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谢方堃
    

基本信息

谢方堃

性别:男

年龄:55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从艺品类:石雕石刻,石刻. 石版书画.拓片

从艺年限:34年

单位及职务:安丘市石版书画艺术馆

所属地区:安丘市

师承:谢德华

徒弟:刘新平、李华东、李建刚。

浏览次数:7744

个人简介

谢方堃,男,1968年生,山东省安丘市人。现为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潍坊市工艺美术石雕界“领军人物”。

1990年至今专业从事石刻、拓片技艺,已近30个年头。石刻雕刻精细,生动传神,拓片极具北方蝉翼拓的特点。

为了研究古代真草隶篆等字体石刻艺术,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参观学习,并从有关书籍、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料,钻研临摹,废寝忘食,不停地苦练和精雕细刻,磨练出了高超技艺。在潍坊市境内,诸城超然台博物馆,临朐沂山,青州云门山,安丘青云山、留山、城顶山、五龙山和酒之城等景区都留有足迹、刀痕和石刻艺术作品。

2011年10月,用了2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的碑刻与拓片制作,整卷长13米、宽42厘米,笔画构思精细,作品严谨美观大方。整个作品给人以艺术享受,令人慨叹不已。

谢方堃石版书画艺术馆现藏刻石136块,多为古今名家诗文和画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米芾的《研山铭》、赵孟頫的《五柳传》、岳飞的《前出师表》,还有康熙、乾隆、唐伯虎、刘墉、郑板桥等名家名作,有《名家百寿集》和《名家百福集》。为纪念这位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临摹毛体先后雕刻了《七律•长征》、《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和《清平乐•六盘山》等作品。

他准备再用10年时间,共完成藏有300件作品时,就静下心来搞拓片,届时举办一个大型的全国性作品展览会,让更多朋友来欣赏金石文化的文明。


荣誉证书

2014年4月荣获潍坊市工艺美术石雕界“领军人物”。

2016年4月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拓片界“拔尖人才”。

2016年7月被潍坊市轻工行办、潍坊市工美协会评为第三届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

2016年10月“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突出贡献奖。

2017年7月被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评为第六届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奖励证书

2014年4月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市工艺美术节获金奖。

2015年4月第八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潍坊市工艺美术节获金奖。

2015年4月第九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潍坊市工艺美术节获金奖。

2016年5月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人立陶琉”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6年5月在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人立陶琉”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

2016年9月山东民俗文化博览交易会获“精品奖”。

2017年4月拓片《千字文》在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暨风筝博览会获得金奖。

2017年5月拓片《千字文石刻》第九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神龙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潍坊日报》 、《潍坊晚报》曾报道过,《潍坊文化>第四期刊载 安丘电视台《身边》栏目报道,《安丘文学》2016年12期刊载。


主要代表作

《千字文》、 《兰亭序》、 郑板桥《竹子》石刻拓片。

个人图片

image007.jpg

2014.2.26

image011.jpg

image074.jpg

image013.jpg

主要作品

image012.jpg

image015.jpgimage017.jpg


image021.jpg

2009_003_看图王.jpg

image023.jpg

image029.jpg

石刻--竹

image033.jpg

拓片

image003.jpg

image005.jpg

image007.jpg

image009_看图王.jpg

image011.jpg

媒体报道

新浪博客潍坊文化

潍坊文化的博客

谢方堃与石刻文化

/刘牧青

2013-12

在中国画都潍坊,人们每当提起安丘的张殿英木版书画和谢方堃石版书画都赞不绝口,对于木版书画我是略知一二,对于石版书画还真是初次相识。近日,有幸走进谢方堃的安丘市石版书画艺术馆,真是大开眼界,尤其是主人独有的丰富刻石阅历,更使我感到惊奇和钦佩。据查考,谢方堃集刻石与拓片制作技艺于一身,目前在国内屈指可数。

(一)

