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连恩平
    

基本信息

连恩平

性别:男

年龄:55 岁

技术职称:工艺美术师

荣誉职称: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桑皮纸制作

从艺年限:39年

单位及职务:临朐祥飞纸厂 临朐县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

所属地区:临朐县

师承:

徒弟:史良正、刘彬、张传亮。

浏览次数:8899

个人简介

  连恩平,男,1969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人。现为工艺美术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祖上是“连史纸”创始人。在临朐桑皮纸技艺逐渐消失的情况下,唤醒千年记忆。结合祖上传承技艺,发掘和规范临朐桑皮纸的捞制工艺,精心制作,捞制出用于中国绘画和书法创作的手工桑皮纸。在执着的坚守下,使堪称“活化石”的桑皮纸技艺得以传承。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凭着对祖国古文化的热爱和执着,立志传承和发扬临朐桑皮纸的捞制技艺,自1986年开始,潜心研究临朐古桑皮纸技艺。苦心经营,坚守几十年。在不改变桑皮纸纤维细长,质地柔韧,筋健肌丰,拉力大,耐磨损,耐折叠,易保存,防腐防蛀,吸水性能好,着色而不退色,具有独特墨韵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传承技艺,在保留和规范临朐桑皮纸十二道工艺,七十二道程序的基础上,经多次试制,精心制作,捞制出用于中国绘画和书法创作的手工桑皮纸(当时曾称为原书纸)。给古临朐桑皮纸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使这种古老的捞纸技艺得以传承,把临朐桑皮纸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对于继承和传播中华文明做出了一定贡献,并于申请注册了营业执照“临朐祥飞纸厂”,自此专攻古临朐桑皮纸的捞制。现又成立了非盈利公益机构“临朐县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使临朐桑皮纸技艺得以传承发扬。

  连史纸是一种供毛笔书写的白色手工纸。相传远在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有连氏兄弟二人,排行老三、老四。精工于捞纸。老四的造纸技艺更为高超,因其捞制产品质优,远近驰名,被誉为“连家老四纸”简称“连四纸”。后来传到外地,被误称为“连史纸”。因“连史”一名较“连四”更雅,于是便流传开来。连史纸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素有“寿纸千年”的美称,它纸白如玉,厚薄均匀,永不变色,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书写、图画用均宜。用其印刷的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倦。书写作画,着墨即晕,入纸三分,历来为国内外书画家所钟爱收藏。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

  其十二世祖连恒世自清代迁入山东临朐,定居于号称“江北第一竹林”的老龙湾畔、龙泉河上游。起初曾用其当地竹子做为原料捞过纸,但终因竹园是人家私产,原料短缺。后又改用当地桑皮作原料生产。传至十五世祖连登文时,因供职庠生而停产,但其捞纸工艺却多由祖辈口述下辈,代代相传。传至连恩平时,因其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录,其工艺面临失传。但他对祖上的传承技艺和临朐桑皮纸的捞制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桑皮纸多用于垫蚕席,包中药,糊门窗,制酒娄,书写契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用途也逐渐被其他现代产品所代替,随着市场萎缩,以后逐年萧条,临朐桑皮纸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事捞纸的作坊也基本绝迹。

  然而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市场的滚滚大潮下,一个产品和技艺如不适应市场和现代文明,必将失去它存在的环境,如何让古老的文明和技艺传承下去,就必须给这个产品和技艺正确的定位,虽然它的一些功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一些独特功能是现代产品所不可替代的,比如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必须用中国古老的手工纸作为载体,是现在机制纸所不可代替的。这也是临朐桑皮纸偏离历史轨迹,导致几乎绝迹的原因。

荣誉证书

  2009年9月,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制作技艺)。

2013年获得临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4月被评为潍坊市工艺美术边史纸制作界领军人物。

  2015年12月,被评为潍坊市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

  2015年12月被评为潍坊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1月加入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担任副主席。

