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

一守就是一辈子:这些人被评为山东非遗模范传承人

发布日期:2019-09-02 浏览次数:12459

一守就是一辈子:这些人被评为山东非遗模范传承人

东方资讯   2019-06-16 22:14 老字号内参


为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开展了2018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的评选活动。并于2019年6月6日,公布了2018年度山东省十大模范传承人获评名单。

他们分别是:

1、 李艳珍(柳子戏)

2、 刘慎海(阴平毛笔制作技艺)

3、 权福健(福山大面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4、 魏耀琳(柳疃丝绸技艺)

5、 杜新磊(二仙膏制作技艺)

6、 李永喜(海洋渔号)

7、 邢葆东(日照黑陶烧制技艺)

8、 杨进邦(临沭柳编)

9、 陈仲魁(运河船工号子)

10、孟昭力(聊城梅花桩拳)

今天,我们来走近他们和非遗传承的故事

李艳珍:柳子戏代表性传承人



李艳珍老师是柳子戏的第一批女性旦角。

1963年,尚小云先生专程来济南物色徒弟。李艳珍为他演出了《红罗记》,他看后十分赞赏,点名收李艳珍为徒。当时,便举办了拜师仪式。

李艳珍从年轻时就特别珍惜练功的时间。开会时,她一边听别人发言,一边练习转扇子;吃饭时,她一边吃,一边压腿。在所有的剧中,不管是青衣还是花旦,不管是刀马旦还是闺门旦,只要是女性角色,均由李艳珍扮演。

毛主席在看过李老师的《玩会跳船》后曾有这样的评价:“人人都说山东的代表剧是吕剧,依我看应该是柳子戏,它比吕剧早,名气也大。”至于接班人,李老师先后收了获得梅花奖的陈媛,和宋东青为徒。

2006年,柳子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5岁痴迷戏剧,到成长为新中国历史上柳子戏第一代女演员,再到如今国家级非遗(柳子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艳珍60余年的艺术人生,正是柳子戏时代变迁的鲜活见证。

刘慎海:传统手工毛笔技艺的守望者



刘慎海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氏笔业第9代传承人,至今坚守108道传统手工制作工序。家乡在素有妙笔之乡之称的峄城区阴平镇。

阴平毛笔起源于东汉,自清代乾隆年间,鲁笔制作逐渐进入高度繁荣的鼎盛期,这一时期以阴平刘氏鲁笔为主要代表。刘氏鲁笔秉承黄庭坚倡导的“非为贫而作笔,故能工”的文化理念,探索出一条精益求精、扎实稳健的艺术之路。1996年,刘氏毛笔的第九代传人刘慎海将制笔工艺与家传技术相融合,极大提高了制笔技艺。传统手工制作的鲁笔,需要有选料、撕毛、墩毛、脱脂、上毛、去绒、起毫、压亳、对寸等108道工序。

为传承非遗技艺,2017年专门成立了鲁笔博物馆。融合南、北两派和刘氏技艺的新型阴平毛笔技艺成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了大众,得到了普及。

权福健:福山大面传承人



“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用《面赋》中的这段话来形容权福健做的大面应该是毫不为过的。谁能想到这个外表粗犷的山东汉子,近30年来一直执着的,竟然是做一碗有家的味道的大面。2013年成为“省级非遗”。

土生土长的福山人权福建说,他母亲做的手擀面堪称一绝,那味道一直留在了他的脑海里。2006年,权福健决定开面馆。他说,“母亲做的面味道令人怀念”,因此他为了纪念母亲,把面馆命名为“权家大娘”,并注册了商标。

2007年,他拜90岁高龄的第二代福山大面传承人周元芳为师,成为了周老的关门弟子,也正式开始了传承福山大面之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时做梦都在练习做拉面,经常半夜醒来,跑进厨房叮叮当当研究。”权福健说,当时把入睡的妻子和孩子吵醒是常事。

2008年-2013年,权福健先后将福山大面、福山烧小鸡和福山三不粘成功申报为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魏耀琳:柳疃丝绸技艺传承



昌邑有个镇,镇名为柳疃。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开拓南洋诸国丝绸市场,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柳疃镇成为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和“华侨之乡”。而如今,柳疃镇如茧绸般流光溢彩的年代已成明日黄花。桑田变广厦,织机落尘埃,神秘的技艺随着老艺人的离去也成了黄土,那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在。

2006年底,柳疃丝绸技艺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疃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魏耀琳也是干了大半辈子丝织:17岁高中毕业就进了丝绸厂,当时还是临时工,从最初级的学徒工、挡车工一点一点干起,到维修工,一线干了20年,再到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厂长。

1956年昌邑丝绸厂建厂,和众多老字号一样,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艰辛和坎坷,但也正是这样的磨砺使得华裕丝绸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只是,现在老的柳疃制丝工艺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也没有市场。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和一个企业的力量,难以改变整个丝绸行业的现状。传承成了很难完成的事情,“老工艺何去何从,我也不知道答案。”魏耀琳怅然道。

杜新磊:二仙膏制作技艺传承 以膏济世天下先




16年前,他接手濒临破产的中药厂,通过对传统中医药技术挖掘和传承,让百年老店重新焕发活力。他就是山东广育堂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新磊。

杜新磊曾发誓:“从我进厂开始,不欠职工的工资,不欠职工的养老保险,不欠银行利息,不欠国家的税收,不欠客户的资金。”经过全体职工的坚守,一年后完成了GMP认证。并且,杜新磊意外发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秘密”。