谢方堃,今年45岁,是土生土长的安丘人,他从事石刻艺术已近20个年头了。谢方告诉笔者,他父亲谢德华就是石刻艺人,主要从事墓碑、奠基碑和一些纪念碑方面的刻字艺术。谢方堃原来在济南某医校学习医术,当一名外科医生是他人生的最大追求。1995年春天,他跟随父亲到安丘市人民公园去看汉墓,当走进地下墓室时,一幅幅精美的画图深深地吸引他,眼尖的父亲,看透了儿子的心思,爷儿俩忘记了地下的潮湿和阴沉,一边走一边仔细观看,父亲不住地赞美古人的艺术造诣。

本是一次无意的游玩,却令谢方堃大开眼界,激起了他的艺术灵感,毅然放弃学习医术,决定跟随父亲从事石刻与拓片艺术研究,用刻刀雕刻美石,用石文寄托追求。之后,心细的父亲又带着儿子专程到庵上镇去看牌坊,蓝天白云下,美丽壮观的庵上石坊熠熠生辉,又一次深深地吸引住了年轻的谢方堃。

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唐盛世,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汉代石刻的雄劲、简练,唐代石刻的精美、圆润,都表现了中华民族进取、向上的气派和精神,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安丘汉画像石墓就是一典型代表,它发掘于凌河镇董家庄村,迄今已有1800多年,内有69幅完整的画像,被誉为“罕见的汉代艺术杰作”。庵上石坊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180多年的历史。谢方堃心想,这些精美的雕石艺术若无人去研究和挖掘,说不定多少年之后就会慢慢失传或者消失。

为了挖掘和抢救石刻艺术,父子俩慕名到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探寻省城及更高层次的石刻艺术,踏进馆内,一件件石刻文物和碑刻拓片让两人心明眼亮,随即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知名碑帖和摩崖刻经资料,带回家来精心研究和临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个春秋的磨练,谢方堃如痴如醉,他的刻石技艺逐步走入艺术殿堂,日趋炉火纯青。

(二)

“刻石艺术主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墓碑文化和宗教文化,它存放时间久远,不易人为地去篡改,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谢方堃讲起话来头头是道。

眼下,刻石已成为谢方堃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为了研究古代真草隶篆等字体石刻艺术,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参观学习,注意从有关书籍、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料,一有机会就在工作室里钻研临摹,有段时间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笔者看到,谢方堃的右手手掌上有层厚厚的茧子,左手下方的肌肉也有些变形,正是因为不停地苦练和精雕细刻,谢方堃才磨练出了现在的高超技艺。在潍坊境内,诸城超然台博物馆、临朐沂山、安丘青云山、留山、城顶山和酒之城等景区都留有他的足迹、刀痕和石刻艺术作品。

2011年10月,谢方堃经过2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的碑刻与拓片制作,整卷长、宽42厘米,笔画构思精细,作品严谨美观大方。“为了字迹逼真,我对照字帖,反复修改,争取每一细节都与原著尽可能接近,只要一有时间就待在工作室里。这幅作品有相当的难度,当我完成的时候,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兴奋了好长时间。”谢方堃高兴地诉说着。千字拓文,字字孤立,互不联属,飘逸处如云烟绵绵,笔断而意脉相连;洒脱处,如凤鸟飞翔,形斜而字愈端正。整个作品给人以艺术享受,令人慨叹不已。

谢方堃的石版书画艺术馆现藏有已完成的刻石136块,多为古今名家诗文和画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米芾的《研山铭》、赵孟頫的《五柳传》、岳飞的《前出师表》,还有康熙、乾隆、唐伯虎、刘墉、郑板桥等名家名作,更有《名家百寿集》和《名家百福集》。今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谢方堃专门临摹毛体书法艺术,研讨其笔法特点,自今年春天以来,先后雕刻完成了《七律•长征》《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和《清平乐•六盘山》等作品。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谢方堃那泰然隽永的刻石之功、熟练麻利的手法、清隽渊雅的笔触、宁静悠远的意境、精致完美的雕刻艺术真是令人叫绝。谢方堃不仅仅满足于雕刻文字,雕刻书画也是他的拿手戏,馆内一块古代四大美女之“西施”的石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流畅的线条,惟妙惟肖的神态,将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谢方堃用了20多天时间完成的又一件新作。