2016年12月被临朐县文广新局评为2016年度优秀传承人。

2015年作为大陆文化代表受到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生接见。

2016年被中华连氏文化研究会评为文化精英。

2017年1月专业技术职务经潍坊市中评委评审通过晋升为工艺美术师任职资格。

奖励证书

2015年4月,获第八届中国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潍坊工艺美术节金奖。

2014年在潍坊日报临朐新闻2014.10.22.C3版发表论文“浅谈临朐桑皮纸与现代书画纸”。

2014年在大众书画2014.11.15.15版发表著作“临朐桑皮纸”。

2015年在潍坊日报临朐新闻2015.01.12.C3版发表论文“浅谈现代书画纸作品因小失大”。

2016年6月在潍坊电视台“睛彩潍坊”栏目专题报道。

2016年9月其发明专利上中央电视科技频道“我爱发明”栏目。

2016年在潍坊日报走向《世界周刊》2016年第14期发表文章“保留匠人手中的传统温度”。

2017年5月《手工桑皮古纸》第九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神龙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个人图片

e9908e2d34b94fcbb2b9b9091129eed9.jpeg

00_看图王(1).jpg

主要作品


【临朐桑皮纸又称山东老纸、左伯纸。临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质地表矿泉水是桑皮纸制作不可或缺的条件。晋赵歧(108—201) 《三辅决录》载:工欲畚其事,非左伯纸不妄下笔。它具有的寿、繁、古、韧四大特性使他传承几千年而不息。左伯纸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纯韧皮纤维,经过几百个日夜的洗礼,它吸收日月之精华,它独特的生命力和它特有的语言,在创作时需要读懂它,用墨和笔与它的对话,其作品也是有灵性的。俗话说绢八百、纸千年,寿纸千年也是对我们古皮纸独有的美誉。它承载你的作品和思想淌过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是纸鸢的发源地,潍坊风筝的兴起与临朐左伯纸也有不可剥离的历史源缘。】


image003.jpg


连史纸产品系列

制 作 工 艺

image006.jpg

image008.jpgimage010.jpgimage012.jpg

image014.jpgimage016.jpgimage018.jpg



媒体报道

潍坊的骄傲!临朐桑皮纸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文化名市画都潍坊 2018-07-25

近日,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申报和努力,临朐桑皮纸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记者采访了解到,临朐桑皮纸又称山东老纸、左伯纸,因保存时间久远,素有“寿纸千年”的美誉。如今,为传承这一古老技艺,临朐成立了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日前,记者走进传习所,对话临朐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连恩平,对桑皮纸的前世今生进行了解。

保存寿命长

临朐桑皮纸有“寿纸千年”的称号

640.webp.jpg

连恩平给记者展示用桑皮纸扎的风筝

在临朐县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传承人连恩平向记者展示了几张清代的借据。

“这一份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借据,使用的就是桑皮纸。”他还拿出了清代光绪年间、咸丰年间的几张借据及地契,其中多数使用的都是桑皮纸。

连恩平介绍,清代是临朐桑皮纸使用的鼎盛时期。“当时,桑皮纸可分为三等,一等用于书画,二等用于地契文书、族谱等,三等则用于制作糊篓、当窗户纸等。”连恩平说,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到桑皮纸。

“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临朐皮纸与历史上著名的‘左伯纸’有着深厚的渊源。”连恩平介绍说,汉灵帝时期,山东东莱(今莱州) 出现一位书法家兼造纸家左伯,曾经制造出当时认为最好的“左伯纸”,这也是临朐桑皮纸的源头,故临朐桑皮纸又称山东老纸、左伯纸。

东汉时造纸原料就地取材,临朐桑蚕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临朐属齐)就已成为当时桑蚕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宋、元、明代,临朐与昌邑、青州等地是当时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重镇。临朐兴盛的桑蚕业为生产皮纸提供了丰富的桑皮资源,而老龙湾的优质水源,也是左伯纸制作不可或缺的条件。

因桑皮纸所含桑皮纤维独有的特性,保存寿命长,素有“寿纸千年”的称号。“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就用桑皮纸为钞料。”连恩平说。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承,临朐桑皮纸远销各地,用处也越来越广泛。”连恩平查阅了诸多典籍,发现早在唐代,桑皮纸的书画用途就已经流经西域,传至世界各地。而到了明清、民国时期,买卖契约、分家文书等民间文书档案绝大多数是以桑皮纸为载体。

临朐桑皮纸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申报,临朐桑皮纸终于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连恩平谈起此事,很是高兴。同时,作为临朐桑皮纸制作技艺唯一传承人,他希望临朐桑皮纸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连恩平的祖上是“连史纸”创始人,连家十二世祖连恒世于清代迁入临朐,定居于号称“江北第一竹林”的老龙湾畔、龙泉河上游。起初曾用当地竹子作为原料捞过纸,但因原料短缺,后改用当地盛产的桑皮作原料生产。

