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李国爱
    

基本信息

李国爱

性别:女

年龄:48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民间艺人 

从艺品类:羽画

从艺年限:29年

单位及职务:安丘市辉渠镇学校 教师

所属地区:安丘市

师承:李其忠

徒弟:

浏览次数:3091

个人简介

  李国爱,女,1976年3月生,安丘市辉渠镇学校教师。1995年毕业于潍坊艺术学校,后进修于潍坊学院、中央美院,从事工艺美术及国画工笔人物创作,并随父亲李其忠(潍坊市级非遗羽毛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羽毛画,在此之前未参加任何展会。


个人图片

2015.4

image006.jpg

image010.jpg


主要作品

image018.jpg


媒体报道

羽下丹青更传神—— 访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丘羽毛画传承人李国爱

作者:安丘大众网   时间:2017/11/30 8:20:00 

□记者 赵南南

羽毛画是利用各种禽鸟毛羽,按其天然色泽、自然纹理和形状,依据设计好的图案,经手工粘接而成的一种工艺画类。它具有色彩天然、立体感强、永不褪色、美观大方等特点。羽毛画在我市的发展源远流长,传承历史已达两百多年。近日,记者走近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丘羽毛画第六代传承人李国爱,近距离目睹了这一传统技艺的风采。

1.jpg

钟情羽毛画 以神取胜

在墨熙古巷一家画廊里,记者见到了李国爱,当时她正在专心用羽毛作画,室内墙上一幅幅形象逼真、造型生动、别具情趣的羽毛画让人赏心悦目、惊叹不已。

李国爱从小十分喜爱绘画,具有很强的绘画功底。她创作的羽毛画形神兼备,以神取胜,一幅幅羽毛画,或花鸟虫鱼、或山水田园,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幅画主要是用南方的一种土鸡羽毛做成的,这种羽毛的天然色彩、纹理和形状正好适合用在这幅画中。”如果不是记者亲眼目睹,着实不敢相信用家禽羽毛还能贴出如此神奇的图画。

李国爱创造的作品构图新颖,格调清新,汲取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独辟蹊径,制作手法上有了很大改变,由立体贴、平贴相结合,发展到现在的完全改为平贴,制作工艺要求更加细致,粘贴的草木虫鱼等动植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李国爱介绍,羽毛画是纯手工技法制成,有一套严谨的制作流程,首先要把收集回来的羽毛根据色彩、大小进行分类,然后对羽毛做清洗消毒、防腐处理,再经过剪、拼、叠、镶及热压成形,组合粘贴等巧妙工艺制成。如今,制作羽毛画时,面对手中轻飘飘的鸡毛,她却早已得心应手。她说:“在构图粘贴时,要讲究粗细结合,如大的叶片要选用大片羽毛仔细地贴上去,小的花朵和昆虫则更要细心制作,哪怕是一条腿,一根须都要安插得体,体现它们的动态。羽毛画的制作过程与国画中的小写意有点类似。图案的设计有一定的意境,没有美术基础是不行的。”

李国爱告诉记者,羽毛画创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其中,素材收集就是一大难题,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不同,为取得合适的羽毛需要到处收集禽类羽毛。“好的羽毛可遇不可求,像这幅画中的螳螂,由于制作其翅膀的羽毛是一只小鹰的脊毛,非常难能可贵,因为这一根羽毛,我们把整套画都收藏了起来。”李国爱指着一幅羽毛画说。

2.jpg

求索创新与质朴坚守的碰撞

记者拿起案桌上一幅还未完成的羽毛画端详,发现与之前所了解到的羽毛画有所不同,李国爱便向记者解释,这是她正在尝试创新的平贴羽毛画《猫蝶图》,创作方式和风格与以往立体粘贴的羽毛画确实不同,是将羽毛去骨、打散,然后在画板上进行粘贴,但这种“另类”创作也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李国爱的父亲李其中是安丘羽毛画第五代传承人,曾获“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博采众家之长,潜心研制羽毛画。他创作的羽毛画凸凹有致,层次分明,有强烈的立体感,作品清新淡雅,出自天然,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也是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独领风骚。“万古云霄一羽毛,和趁东风入画来。”这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悲鸿纪念馆书画院院长张骥对李其中精湛手艺的赞词和高度评价。

记者也在画廊中看到了李其中老人创作的《梅兰菊竹》《碧波金粼》《虫草图》等作品,每幅作品别具一格,富有质感,画中的一丝一羽更见老人娴熟的制作手法和精湛功力。老人对羽毛画倾注了很多心血,因此对羽毛画传统技艺格外珍惜,不容得有丝毫的改变。他认为,“羽毛画就是羽毛画”,他所钟情一生的羽毛画就是讲求立体感,层次清晰,气韵生动,富有浓郁的装饰性,这也是老人六十余载的坚守。

而李国爱却与父亲有不同的想法,她根据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的变化,在创作的同时,始终思索着如何创新羽毛画。有一次参加展会,有顾客看中了她的一幅羽毛画,但由于装裱的画框又大又沉,不利于携带,所以顾客放弃了购买的念头。这让李国爱感到很可惜。于是,她就在脑海中思考,如何才能满足顾客方便携带的要求,于是她创作了这种不用镜框装裱,不怕压,易于携带的平贴羽毛画。

但倔强的老父亲李其中坚决反对李国爱试图动改变羽毛画的“歪脑筋”。有一次,老人发了很大的脾气,差点将李国爱刚刚做好的羽毛画给扔掉。尽管父亲态度坚决,但李国爱还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她认为艺术在传承的道路上,还是要有所改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3.jpg

公益传播 希冀传承

在李国爱和父亲李其中看来,如今羽毛画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传承。“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一技艺,但绝对不能让羽毛画在我们这里绝迹。”李国爱深感忧虑。

制作羽毛画需要平心静气、脚踏实地。一张大尺幅的羽毛画需个把月,小点的也要两个小时。“坐不住,没有定力,就无从学会。”

深感责任重大的李国爱慢慢认识到单靠家族传承是不行的。她认为,要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认识羽毛画,这是传承更大的意义。为此,李国爱创办了公益班,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今年暑假期间,李国爱组织了为期四十天的非遗传播公益班,期间不仅免费向学生教授羽毛画的制作技艺,而且邀请了我市部分非遗传承人前来为孩子们讲课,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安丘羽毛画以及其他珍贵的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