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曹军
    

基本信息

曹军

性别:男

年龄:51 岁

技术职称:工艺美术师

荣誉职称: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面塑

从艺年限:51年

单位及职务: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管理部

所属地区:高密市

师承:

徒弟:张清晰、李菲、江彬、戴华、刘淑淑。

浏览次数:10513

个人简介

曹军,人称“面人曹”,男,1973年3月出生于山东高密,孚日集团糕点部经理。现为工艺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潍坊工艺美术面塑界“领军人物”、高密市民间面塑艺术交流协会奠基人,潍坊市高级面点师,高密市杰出民间艺人。1990年8月-2003年8月跟宗祖父学习面塑技艺,2013年在山东艺术学院参加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学习培训,计划培训班,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予以结业。2004年至今创建“ 曹军面塑工作室”开展面塑培训交流传承。2016年6月开始在高密市红高粱影视基地公益表演。

曹军师承祖业,从小便迷上了面塑手艺,其曾祖父曹金株在当地便是有名的面塑艺人,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制作手艺精湛绝伦,广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曹军从小便师从曾祖父,学到了不少精湛的面塑技术,2004年又拜名师学习面塑艺术。凭着自己对面塑的无比热爱和名师的用心传教,经过十几年对面塑的潜心研究,糅合中外塑形,博采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揉、搓、挤、挑的独特风格,进一步发展了彩塑雕刻技法,充分运用了米粉,面粉的柔韧性与延展性,容民间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手法为一体。在不失传统细腻清丽、丝丝诱人的基础上,承古法创新法,古朴典雅中涌动着现代喜庆和新时代的朝气,吉祥如意、人物花卉等题材创意鬼斧神工,气韵天成,在第四届红高粱文化节上,以红高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受到了大文学家莫言的赞许。2010年作品《秋食》获全国烹任大赛山东省金奖,2011年在快乐潍坊电视剧节目中获绝活第一名,2012年作品《喜获大利》获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艺技能大赛金奖,2013年10月创作的《国色天香》面塑作品在济南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再次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金奖。

作品丰富多彩,塑造风格冷峭奇倔,表现手法瘦劲有力,以营造祈福纳祥,吉庆和谐为主,包括文明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历史典故、花卉鸟兽等等。代表作品有“关公舞刀”“范进中举” “黛玉葬花” “宝钗扑蝶”“嫦娥奔月”“昭君出塞”“西施浣纱”“红高粱系列人物”等。

荣誉证书

2011年,获“孚日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13至今高密市第一实验幼儿园特聘老师。

2013年5月加入高密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为会员。

2014至今红高梁影视基地特聘老师。

2014年4月由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等部门授予“潍坊工艺美术面塑界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2015年5月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为会员。

2015年7月作品《贵妃醉酒》被加拿大华人协会收藏。

2015年12月被潍坊市轻工办行业办公室、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评为潍坊市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

2016年7月由高密市人民政府授予“高密市文艺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6月,面塑作品《喜结良缘》,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收藏。

2016年7月,面塑作品《虎娃闹春》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收藏。 

2016年8月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为个人会员。

2016年8月被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高密市级非遗面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10月,荣获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省长杯”工艺设计大赛展示展示活动中荣誉突出贡献奖。

2016年12月经潍坊市中评委评审通过,潍坊市人社局批准晋升为”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016年作品《酒神》高度2.2米,作为高密市红高粱景区酒神庙建设项目。

2017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017作品《大禹庙》神像制作高2.6米,作为高密市红高粱景区酒神庙建设项目。

2018年3月,被高密市文联评为先进文艺工作者。

2019年7月潍坊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高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高密市技校手工指导老师、高密市机关幼儿园、周戈庄幼儿园等手工指导老师。

奖励证书

2004年“孚日月饼”和“孚日年饽饽” 堪称高密餐饮业的一绝,以操作复杂、做工精细而受到行家的肯定和赞誉。

2005年作品“御膳花卷” 获潍坊市烹饪大赛综合排名第一。

2006年《潍坊日报》先后以《方寸之间演春秋》、《做个巧手面人郎》做过报导。

2010年10月作品“姜太公钓鱼”在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首届山东手工艺制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1年7月作品“秋实”在第四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雕饰比赛荣获特金奖。

2011年9月作品《麒麟送子》在第四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2011山东民俗文化博览交易会中荣获金奖。

