的老人也加入其中,年收入有5000多元,是一笔颇丰的“养老金”。

他精明能干又很有技巧,现在不以编织为主了,主要是根据时尚需要设计些图样,帮助村里的人进行购销活动,把村民加工好的草编统一收购起来,再销给外地的客户。他还用上了电脑,用来设计或上网发布信息,一年也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侯镇草碾子村建村905年,草编工艺就有642年的历史,该村许多村民都靠草编发了家。草碾子村现有1700多人,有400多人常年从事草编加工。2010年,草编申遗成功后,更激发了草编的活力,李永先带头组建合作社,统一承接订单、组织货源,充分发挥集群合作优势,实现了村民致富和非遗传承的又丰收。

如今,草碾子村草编制品年产30多万件,产品不仅销售青岛、浙江义乌等地,还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12个国家。同时,该村草编工艺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辐射作用。周边的台后、崔家、方吕、北仉、南仉、东毕等70多个村也成为草编大村。“白天钻大棚,晚上忙草编。”成为许多村民的生活写照。

目前,该村也建造了一个“草编样品展览馆”,有40多件草编样品予以展示,并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草编制品,将这项传统工艺直接对接市场,在农民增收中将非遗草编工艺不断发扬光大。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侯镇草碾子村位于寿光东北部,属温湿地带季风区,为海陆之风交汇处。北来海风带来湿润的条件,南来之水为尧、丹、弥、溎诸河汇流,水系丰富,生长于河边的茅草丰茂,为该地草编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据当地村民讲,从明朝洪武二年,他们的祖先从山西迁住此地,即以草编为业。草编制品需用的茅草,趁青绿时采割,青翠的颜色更显自然清新。割来后要晒一天,草内水分基本晒干才能使用,编制时拿一束茅草捋顺,将篾子挡在茅草束当中,缠绕着茅草,将茅草束缠成直棍状,到合适长度时弯折过来用锥子等工具编织。草碾子草编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其工艺简单,通常采用两纬一经式的绞编技术。草编制品朴素大方、原材料为天然绿色材料,带有淡淡的草香,极具浓郁的自然乡土特色,巧妙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为一体,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荣誉证书

  2012年12月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

  寿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草编手工艺传承人

  2012年12月11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主要作品


image.png

草柳编挎包


媒体报道

寿光这个村凭着600多年的技艺,在世界出名了

 来源:寿光电视台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01-2218:42


侯镇的草碾子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草编历史的村庄,以草编闻名,村里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子都熟悉草编手艺。目前,草碾子村有1600 多口人,从事草编加工的有五、六百人。

u=3145007440,2007408214&fm=173&app=49&f=JPEG.jpg

草碾子村的李永先是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碾子草编”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据李永先说,草碾草编不仅在寿光出名,而且已经远销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2多个国家和地区。

侯镇草碾子村 李永先:

我19岁中学毕业以后,去了东北,回来以后从村民手里收茅草锅盖,骑着自行车去潍坊零卖。因为这个机会认识了青岛孙经理,他有个工艺品厂,打那之后就逐步一年一年开始给他干出口。

u=1717467099,843360178&fm=173&app=49&f=JPEG.jpg

u=447066858,537035277&fm=173&app=49&f=JPEG.jpg

草碾子草编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还是因为它们自然、古朴的风格。草碾草编巧妙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为一体,造型美观,经济实用,具有浓郁的自然乡土特色。2010年,该村草编被列入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侯镇草碾子村 李学灿:

草编的材料主要是茅草、蒲草、芦苇一类的纯天然野生植物,再就是麦秸、秫秸苗子、玉米皮等这些农作物下脚料。 绿色环保,产品式样多种多样,古朴典雅,具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

u=2112000028,571975543&fm=173&app=49&f=JPEG.jpg

草碾子村的草编队伍以50-70岁的村民为主,甚至还有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他们空闲多、做活细,每人每年至少有5000多元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颇丰的“养老金”。

u=86388477,2529786587&fm=173&app=49&f=JPEG.jpg

侯镇草碾子村 李永先:

以前一个锅盖一块二,每个挣两毛钱,以前挣得少。 现在年轻人自己到广州去参加广交会接单,外贸公司也来找,现在每年外贸订单最低也有150万块钱。

u=114734338,3856064833&fm=173&app=49&f=JPEG.jpg

现在,从事草编编织的人员也不仅仅局限于草碾子一个村,而是扩展到了周围的20多个村庄,从业人员已达到三四千人。外贸出口为草编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承载着村民们的致富梦想走出草碾子村,飞向了世界各地。





【中国山东网】小草碾小草编 带动侯镇大发展

2014-05-15 16:23

image006.jpg

  中国山东网潍坊频道4月19日讯 今日,媒体菜乡行来到寿光侯镇采风,侯镇草碾子村草编有4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12个国家,草碾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草编村”。

  记者在草碾子村看到,这里的大大小小的草编作品不计其数,有实用性的编织筐子、篓子,还有观赏性的台灯、玩具等。现场还有村民正在编织草碾子,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功夫让记者们赞叹有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记者了解到,侯镇草碾子村建村至少905年,草编工艺就有642年的历史,该村许多村民都靠草编发了家。从以“草编谋生”到“草编申遗”,该村的草编身价不断上涨,草碾子村现有1700多人 ,有400多人常年从事草编加工。不少50至70岁的老人也加入草编队伍,他们空闲多、做活细,每人每年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颇丰的“养老金”。2010年,该村草编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成功嫁接。


  如今,草碾子村草编制品年产30多万件,产品不仅在青岛、浙江义乌等地销售,还跑出国门赚外快。村民李永先定期往青岛港送货,他的草编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12个国家,赚起了“洋钱”。同时,该村草编工艺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辐射作用。周边的台后、崔家、方吕、北仉、南仉、东毕等70多个村也成为草编大村。“白天钻大棚,晚上忙草编。”成为许多村民的生活写照。目前,该村正在建造一个“草编样品展览馆”,将40多件草编样品逐一展示,并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草编制品,将这项传统工艺直接对接市场,在农民增收中将草编工艺发扬光大。



从“草编谋生”到“草编申遗” 寿光草编工艺背后老人赚足“养老金”

2014-04-19 21:30:00 来源:鲁网

一个个偌大的编织筐子、篓子,还有观赏性的台灯、玩具等,潍坊草编第四代传承人李永先用其娴熟的技巧做出一个个精致的草编,让在场的记者们叹为观止。今天,记者跟随“聚焦美丽寿光”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菜乡行采风活动一行来到了侯镇草碾子村,认识了草编技艺从“谋生”到“申遗”的传奇经历。


李永先

鲁网4月19日讯(记者 刘梅婷)一个个偌大的编织筐子、篓子,还有观赏性的台灯、玩具等,潍坊草编第四代传承人李永先用其娴熟的技巧做出一个个精致的草编,让在场的记者们叹为观止。今天,记者跟随“聚焦美丽寿光”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菜乡行采风活动一行来到了侯镇草碾子村,认识了草编技艺从“谋生”到“申遗”的传奇经历。

《寿光市地名志》查阅,侯镇草碾子村建村至少905年,而其草编工艺就有642年的历史。李永先今年49岁,从事草编收购已经31年,身后的二层小楼是2010年10月份完工的,花了30万元。像他一样,该村许多村民都靠草编发了家。记者了解到,如制作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的草编筐子,李永先只需用不到2小时就能编完,谈起草编继承人,他笑着表示:“远近都有来向我学习的,最少也要有5、60个人了。其实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我也不用愁未来的传承问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到,这里大大小小的草编制品不计其数,记者不禁兴致勃勃的跟随李永先学习起来,别有一番趣味。据了解,从以“草编谋生”到“草编申遗”,该村的草编身价不断上涨。目前,该村草编有4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12个国家,草碾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草编村”。草碾子村草编制品年产30多万件,产品不仅在青岛、浙江义乌等地销售,还跑出国门赚外快。李永先定期往青岛港送货,他的草编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12个国家,赚起了“洋钱”。

