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

非遗传承的潍坊实践—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走笔

发布日期:2019-08-23 浏览次数:3302


2019年06月24日


非遗传承的潍坊实践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走笔


□本报记者 潘来奎 文/图


    轻盈灵活的青州花毽、构思精巧的高密剪纸、惟妙惟肖的潍坊核雕……日前,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在风筝博物馆举行,一个个带着浓郁历史韵味的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1.jpg

▲昌邑小张竹马演出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的热情不断高涨,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不仅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还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逐步呈现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创新模式

打造区域文化形态新概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伴随着悠扬婉转的节奏,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从74岁青州挫琴传承人赵兴堂手下飘出。“今天能够参加这个活动,心里很激动,希望通过现场的展演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挫琴,把挫琴传承下去。”赵兴堂向记者介绍,挫琴是流传在青州的一种古老的乐器,在当地人口中形象地称之为“半边轱辘头”。2009年9月,青州挫琴正式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州挫琴犹如一滴水珠,映射的是光辉灿烂的潍水文化长河。潍坊历史悠久,襟连海岱,道承齐鲁,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潍坊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潍坊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历史形态,体现了潍坊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对全市各类文化形态进行研究论证,我市决定对“潍水文化”这个代表潍坊区域文化形态的概念进行重点打造,并于2009年开始申报创建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年11月,保护区经原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jpg

▲挫琴表演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历史上属“海岱文化圈”,是齐文化继承与传播的中心区域。融农耕文化、渔盐文化、手工文化和商贸文化为一体的潍水文化,具有鲜明的半岛型复合性文化特点。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理念导航、规划落地、夯实基础、全民参与”的总体建设思路,以“一轴、两翼、十片区”(以白浪河主干线为轴心,潍汶河、弥河流域为两翼,和与其相连的10个文化特征片区所形成的重点整体性保护区域)的大区划格局进行全面建设,在项目保护、生态优化、设施建设、制度制定、机制形成、与现代生活融合接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尝试。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立足于对非遗保护原则的理解,注重对文化传承规律的尊重,强化对本地文化特色的发挥,在保护区整体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探索实践,形成了保护区“1344”建设模式:制定一个科学的建设路线图;践行三个融入理念,即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四个传承平台,即非遗传习平台、文化传播平台、学术研究平台、市场推广平台;实施四项保护工程,即资源抢救工程、技艺培训工程、设施建设工程、文创衍发工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44”建设模式于2015年12月获得了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原省文化厅对该创新模式向全省进行了推广。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区工作成绩斐然。截至目前,拥有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1座、不可移动文物50万件套;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2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76项,县级代表性项目122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54名、市级233名,县级1273名;获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7个,3个县市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鲜明的传统文化个性和良好的文化生态存续,使潍坊成为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俗风情区域之一。


一盘棋思想

整体推进保护与创新发展

  如果说非遗项目是树木,那么生长存在的空间是森林;如果说非遗项目是鱼,它的生存空间就是水。建设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就是树立整体性保护思维,涵养一方水土,让单个的非遗项目有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这种整体思维体现在多维度、全方位的融合上:非遗和传统村落保护的融合,非遗与教育的融合,非遗和现代的融合,非遗内部各个项目的合作等,让有共同观念和相似历史的文化谱系能够总体呈现、整体推进,不断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

  完善非遗名录管理体系。在全市范围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收集非遗资源线索2万多条,挖掘整理各类项目2千多项,从整体上掌握了保护区文化资源基本状况。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我市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各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对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实行优先保护,通过开展古琴全国巡演、“乡音乡韵”说唱大赛、核雕技艺大赛、传统工艺大展等活动,使诸城派古琴、潍坊核雕等60多个非遗濒危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并重新焕发生命力。在全市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工程,组织近百人的调查队伍,对276项市级非遗项目进行口述史调查和文本归档。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保护区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聘请专业团队对潍坊风筝等重点项目进行了专项调查记录。


3.jpg

▲青州满族八角鼓


  构建非遗设施网络体系。依托政府主体和民间支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乡村记忆”工程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开展非遗特色场馆建设。全市已投资建成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州市非遗博物馆、潍坊红木嵌银博物馆等30余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保护区设立以来已建成285个规范化非遗项目传习所,其中潍坊市级以上非遗传习所75处,传承示范基地14处,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29处。建成一批村级非遗展示室,打造了杨家埠民俗大观园、中国现代风筝产业基地、景芝酒文化展示中心、青州宋城文化园区等20多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建设了具有传统文化风格的十笏园文化街区,街区内融聚了博物馆、美术馆、郑板桥纪念馆、非遗孵化器、大师工作室、民间工艺一条街等众多的传统文化项目。十笏园非遗空间建设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优化非遗活态传承体系。实施非遗传承“百乡千人扶持计划”,组织全市百名传承人收徒4000多人,年培训500多人次传承人和业务骨干。实施了“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组织举办了潍坊核雕大讲堂、民间手绘年画培训班等免费非遗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了传承队伍。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编著校园传承教材,在100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武术教学,每年有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非遗学习、教育活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职业化教育方案》,与潍坊市商业学校、潍坊市聋哑学校签订校园职业化教育协议,使非遗教育进入职业化。通过传承人群培训、技术职称评定、赛事荣誉评选、市场经济引导等方式,形成了传承人群社会激励机制,建立了技艺大师、代表性传承人、从业者三级形态的传承人梯队。保护区设立以来已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名、省级51名、市级225名,省级传统技艺大师4名,市级民间艺术大师36名,市级工艺美术名人176名,核雕技艺大师3名、核雕技艺名师10名。风筝、年画、剪纸等民众普遍参与的项目从艺者均达到数千人的规模。

