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册人才 > 孙业华
    

基本信息

孙业华

性别:男

年龄:47 岁

技术职称:

荣誉职称: 市级传承人

从艺品类:公冶长的传说

从艺年限:27年

单位及职务:山东省安丘市

所属地区:安丘市

师承:

徒弟:

浏览次数:9111

个人简介

孙业华,男,1977年生,山东省安丘市。“公冶长传说”非遗项目的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荣誉证书

201512月第四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图片

[转载]安丘市首届新年新诗会剪影(上)

安丘市首届新年新诗会  青年诗人孙业华深情演唱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2015-02-09 22:07:19

媒体报道

新浪博客诗人马拥军_qixin

诗人马拥军_qixin的博客

安丘作协20位诗人作品入选《安丘历史文化丛书》

2014-02-17 21:34:11

大型地方系列丛书《安丘历史文化丛书》2013年农历年底携香面世(公历2014年01月27日),该丛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整套丛书由《安丘史略》、《文物选萃》、《名人传记》、《民俗风情》、《景观揽胜》、《非遗集锦》、《民间传说》、《景芝酒文化》、《董家庄汉墓》、《庵上石坊》、《渠风流韵》、《歌海拾贝》共12卷组成,第十一卷《渠风流韵》为诗歌集本。

安丘自古至今众多诗人的代表作品皆赫然在列,其中现今安丘市作家协会有20位诗人的作品入选。他们是:周庆武、潘文杰、潘洪信、韩杞、宋曰礼、赵光荣、吕素玲、李玉明(古体诗);马拥军、戴全心、刘学刚、于朝阳、王凤鸣、王力杰、刘文波、李风玲、孙树贵、孙业华、刘孝山、李滨(新诗)。

该丛书的出版发行,是对安丘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次总结和集中展示,为记录与传承安丘的优秀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安丘人文精神、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冶长的传说(二)

安丘民间小故事· 2016-04-22 18:18

image006.jpg

孔夫子植树教婿

image007.jpg

又是一年芳草绿。孔子思女想婿日甚,召子路颜回来议,子路说:“东北有一杞国,一人恐天将塌破,日夜忧伤,何不亲往教化一番,路经公冶处。”颜回说:“南山有一奇木,雄树开花不结果,雌树结果不开花,千年相依,古称公孙树,俗称银杏,叶如银扇,晶莹剔透,想他二人,交融甚厚,何不移来送去,祝二人千年好合,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孔子频频点头,“树木树人,同样不易,我创儒术,为教化庶民,千年不止。”

image009.jpg

收拾数日,起程。早有探鸟来报,公冶夫妇甚为兴奋,出迎数里等候。孔师徒不到半路,突降四只苍鹰从车上扛起两棵银杏飞驰而去,直至云霄,师徒愕然,感到“似公冶有不贰之心,不配此宝。”等与公冶夫妇见面,寒暄一阵,公冶见师傅心事重重,偷问颜回,知其经过,哈哈大笑说:“我料此宝已到山中。”众人方悟公冶与众鸟交好,恰在此时,众鹰齐落子长肩头,喳喳讨巧,众皆释然。相邀拾级登山,却真真神仙之所,孔子惊叹不已。

image011.jpg

酒饭过后,孔子持锹铲土,挖窝两个,与公冶夫妇、子路、颜回栽树浇水。孔子说:“此木为万树之灵长,阴阳之造化,树且如此,人当何如?”说得公冶夫妇动容泪下,频频点头,接受教诲。见二人如此,孔子不禁回想自己多年四处讲学,屡屡受挫,饥寒交迫,好不容易修成正果,手扶公冶肩头,语重心长地说:“子长啊子长,栽树易,教人难,书温故而知新,树常育而日壮。”

image013.jpg

子长尊师师傅之言,日育银杏从不间断,往事越千年,子长逝后,诸生秉师遗志,对银杏管护有加。现在,银杏高30米,冠幅37.5米见方,堪称当今树寿之王。

image014.jpg

(摘自潍坊地名故事  郭素森)