此外,草碾子村有几百人常年从事草编加工。不少50至70岁的老人也加入草编队伍,他们空闲多、做活细,每人每年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颇丰的“养老金”。2010年,该村草编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又荣获了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成功嫁接。



草编带头人成“非遗”继承人 3000村民干劲足

2013-02-02 09:18来源:寿光日报


 寿光日报讯(记者 王伟田)2012年1月16日,本报曾对侯镇草碾村、佛屋村等临近村子的草编行业做过报道《“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非遗草编产业》,草编产品在国内不值钱,却成了出口创汇的“香馍馍”,但是,产业化、品牌化缺失,挣钱主动权握在他人手中……如今,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带头人李永先被确定为“潍坊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其他村民合伙建起了合作社,承接订单,附近3000村民因为从事草编而收入上涨。

标)变化:草编收购点变专业合作社,“夕阳产业”重焕生机

1月29日,在侯镇草碾村,化冰后的道路略显泥泞,而李永先家门前一如既往,形状不一、大大小小的茅筐、洗衣筐摆了一地,红白青透出鲜艳,白蓝青秀出淡雅……个个让人爱不释手。挂上不久的金黄色“寿光市草碾草编专业合作社”牌匾也让店子多了几分喜庆。

推门而进,李永先正埋头编织着洗衣筐。旁边,原先的茶水桌也换成了一套电脑桌办公系统,墙上挂着草编产品介绍和合作社事宜表,相比以前的收购点少了乱腾,多了规范。

“现在有了正式名头,干活更有劲了。”李永先满脸笑容,放在以前,他的店子就是一个普通的草编收购点,而如今成立了“草编专业合作社”,有了党支部。不仅把草编的文化和经济效益结合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原先一直被认为“夕阳产业”的草编,有了重新焕发生机的起点。加工草编的,是周围20多个村庄的近3000农民,草编又发展成为当地一项增加农民业余收入的绿色产业。

继2009年8月李永先被评为“寿光市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2012年,李永先被评为“潍坊市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且正在进一步申报省级文化遗产。

标)喜讯:价格涨了,产业链待升级

下午4时,草碾村村民张少亭背着一袋加工好的草编佐料筒来换取加工费。

“以前一个6元,现在一个8元,价格涨了不少。”张少亭告诉记者,自从成立了合作社,草碾草编制品的名气比以前大了不少,除了原有的销售渠道,收购量比以前大了,价格也随之上涨。他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佐料筒需要半斤茅草(一斤1.5元),1两纺藤(一斤6元),除去成本,制作一个佐料筒比以前多挣了两元,利润增长了43%。

据记载,草碾村的草编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部分产品已经走出国门,远销到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但本地草编从业者一直处于草编产业链最底端,停留在家庭手工作坊阶段,这和600多年以前的纯手工从业者区别不大。外贸公司把草编品收去后,还会做进一步加工,除了外观加以修饰外,还会进行产品组合,例如在草编的笔筒上附上卡通玩具等。“你可别小看这些简单的加工,一个批发价2元的笔筒经加工后即可增值到14至15元,而村民仅从中拿到了1元多的加工费。”李永先说,他们下一步也将做深做细草编产业链,建立草编特色旅游村,进行产业升级,让草编真正成为周围村子村民的致富产业。

标)希望:注册商标,打造品牌

随着网络办公系统的引进,李永先开始在各大网站上发布草编制品销售信息,承接订单,除了原先用于出口的份额,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等地客户也纷纷前来寻求合作,订单量上涨了不少。

“订单数量虽然涨了,但没有商标和品牌,经销主动权握在他人手中。”即使生意比以前好了许多,但随着眼界的开阔,李永先也意识到了当地草编行业的缺陷,要想把草编这项工艺发扬光大,不仅需要做大文化品牌,更需要经济上的拉动。

qdrb[1].jpg

2012 年 1 月 16 日 星期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非遗草编产业在国内不值钱,却成出口创汇“香馍馍”产业化、品牌化缺失,挣钱主动权握在他人手中
调查 
墙内开花墙外香,小小草编畅销国外
王伟田


