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刘正波
    

基本信息

刘正波

性别:男

年龄:49 岁

技术职称:工艺美术师

荣誉职称: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从艺品类:潍坊红木嵌银及木雕,木雕.根雕

从艺年限:23年

单位及职务:安丘市鸿艺轩木雕工作室

所属地区:安丘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4368

个人简介

刘正波,男,1975年7月生,山东省安丘市。从小喜欢画,模仿。2001年首先开始学习木雕,相继从事根雕、核雕技艺。现为工艺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潍坊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丘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安丘孔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自幼传承其父木雕技艺,结合当代木雕新技法,形成了独立、细腻、创新的个人风格。

2016年参加山东艺术学院举办的山东省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2017年应邀参加了景德镇陶瓷大学非遗传承与保护座谈会。

荣誉证书

  2015年加入安丘市工艺美术家协会,担任副秘书长。

  2015年加入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潍坊市核雕协会。

  2016年加入山东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

  2016年4月由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等部门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木雕界领军人物”称号。

  2016年7月被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等部门评为第三届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

2016年12月经潍坊市中评委评审通过晋升为“助理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016年12月担任潍坊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6年授予安丘市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7年7月被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评为第六届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2017年12月经市中评委评定为“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职务。

2018年12月被评为第五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现为安丘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安丘市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副主任、安丘市孔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奖励证书

国家级:

2017年12月作品《一带一路》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一届“万清堂杯”木雕艺术大赛优秀奖;

省级:

2016年9月作品《升官发财》获2016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会交易会精品奖;

2016年10月获首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突出贡献奖;

2016年11月作品被山东艺术学院收藏;

市级:

2016年4月作《升官发财》获第二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2016年4月获潍坊市工艺美术“黄杨木雕”界“领军人物”;

2016年4月黄杨木雕《一瓢金》获第九届中国(潍坊)风筝博览会金奖;

2016年8月获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2016年9月作品《黄杨佛手》入选2016中国潍坊首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人生如意》获邀参加“天工核雕匠心百年”

2017潍坊核雕艺术全国巡展;

2017年4月作品《升官发财》获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金奖;

个人图片

image005.jpg

刘正波2.jpg

刘正波

主要作品

0724_7.jpg

00_看图王(1).jpg

0724_6_看图王.JPG

微信图片_20170411162007.jpg

荷塘蛙趣_看图王.jpg

《荷塘蛙趣》:本作品以整料黄杨木为原料,利用其弯转的外形体为构图思路,顺纹雕刻,精雕细琢,将残荷的叶脉与灵动的青蛙作强烈对比,一动一静,生动传神,为家居、厅堂收藏摆件之精品。

00_看图王.jpg



《达摩》

作品用铁梨阴沉木,利用木头的颜色纹理塑造了禅者达摩坚韧不拔的心胸、博大的艺术形象,渊穆静伟的风格,表现了禅者屹立的力量,由内敛而外张,由静谧而伟岸,表现了禅心,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理念,从而净化心灵。


《硕果》

黄杨木雕镂刻松鼠葡萄寓意硕果累累的丰收之喜,葡萄亦有丰饶多产、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雕工细致、枝蔓翻转,果实饱满圆润,松鼠肥硕可爱,生动活泼。


《国泰民安》

作品用风化香樟木,利用木头的风化纹理造型把大山伟岸气势表达的淋漓尽致,巧妙利用木头原有造型塑造大山的险峻。山下房屋、小桥、流水、渔夫划船,刻画出太平祥和景象,山上楼台、树木、人物,表达禅意祝福,祝祖国大好河山稳固、国泰民安!

媒体报道

匠心独运 化腐朽为神奇—— 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丘木雕传承人刘正波

作者:安丘大众网   时间:2017/11/9 8:06:47

1.jpg

“吸天地之精华,纳灵气于神工”,刻刀在原木上上下翻飞,或粗犷有力,或精雕细刻,经过一番雕刻,一块名不见经传的木料,就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变身。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场景,无论是花卉树木还是虫鱼鸟兽,小小的木头上演绎的尽是大千世界。木雕,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刘正波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 李少华 李小龙

自小熏陶 潜心研习

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丘县乡土志》载,明清时期,安丘木雕艺术达到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风格迥异的木雕匠人及其作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桃木辟邪”之说在民间的广泛流行,桃木雕刻品逐步发展起来,雕刻纹理质地也更加精工细作,神态逼真,充满灵气。

作为安丘木雕第四代传承人的刘正波,对于木雕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从小在父辈们木匠手工活的熏陶下,刘正波渐渐喜欢上了木雕。院里的枣树,路边的梧桐,折断的柳叉,散落的桃核,只要是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曾是他的练习材料,高中毕业后,刘正波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木雕技艺的研习中。每日与木雕为伴,构思图案、研究雕刻手法,带给他的除了满手的老茧与道道的伤疤,还有那日渐精湛的技艺。

“这是老一辈们留下的手艺,不仅不能丢了,还要将它发扬光大。”刘正波说。木雕,对于他而言,不仅是父辈、祖辈们曾赖以谋生的技艺,更是岁月经过时间的洗礼后留给他的一份传承与财富。

精雕细刻 还原本质

清晰的纹路、富有质感的形态、自然流畅的线条,一块块其貌不扬的木料,经过刘正波之手,都会变成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木雕作品。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难以言传的寂寞和千百次的磨砺,对于木雕,他有着别样的执着。


3.jpg


刘正波介绍,安丘木雕工艺复杂,完成一件作品首要的是构思,然后是构图,接着是选材,进入雕刻阶段后,从粗到细,需要先雕刻出粗胚轮廓,再加工细节部分。作品成型后,再经修光、打磨、着光上色或上油或烤蜡,一件作品才算真正完成。雕刻的时候通常会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用比拟、双关、谐音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历史渊源,又蕴含吉祥企盼的内涵。雕刻小件作品通常需要几周,大件作品有时则需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虽是以雕刻为主,但你还要什么都会,选料、画画、雕刻,甚至漆工都要懂。”刘正波说。

“雕刻不容易,轻重缓急,全凭拿捏,容不得半点马虎,不仅需要细心,更要有耐心。”一说起木雕,刘正波总是难掩兴奋。

刘正波的作品与其说是艺术的创造,不如说是木料本质的还原与再现。为了刻好金鱼,他曾一连几天不合眼,仔细观察金鱼游动的过程,一条又一条,一天又一天。大到形态轮廓,细到纹路、鳞片,他都熟记于心。再经过观察、构思、设计画稿、精选木质材料、雕刻、打磨、着色等一系列繁杂的步骤之后,他的作品《一瓢金》诞生了。一条条活灵活现、活力四射的金鱼,让人不禁叹服他那奇妙的创造力与精湛的雕刻技巧。

追求完美 坚守传承

每雕刻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倾注感情的历程。当问起他最得意的作品时,刘正波笑着说,在他眼里,所有的作品都是最美的。但当谈起创作灵感时,刘正波一脸的严肃。木雕创作对于他来说,更看重的是过程。因为全部是手工制作,需要尽心尽力地去精雕细刻,有时作品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差,正所谓,“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


2.jpg


“木雕技术要求高,过程苦,学习的周期时间也长,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意学。”在刘正波看来,要想学好木雕这门手艺,不仅要心细手稳,更重要的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有时雕刻一个普通的作品,在工作室一呆就是十几天。

  “安丘木雕,肯定是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的。”看着身旁全神贯注雕刻的女儿,刘正波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