(三)

“拓片犹如历史写真,用宣纸和墨汁把碑刻和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变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实物。因其古老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民族史料价值和巨大的艺术成就倍受人们青睐。”谢方堃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拓片在保存、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承载地方风物、历史进程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就像一张张散落在民间的‘历史存根’。”品茶谈笑间,他总是离不开诗书画印和金石拓片;漫步他的工作室,举手投足间表现的是那样淡定与从容。

“每一个拓版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弄懂了那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动地拓出来。如今,拓片技艺传承和保护成了一大难题,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人真是太少了,我希望能将拓片技艺传承下去……”谢方堃展示着手中的拓片,“我的拓片能再现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神韵,即使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难达到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称得上是活的档案。”

拓片源于真品,它是历史的再现。胸中有丘壑,笔底生烟霞。一方碑石,一帧拓片,让谢方堃实现了点石成金、仿旧如真的梦想。可他并未满足,而是学而不厌,求道若渴,追求完美。时常夜深人静时分,青灯书案,碑拓陈横,悟书之妙道。品其阳刻拓片作品,宛如作者的书法真品,活灵活现;观其阴刻拓片作品,如进入碑林,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一幅字画,经名家之手,它就会身价倍增;一副名字画,经数代人的传承,它就会奇居于世;一幅拓片,经数人翻阅与考证,它就成了历史的另一部传奇。谈起诗书画印,谢方堃笑声朗朗,抚摸那些石碑,爱不释手。《诗经》中的一泓清水、《楚辞》间的一缕清风、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超然台记》里的杨柳月色、《兰亭序》中的曲水流觞……都是他为之心仪、为之沉醉的心灵栖所。他将深情寄予石刻之上,用心智刻写出涵容万千的画卷,留存着历史的印痕,传承着中华古老的文明。

谢方堃告诉笔者,他制作的王羲之《兰亭序》拓片很受青睐,现在有三个版本,阳刻拓片墨色文字凸出,印章鲜艳逼真,如同真品;阴刻朱色拓片艳丽鲜明;阴刻墨色拓片厚重大气。近年来,还有日本朋友委托在安丘搞蔬菜加工的老板从他这里购买这件拓片作品。是的,谢方堃的雕刻及拓片技艺已经得到社会的公认,今年他还申请了“安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正步入不惑之年的谢方堃,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手工艺人,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民间工艺美术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朴实敦厚、意志坚毅、心胸宽广,这些品格正是民族精神之所在。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自己心中的梦,谢方堃用那质朴敦厚的语言说道:“我争取再用10年时间雕刻200件作品,凑够300件就静下心来搞拓片,届时举办一个大型的全国性作品展览会,让更多朋友来欣赏金石文化的文明……”

image036.jpgimage038.jpgimage040.jpgimage042.jpg



刻毛体诗词,拓片捐送档案馆

2013年12月20日


 谢方堃(左)向安丘市档案馆捐赠毛体诗词拓片。

 本报讯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12月13日,安丘市石版书画艺术馆谢方堃向安丘市档案馆捐赠了个人石刻毛体诗词拓片作品《七律·长征》《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一宗,以表达自己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敬仰之情。

谢方堃今年45岁,安丘市兴安街道东关人,从事石刻艺术已近20个年头。为了研究古代真草隶篆等字体石刻艺术,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参观学习,一有机会就在工作室里钻研临摹。

“刻石艺术主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墓碑文化和宗教文化,它存放时间久远,不易被人为篡改,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谢方堃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他的石刻艺术作品远近闻名,诸城超然台博物馆、临朐沂山、青州云门山、安丘青云山、城顶山等景区,都留有谢方堃的足迹和刀痕。