捞纸工艺多由祖辈口述下辈,代代相传。传至连恩平时,因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录,工艺面临失传。但受到祖父口耳相传的熏陶,他对祖传技艺和临朐桑皮纸的捞制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世纪80年代,十七八岁的连恩平先后两次去南方学习,回临朐后又拜访当地捞制桑皮纸的多名艺人,潜心研究临朐古桑皮纸技艺。随后,连恩平自己开了间造纸坊。

“当时年轻气盛,做事光凭兴趣,完全没有注意到,桑皮纸的市场已经严重萎缩。”连恩平回忆说,桑皮纸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需求量已经很小了。他做了大约两年的桑皮纸生意,最终不得不放弃,引进了机械设备,转做其他纸品。

连恩平重拾桑皮纸制作是在2010年前后。“这与县政府的重视不无关系。”他说,当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到桑皮纸艺人多已老去,眼看着这门手艺即将失传,于是专门找到他。一直对桑皮纸有着深厚感情的连恩平受到鼓舞,决定收徒传艺,临朐县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最终成立。

临朐桑皮纸制作共有十二道工艺、七十二道程序

640.webp.jpg

采皮

640.webp (1).jpg

泡皮

640.webp (2).jpg

沤皮

640.webp.jpg

选皮

640.webp (1).jpg

卡对子

 640.webp (2).jpg

切皮

640.webp (3).jpg

撞瓤子

640.webp (4).jpg

捞纸

640.webp (5).jpg

压纸

640.webp (6).jpg

晒纸

在临朐县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院内的墙面上,挂着桑皮纸的制作工艺介绍。连恩平说,临朐桑皮纸制作工序繁杂,有12道工艺,72道程序。“前两道工序是泡皮,农户需要将干桑皮捆成捆放入河水或湾水中浸泡半月左右,使其泡透;之后把泡好的桑皮放入盛有熟石灰水的池中浸泡一昼夜。随后放入特制的蒸皮锅内蒸3-10小时。”

“干桑皮被蒸好后,紧接着就要进行净皮,把蒸好的皮分批放在干净的地上。”连恩平介绍,此时制纸工人双手扶特横杆,双脚踩踏地上的桑皮,直至把外皮去掉。然后就是化瓤子(洗皮),把盘好的桑皮瓤子放入特制化瓤筐内,将其放在水库或水湾中,将瓤子摊匀浸泡分解,并冲去杂质;然后进入第五道工序卡对子,用木制长柄锤式工具,二人操作,一人在一端蹬,一人在锤头下不住翻动化好的瓤子,将瓤子卡成圆饼形,然后再卡叠成窄而长的“皮单”。

第六道工序切瓤子,将皮单置于切瓤床上,用切瓤刀将其切成片;第七道工序撞瓤子,把切好的瓤子装入特制的撞瓤布袋内,并插入长约1.5米的木棍,棍端安有直径15公分左右、厚3公分、中厚边薄的圆木,将布袋口扎住后放在水库中抽动木棍,反复撞击,促使纤维分解;第八道工序打瓤子,将撞好的瓤子放在捞纸池内,用木棍来回拔打数百次以上,把瓤子打匀成糊状。

第九道工序捞纸,根据不同规格的纸张,选用不同规格的竹帘从捞纸池内捞制桑皮纸;随后,把捞好的湿纸,经过自制的杠杆,压榨除去水分;把捞出的湿桑皮纸用笤帚扫在平整光滑的墙壁上,使其水分迅速蒸发干燥,然后进行理纸,把揭下的纸检验、整数、打捆。

“工序说起来简单,但每一道要求都很高。”连恩平举了个例子,即便是到了第十二道工序,桑皮纸已经做好了,还需要放在仓库里等一年。“桑皮纸的特性很奇特,要用于书画的纸张,只有等制作好再放置一年后,使用起来才会有更好的体验。”他说,也就是因为制造工艺太过繁复,桑皮纸的价格也相对较高,一张70×140cm的桑皮纸售价达50元,远远超过了书画作品常用的宣纸价格。

传统制作技艺需大量经验积累

桑皮纸制作技艺盼传承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用桑皮纸扎的酒篓

在讲述临朐桑皮纸的制作工艺时,连恩平说,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桑皮纸的制作就是这样奇特:即便是师傅倾囊相授,徒弟也未必做得好。