网易博客 

博客

一片云


【原创】关于公冶长的传说(民间故事)

2012-03-08 11:26:32

image015.jpg

我们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却极少知道他是如何懂得鸟语的。关于这件事,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在今山东省诸城市锡山子脚下有一个叫公冶场的小村庄。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中,第十六位就复姓公冶名长,就住在这村庄里。他从小就很聪明,渴望读书,却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只好趴在村里私塾窗下听有钱人家的孩子读书。常常是屋里的孩子没有学会,外面偷听的公冶长已经烂熟于心。

他从小就勤劳懂事,非常孝顺,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经常帮母亲到山上打柴。有一天他在打柴的的路上,遇到两条蛇在路上交配。这两条蛇白底子黑花纹,一条黑底子红花纹,它们一白一黑纠缠在一起,见了人不但毫无避让,而且,昂首挺颈,摇头摆尾,神气快活。他想,这两条蛇好不知羞耻,怎么好在路上干这事?于是,弯腰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向两条蛇扔去。他想将它们赶走,不料想这一石头击中白花蛇的头,鲜血顿时从蛇的头部流了出来,顺着脖颈染红了蛇身。两条蛇恶狠狠看了几眼公冶长,瞬间不见了踪影。

第二天,他打柴又走到当时那地方,猛然间发现路边多出了一间小茅屋。他感到奇怪,就走过去看个究竟。

屋里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妇人。老妇人衣华丽,手里握着龙头拐杖,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她见到公冶长进来,沉着脸说:你就是公冶长?公冶长好生奇怪地说:婆婆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老妇人看着公冶长说:公冶长,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歹毒,为了何故将我的女儿的头部打伤?今天你要是说出个所以然来,老身既往不咎。否则,我一定要向你讨个说法。老妇人的一席话,弄得公冶长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他说:婆婆,此话从何说起?我何时将您女儿头部打伤?老妇人说:你想一想,昨天这时,你在这里遇到里一件事?又做了什么?公冶长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昨天之事。他说:婆婆您是——”老妇人说,甭管我是谁,你只管把事情的缘由说给我听。公冶长说:老妇人暂且息怒,等我把话说完,要怎么着悉听尊便。然后,就将昨天在这里看到两条蛇在路上交配,如此这般陈述了一遍。然后又说这种事在我们人类是伤风败俗的,不知仙道之规是否容忍这种事发生。我本来是想扔块石头警告它们一下,谁知就巧了……”老妇人说:我是千年蛇仙,在观音菩萨帐下做一小仙。也很知道你们人类的礼仪道德。那受伤的蛇,是老身的女儿。她做下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丑事,人人得而诛之。你做得对。自古以来,人仙属同一处。仙是人的精灵。女娲造人,也规定了做人的根本。仙人的行为应该是人的表帅。常言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那孽障女儿怎么说也是有几百年道行的神仙,怎么能干出如此荒唐之事?这样人类如何信服我们?她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幸亏你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否则,让更多点人发现,影响极坏,沾污了仙家名声。事情已经明了,你可回了。我也好去处理这件事了。公冶长告辞。等他走出茅屋,没迈出两步,一阵风刮过,扭头一看,茅屋和老妇人不见了踪影。眼前仍然是空旷的原野。

第二天,他又走到这里,茅屋又出现了。老妇人站在门口等他。她说:按照仙规道律,我女儿的荒唐行为极大地了违背了仙家的律法。我已经将她处死。感谢你主持正道,及时发现并击石警示,没有聚成大错。保全了蛇仙家族的名誉。为了答谢你,我将自己女儿的蛇胆取出交给你。有了它,犹如给你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现在你把它吞下,一来可以百病不侵,二来可以听懂禽言兽语。你就可以随时知道鸟禽之间发生的事,以便替天行道。也能像猎人海力布那样,从禽兽语言中得知将要来临的天灾人祸,担起确保一方平安的重任。说完就不见了。

