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砚雕文化
    

砚雕文化

青州红丝砚谱(陈东升)

发布日期:2016-12-12 浏览次数:7823

竹兰书屋

竹兰书屋的博客


第一章  历史名砚  翰墨生辉

青州红丝砚沧桑之变

陈东升(2012-07-27 13:46:39)

山东青州位于鲁中。据古代最早地理志书《尚书..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禹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冀、豫、梁、雍九州。青州“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历史悠久,地理优越,文华灿烂,富庶繁荣,贤达辈出,文人荟萃,素有“海岱明珠”之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苍天的造化恩赐,巧匠的精工创造,使青州红丝砚早在唐代即为“群砚之冠”,蜚声砚林,名扬天下。

青州红丝砚系由红丝砚雕制。红丝石主要产于青州邵庄镇黑山老坑。红丝石表皮或白或赤,磨之,石肌黄者纹为红色,石肌红者纹为黄色,亦有纹理红黄相间;纹理如细丝,亦有如纤线,亦有如弓月,亦有如树干,亦有如圆圈,亦有为如山峰,亦有如溪流,美赋神韵,赏之若梦若幻。苍天造化,人赋妙意,因材施艺,巧夺天工,用红丝石精雕之红丝砚,万象丛生。成之砚,具雅名,或曰独钓寒江,或曰踏雪寻梅,或曰芭蕉嬉雨、或曰雁飞江南,或曰幽兰吐香,或曰柳荫蝉鸣,或曰仕女抚琴,或曰屈子行吟,等等,形肖神似,内涵深邃。用红丝砚挥毫作书,贮水经日不缩,受墨润腻濡晕,运笔护毫而秀,翰墨浮光黛起,堪为历代文人骚客所喜爱。颜真卿、栁公权、王羲之、苏东坡、欧阳修、米芾、乾隆、郑板桥、高凤翰等书法名家均用过青州红丝砚,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宝库。近现代赵朴初、启功、沈鹏、魏启后诸书法大家也用过青州红丝石砚题词赋诗,令墨宝分外生辉。

古籍遗迹征明:青州红丝砚早在唐代即名扬砚林。当为铁证者,系青州市邵庄镇黑山红丝石洞旁有石刻“唐中和”〔公元881年〕字迹,说明盛唐时期即在此洞采石雕砚。1926年在青州出土的一方唐代箕形砚,经专家鉴定为唐代红丝砚,现珍藏于山东省博物馆。柳公权在论砚中有“蓄观砚以青州为第一”之说。红丝砚为唐代名砚刊于诸多论砚谱中。清代谢慎修著之《砚谱》,上下两卷,上卷自古至清代,唐代有砚17种,红丝砚位列其中。米芾、李之彦、高似孙所著的《砚史》、《砚谱》、《砚笺》,均将红丝砚重要砚品作了介绍。

唐询,字彦猷,仁宗天圣年间〔1023年〕赐进士及笫,历任古右谏议丈大夫等职,才华横溢,书名天下,酷爱红丝砚,他在青州为官時,获红丝砚五十方。著有文集三十卷,其在《砚录》中高度评价青州红丝砚名冠第一。并详细描述采集红丝石之情景:

“......得青州益都县石工苏怀玉言,州之西四十里有黑山,山高四十余丈,西连兖州凡三百里,山顶出泉悬流至山下,清甘芳香,与诸泉特异,传谓有灵芝生于上,泉出于其间,故清渍染而香。山之南盘折而上五百余步,乃有洞穴,深约六七尺,高至数丈,其狭只能容一人。洞之前复有大石,欹县欲坠者。石皆生于洞之西壁,不知重数,如积累而成,上下皆青或赤石数重。其中,乃有红黄而纹如丝者,一相传曰红丝石。去洞口,绝壁有镌刻文字,乃唐中和年采石者所记,竟不知取之何用?......余既闻其说,意为可取为砚......既往六七日,仅得方四五寸者二.....裁而为砚,以墨试之,其异乎于他石有三:他石不过取其温润滑莹,此乃清渍之水,而有滋液出于其间,以手磨拭之,久粘着如膏,一也。他石与墨相发,不过以其体质坚美,此乃尝常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纯漆,二也。他石用讫,甚者不过顷刻,其次之终食之间,墨即干矣。此若复之以匣,数日墨色不干,经夜即其气上下蒸濡,着于匣中,有如雨露,,三也。此三者虽世之称为好事者,非精于物理则无由得之。”此文还论述了青州红丝石的纹理、开采技术等,为后人研究红丝石制观留下了难得的珍贵资料。唐询还在他所著的《硯录》中赞述红丝硯:“此硯至灵,非他石可与校议,故列之首焉。凡自红丝之下可为砚者共十五品,而石之品十有一;青州红丝石一,端州斧柯石二,歙州㜈源石婺三。”把红丝石推至高位置。