为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谢方堃从今年春天开始,历时6个多月的时间,先后雕刻完成了《七律·长征》、《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和《清平乐·六盘山》等毛体书法诗词作品。   (刘春山 王振山)

齐鲁社区

[拍现场] 谢方向安丘市档案馆捐赠毛体诗词拓片作品


image049.jpg

image051.jpgimage053.jpg

image055.jpgimage057.jpg

image059.jpg

齐鲁网讯  为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安丘市石版书画艺术馆谢方堃先生向安丘市档案馆捐赠个人石刻毛体诗词拓片专利作品《七律·长征》《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一宗,以表达内心对已故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无限热爱和敬仰。同时,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党的十八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项社会事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谢方堃,安丘市兴安街道东关人,今年45岁,从事石刻艺术已近20个年头。为了研究古代真草隶篆等字体石刻艺术,他先后到北京、西安、曲阜等地参观学习,注意从有关书籍、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料,一有机会就在工作室里钻研临摹,有段时间竟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笔者看到,谢方堃的右手手掌上有层厚厚的茧子,左手下方的肌肉也有些变形,正是因为不停地苦练和精雕细刻,谢方堃才磨练出了现在的高超技艺。在潍坊市境内,诸城超然台博物馆,临朐沂山,青州云门山,安丘青云山、留山、城顶山、五龙山和酒之城等景区都留有谢方堃的足迹、刀痕和石刻艺术作品。

今年春天,他联想到今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年,为了纪念这位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谢方堃专门临摹毛体书法艺术,研讨其笔法特点,历时6个多月的时间,先后雕刻完成了《七律·长征》《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和《清平乐·六盘山》等毛体书法诗词作品。谢方堃那泰然隽永的刀腕之功、熟练麻利的手法、清隽渊雅的笔触、宁静悠远的意境、精致完美的雕刻艺术真是令人叫绝。“刻石艺术主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的墓碑文化和宗教文化,它存放时间久远,不易人为地去篡改,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谢方堃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每拓一个版都是有生命的,只有读懂了那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动地将其拓出来……”谢方堃不停地展示着手中的拓片,“我的拓片能再现书法原著的艺术神韵,即使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难达到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称得上是活的档案。”(刘春山 王振山)


齐鲁社区

[拍现场] 安丘:谢方堃先生迷恋中华传统石刻文化

发表于 2013-11-26 21:26:02

image062.jpg

image064.jpg

image066.jpg

image068.jpg

image070.jpg

image071.jpg

image072.jpg





放弃手术刀,他捏起小刻刀

谢方堃从事篆刻近20年,希望这门手艺能传承发扬

2013年09月25日

image074.jpg

谢方堃在工作室内认真工作。

一把简单的刻刀,一块粗糙的铁块,外加简陋的材料,创作出一幅幅字迹逼真的篆刻,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女图像……谢方堃从事篆刻近二十年,专注石刻与拓片研究,用雕刀篆刻美石,用石文寄托追求。

弃医从艺学习篆刻

上午,记者来到安丘城区健康路上的御书斋,见到了“斋主”谢方堃。走进御书斋,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石刻和一幅幅透着书香的字画,一块雕刻着“西施”的石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流畅的线条,惟妙惟肖的神态,将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作是谢方堃用20多天完成的作品。

在谢方堃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的一间工作室,工作室内摆放着一块块石刻,墙上挂满了字画,满屋子透着书香之气。与谢方堃交谈,他的话语里离不开书画与篆刻。

今年45岁的谢方堃是土生土长的安丘人,从事篆刻已经近20年的时间。谢方堃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以前从事石刻,上个世纪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研山铭》的书画拍卖,父亲又迷上了拓片艺术。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酷爱民间艺术,尤其喜欢篆刻。1995年,学习医术的他弃医从艺,专注与石刻研究。

篆刻是谢方堃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研究篆刻,他从书上、网上寻找有关篆刻的资料,一有机会就在工作室里钻研篆刻,有段时间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记者看到,谢方堃的右手手掌上有厚厚的茧子,左手下方的肌肉有些变形,正是因为苦练,谢方堃才有了现在的技艺。

