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古代家具-明清家具6种常见的作伪方法

发布日期:2016-12-12 浏览次数:3472

古代家具与其他门类的文物一样,也有作假现象。目前,在市场价格不断 提高的刺激下,作伪的手法越来越高明,赝品屡屡出现在市场上。部分利欲熏心的投机分子,甚至不惜破坏珍贵的古代家具原物,以牟取高额利润。古代家具的作伪,已成为每个家具收藏爱好及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现将一些常见的作伪方法介绍给大家看看,以供参考!

(一)假冒良木。利用硬木家具的材种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我国古代家具的制作材料,如紫檀、黄花梨、花梨、铁梨、酸枝等,虽在比重、色泽、纹理等方面,有其特有的物理性质,但由于生长地的不同,生长年代的差异,木料所处位置的转移(如边材、心材),以及开料切割时下锯的角度变化,就会出现与标准木样图相悖的现象,在自然色泽与高档木料不一致,投资商也会改变木色,冒充高档家具。由于时尚的不同,大约在清中期至民国初期,因受宫廷权贵、封建文人雅士的青睐,硬木家具贵黑不贵黄,所以作假的木料大多被刷成黑色,以冒充紫檀。

(二)拼凑改制。许多古代家具往往因保存不善,构件残缺破损严重,极难按原样修复,于是就有人大搞移花接木,移植非同类品种的残余结构,凑成一件难以归属、不伦不类的古代家具。如把架子床改成罗汉床。架子床围上部的构件较多,且可拆卸,故在传世中容易散失不全。投机者常用截去立柱后的架子床座,三面配上架子床的床围子,仿制成罗汉床出售。

(三)化整为零。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额利润。具体做法是,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旧部件混合,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原式家具。最常见的实例是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对椅子,甚至拼凑出四件套,诡称是旧物修复。

(四)更改装饰。为了提高家具的身价,投机者有时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如有人,凡看上去比较“素”(无装饰、雕饰)的明式家具,年代可能较早。结果就把一些珍贵传世家具上的装饰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较早的家具。这种作伪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破坏。

(五)贴皮子。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皮子”(即包镶家具),伪装成硬木家具,待价而售。包镶家具的拼缝处,往往以上色和填嵌来修饰,做工精美者,外观几可乱真。

(六)改高为低。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起居方式,把高型家具改为低型家具。家具是实用器物,其造型与人们的起居方式密切有关。进入现代社会化后,沙发型椅凳、床榻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了迎合座具、卧具高度下降的需要,许多传世的椅子和桌案被改矮,以便在椅子上放软垫、沙发前放沙发桌等。不少人往往在购入改制后的低型古代家具时,还误以为是古人流传给晋人的“天成之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