宋代进士王辟之,临淄人,住地与青州相邻,他对红丝石也颇酷爱,在其所著的《渑水燕谈录》中,生动地记载了唐彦猷对红丝砚的感情,对青州红丝砚作了高度评价。文曰:“唐彦猷,不以世务为意。公退,长居一室,肃然终于黙坐,惟吟诗、临书、烹茶、试墨,以此度日。嘉佑中守青社,得红丝石于黑山,琢以为硯。其理红黄相参,文如林木,或如月晕,或如山峰,或如云雾花卉,石自有膏润,浮泛墨色,覄之以匣,数日不干。彦瓶猷作《砚录》,品为第一。以为自得此石〔砚〕,端溪、龙尾,皆置不复视之。”

吴淑,宋人,历任迁职方员外郎等职,预修《太平御览》等书。高似孙的《砚笺》收录了吴淑假的一篇《砚赋》赋中写道:“采阴山之潜璞,琢圆池以壁水,成碧海于一细,侔夏鼎之三趾......取端溪者价重千金,取青州者名标第一。”盛赞红丝砚为诸砚之首。

宋人杜绾在其赏石权威著作《云林石谱》中,也对雕刻红丝砚的红丝石作了精确的简述,写道:“青州县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萦绕石面,而稍软,扣之无声。琢为砚,先以水渍之乃可用,石之燥渴,颇发墨。”可见其对红丝砚石颇有研究。

红丝砚不仅为历代文人骚客所崇爱,帝王贤相也颇钟情,以用红丝砚挥毫作书绘画为高雅之趣。宋代词人姚宽,在其著《西溪集》赞颂红丝砚時,特注记“红丝砚,江南李氏尤重之。”江南李氏,何须大也?乃南唐后主李煜,史称李后主。此君善画工书,爱石珍翠,艺术才华非凡,他能宠爱红丝砚,视为硯中珍品,显见红丝砚风韵别具,傲立视林。

元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制砚呈疲软之势,可能与“红丝石至宋末已绝”、“洞门石摧“”之说有关。故翰墨砚林之专著少见红丝砚,有关红丝石之记载,多是刋用宋代有关资料。虽在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壁上留有“洪武二年”、“弘治十年”等采石年代之刻字,但无唐宋采石之盛况。

至明代,翰墨砚林又处兴旺時期,制砚兴盛,但红丝砚传世精品依然凤毛麟角,记述红丝砚专著也少见之。

据古籍记载,“元明两代,大约五百年内,歙砚石也沒有开采,据此推测,元明两代不及唐宋制砚风盛,故难觅有关红丝砚之芳迹。

红丝砚的漫长之旅,兴旺兼程,顽强发展,至清代重振雄风。伴随政治开明、经阶发展,文化堀起,文坛盛旺之风兴起,适于书法绘画之砚特受宠爱,采石制砚又处于兴旺時期,红丝砚倍受尊崇。大学士纪晓岚在乌鲁木齐伴红丝砚挥毫题诗三首,第三首高度赞誉红丝砚,诗云:“万家烟火暖云蒸,销尽天山太古冰。腊雪清晨题牍背,红丝砚水不曾凝。”不仅贤君文人喜爱红丝砚,连乾隆皇帝对红丝砚也爱之有加,在他御用书房备有形神具佳的红丝砚,作书题诗,盛赞红丝砚功著文坛。在北京首都博物倌至今还珍藏着一方清代遗珍红丝砚,长16.3厘米、宽12.5厘米、厚2.6厘米。砚面红肌黄纹,三边刻有回纹,清代翰林施用冰以隶书刻有东晋陶渊明“归去來辞”全文,异常珍贵。