李永先展示即将出口的洗衣筐

在侯镇佛屋和草碾村,虽高粱已消失多年,但草编行业却被保存了下来。农闲时,随手拿起材料编个锅盖或茅箱,已成了不少村民的休闲方式。但因挣钱少而且比较费事,如今年轻人鲜有人愿从事,草编成了“夕阳产业”。殊不知,这些不起眼的草编产品附加值却很高,甚至可出口到国外,只是目前我市草编产品尚处于行业底端,还没找到往上游走的出路。

1月11日上午,在佛屋村其他村民介绍下,记者找到了邻村草碾村村民李永先。他靠着收购并批发草编产品发了家,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草编商人。

来到李永先家门口,只见大大小小茅筐、洗衣筐摆了一地,红白青透出鲜艳,白蓝青秀出淡雅……个个让记者爱不释手。“多亏了这些家伙,不然还不知道在哪喝西北风呢!”李永先说,这些草编品就是自己的摇钱树,正是靠它们,自己的日子才逐渐红火起来。18岁初中毕业的他就开始骑着自行车,带着从周围村民那收购的草编品到潍坊各集市上零卖,由于自己的草编品既经济又实惠,深受顾客喜爱,李永先的生意也逐渐做大,自行车先后换成了脚蹬三轮车、机动三轮车。1982年,一青岛贸易公司工作人员找到了李永先,希望他能为该公司收购草编产品,并打算跟他长期合作。“怎么也是卖,就和他们合作试试吧!”李永先一开始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可一年下来,他就吃到了甜

头,由于外贸公司收购量大,仅做中间商,李永先一年就赚了不少钱。现在除了青岛,河北、浙江等多家商贸公司都与他有合作关系,靠着草编织品,他已经把机动三轮车换成了轻卡,自己也盖起了两层楼房。

“可别小看这些草编产品,它们可远销到美国、德国等国。”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永先收购的草编产品不再局限在国内销售,一些产品走上了出口道路。“虽然我也赚了钱,那些村民们也觉着拿到了辛苦钱,但我们赚的都是小钱,真正赚钱的是那些外贸公司。”李永先告诉记者,他现在专门为外贸公司收购草编产品,他们的出口价是收购价的两倍以上。以一套洗衣筐(一大一小两个洗衣筐)来说,他以60元/套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收过来,再以70元/套的价格转手卖给外贸公司,而外贸公司的出口价则达到了120元。“他们只是在我们的产品上打上了自己的品牌商标,价格就翻番了。”

现在草编产品不再仅仅是一种商品,而是多了层文化意蕴。近年来,李永先多次带草编产品在潍坊国际风筝会上亮相,受到了全国各地顾客青睐,草编产业逐渐受到相关部门重视。2010年,侯镇草编成功入选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正在进一步申报省级文化遗产,李永先也先后被评为我市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光从文化上重视还远远不够,必须让从业者切切实实感受到经济上的好处才行。李永先认为,本地草编从业者还处于草编产业链最底端,还停留在家庭手工作坊时期,这和280多年以前的纯手工从业者区别不大。据他了解,外贸公司把草编品收去后,还会做进一步加工,除了外观加以修饰外,还会进行产品组合,例如在草编的笔筒上附上卡通玩具等。“你可别小看这些简单的加工,一个批发价2

元的笔筒经加工后即可增值到十几元,而村民仅从中拿到了1元多的加工费。”李永先说,这需要把草编产业链做深做细,而周围却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除在产业链要往上“移动”外,市场也要进行开拓。采访中李永先反复提到,遗憾自己一直没有去过广交会,市场还一直靠着那些老贸易伙伴,做着中间收购商的角色。“我收货多少,受贸易公司制约,多了人家不要,少了就会违约,没有自己的销售市场,这很恼人。”李永先有一次没有完成与商家约定的数量,被迫交了几万元的违约金。

“无论从产业链还是市场上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光在文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资金、政策才是最实在的。”李永先说。