  加强非遗理论研究体系。先后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潍水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潍坊文化三百年》,省级课题《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潍水文化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等为总体规划的制定、非遗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资料储备和理论支撑。保护区已成立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潍坊民俗学会、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潍水文化研究会、潍坊市核雕协会、潍坊群众文化学会等近百家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充分提高了保护区专业研究能力,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全市已编辑出版《潍坊文化简史》《潍坊文化三百年》《潍坊风物》等100余部专业论著和《守望精神家园》《古风遗韵》《潍水流觞》《潍水撷翠》《潍坊文化遗产》《潍坊民间艺术研究》等200多部记录介绍潍坊传统文化的项目丛书,其中70%是在保护区设立以后出版的,较全面地展现了潍水文化的丰富内容。


4.jpg

▲代表性传承人向小朋友传授杨家埠木版年画刻印技艺


  完善非遗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保护区发展和建设内容纳入了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和“十三五”总体规划,成为政府全面工作的有机部分。山东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批准的《潍坊市文物保护条例》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为保护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另外,制定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管理办法》《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考核办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职业化教育暂行方案》等相关规范性制度,以对传承人、传习场所、教育阵地等进行规范建设。

  搭建多元交流传播体系。我市充分利用传统民俗节庆、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组织非遗项目进社区展演、展示。常年举办公众教育培训讲座,对潍坊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推介。开办《传承》等电视栏目,让千家万户了解“潍坊非遗”。充分利用风筝会、文展会等各种节庆展会开展展示活动,增强文化认同与社会共识。积极策划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全国及地区性非遗博览会,先后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了奥运会、世博会、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近百个大型展览活动,走出国门到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波兰、捷克等30多个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潍水文化的影响力。


融合发展

让非遗回归生活全民共享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青州古城总是摩肩接踵,游人如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青州古城有5000年文字记录的历史,有明确记载的城建历史2200多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传承历史文脉,2010年,青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古城保护修复建设项目,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整体保护、重点修复、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古城进行保护修复,同时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通古城旅游热线,使一座沉睡多年的老城重新焕发了活力。统计显示,自2014年古城开城纳客以来,共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接待省内外考察团队2000余批次,已成为青州市亮丽的文化名片。


5.jpg

▲中国第5届非遗博览会潍坊分会场开幕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近年来,我市充分考虑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接点设计,着力打造了一批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融文化展示、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产品销售于一身的文化景点,成为推广潍坊民间艺术产品的重要载体。

  2019年春节期间,潍县古城过大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潍水文化宣传月等众多节庆活动在十笏园文化街区举行,不仅宣传和弘扬潍水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全民同乐、欢度春节的年俗文化。在相同时间段里,奎文区“潍水文化宣传月”暨潍坊东上虞非遗集市启动仪式举行。为了让丰硕的非遗发展成果最大限度融入群众生活,为市民提供一个近距离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整合全市各类非遗资源,市区多家部门联合举办了具有奎文特色的公益非遗集市活动。集市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以各种非遗特色美食、地方特产、风味小吃、传统手工艺展示为主,集观赏、体验、购物、淘宝和娱乐为一体,是潍坊市首个特色非遗集市。其中,包含了朝天锅、城隍庙肉火烧、潍坊和乐、临朐全羊、诸城烧烤、邋遢饼、高密炉包等美食和蚂蚱酱、糖画等小吃,潍坊布玩具、潍坊刺绣、葫芦烫画、锔艺等手工技艺项目;同时,融入“乡风乡韵”鼓乐队表演、秧歌表演及“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新春文艺汇演,让群众体会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依托保护区特色项目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投资,规划建设杨家埠民间艺术等一批非遗产业化生产性保护基地,规划建设安丘齐鲁酒地文化、青州红丝砚、临朐奇石和雕塑文化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传统文化产品展卖区,扶持风筝、年画、剪纸、嵌银等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实现产业化发展,使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发展良好的非遗项目产业集群,推动了非遗开发与保护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6.jpg

▲十笏园新春文化庙会


    在日前举办的“文山潍水”系列活动——昌邑市民间文艺展演上,苇席、簸箕、鱼笼、提篮等造型多样、实用美观的昌邑蒲苇草编一亮相,就吸引了大批游客拍照、采购。“现在每张苇席售价一般在150到200元,去年还举办了首届蒲苇草编技艺大赛,展示的平台越来越多,一年下来每户最少也得编50张席,增加收入一万多块。”草编项目非遗传承人李敬宗告诉记者。据了解,为积极促进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保护区现已有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1847个,年产值达到210多亿元,安排就业近10万人,其中妇女近4万多人,残障人和其他困难群众过万人。

  另外,我市还充分利用重大节会和电商平台,让“待字闺中”的民间工艺品走出去。依托每年一度的国际风筝会、文展会、鲁台会、菜博会、花博会等大型节会,设立潍坊民间工艺产品展销区,展会年均销售额达亿元以上。通过山东聚匠网、中国印象商城潍坊店、好品潍坊等推广销售平台,向世界各地推销具有潍坊地域特色的非遗产品和非遗衍生品。山东景芝酒业、山东华艺雕塑等数千家企业通过公司网站和销售网店,建立传统文化网络推广系统,为文化产业链的链接和加固发挥了作用。

  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潍水文化,绵延五千年而历久弥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将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