综上所述,足见历史名砚青州红丝砚自唐现身中华砚林,以名冠群砚之首,砚品第一之体,历经数代,风雨兼程,伴帝王相、文人雅士,于几案生辉,為书画增彩,为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立下了不朽之功。本章以古籍资料与实物阐述,表明了青州红丝砚沧桑之变。下章请看青州红丝砚倍受赞誉。

2012.727撰于淄博紫荆园竹兰书屋

第二章  历代文人  撰文赋诗

青州红丝砚倍受赞誉

陈东升 (2012-07-29 12:31:15)

青州红丝砚自盛唐始,荣冠第一,名声鹊起,历代文人,乃至无名人士,撰文赞美者有之,赋诗称颂者亦有之,跨越时空,乃至今朝,仍不绝赞誉之声。充分表明青州红丝砚傲居砚林,辉映翰墨书坛。

青州黑山红丝洞口石壁刻有“红丝石洞”,下刻“天下之砚四十余品  青州红丝砚笫一”,不知系何人所为。誉言镌石,广为广播,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晋张华在其《博物志》中刊有“红丝砚第一”、宋人唐彦猷在其《砚录》中有“红丝砚第一”之记载;李之彦所著《《砚谱》中也有“红丝砚第一”之说。众口一词,同为第一,青州红丝砚不谓不超越群砚。

宋代翰林学士蔡裹评红丝砚曰:“唐彦猷以红丝石为天下第一石,有脂脉助墨光。”

苏轼在《东坡文集》、《东坡志林》中评说红丝砚曰:

“红丝砚发墨谓胜端则过。”

“唐彦猷以青州红丝砚为甲”。并云,“今見雪庵所藏,乃知前人不妄许尔。”

宋代进士李石在其著《续博物志》中介绍红丝砚云:“砚谱载,天下之砚四十余品,青州红丝石笫一,端州斧柯山石砚第二,歙州龙尾山石砚第三。”

宋代高似孙在其著《砚笺》中刊有咏红丝砚诗:

晁叔用诗: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砚。

汪彦章铭:歺霞道士赤肤肌,隐然脉络乱红丝。

千龄不败坚且滋,谁其忍者断厥尸。

李之彦〕〔不详〕在其著《砚谱》中云:“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時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己。谱中臷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笫一,斧柯山石二,龙尾石笫三,余皆在中下。”

明末余怀于其著《砚林》叙红丝砚云:“姚令威《西溪丛话》云王建宫词一首:延英引对绿衣郎,红砚宣毫各好床。天子下帘亲自问,宫人手里过茶汤。”

“江南李氏時尤重之。〔李氏即后唐帝李煜〕欧阳〔修〕公砚谱以青州红丝石砚为第一。”

“柳公权也喜用青州红丝砚。

清代著名文人、藏砚千方的高凤翰在其著《砚史》中叙藏品红丝砚芙蓉井云:青州红丝石砚,归入砚谱列上品。砚右侧有石帆铭:青州红丝之砚,得自其乡前辈冯北海先生家。

藏砚颇多的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砚砚皆刻铭文,对红丝砚情有独钟,砚刻诗赞红丝云:荣逾青铁颁,品胜红丝腻。

清代于敏中著之《西清砚谱》收录砚品241方,其中有3方红丝砚系乾隆皇帝御题咏诗,选二:

咏鹦鹉砚:

鸿惭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

疑是弥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

咏四直砚:

红丝鹦鹉昨曾吟,小试直方兹盍簪。

未识拔茅声应处,能如斯否惕予心。

清代淄川举人王培筍,博学,工诗文,对砚颇有研究,在其著《乡园忆旧录》中亦赞青州红丝砚之美。文曰:红丝石,出于青州之黑山,嘉佑中〔注:宋仁宗年号〔1056--1063〕唐猷守青〔注:任青州太守〕琢以为砚。其理红黄相参,文〔注:文通纹〕如林木,或如日晕,或如山峰,或如云雾花卉。石有膏润,研墨覆以匣,数日不干。自得此石,端溪、龙尾、置不复视。〔注:得了红丝砚,再也不看端溪砚和龙尾砚了,显见对红丝砚眷爱之深〕