“手工制作桑皮纸,纸张的白度、克重、张力等,基本靠造纸师傅的感觉,以前一直没有衡量标准。”连恩平说,比如说捞纸这一工序,多年前他曾花费数万元,请来宣纸造纸师傅,希望能够吸取宣纸捞纸技艺,提高桑皮纸的制造效率。然而,这笔钱打了水漂:虽然都是使用竹帘从捞纸池内捞纸,但宣纸的速度可以很快,桑皮纸的纸浆纤维较长,必须慢慢捞制,而且还得拿捏竹帘和捞纸池内桑皮浆的距离,太远、太近都不行,全靠个人感觉。

连恩平说,捞好的湿纸是很多张摞在一起的,经过压榨后再一张张揭开分离。这也是一个很奇特的程序,有些刚入门的造纸者捞出来的纸张,特别不易分离,往往把纸弄破了都揭不开。“这些工序,真的需要在经年累月的造纸过程中积累经验、锻炼感觉,师傅也教不了。”他说,所以,徒弟能够出师,需要太长的时间、耗费不小的精力,但又挣不了多少钱,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目前我仅招收到了4个学徒,这门手艺,太缺传承人了。”

多年来,连恩平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在琢磨用其他优秀的造纸工艺或现代技术,稳定提高桑皮纸的制造效率及质量。

在传习所内,连恩平建了一间化验室。在化验室中,他经常会利用现代测量技术,测量桑皮纸的白度、克重、张力、纤维密度等。“比如说,用于书画的优质桑皮纸,这些指标各为多少才合适?针对某一位书画家,什么样的指标最合适他?”连恩平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书画家向他购买桑皮纸用于创作,这也对桑皮纸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而通过可以量化的数据,可以进一步规范生产工序。

泡皮工艺方面,连恩平在考虑更为高效、环保的生物技术,并放弃熟石灰等材料。当然,这必须是在保证纸张质量不变的前提上。“我们希望研究出高品质桑皮纸的数据标准,推动出台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临朐桑皮纸的良性发展传承。”连恩平说。

潍坊广播电视报 记者 焦凯



【临朐·非遗传承人风采】省级非遗项目桑皮纸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连恩平 

临朐县文化馆资讯2018-07-10 18:04


桑皮纸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连恩平

连恩平,男,1969年生,临朐县冶源镇冶北村人,桑皮纸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协会员临朐民协副主席、潍坊工艺美术大师。

连恩平,聪敏好学、爱好钻研,立志传承和发扬临朐桑皮纸制作技艺。自1986年开始,潜心研究临朐古桑皮纸技艺,苦心经营,坚守几十年。一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和规范桑皮纸的捞制工艺,在不改变桑皮纸纤维细长、质地柔韧、耐磨损、易保存等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保留和规范原有工艺的基础上,经多次试制,终于生产出用于绘画和书法创作的手工桑皮纸,赋予了桑皮纸新的生命活力。二是不断改进捞制设备和厂房,建立了桑皮纸生化实验室,把生产出来的桑皮纸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致观察,仔细研究桑皮纸的纤维变化及柔韧程度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做到手工生产,科学检测,不断改进桑皮纸生产质量,提高市场销量。三是建立了桑皮纸制作技艺生产基地,自己承包桑树园,桑树条可以用来制作桑皮纸,桑叶可以用来制作茶叶,桑葚可以用来酿酒,形成了以桑皮纸为中心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在宣传桑皮纸的同时,也激发了市场活力,使临朐桑皮纸技艺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人一辈子关键是做对一件事,做对了就要坚持下去,哪怕是千辛万苦,为此付出一生,也决不退缩。”这是连恩平的人生信条,他正是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在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中不断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

临朐桑皮纸又称“山东老纸”,素有“寿纸千年”的美称。临朐是历史上的养蚕大县,境内遍植桑树,为桑皮纸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龙泉河水从纸坊村中横穿而过,为它的生产提供了优质水源,自古就有 “好水好皮,捞纸不愁” 的俗话。