公冶长吞下蛇胆,顿觉耳聪眼明。从此,禽言兽语,入耳就懂。才有了“公冶长、公冶长,家前有只好肥羊的传说……”这是后话。


孔子女婿公冶长与乌鸦的神奇传说 公冶长为何听得懂鸟语

诸城大地人才辈出,不少传奇人物闪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2500多年前的诸城大地上,就有一位奇特的人物,传说他能够听懂鸟语,并因此而获罪入狱,同样因为懂鸟语而被无罪释放甚至为国家立功,他就是公冶长。他深受老师孔子的赏识,并最终娶了孔子的女儿为妻。

路见不平偶得神技

image016.jpg

公冶长

关于公冶长,最为神奇的传说就是他懂鸟语。那么他是如何懂得鸟语呢?这里面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一天,公冶长上山砍柴,发现山上两条大蛇,一条是白蛇,一条是花皮蛇,两条蛇正嬉戏交缠,公冶长知道 ,这两条蛇并非夫妻 ,因为公冶长每次上山砍柴的时候都会遇到白蛇和他的丈夫黑蛇在一起。

现在看到黑蛇不在,白蛇就背着丈夫和一条花皮蛇在一起,公冶长觉得白蛇不应该,于是就拿起斧子把花皮蛇打跑了,白蛇因上前掩护,也受了伤。做完这一切,公冶长就砍柴回家去了。

天黑的时候,黑蛇回到了山洞里,发现离开的时候妻子白蛇好好的,现在却受了伤,身上还有血迹,于是忙问妻子白蛇发生了何事。白蛇委屈地说:“我在山上玩耍,被山下的公冶长拿着大斧子砍伤了!”黑蛇一听恼怒地说:“太过分了,无缘无故伤害我的妻子,我今夜非到公冶长家把他的头砍下来为我妻报仇!”说完就下山去找仇人公冶长了。

此时,公冶长已经吃罢晚饭,正在同老母亲讲述在山上用斧头砍花皮蛇的故事。没想窗外黑暗的墙根处正蛰伏着来报仇的黑蛇,只听公冶长说道:“你不知道 ,这条白蛇平时遇见的时候都和黑蛇一起,看着夫妻挺好的,没想到竟然趁黑蛇不在就和一条花皮蛇纠缠。我一怒之下就把那条花皮蛇打跑了,白蛇来阻挡,不小心也砍伤了那条白蛇。”黑蛇听到这里已无意再听下去,转身就往回走。

回到了自己的洞里,黑蛇将妻子叫了起来,问起她受伤的缘由,白蛇吞吞吐吐说不出来,黑蛇拿着大刀指着自己的妻子气愤地说:“你竟然如此不知羞耻!枉我还如此深爱你,我真是瞎了眼!”一怒之下将自己妻子的头砍了下来,然后坐在洞里,好久没有吭声。待了一会儿,黑蛇自言自语地说:“公冶长帮我惩处了那可恨的花皮蛇,我一定得报答他的情。”当晚,黑蛇就给公冶长托了一梦。

当夜三更时分,黑蛇拿起自己白蛇的头,挂在了公冶长的门上。而此时公冶长正在做梦,梦中他遇到了一位老汉,老汉告诉他,他家的门上有一块肉,必须在五更天的时候把肉吃掉,吃掉后,往后就能懂鸟语了。公冶长一梦醒来,正是五更天,公冶长想起自己做的梦,起床把门打开,一看竟然真的在门上挂着一块肉,想起梦中之事,公冶长就一口吃了下去。

从此之后,公冶长就真的能听懂鸟语了。

得罪乌鸦获罪入狱

懂得鸟语为公冶长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通过听鸟语而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而公冶长也因为懂得鸟语,不小心得罪了乌鸦获罪入狱了。

