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砚雕文化
    

砚雕文化

中国历史名砚——临朐红丝砚

发布日期:2016-12-12 浏览次数:3748


加入时间:20131019

红丝石,因其底色红黄相参,且有红黄丝纹而得名。唐中和年间始采于青州府益都县黑山,后陆续开采于临朐县(历史上,益都和临朐均属青州府所辖)的老崖崮,是一种制砚极佳的石料。自唐至今,历代典籍对红丝石、红丝砚多有记载,有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辞赋铭高度赞誉。唐宋时期被誉为四大名砚(即红丝砚、端砚、歙砚、洮河砚)之首。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喜用红丝砚。他在《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宋朝文学大家欧阳修有《砚谱》介绍红丝砚:“红丝砚须饮水乃发墨”,宋太宗时,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礼部侍郎苏易简撰《文房四谱》,谓:“天下之砚四十余品、青州红丝石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山石第三”。宋仁宗嘉祐年间,翰林侍读学士唐彦猷作《砚录》云:“红丝石华缛密致,皆极其妍……”。又云:“此石之至灵者,非他石可与比较,故列于首”。明嘉靖版《青州府志》载:“红丝石砚外有皮石,磨去皮砚纹理,红黄相参,理黄者其红丝,理红者其丝黄,须注如满砚池,庶不见渴燥。昔唐彦猷甚奇之,云不减端石”。清光绪《临朐县志》载:“老崖崮石黄质红纹,时作山水、草木、人物、云龙,鸟兽诸状。制砚微滑,其温润者,不减端溪”。

红丝砚的兴盛繁荣时期在宋朝。宋代的唐询任青州知府时,亲自参与过红丝石的开采和红丝砚的加工,在所作的《砚录》中,列红丝砚为诸砚之首;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为迄今最全面、最具参考价值和权威性的石谱,也列红丝石于其中;苏东坡、陆游、张邦基、蔡襄等也都对红丝砚有过品评。这些历史名人对红丝砚的品评和推崇,奠定了红丝砚的历史地位。

元明时期,有关红丝石制砚的资料很少,部分论述红丝砚的文字多是引用宋时资料。其原因,一是至宋末,开采红丝石的“洞门石摧”红丝石已无法开采;二是元明时期,整个中国的砚石开采和制砚之风处于低谷,据有关资料记载,“元明两代,大约五百年内,歙砚石也没有开采”。大量的古砚图录中,也很难查到元明时期的红丝砚。

至清朝,红丝砚又有了正式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的《西清砚谱》载三方红丝砚,对红丝砚的质地、纹理、产地进行了详细说明;许多古砚图录登载的红丝砚图版注明为清朝;纪晓岚曾托山东巡抚代寻红丝砚;沈心作《怪石录》,虽“客中载籍无多,且性懒广搜”,却对红丝砚进行过详细介绍。

民国时期,虽然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衰退时期。但由于日本商人和红丝砚爱好者来临朐采购红丝石,使红丝石的开采和红丝砚的制作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据民国二十四年《临朐续志》记载:“……数年前,曾有日本商人驻冶源收买,居民纷往采掘,抱璞竞售,辄得善价,不数月,售者日多,日人辇运所得,一去遂不复来”。此时期,在民间遗留下来的红丝石和红丝砚较多。解放以后,当代艺人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经过全面调查,又重新发掘和开采。1965年、1977年,著名工艺美术师石可先生两次专程从青岛来临朐考察红丝石,临朐县成立了工艺品厂,聘请石可先生为师,加工红丝砚。自70年代至今,由于红丝砚被越来越多爱好者所青睐,采掘红丝石,加工红丝砚者渐多,其雕刻工艺也不断提高。高星阳先生率先在临朐成立了红丝砚研究所,对红丝砚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制作。目前,临朐加工和经营红丝砚的厂、店达几十家,并成立了中国红丝砚研究会,红丝砚的生产加工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高潮。

红丝石形成于距今约4.5亿年前,它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土峪段的顶部,红丝石呈微晶结构,夹层理构造。其形成原因是受沉积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沉积物发生频繁交替,然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而形成,属泥质灰岩。红丝石的产地分别在山东的临朐和青州境内,经考察,在临朐老崖崮和青州黑山之间二十几公里的地带内,均有红丝石发现,由于地形复杂,其他地方极难开采。青州黑山的红丝石已近乎绝迹,现只有临朐老崖崮及附近村庄有一定规模的红丝石开采。

红丝石在地下呈三种分布状态:一是夹层矿体,即上面有较厚的土层及岩石覆盖,下有岩石(石灰岩)为依托,中间一层约10厘米左右厚的红丝石。这种分布的红丝石,由于上下岩层的保护,又在地下310几米处,密封程度很高,受高温、高压的作用,其石质稍硬,硬度为3.54,理微滑,润泽程度略差,但光泽度高,颜色鲜艳,纹理变化无穷,红黄对比十分明显,极具观赏价值。制砚后,虽发墨稍慢,但研磨的墨汁细腻如油,润笔护毫。二是不规则散状矿体,即红丝石或存于地下泥土中,或散落于地表,独立成块,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但大部分深埋于地下的泥土中,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周围泥土细而粘,似用油汁所混合,经长期浸润,石质细腻,软硬适中,其硬度为33.5,制砚极佳。三是厚矿层泥质灰岩,即有1米左右的较厚矿层,当地称为“旋花石”、“红花石”。其石色淡,质粗、干燥吸水,丝纹变幻莫测,二氧化硅含量较低,其硬度小于3。用此石亦可制砚,但用水浸透或用蜡保护后使用效果较好。