2011年作品“太公钓鱼”获快乐潍坊电视剧节目绝活大赛第一名。

2011年“红高粱文化宴”获鲁菜创新大赛优秀奖。

2012年12月作品“喜获大利”获济南第二届非遗项目手工艺技能大赛金奖。

2013年10月作品“国色天香” 获第十届中国食艺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奖。

2014年4月,创作的《高密面塑》《金陵十二钗》《五子闹弥勒》在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分别荣获金奖。

2016年4月面塑《国色天香》在第九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

2016年5月,作品《国色天香》荣获第八届中国山东省工艺美术博览会山东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

2016年5月创作的面塑作品《笑口常开》在2016第八届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人立陶琉”杯山东省工艺美术创意奖“金奖”。

20169月面作品《关公》荣获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会交易会“精品奖”。

2018年作品《国色天香》被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学会评为“梁子黑陶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银奖。

主要代表作

《高密面塑》《金陵十二钗》《五子闹弥勒》

个人图片

2014.3.1

00_看图王(3).jpg


主要作品

image003.jpg

作品《贵妃醉酒》美伦美焕的贵妃,醉酒时无限的美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image005.jpg

作品《笑口常开》,开心的大肚佛,反映古今中外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的心怀及境界。


媒体报道

感谢王院长,感谢山艺老师们,大热的天,亲临寒舍,传承、交流、非遗文化!

曹军面塑2017.07.14

webwxgetmsgimg (4).jpg

webwxgetmsgimg (3).jpg

webwxgetmsgimg (1).jpg


webwxgetmsgimg.jpg

webwxgetmsgimg (2).jpg


“国色天香”传神捧回十艺节金奖

08:42

曹军拿着他曾经创作过的造型图片。

曹军拿着他曾经创作过的造型图片。

曹军拿着他曾经创作过的造型图片。

曹军十艺节上创作的作品。

目前,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省济南市正式开幕,12日,来自高密市的39岁年轻艺人曹军再次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的冠军,创作的“国色天香”面塑作品受到评委的高度赞扬,再次将金奖抱回家。据了解,上一届的中国艺术节上,曹军以“喜获大利”夺得冠军,今年,他仅用了40多分钟完成创作,再次征服评委。

启老师是母亲

,记者在梓童庙见到了刚刚从十艺节回来的曹军,这位民间艺术大师今年才39岁,却有着不一样的面塑本领。也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高密人,在今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中,巧妙构思创作出“国色天香”,征服了现场的所有评委,夺得冠军,将金奖抱回家。

据了解,曹军是高密市注沟曹家大浒村人,自幼便对面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由于每到过年的时候,母亲总会捏一些“寿虫”之类的面食,看着可爱的面塑食品,小小年纪的他,学着母亲的样子,自己做起面塑来。而母亲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责骂他浪费粮食,而是任凭他在旁边发挥,尽情想象。想起这些,曹军说自己的启老师应该是自己的母亲。

40分钟完成创作

在今年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 ,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民间艺术大师参加此项目的比赛。虽然现场高手如林,随便一位参赛者都有着几十年的面塑经验。据了解,参加该项目比赛的选手中大多数是50到60岁以上的老艺术家,像他这样年轻的选手根本不多,年轻的他在队伍中显得很独特。

比赛时间总共长达两个小时,比赛刚开始就进入白热化的状态,所有选手迅速地按照之前的构思在手中捏出一个个卡通人物造型。曹军环绕看了一眼,动作仍然不急不慢。根据比赛的要求,“所创作的作品能够反映社会美好,积极向上。”“我当时并没有任何的压力和紧张,只是想创新一下,而且尽量结合着中国古代文学。”曹军告诉记者。

最终,他以40分钟的时间创作出名叫“国色天香”的面塑。杨贵妃站在一个假山旁边,旁边有仕女在弹着琴,几只蝴蝶飞在旁边,无论是形态还是眼神都特别美。

当曹军将作品提前完成以后,现场的评委老师惊呆了,他是第一个完成作品的人,评委惊呼,“人物比较传神,仕女特别美,制作速度快!”