清代沈心,仁和〔杭州〕人,满腹才华,精绘画,工篆刻,爱奇石,在青州作客考察石事時,写成《怪石录》,专文评述红丝石,并举喜爱红丝砚者多例。文曰:

唐询《砚录》:红丝石红黄相参不甚深,理黄者丝红,理红者丝黄,其纹匀衡。石工苏怀玉言,州西四十里盘折而上五百余步有洞,狭容一人。洞前大石欹悬,。石生于洞之两壁,洞口绝壁有镌字,唐中和年采石所记。苏工得石四五寸,旋加磨治,文华声清越,墨膏浮,蒸濡如露,异于他石。一日洞口石摧,遂绝。又:红丝石宜银匣,气泽蒸湿,墨色不干。

王世贞《宛委余编》:古砚皆心凹,后稍平整,,未有凸者。始自唐彦猷作红丝辟雍砚,心高,至作马蹄样亦心凸,援毫则非便也。”

归庄《红丝砚铭》:孔壁音寂已久,籍尔以为文,黄绢幼妇。

李良年《诗自注》:秼陵镇人从土中见石函如古铜,剖之得圆砚,黯然而泽,铭凡十六字,末有“道蕴”二字〔注:此当是红丝砚〕

钱巽斋云:“近来新琢之硯诚未为大佳,培在益都日,购得旧砚二,皆天然山水树石,肌理细腻,此诚他名石所不能兼者矣。

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全编》中《宣和红丝砚篇》,介绍《西河合集.杂笺》云:“姜仲子邃邀予过邻家,观宣和红丝砚。按:《博物志》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砚为天下第一,而宣和尤红丝之冠也。质莹甚,而朱纹隐起,如红羽,下如丹叶.故又名竹雀琼花。仲子云:初吴门陆履长孝廉名坦者,其家得此砚时,以彩舆〔花轿〕鼓吹迎归。每岁時祠砚,率子姓盥献成礼。故彭城万年少有《祠砚图》,图子姓男女长幼伛偻历历,而娄东吴学士、云间陈黄门,皆有诗歌记之,今已而易主。,适所藏者钱氏耳。予闻之愀然,尝欲赋不得,因漫此笔。”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著名文人赵朴初赞青州红丝砚赋诗词有二:

其一

彩笔昔曾歌鲁砚,良材异彩多姿。眼明今更遇红丝。

护毫欣玉润,发墨喜油滋。

道是天成天避席,还推巧手精思,天人合一妙难知。

刀裁云破处,神往月圆時。

其二

昔者栁公权,论砚推青州。青州红丝石,奇异盖其尤。

云水行赤天,墨海翻洪流。临砚动豪兴,挥笔势难收。

品评宜第一,吾服唐与欧。〔唐彦猷欧阳修〕

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咏青州红丝砚有二

其一

唐人早重青州石,田海推迁世罕知。

今日层台观鲁砚,百花丛里见红丝。

其二

石号红丝,唐人所贵,一池墨雨天花坠。

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咏红丝砚

砚田奇致,墨缘佳珍。

著名国画家娄师白颂红丝砚

鲁砚之光

著名文人端木蕻良题红丝石砚

红丝石砚即脂砚斋之脂砚也。

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咏红丝砚

石质润,其丝红,极造化,夺天工。

著名书法家王学仲题红丝砚

砚有红丝牵墨缘

著名篆制砚专家石可咏红丝砚

云无定态态千万,文光定法法自在。

红丝华缛赤霞艳,砚中魂宝天之娇。

刀裁云放破,霞映红丝。

柔其外,刚其内,云霄萦绕透其背。

云流灵聚萦萦其光,耀华绚丽是文章。

青州红丝砚,蜚声砚林,誉声天下,上述诗文充分表明:苍天造化红丝砚,古今无時不赞声。她昭示着青州红丝砚绝不辜负古今名家的赞颂,身沐古韵,再振雄风,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兴隆盛世,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辉。