两年完成《千字文》

说起篆刻,谢方堃并没有太自豪的地方,但说到拓片,谢方堃充满了自信与自豪。“拓片犹如历史写真,用宣纸和墨汁把碑刻和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变成可触摸、可感知的实物。因其古老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民族史料价值和巨大的艺术成就受到人们的欢迎。”谢方堃对记者说,从2000年开始,他开始研究拓片,挂在屋里的字画,全是他自己篆刻之后拓印下来的。

由于从事拓片的人很少,谢方堃只能从书上、网上学习拓片,学习之后自己再进行研究。谢方堃告诉记者,2011年10月,经过2年多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千字文》的碑刻与拓片制作,整卷长、宽。

“为了字迹逼真,我对照字帖,反复修改,争取每一细节与原著尽可能相近,在篆刻过程中只要一有时间就呆在工作室里。这幅作品有难度,当我完成的时候,有一种胜利的感觉,兴奋了好长时间。”谢方堃高兴地说。

想让拓片制作发扬

从事篆刻近20年,谢方堃也学会了阳刻,现在全国从事阳刻的人不多。谢方堃集碑刻与拓片制作技艺于一身,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我的拓片能再现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神韵,即使用高科技也很难达到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称得上是‘活的文’。”谢方堃向记者展示他的拓片。

谢方堃告诉记者,他制作的《兰亭序》拓片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全国各地甚至日本的一些篆刻及拓片爱好者也委托朋友从他那里捎带上几幅作品。

除了篆刻名人字帖之外,谢方堃还篆刻名人书画,谢方堃的篆刻及拓片技艺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他的书画石刻艺术还申请了“安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每拓一块板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弄懂了那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动地拓出来。如今,拓片技艺传承和保护成了一大难题,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太少了,我希望能将拓片技艺传承下去。”谢方堃说。      文/图 本报记者 花凯


齐鲁社区

[拍人物] 为谢方堃当一回红娘

发表于 2012-6-4 01:33:36

image079.jpg

image077.jpg

为谢方当一回红娘

   上午,谢方参加了由安丘市人民政府主办、安丘市文广新局承办的安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我事先曾动员他,应该去参加在青云山山顶文化广场举办的“齐鲁情缘”大型相亲会,可两次活动是同一个时间,他实在没有无分身之术。

   在和他还是陌若路人的时候,以为他就是一个匠人,因为看得见的他,整天干的就是叮叮当当但却红红火火、收入颇丰的刻碑营生。在我不经意间迈入他的御书斋时,立刻惊呆了!

   观他阳刻阴凿及拓裱的书法作品,简直就是在朝拜天子朝臣名家的真迹。人物图案亦同样精彩,容貌姿态生动传神。他的作品不会是速成,他干的活容不得出半点差错,因为他要追求一种逼真、再世的效果。他比可以一挥而就的书画家们要付出的多,因为他全部是靠手工刻刻凿凿。接起来有长的的《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碑刻,足足耗他两年半的时间。

   现在我们已是朋友。步入不惑之年、介乎无名与有名之间的自由职业者谢方,原来也是艺人,也是位不折不扣的、了不起的工艺美术师,他还是安丘市作家协会的会员。我了解他,他稳健成熟,品行端正,才华横溢,当然还健健康康。他因有过一次失败的、短暂的恋爱史而为情所伤,但现已觉悟。我想通过朋友帮他建立家庭,他是几世单传,他的双亲还有他的亲姑、一位80多岁的山大退休老教授都急得不得了,当然还有他的朋友圈。

image078.jpg

image079.jpg



复制散落在民间的“历史存根”

本报记者 韩立新 实习生 相丹

2012年05月04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而一位篆刻大师,隐伏于闹市之中,面对门前熙攘,他淡定如水,寄情于石刻之中。