本报记者 王伟田

1月10日上午,石马路南段,在熙熙攘攘人群簇拥下,年货市场热闹了起来!在一大堆盖垫、篦子等不起眼的杂货旁边,红白青相间的草编手工艺品引起了不少居民关注。

“这小筐多少钱啊!”“这是什么材料的啊!”“15元,侯镇佛屋纯手工的。”几位居民正向一商家咨询。其中一位李姓居民告诉记者,“这茅

草编织的产品不仅漂亮美观,且通透性好,保质效果也不错,多余馒头放在里面要比放在泡沫箱里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个便宜点的不锈钢锅盖一般在25元以上,虽比苇子编的锅盖使用年限要长不少,但效果却远不如这苇子锅盖,且后者价格一般在10元左右,年年买也买得起!”一位刘姓居民说。

去收购。

如果销售草编锅盖的商家都说是那两个村产的,怎么分辨啊?记者问道。“没什么商标,也没什么好办法,就靠张熟脸。”王永钦坦言,做这个买卖的人几乎都互相认识,产品相互一对比,差不多都心知肚明。王永钦1年中有300多天在周围集贸市场上卖草编锅盖,邻近村民基本上都认识他,都知道他的草编锅盖是真正佛屋草编锅盖。

佛屋、草碾草编历史超280年却至今没“品牌”

1月11日上午9时,天气晴朗却依旧寒气逼人。在佛屋村村民刘志祥家中却是一片忙碌而热闹的景象,他和老伴正忙着用苇子编织锅盖。只见一根根散落的苇子,到刘师傅手中就变得“乖顺”了许多,一紧一绑,棉柳顺着锥子的针眼穿过,一绺苇子便像头发一样,安分地变成了大拇指粗细的一条辫子,成了锅盖的一部分。

“我与苇子和棉柳打了一辈子交道!”年近花甲之年的刘志祥回忆说,他七八岁时,就学着编织草编,十二三岁时,已可以熟练地编织锅盖。而在人民公社时期,为方便干活,村民便在村里空旷地上,挖了一米深的半地窖,上面再搭上棚子,佛屋全村人便在里面编锅盖和茅箱。“那时全村人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晚上10点,中间也就只在吃饭时才休息一下,正是凭着这股干劲,产品非常受欢迎,也就有了‘佛屋草碾出锅盖’的名声。”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由于高粱经济效益明显不如小麦和玉米,村民纷纷弃种高粱。一时间让刘志祥引以为豪的草编像失去了支柱一样,只剩下村里一些妇女和老人还在坚持,年轻男子则多数到外地打工。当时有5个兄妹的刘志祥也“随大流”来到了建筑工地上打工。“当时编一个锅盖才七八元,而干一

“我编的锅盖不愁销路,稻田、侯镇等地经销商经常来要货。”刘志祥说,有“佛屋”“草碾”两个超280年历史的“品牌”在,自己每天只需干活就行,成品会有人上门来收。

“的确是这样,在农贸集市上,你只要说锅盖来自佛屋或草碾,即使价钱高些,顾客也愿意出。”在农贸集市上做零售草编锅盖买卖的王永钦只要没货了,就会到刘志祥家

天建筑就会得到五六十元。”这一干,刘志祥就干了15年,直到1998年才结束打工生涯。虽然做建筑工人挣钱不少,可42岁的他身体已大不如前,腿部也患上了风湿,只好重操旧业——编锅盖。

“我一天能编一个8印(直径76cm)的锅盖,能卖上50多块钱。”刘志祥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儿子当货车司机,儿媳在村里开着小超市,生活来源已不用他们操心,只需要帮忙照看一下7岁的孙子,但老两口还想自食其力。“我老伴差不多一天也能织上一个7印(直径72cm)的锅盖,也能卖上40块钱,一个月下来,2000块钱不成问题。”刘志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7印和8印的锅盖各需要5.5斤和8斤苇子,1斤和1.2斤棉柳,苇子和棉柳每斤分别为0.7元和6元,如能正常出货,一天的纯利润在70元左右。“一把米尺,一把锥子,一天轻松就可赚到70元,这可比一些老年人去给工厂看大门、干环卫好多了,时间上还自由。”

出了刘志祥家,走在佛屋村街上,很多村民家门口堆积的苇子让记者感觉到了不一样。“我们村有200多户,三分之二从事草编行业,但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在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草编就是一个夕阳产业。”