有一天,公冶长正在家中闲坐,突然有一只乌鸦飞过来在公冶长的耳边叫个不停。公冶长一听,乌鸦叫的是“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虎吃羊,你食肉,我食肠。”公冶长听后,就跟着乌鸦进了山里,果然有一只已经死去的大肥羊。

公冶长于是用长麻绳将羊拖到了家中,他把肥羊收拾了一番,然后把羊肉煮熟同家人一起吃掉了,可是他忘记了乌鸦的话,吃完羊肉后,他把肠子埋了,然后睡了个长长的午觉。乌鸦来了之后,发现公冶长不但忘记诺言没有给它留出肠子 ,吃完了美味的羊肉后竟然还在呼呼睡大觉 ,于是乌鸦很生气,认为公冶长不够朋友,心里十分气愤公冶长进而怀恨在心,就想报复他。

时隔不久,这天公冶长正在山上打柴 ,突然乌鸦又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后,以为又和上次一样,就按着乌鸦所说,去了北山 ,想着这次干脆在山上将羊处理好再拿回来,于是上山的时候将刀都带好了。

到了北山上,公冶长在很远的地方便发现一堆人围着看什么,他以为又是一只死绵羊,恐怕被别人拖去,就喊:“你们别动,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当他走近一看,躺在那里的不是死绵羊,原来是一个死人 !公冶长这才知道 ,他不但被乌鸦骗了,还被乌鸦陷害了。公冶长百口莫辩,围观的人们看到他竟然握着刀,又承认自己是凶手,便把他捆了起来,送到县衙。公冶长就这样因无意间得罪了乌鸦而锒铛入狱了。

杀人罪乃大罪,公冶长被绑送到官府,县太爷就得提审。

这位县太爷姓胡名判,此人审案,一向不明不白,糊里糊涂,他认为谁有理谁就有理,冤枉人再喊冤枉也是枉然。这会儿,他正在老婆面前吹捧自己,衙役来报,抓着了一个叫公冶长的杀人凶手,他便立即升堂。

公冶长被带上堂来,胡判劈头就问:“犯人公冶长,你为何行凶杀人,快如实招来!”

因为没有杀人,公冶长坚决不承认山上的死人是自己杀的,“草民未曾杀人!”公冶长回道,并将自己的如何听得懂鸟语、如何受了乌鸦的帮助、如何与乌鸦反目成仇受了乌鸦的陷害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县太爷。

可县太爷哪里肯信!胡判“啪”地一拍惊堂木:“大胆刁民,你竟敢胡乱编造,欺骗本大人,不动大刑,谅你不招!”说完就命衙役对公冶长施加酷刑。

可怜公冶长忍受不了,只能违心招供,胡判让他画了押,公冶长随即被打入死牢。

懂得鸟语待罪立功

胡判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定了案,并很快上报了朝廷。没多久,上面便下了批文,公冶长行凶杀人,理当偿命,判为死刑,到八月中秋问斩。

死刑越来越近了,一日,知府奉旨下来复查案件,当审阅到公冶长杀人一案时,认为证据不足,疑点重重,又听胡判说了审案经过,更加怀疑,于是,决心重审此案。

知府命人将公冶长从死牢里提出来,问公冶长:“公冶长,有人告你行凶杀人,你服也不服?”

公冶长回道:“草民实在是冤枉!”于是又将能听得懂鸟语、乌鸦两次叫他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知府听了,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会,忽然计上心来。

县衙的屋檐下有窝小燕子 ,知府叫其他人退下去,独自把窝里的几只出壳不久的小乳燕掏出来,然后把它们放到抽屉里,母燕见他拿走了自己的孩子,叫个不停。

知府命人将公冶长带过来,对他说:“公冶长,说你能听懂鸟语,你听听这是燕子说的是啥?”