山东广育堂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新磊:“了解到我们企业的前身叫广育堂,创建于明朝万历六年,由御医徐春甫的弟子李广瑜先生到济宁创办。我感到非常震惊,像我们有400多年历史的企业在我们国家可以说太少了。”

杜新磊立即组建老字号广育堂复兴小组,着手进行品牌保护,申报注册“广育堂”商标,将这一品牌价值重新发掘和保护。最终,二仙膏制作技艺因为独特性和唯一性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入选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李永喜海洋渔号:胶东人的精神文化情结



传承人李永喜,1951年生,俚岛镇瓦屋石村人。从李永喜的爷爷那一辈开始,他们家就是职业的“海口”(海洋渔号的领唱者),因从小耳濡目染,李永喜成为李氏家族第四代“海口”传人。

海洋渔号(荣成渔民号子)又叫渔家号子、海洋号子。是过去渔民们在经年累月的下网、捕鱼、入仓等劳动过程中,需要集体发力时用来协调大家力量时产生的。随着时代变化,渔民号子不断发展,由最初简单的音节、无调子的形式,逐步演变为有调式和唱词,且内容丰富的渔民号子。

2007年,渔民号子作为渔民生产和劳动中传唱的古老歌谣和精神号令,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雄壮苍凉的旋律,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透过祖先纵横沧海的勇气及历史沉重的呼吸,将渔家汉子无所畏惧傲然不屈的精神,淬打成铁骨铮铮的号子,在岁月的潮汐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日照黑陶师傅邢葆东:让“土”脱胎换骨




邢葆东,字陶山人,号黑陶邢。自幼随祖母学习民间艺术,师承著名艺术家汪易扬先生、黑陶大师寇维君先生,致力于黑陶事业的复兴、传承、弘扬和创新,在研制黑陶技艺、窑型、工具发明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

其作品融声、色、形、艺为一体。创办了“日照黑陶邢文化博物馆”“日照黑陶邢艺术厂”,荣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黑陶艺术大师”等称号。现任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馆长、中国黑陶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务。

黑陶是中国的传统陶艺,陶器以素为主、以造型比美,通体透黑、表里如一、薄如蛋壳,带有原始文化气息古朴的美。邢葆东在制陶烧制技艺中大胆创新:精选陶土、精细加工、使陶体不易断裂,成品率90%以上;他改进刻制工艺,从单刀刻制、发明双刀刻制、刻制出的图案线条更流畅,效果也更突出立体。

他经常说:尽全力把黑陶技艺传承下去、把黑陶文化传播出去,让全国、全世界人知道,日照是世界黑陶文化圣地、是世界黑陶艺术之乡。

临沭柳编杨进邦:“织龙造凤”的艺术人生




杨进邦,1954年7月出生在农村长大,自幼酷爱绘画与造型艺术。1973年他开始在临沭县工艺美术厂正式上班,被单位派往临沭县工业局举办的 “石刻培训班”学习,迈出了他艺术人生的重要一步。

1978年临沭县工艺美术厂与临沭县白旄柳编厂合并成立了 “临沭县工艺美术公司” ,他担任草柳编织设计创新员。30多年间,他设计创作的草柳工艺品在历届省选样会、设计创作了数以万计的草柳编织工艺品,参加广州交易会,国内外展销会、博览会,累计出口货值十几亿美元。

他不断探索新材料、新编法、新工艺、新造型、新用途,始终以“五新”为设计理念,以艺术为创作追求,精心创作了色彩艳丽逼真化、造型独特具像化、编织技法艺术化、装饰实用一体化的“水果系列产品”。获得了很高的个人荣誉,取得了全国首届民间名艺人 佳品奖等奖项。

杨进邦表示要再接再励,积极探索,将艺无止境地沿着草柳编织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让古老的柳编文化艺术再创新、再升华。

陈仲魁:让船工号子再唱起来




今年76岁的陈仲魁是武城县李家户镇魏庄村人,曾在武城县司法局、县文化局和文化馆工作,擅长文学、音乐创作。陈仲魁10岁时第一次听到船工号子,就被时而明快、时而激昂的喊号声深深震撼。

2006年武城县文化局对运河船工号子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退休在家的陈仲魁主动申请加入,开始走访运河武城段沿岸,搜集运河船工号子的种种过往,对这一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期间,他找到了85岁高龄的梁永和——被称为“末代号工”的运河船工号子的传人,并拜他为师,开始学唱、整理出了原汁原味的武城运河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是在行船过程中,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而传唱起来的音乐形式。他不仅能把运河号子用乐谱完整记录下来,还能在此基础上改编再创作。

在陈仲魁的带动下,2008年武城运河艺术团成立,很多人加入到了学唱运河号子的队伍中来,如今团员已经发展到了160多人。

孟昭力:一个武术传人的执着追求



孟昭力,聊城市水城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武协会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梅花桩第十八世传人。他自幼就开始习文练武,顺利通过在湖南长沙举行的 “武术国考” ,晋升至高段位七段(青龙),该段位为目前聊城获得中国武术段位人员中的最高段位。

孟昭力出生于习武之风盛行的阳谷县,受环境影响,他自幼就酷爱武术。16岁开始拜到梅花拳一代宗师、民间武术家韩清歧先生门下,学习梅花拳。

梅花拳清朝就在聊城流传,逐渐延及东、直、豫边区一带。清末的义和拳运动,义和拳就来源于梅花拳。清光绪时,梅花拳14代传人,组织梅花拳弟子抵制外国教会勾结官府,抗议德国侵占我胶州湾。

谈及梅花拳未来的传承和发展,孟昭力感觉重任在肩,认为武术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需要我们更好的保护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