连续两次荣获冠军

据了解,除了在本次的中国艺术节上获得金牌以外,曹军也是上一届的面塑冠军,上一届艺术节上以作品“喜获大利”征服了评委,并给出高度评价,作品动态十足。生活中 ,他是高密市孚日家纺的一名员工 ,并于2011年荣获孚日“十大杰出青年”,曾参加过各种大型比赛,荣获各大奖项。正是秉承着对面塑艺术的热情和喜爱,使高密一度销声匿迹的这一民间艺术重归人们的生活。

他告诉记者,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事物细致的观察与揣摩。他说,“平时我会到各地去拜访一些画家、雕刻家、泥塑家等艺术大师,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到各种经验。”他不断地学习、钻研,并表示要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传承下去。  文/图 记者 李奇

00_看图王(1).jpg

00_看图王(3).jpg



高密面点师再获十艺节面塑金奖

2013年10月21日

00_看图王(1).jpg

本报讯 记者20日从高密市委宣传部获悉,39岁高密市面塑艺人曹军创作的“国色天香”作品脱颖而出,再次捧得金奖,他也成为连获两届中国艺术节面塑比赛金奖的“双冠王”。

在今年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民间艺术大师,曹军仅用40多分钟就第一个完成了名为“国色天香”的作品。

今年39岁的曹军是高密市孚日集团行政管理部的一名面点师,厨艺高超的他从菜肴围边、食品雕刻本行入手,练就了捏“面人”绝活。凭着对面塑艺术的热爱和精湛技艺,曹军获得的各种奖项数不胜数。除本次获得的金奖外,在上一届中国艺术节上,他创作的《喜获大利》,以动感十足的特点受到评委们高度评价而夺冠。曾被评为孚日“十大杰出青年”的曹军坦言,孚日集团为他设立了工作室,给予他充足的创作时间,并承担了外出学习的费用,才使得他的面塑创作道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记者 韩镇 通讯员 王喜进)


山东高密39岁面点师再获十艺节面塑比赛金奖

2013-10-21 12:26:14   来源: 新华网山东频道

image004.jpg

面塑艺人曹军

image005.jpg

面塑艺人曹军

image006.jpg

面塑艺人曹军的作品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21日电(王喜进)衣着华丽的杨贵妃斜靠在假山上,神情慵懒,闭目小憩,周边再衬以牡丹、蝴蝶、弹琴仕女等,将杨贵妃的雍容华贵、千娇百媚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高密市面塑艺人曹军创作的“国色天香”作品,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民间面塑艺人中脱颖而出,再次捧得金奖,他也成为连获两届中国艺术节面塑比赛金奖的“双冠王”。

谈起比赛过程,曹军告诉笔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作为十艺节上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现场的选手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以上,随便一位参赛者都有几十年面塑制作经验,像他这样年轻的选手很少。长达2个小时的比赛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状态,胸有成竹的曹军不慌不忙,按照之前构思的杨贵妃造型,仅用40多分钟就第一个完成了名为“国色天香”的作品。“杨贵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我的作品重点塑造出了她的贵气与妩媚,最终打动了评委。”曹军笑着说。

今年39岁的曹军是高密市孚日集团行政管理部的一名普通面点师,厨艺高超的他从菜肴围边、食品雕刻本行入手,练就了一身捏“面人”绝活。笔者看到,一块和好的面团在他手心里搓匀揉圆,指头一捻一掐,再用刻刀一挑一戳,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已作奋蹄疾驰状。在曹军的面塑展览柜里,一字排开的各种面塑作品更是美不胜收:渔家乐、金陵十二钗、洪七公等,须眉生动、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曹军出色的手艺,源于小时候的家庭熏陶。他老家高密柴沟一带,有过年蒸年糕的风俗。每到过年,心灵手巧的母亲总会捏一些“关公”或“寿虫”之类的面食哄他们小孩儿玩。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曹军也养成了捏面食的爱好。当上面点师后,母亲传授的技艺派上了用场,曹军乐此不疲,每每有新作推出,技艺日趋炉火纯青,为他日后从事面塑艺术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4年,我去潍坊参加厨艺大赛,结识了济南的一位面塑师傅,从此就入了迷。”曹军告诉记者,面塑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艺术因素,初中学历的他没有受过美术教育,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曹军除了翻阅大量素描、色彩等美术书籍和研究历史故事外,还在学习人体解剖上下足了功夫,“只有了解、熟悉人体的骨骼、肌肉等结构,才能让作品更加惟妙惟肖,达到传神的境界。”曹军对美术知识的“恶补”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家经常学习到下半夜,甚至到了天亮而浑然不觉。

曹军告诉笔者,捏面塑用的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并需要加适量的蜂蜜、甘油、防腐剂等,然后经过揉匀、调色,制成各种彩色的面,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先把面人的头部或身体做出来,再加手,配以相关的道具。顷刻之间,一个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形象就完成了,妙肖传神、活灵活现!