PageA01-580_看图王.jpg

非遗项目文学和传说不少

潍坊第三批非遗传承人评审首设面试环节

2012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K07_0015[1].jpg

王洪吉借实物讲解方吕鸟笼的制作工艺。  本报记者 韩杰杰 摄


本报11月28日讯(记者 韩杰杰)“你对民谣的传承方式有何见解?”“若被评为传承人,你将如何传承这项技艺?”28日,来自各县市区的66位非遗传承候选人齐聚市艺术馆参加面试。据悉,这是潍坊首次在市级非遗传承人评审中设置面试环节。 
  28日,在面试现场,市级非遗传承候选人依次进入面试室,接受三位考官的提问。记者注意到,提问最多的几个问题是技艺特点、目前发展现状、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如何传承技艺等。
  候选人李永先从事草碾子草编制作已有28年,他说,现在草碾子草编不再是拿不上台面的手艺了,已经走出了国门,创造了效益,他希望能通过多收徒弟来传承这项手艺。仉松三先生从事龙灯制作已32年,谈到龙灯的发展现状,他说现在主要还是自扎自用。目前他已有四个徒弟跟着学习这门手艺。谈到民谣的传承,候选人郭云善说,现在民谣唱的少,要抓紧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接受这门传统文学形式,他还提出,政府部门也要加大扶持力度,毕竟搞文学投入很大。 
  记者了解到,潍坊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于今年初启动,经过资料收集、专家评审等环节,于11月12日结束公示。此次共有66名传承候选人,其从艺年限从6年到60年不等,其中超过30年的有26人。按类别来说,涉及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民俗、传统舞蹈。其中民间文学有10人,涉及杞国的故事、庄农日用杂字、丁耀亢的传说、嫦娥奔月传说等,传统医药有10人,涉及华疃正骨、通经引药法等。 
  与前两届评选不同,此次市级非遗传承人评审中首设了面试环节,及签订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承诺书。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介绍,增加面试环节是为了了解传承候选人身体状况,更直观地了解艺人们对技艺的感悟,并对其进行一次有关传承责任和义务的教育。承诺书则就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传承工作、培养后备人才等方面进行了书面性的规定。 
  据悉,目前潍坊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名,省级非遗传承人27名,市级非遗传承人91名,在推动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场花絮
按平米计算 这个小鸟笼比房价贵好几倍
  在面试环节,来自寿光的王洪吉为了更好地讲解制作工艺,特地带了一个鸟笼来展示。让评委吃惊的是,这个直径26厘米的小小鸟笼,售价竟然过万元。若按平米计算,比现在的潍坊房价贵好几倍。 
  53岁王洪吉是寿光市上口镇西方吕村人,是方吕鸟笼第四代传人。在回答面试官关于“鸟笼制作技艺”问题时,他借着鸟笼介绍起来。他说,方吕鸟笼的一大特色就是纯手工雕刻,鸟笼部分在选材上用的是五年以上的老竹子,而且是上等的一节竹,鸟镫子则由黄杨和柳木组成。 
  鸟笼价格贵,主要是贵在精细上。记者看到,四个笼角,所雕刻的内容都不一样,分别表现了“耕”“读”“渔”“樵”四个内容,其中都有人有景,小到一个树叶,非常精细。而在鸟镫子上,还附有两只蝉,其翅膀上的纹路也雕刻得清晰可见。 
  他介绍,因为是纯手工,从选材、钻孔到一刀一刀的雕刻,每一个步骤都得缓慢进行,就他展示的鸟笼,制作工期就有2个月,售价11000元。因为供不应求,他也曾考虑用电脑制作鸟笼,但鸟笼雕件上深浅不一的精密纹理,电脑刻不出来,只好作罢。 
  “我儿子也会这项手艺,但因为鸟笼制作麻烦,我俩一年也做不了10个鸟笼子。”他说。           本报记者 韩杰杰


开心论坛

寻访寿光的草编艺术

编织,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仍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当你在家中放上这样一个饰物,会立即闻到田野的芳香,感觉到远古朴素的气息,草编已成为更多旅人的行囊、女子的嫁妆,点缀着更多人家的生活。