公冶长听了一会,说:“老爷,燕子在说知府啊,知府啊,我与您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也没有惹您生气,您为何把我的孩子们锁到抽屉里?”知府一听,公冶长竟然说对了。

可是知府仍旧非常谨慎,虽然基本能判定公冶长能懂鸟语,但那只乌鸦已经飞走,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公冶长的嫌疑。于是公冶长暂时还是被关押到了大狱里。

一天,一只鸟儿在监狱的窗口上“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它对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齐人领兵侵我疆,沂水滨、沂山傍,当去御之莫彷徨。”公冶长立即要求求见知府,并将此事告诉了知府,知府私下里已相信公冶长懂鸟语,事关重大,知府随即报告国君。

鲁国国君虽然听到这个故事后将信将疑,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急忙派兵前往,果然齐兵在沂水滨、沂山傍来侵,鲁王派奇兵突袭,将齐兵打得落花流水。

鲁王这才相信公冶长通鸟语是真的,于是立即下旨将公冶长从牢狱中放出,并大加赏赐,还欲封其为大夫,公冶长觉得因识鸟语而得利禄是羞耻,谢绝了国君的好意。

而那糊涂县太爷胡判,因审案屡屡出差错,也被革去官职,回家为民。

娶孔子女儿为妻

公冶长懂鸟语的一系列故事虽然都是传说,但历史上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 ,为七十二贤之一 ,名列第二十。而孔子最终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这个诸城的穷小子 ,当然不是因为其懂鸟语,虽然公冶长自幼家贫,但他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深为孔子赏识。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国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公冶长出身贫寒却钻心读书的刻苦耐劳精神、终生埋头书礼而不出仕的清高风度,对于以后的东武学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论语》第五篇便名为《公冶长》,本篇共二十八章,内容以评论人物为主。所评既有孔子门徒,也有其他历史人物。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要求相当高,绝不轻易以“仁”许人。

《论语》公冶长篇是这样记载的: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意思是,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公冶长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公冶长和八哥鸟传说

image018.jpg

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中,有个识鸟语的,这个人是个打柴郎,复姓公冶,名叫长。公冶长家里只有母子二人,十分贫寒。他从小就很聪明,经常跟母亲到山上打柴。有一天母亲生病,不能上山打,可是家中又无米下锅,小小年纪的公冶长心里很难过,他就背着母亲,拿着砍和绳子偷偷地上山去了。

公冶长自己来到山上,感到很孤单,心里有些害怕,不由得就哭起来。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山上的小鸟,都嗡嗡从远处飞来,落到公冶长的身边。公冶长看着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这么多花花绿绿的鸟,感到很奇怪,这时有一只羽毛乌黑的鸟在说:“你哭啥?你哭啥?”小公冶长更纳闷了,心想:鸟怎么还会说话呢?因此就说:“你是什么鸟,怎么也会说人话?”“我叫八哥,生来就会说话。”公冶长心想:鸟能学人说话,那么说,人也能学鸟说话了。这时八哥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为啥在这里哭啼?”小公冶长就把自己的名字和母亲生病以及到山上打柴害怕的事告诉了八哥。八哥和其它的鸟听了后,都觉得小公冶长怪可怜的,然后齐声说:“我们大家同你做伴帮助你拣柴。”小公冶长听了很高兴,他也不害怕了,就和鸟一起拾起柴来。 他一边拾柴,一边看着这群鸟叨着一根根柴棒朝他身边堆,不一会,就堆成一座小。公冶长用绳子捆好柴禾要回家,这时八哥不知从那里叨来一串花生,给小公冶长,叫他带回家给母亲治病。小公冶长很感激,背着柴,提着花生,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群鸟,回到家时,天快黑了,母亲问他去哪,到这么晚才回来。他就把上山的事讲给母亲听,善良的母亲将她紧紧地抱在怀里,不由一阵心痛,接着就大串大串的泪珠落在小公冶长身上。

从此以后,小公冶长每天都到山上打柴,经常和这群鸟玩,还常常学着鸟的叫声,这样时间长了,小公冶长不知不觉竟学会了鸟语,懂得了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