明嘉靖《临朐县志》载:“耕农务蚕,织作绸绢”。临朐所产丝绸曾远销京城及全国各地,当时丝织品有山抽、绵绸、绢等品种。清末临朐蚕丝远销欧洲,年收入白银百余万两,临朐兴盛的桑蚕业为生产桑皮纸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桑皮纸制作技艺,以青石山区的鲁桑、湖桑32号的嫩皮为原料,经泡皮、化瓤子(洗皮)、卡碓子、切瓤子、跺瓤子、撞瓤子、捞纸、榨干、扫纸、理纸等七十二道工序精制而成。临朐桑皮纸有篓纸、八方、尺纸、加厚纸等品种,呈天然的乳白色,手感绵软、纤维细长、耐损耐磨、质地柔韧、吸水性能好、防虫蛀、易保存,在鲁中山区,买卖契约,分家文书等民间文书档案绝大多数是以桑皮纸为载体的,当时的桑皮纸又以临朐的桑皮纸最为出名。过去桑皮纸还被广泛应用于糊门窗、糊灯笼、制酒海、食品药品包装等。

该技艺只靠师徒间口传心授,全凭操作经验掌握,它是历代民间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现代科学技术难以替代的,它是我国造纸业中的独立品种,既有一般纸的功能,又有其他纸类所没有的特殊功能。桑皮纸起初主要用于木制品防腐,随着用途的不断外延,还可以糊制条编器皿、加固农用工具等。如今,经过技术改良,传承人制作出的优质桑皮纸被广泛用于书画作品创作、拓裱以及字画修复等领域,多元化的发展让桑皮纸重新焕发生机,也备受书画名家的青睐。



抄纸工难舍传统手艺20年

来源:临朐传媒网 2015-01-22

   (记者 窦超)今年43岁的连恩平是临朐桑皮传承人,从1989年申请注册桑皮纸制作工厂到现在成立的非盈利机构“临朐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所”,20多年的经历让他练就了一身娴熟的抄纸技艺,只见他手持竹帘架,在纸浆中轻轻一划,一页纸便抄了起来。由于桑皮纸制作过程繁琐,而老的做法又比较粗犷,因此产出的纸张粗糙,主要是作为糊纸篓和窗户,慢慢的随着窗户、纸篓分别被玻璃、木桶替代之后桑皮纸便淡出了人们视线,这些都被连恩平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临朐桑皮纸传承人连恩平:“我祖上也是捞过纸,一直对桑皮纸有很深的感情,这几年就一直坚持着,坚持下来。为这个我也付出了很多,停下了很多项目,自己专职捞桑皮纸。”

  通过连恩平不断的研究试验,在选皮、泡皮和制作过程中进一步精细化,去除糟粕,保留了其防虫、韧性好、吸水力强、不褪色等优势特性,纸张越来越细腻,开始广泛应用于书画、装裱和文化工艺品中。并且在2009年,临朐桑皮纸还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连恩平:“把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能发扬光大,能干对一件事情,我认为这就是挺好的。以后我准备建个桑皮纸博物馆,把咱桑皮纸的演示,从开始制,扒皮制浆到捞制的72道工序基本上都展示出来,让人们更了解咱桑皮纸前世今生,了解桑皮纸制作过程。”


百度百科

寿纸千年 纸中瑰宝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朐桑皮纸”

临朐桑皮纸又称“山东老纸”,“汉皮纸”,起源于汉,出自左伯纸系。 素有“ 寿纸千年 ”的美称。它以鲁桑或湖桑32号的嫩皮及老龙湾地表泉水为原料制成,该纸呈天然乳白色,质地柔韧,纤维细长,拉力大,耐磨损,耐折叠,无毒无味,防腐防蛀,吸水性能好,着墨不退色,素有“南宣北皮”之称。早在唐宋时期,就已蜚声海内外。古时,凡贵重书籍、碑 帖 、契 文 、书 画 、扇 面等多用之 。桑皮纸不但适合写字、画画,也适合做家谱、古旧善本、古旧书籍、书画修复、写经用纸,全国各大图书馆等部门也专门采购此纸,用已修复古代文献、书籍等。用桑皮纸创作,其作品古朴大方,具有其它纸品不可比拟的优势。临朐桑皮纸纯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纸质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能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历来为国内外书画家所钟爱收藏 。在鲁中山区,买卖契约,分家文书等民间文书档案绝大多数是以桑皮纸为载体的,因其桑皮纸耐磨损耐折叠,质地柔韧,纤维细长,拉力大,素有“纸寿千年”的称号,鲁中山区的桑皮纸又以临朐的桑皮纸最为出名。而今,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桑皮纸技艺一度日渐消失,如今在临朐桑皮纸传承人连恩平的发掘和传承下,堪称“活化石”的桑皮纸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