,记者在安丘城区健康街上寻到御书斋,见到了斋主谢方堃。几句寒暄,就切入正题。谈笑间,他不离于诗书画印和金石拓片,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淡定与从容。

今年43岁的谢方堃,是土生土长的安丘人。他自幼酷爱民间艺术,尤喜篆刻。1995年,他弃医从艺,专注于石刻与拓片研究,用雕刀篆刻美石,用石文寄托追求。

“拓片犹如历史写真,用宣纸和墨汁把碑刻和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变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实物。因其古老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民族史料价值和巨大的艺术成就受到人们青睐。”谢方堃滔滔不绝,“拓片在保存、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承载地方风物、历史进程的重要载体之一,就像一张张散落在民间的‘历史存根’。”

篆刻成为谢方堃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谢方堃篆刻的碑文、制作的拓片,那泰然而隽永的刀腕之功、清隽渊雅的笔触、宁静悠远的意境让人叫绝。谢方堃集碑刻与拓片制作技艺于一身,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

“每拓一块板,就要琢磨板上文字或画面历史的源头,只有弄懂了那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才能生动地拓出来。如今,拓片技艺传承和保护成了一大难题,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太少了。”谢方堃展示着拓片,“我的拓片能再现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神韵,即使用高科技也很难达到这近似‘原汁原味’的效果,可称得上是‘活的文’。”

去年十月,谢方堃完成了《千字文》的碑刻与拓片制作,前后两年时间。整卷长13米、宽42厘米,笔画精细。“为了字迹逼真,我对照字帖,反复修改,力求每一细节与原著尽可能相近。完成这幅有难度的刻画,我就有挑战胜利的感觉,当时十分兴奋。”谢方堃回忆着制作经过,情绪依然激动。

拓片的价值仅次于真品,是历史的再现。胸中有丘壑,笔底生烟霞。一方碑石,一帧拓片,让谢方堃实现了点石成金、仿旧如旧的梦想。可他并未满足,而是学而不厌,求道若渴,追求完美。时常夜深人静时分,青灯书案,碑拓陈横,悟书之妙道。

2010年,谢方堃被赵孟頫所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吸引,决定翻刻成拓。他四处找寻相关印刷品,跑遍了潍坊大小书店、旧书收藏市场等,没找到有关材料。天道酬勤。后来在济南一个书店找到了,他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一样。谢方堃对记者讲述着,动情处放声大笑,“忙完手头的活儿,就开始篆刻它,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一幅字画,经名家之手,它就会身价倍增;一幅名字画,经数代人的传承,它就会奇居于世;一幅拓片,经数人翻阅与考证,它就成了历史的另一部传奇。谈起诗书画印,谢方堃笑声朗朗;抚摸那些石碑,谢方堃爱不释手。《诗经》中的一泓清水、《楚辞》间的一缕清风、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超然台记》里的杨柳月色,《兰亭序》中的曲水流觞……都是他为之心仪、为之沉醉的心灵栖所。他将深情寄予石刻之上,用心智刻写出涵容万千的画卷,留存着历史的印痕,传承着中华古老的文明。

齐鲁社区

谢方镌拓作品欣赏

发表于 2012-1-19 00:20:58

观他阳刻阴凿及拓裱的书法作品,简直就是在朝拜天子朝臣名家的真迹。人物图案亦同样精彩,容貌姿态生动传神。他的作品不会是速成,他的活容不得出半点差错,因为他要追求一种逼真、再世的效果。他比可以一挥而就的书画家们要付出的多,因为他全部是靠手工刻刻凿凿。接起来有长的的《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碑刻,足足耗他两年半的时间。

我也曾是路人的时候,以为他就是一个匠人,因为看得见的他,整天干的就叮叮当当的刻碑营生。在我不经意间迈入御书斋内里时,立刻惊呆了!

步入不惑之年、介乎无名与有名之间的谢方堃,原来也是艺人,也是位不折不扣的、了不起的工艺美术师。

image082.jpg

百寿图

image084.jpg

石刻百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