“腹有诗书气自华”。勤于学习的曹军在创作时基本不打草稿,只要有灵感或题材,就会在心中形成艺术形象,一气呵成。在创作时,曹军注重在作品的人物美感和神韵上下功夫,把创作主题和人物情感融于面塑作品的神态、衣着、动作等细微之处,其塑造的“关公舞刀”“范进中举” “黛玉葬花” 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逼真。曹军制作的仕女面塑尤为出彩,身姿妙曼的“绝代佳人”,发簪耳坠一应俱全,衣袖裙摆随风飘动,颇有“云鬓轻梳蝉翼,娥眉巧画春山”的意境。

凭着对面塑艺术的热爱和精湛的技艺,曹军获得的各种奖项数不胜数。除本次获得的金奖外,在上一届中国艺术节上,他创作的《喜获大利》,以动感十足的特点受到评委们高度评价而夺冠。曾被评为孚日“十大杰出青年”的曹军坦言,孚日集团为他设立了工作室,给予他充足的创作时间,并承担了外出学习的费用,才使得他的面塑创作道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完)


人民網





高密民間面塑藝人曹軍:方寸之間演春秋

2010年06月04日15:25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濰坊6月4日電  據濰坊新聞網報道  四十歲上下的人,大都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街上的孩子們穿著一身新衣服舉著面人兒到處跑的情景。如今,在城鄉走街串巷的面塑藝人已經很少見到了。正當人們為那些曾經給孩提時帶來歡樂、帶來色彩的熱熱鬧鬧的面人漸漸消失,感到深深惋惜的時候。看到曹軍的面塑,不由使人眼前一亮———面塑又回來了!
  今年36歲的曹軍是高密孚日家紡一名普通的面點師,他的絕活是捏“面人”。面人又稱面塑,這種一度盛傳於清朝的民間造型藝術,以處理過的面粉、糯米粉為原料,用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捏成千姿百態的人物。凡見過曹軍表演的人,無不為他縱橫捭闔的揮洒所傾倒:將一塊和好的面團放在手心,搓勻揉圓,指頭一捻一掐,再用刻刀一挑一戳,紅臉關公的坐騎———赤兔馬已作奮蹄疾馳狀。來到曹軍的面塑展品壁櫃,各色面塑作品更是美不勝收:漁家樂、一籃富貴、笑口常開、麻姑獻壽等等。須眉生動、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
  曹軍一手出色的手藝,源於小時候母親的熏陶。他的老家高密注溝一帶,有過年蒸年糕的風俗。心靈手巧的母親總會捏一些“關公”或“壽虫”之類的面食哄他們小孩兒玩。其造型稚拙粗獷,玲瓏剔透、純朴可愛,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這深深吸引了曹軍。母親耳濡目染和面點師的工作,為他日后從事面塑藝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04年,曹軍在參加濰坊市廚藝大賽時,結識了濟南一位姓張的面塑師,讓他領略到了面塑的魅力。也就從這時起,他開始了正式的面塑藝術探索,並一發而不可收,在虛虛實實的世界裡創造著絢爛。
  面塑這手藝百分之十靠師傅指點,剩下的都得靠自己用心揣摩。最初,曹軍將自己多年練就的面點技術運用到面塑當中,每天勞作間隙和早晚閑暇,便對著師父作品依葫蘆畫瓢,省卻了不少彎路。日積月累,漸漸地摸索出了一些制作的工藝和技巧,不僅解決了面塑發霉、裂縫等問題,而且做工也越來越細,推出的作品漸漸受到人們的喜愛。時間一長,曹軍成為十裡八鄉的名人,被親切地稱為“面人曹”。
  面塑包含了繪畫、雕塑、刻印、裝飾等諸多藝術因素,曹軍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教育,但長期的基層生活使他有機會得以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為彌補美術基礎這一“短板”,他在努力學習素描、色彩、解剖等知識的同時,用心觀察生活,尋找創作的靈感。他經常上集趕廟,出入大街小巷,了解市井風情,靜觀人物百態,這使他的面塑創作得到極大的充實。他還廣交朋友,注意捕捉人物情感的瞬間變化。
  曹軍笑談從未想過靠捏面人賺錢,只是憑著興趣愛好才在面塑藝術之路上走了下來,而正是沒有利益驅使的創作才是純粹的藝術。曹軍的面塑注重在美和神韻上下功夫,更多體現了一種民間傳統美學旨趣和技術特色,他的作品基本不打腹稿,隻要有創作靈感或是藝術題材,就可以在心中形成藝術形象,把創作主題和人物情感融匯於面人的神態、衣著、動作等方面,且一氣呵成。他制作的仕女尤為出彩,取一塊彩面,幾下揉搓撥弄就變成個身姿曼妙、栩栩如生的“面美人”,頗有“雲鬢輕梳蟬翼,蛾眉巧畫春山”的意境。發簪耳墜一應俱全,衣袖裙裾隨風飄動,仿佛這古代仕女正姍姍走來。這種至真至純的風格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同時也展示了曹軍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雙眸觀世界,十指演春秋”。曹軍正是秉承著對面塑藝術的熱情和喜愛,使高密一度銷聲匿跡的這一民間藝術重歸人們的生活。面塑最搶眼的是它俏麗的色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色彩會漸漸變淡,即使有獨門秘方也不可能經歷太長時間的考驗,不免使人發出美色難駐、時光匆匆的感慨。要使這項民間工藝的瑰寶世代流傳,恐怕隻能靠人的傳承,而不是物的傳遞。相信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這項方寸間的傳統技藝奇葩必將迎來萬紫千紅的春天。(魏建華)