根据红丝石底色与纹理的不同,可粗略分为:一是红地黄纹,即理红丝纹黄。这种红丝石纹理易形成山水、人物、动物 、花卉、文字等多种图案。二是红地红纹,即理红丝也红。石底色以紫红和木红为主,底紫红者、纹紫略带黑。淡红底色者,以紫红纹为主。石质细腻,发墨快。三是红地无纹,深红、淡曙红者皆有,无丝纹。石质温润,发墨好。四是黄地红纹。此品以金黄地深红刷丝纹为最佳,但石质稍硬,发墨慢。五是灰黄地淡红丝纹。无旋花纹,质干燥,稍软,吸水,也可制砚,但为下品。六是灰红地紫丝纹。底色灰红且白,紫红纹,丝纹极具变化,旋花缭绕。质粗且软,干燥吸水。以红丝石的颜色、纹理划分品种,只是相对而言,有许多纹理红黄相参,很难分清是红底黄纹,还是黄底红纹,有的纹理变化诡异,很难形容是什么纹理,这些丰富的颜色与纹理使红丝砚更加绚丽多姿。

红丝砚的制作同中国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同样借鉴和遵循前人制砚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红丝石的特点,找出红丝石的制砚特殊规律,做到实用与观赏的有机结合。

红丝砚制作的普遍规律。砚的造型无定性,但根据人们传统审美习惯来看,总体上说,应该“稳定、协调、匀称”。

随形砚 造型自由、型制变化不定,无严格的几何尺寸限制。随形砚最难造型,虽无固定规矩,但决不是随意为之,看似无规律,实际是制砚经验自然流露,是人石之间的默契配合。随形砚变化灵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适宜制成大中型砚。

规矩型砚 即外形有一定几何尺寸关系的砚。以圆形和方形为主。圆形有正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有正方、长方、六棱、八棱等多边形;也有方圆为主进行多种组合的砚形。规矩砚周正匀称,简朴大方,其造型相对比较简单,但制作时要求线条流畅、挺拔、有力,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象形砚 即借助自然界中适宜制砚的自然物质的形状而造型的砚。制砚者根据这些物体原始状态,重新进行艺术设计,或夸张变形,或原相模仿。如箕形砚、钟形砚、琴形砚,各种瓜果形砚以及许多吉祥动物形的砚等。

自然砚或称天然形砚 砚的外形自然天成,巧制砚池,自然为砚,古代有天然蚌砚、骨砚等,皮日休《太湖砚》诗“求于花石间,怪状乃天然”,即指自然形砚。

红丝石制砚的特殊性。红丝石与其他砚石比,其主要特点是:板状成材,独立成块,几何形状不规则,甚至有奇石状的特殊形状;石表有纹理,且变化丰富;石层厚薄不均,厚者也是由较薄的三至五层叠加而成,且层与层之间凸凹不平,纹理不贯穿;资源稀少,且大块极不易得,质地优良的小块也至为珍稀;石中间大多有石英线贯穿。由于以上特点,决定了红丝石在制砚时受到限制。一是为保护自然形和难得的大块石料,不能对石料进行大刀阔斧的任意切割,造型受到限制;二是由于纹理缭绕连贯,为保护纹理,图案的设计与雕刻受到限制;三是由于同一纹理的层面较薄或不平,砚池的开挖受到限制。受以上条件的限制,红丝砚很难成批量、同一规格定型制作,必须因材施艺,一砚一式、一品一款。

现在市面上所制红丝砚基本遵循了以下几个方面:

1.巧用红丝石的自然形。自然形红丝石,有的周边自然,有的表面呈高低起伏的形状,给人以古朴沧桑的感觉,具有天然的、独特的美。有些石表面似山岭沟壑,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红丝砚的造型与雕刻巧妙的利用了此石的自然,达到了自然与造型、天工与雕刻的完美统一。

2.巧用红丝石的纹理。红丝石的纹理是它的重要特点,在制砚上可最大限度利用和发挥这一特点。如红丝石琴形砚,此砚黄地红丝,石边纹理弯弯曲曲,中间直线纹理,作者巧妙利用纹理设计成琴形砚,黄地似木质、弯曲纹理似木纹,而直线纹理似条条绷紧的琴弦,纹理与造型和谐统一。再如红丝石云纹砚,原石形极不规则,难以符合砚的基本形状,虽表面纹彩极其华丽,仍裁去多余部分的纹理,使砚形基本合理。

3.巧用红丝石的颜色。用红丝石红黄相间的颜色可设计和制作具有独特效果的砚。如红丝石曙光砚,原来是一方随形砚,红黄颜色在砚的左右两边,经修改制成圆形砚,下部为红色并有平静的水纹,上部为黄色,似曙光已经来临,太阳即将浮出水面。巧妙地利用红丝石的颜色,突出了红丝石的特点。再如红丝石龙腾祥云砚,深红地黄斑,无丝纹,巧用黄斑雕祥云、怪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西清砚谱》中的红丝石“鹦鹉”砚也是巧用颜色制作的典范。清乾隆皇帝,曾为“鹦鹉”砚题诗曰:“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称衡成赋后,露镂肝吐一丝丝”。

红丝砚作为中华石砚中的一技艺术奇葩,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全国各地石砚爱好者纷纷购藏,中国当代书法大家启功、赵朴初、吴作人等都对红丝砚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