草碾村的草编

草碾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草编专业村。隆冬季节,家家户户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忙着编织各种用品。全村有1000多人从事草编制作,这些草编产品已不再局限于本地销售,大部分产品已经走出国门,远销到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汇二三百万元。如今,加工草编的农户也由草碾村一个村扩展到周围的20多个村庄,近3000农民整年从事草编行业。村里还成立了草编协会,村民们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和信息。1997年,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草碾村的草编获得金奖;2000年,山东电视台还为草碾村的草编制作工艺录制了专题节目,使草碾草编远播海内外。 

一位草编艺术传承人

在草碾村,我们采访了被寿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列为草编手工艺传承人之一的李永先。他是一个精明能干又很技巧的农民,他带着我们来到他的家里,那是一个大院落,屋子里堆满了编织好的工艺品。

李永先向我介绍,他现在不以编织为主了,主要是根据时尚需要设计些图样,帮助村里的人进行购销活动,就是他把村民加工好的草编统一收购起来,再销给外地的客户。他为此还买了一台电脑,用来设计或上网发布信息。他说,村里做这种生意的还有好多家。我问他经济收入怎么样?他说,有十几万元吧。 

寿光的草编艺术

据李永先介绍,寿光的草编多采用附近和东营、淄博等地的蒲草、芦苇,具有品种齐全,做工精巧,造型美观,样式新颖,经济实用的特点。现在有200多个花色品种,如各种草提篮、壶囤、锅盖、糖果盒、沙发垫、手提包、纸篓、花瓶、狗狗窝等。随着编织工艺的不断改进,寿光的草编艺术又在崇尚自然、古朴的风格中编入现代色彩。

寿光的草编全部采用手工制作,通常采用两纬一经式的绞编技术,大致为:第一,选料。一般选用野生的蒲草、芦苇和茅草,颜色要呈自然色,匀称光洁为好。第二,浸泡。采集后,将料打成捆,放入清水中浸泡十几分钟。浸泡可以使条子又绵又软,韧性十足,方便编织。第三,编织成型。根据相关图样进行编织,工具有:铁锥、剪刀、尺子等。第四,编出成品后,还要进行洗刷或熏蒸、凉晒,最后就进入市场销售了……(浏览全文


草碾草编:老手艺 新时尚

草编产品有了更多种类,花篮、花瓶、茶具垫、果盘等,造型更美观,手艺精湛,美观大方,更结实耐用。

00_看图王.jpg



幸福新财路:草碾子村民白天钻大棚 晚上忙草编

2011-02-09 08:46 来源:寿光日报

核心提示: 幸福新财路:草碾子村民白天钻大棚 晚上忙草编

寿光日报讯(记者 闫京罡)

从《寿光市地名志》查阅,侯镇草碾子村建村至少905年,而其草编工艺就有642年的历史。

1月27日,记者走进该村,村东头的草编交易市场人流如织,“这种锅盖五块二,那个茅箱20元。”老板李永先正在收购草编制品。他今年46岁,从事草编收购已经28年,身后的二层小楼是2010年10月份完工的,花了30万元。像他一样,该村许多村民都靠草编发了家。

从以“草编谋生”到“草编申遗”,该村的草编身价不断上涨。目前,该村草编有4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12个国家,草碾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草编村”。

草碾子村现有1700多人,有400多人常年从事草编加工。不少50至70岁的老人也加入草编队伍,他们空闲多、做活细,每人每年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颇丰的“养老金”。2010年,该村草编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成功嫁接。

如今,草碾子村草编制品年产30多万件,产品不仅在青岛、浙江义乌等地销售,还跑出国门赚外快。李永先定期往青岛港送货,他的草编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12个国家,赚起了“洋钱”。

同时,该村草编工艺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辐射作用。如今,周边的台后、崔家、方吕、北仉、南仉、东毕等70多个村也成为草编大村。“白天钻大棚,晚上忙草编。”成为许多村民的生活写照。

目前,该村正在建造一个“草编样品展览馆”,将40多件草编样品逐一展示,并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草编制品,将这项传统工艺直接对接市场,在农民增收中将草编工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