做个巧手“面人郎”―――记孚日家纺面点师曹军魏建华

2010年5月20日


四十岁上下的人,大都还记得小的时候,每逢过年,街上的孩子们穿着一身新衣服举着面人儿到处跑的情景。如今,在城乡走街串巷的面塑艺人已经见不到了。正当人们为那些曾经给孩提时带来欢乐、带来色彩的热热闹闹的面人渐渐消失,感到深深惋惜的时候。看到曹军的面塑,不由使人眼前一亮―――面塑又回来了!

  今年36岁的曹军是孚日家纺一名普通的面点师,他的绝活是捏“面人”。凡见过曹军表演的人,无不为他纵横捭阖的挥洒所倾倒:将一块和好的面团放在手心,搓匀揉圆,指头一捻一掐,再用刻刀一挑一戳,红脸关公的坐骑―――赤兔马已作奋蹄疾驰状。来到曹军的面塑展品壁柜,各色面塑作品更是美不胜收:渔家乐、一篮富贵、笑口常开、麻姑献寿等等。须眉生动、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曹军出色的手艺,源于小时候的家庭熏陶。他的老家高密注沟一带,有过年蒸年糕的风俗。心灵手巧的母亲总会捏一些“关公”或“寿虫”之类的面食哄他们小孩儿玩。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曹军也养成了捏面食的爱好。当上面点师后,母亲传授的技艺派上了用场,曹军乐此不疲,每每有新作推出,技艺日趋炉火纯青。这为他日后从事面塑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曹军在参见潍坊市厨艺大赛时,结识了济南一位姓张的面塑师,让他领略到了面塑的魅力。曹军感到十分新奇,看得入了迷,久久不愿离开,于是干脆拜先生为师。也就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正式的面塑艺术探索。

  面塑这手艺百分之十靠师傅指点,剩下的都得靠自己用心揣摩。最初,曹军将自己多年练就的面点技术运用到面塑当中,每天劳作间隙和早晚闲暇,便对着师父作品依葫芦画瓢,省却了不少弯路。日积月累,渐渐地摸索出了一些制作的工艺和技巧,不仅解决了面塑发霉、裂缝等问题,而且做工也越来越细,推出的作品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时间一长,曹军成为工友心中的名人,被亲切地称为“面人曹”。

  面塑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艺术因素,曹军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但长期的基层生活使他有机会得以深入的观察和体验。为弥补美术基础这一“短板”,他在努力学习素描、色彩、解剖等知识的同时,用心观察生活,寻找创作的灵感。彩塑在高密民间有吉祥喜庆的寓意,曹军有意识地将茂腔脸谱、高跷等技艺揉入面塑制作当中,营造吉祥喜庆氛围,那一道道皮肤纹理构成的浅痕透着对家乡艺术的眷恋,自然得到家乡人的青睐。

  曹军的面塑注重在美和神韵上下功夫,更多体现了一种民间传统美学趣味和技术特色,他的作品基本不打腹稿,只要有创作灵感或是艺术题材,就可以在心中形成艺术形象,把创作主题和人物情感融汇于面人的神态、衣着、动作等方面,这种至真至纯的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同时也展示了曹军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双眸观世界,十指演春秋”。曹军正是秉承着对面塑艺术的热情和喜爱,使我市一度销声匿迹的这一民间艺术重归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