2012.729撰于竹兰书屋

第三章  目游心想 尽享神韵

青州红丝砚鉴赏之道

陈东升 (2012-07-30 19:14:37)

砚,俗名砚台。砚本是写字绘画研墨之用,由于天人合一的独特艺术魅力的吸引而成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故青州红丝砚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欣赏即审美。欣赏艺术是人的一种高雅的心理活动、一种精神享受,砚也不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欣赏青州红丝砚各有所见,各有所思,各有所想,各有所得。故审美目光无法统一,精种享受难以相同,但都获得高雅的独特的艺术享受。一般说来,欣赏青州红丝砚掌握以下几点:

一、造型:观其整体造型,赏其艺术特色,力求完美之品。先看造型是否合理,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心理需求。既看砚池砚堂安置是否恰当,又看面部底部是否协调;既要看砚面是否平缓舒展,又要看线条是否刚劲流畅。造型或和谐,或庄重,或具古典羙,或具時尚美,造型合理有致,方谓好砚。否则,不利使用,何谈砚之功能?造型欠佳,何言艺术享受?同时观察整体装饰效果如何。赏砚因人而宜,有的喜简约,有的爱娟丽,有的则喜繁美。如同吟诗,喜豪放有之,爱婉约也有之,各取所爱,自赏乐之。

二、雕刻:青州红丝砚贵在自然,妙在天成。此乃苍天造化之功。而无人授妙意,高手精雕细刻,主题鲜明,内涵深邃,亦难形成上乘之作。故雕刻艺术在青州红丝砚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可谓硯为天然载体,雕乃人工赋韵。精雕细刻之装饰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州红丝砚的艺术生命。精妙雕刻,赖天趣显能匠之巧,依巧雕彰天工之奇,天人合一相辅相成,风韵各具,竞相增辉。诸如制砚大师石可、姜书朴先生的青州红砚精雕之作所以倍受赞誉,名扬砚林,是其以夺天之工、高超技艺之传晶。

三、纹理:青州红丝砚的独特之处,在于纹理独具,举世无双。黄底红纹,红底黄纹,有的则红黄相间;其纹理以旋花纹和丝形纹为主,也有林木纹、波浪纹、曲线纹、缠丝纹、斑马纹,还有点痕纹等。纹理各具特色,变化万千。.且万象丛生,山峰、溪流、日月、星云、鸟獣、静物、乃至人物诸形象,皆有之。且形肖神似,惟妙惟肖,赏之若幻若梦,如痴如醉,令人消魂。此纹只有青州有〔含临朐红丝石,古代临朐系青州属地〕,别砚难以相比拟。故欣赏青州红丝砚,慧眼赏纹理,精心觅天趣,应为一大审美眼力。

四、意境:古诗讲究意境,国画讲究意境,意境乃是一种情怀、一种美感,一种深层次的审美取向和心理渴求,故谓诗情画意,此乃东方艺术之神韵,传统文化之特性。艺术同源,青州红丝砚亦是如此。欣赏青州红丝砚应注重意境,而意境与题材相关,精当之题材易于表现精妙意境。好的意境文气横溢,内涵深邃,令人深思、品味,利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以砚悟德,高洁人生。故欣赏青州红丝砚注重其意境,十分重要。

五、砚铭:砚刊铭文古来有之,清代文人尤重砚之铭文,多以精妙铭文为雅,青州红丝石砚配以铭文尤显古韵,更富内涵。铭文是提高砚之品位的艺术元素,有诗、词、赋、联、名句、成语、典故等,其中有名家之作,也有自创作品;字有甲骨文、金文、籀文、楷书、草书、行草、隶书、篆书诸体。铭文不仅具有装饰效果,增强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丰富砚之内涵,倍增文气,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天人合一之韵。故欣赏青州红丝砚注重铭文至为重要。

六、色彩.色彩之美也系青州红丝砚一大特色。其色以紫、红、黄为主,其中有紫红、大红、胭脂红、朱膘红、曙红、朱砂红,还有些难以描述的红。各色又各具特点,令人欣赏不已。如紫红,色如紫檀,又似猪肝,又若紫砂壶,深沉古韵,,质朴典雅。丹霞红,犹如旭日东升,丹霞满天,给人以朝气蓬勃之感。而柿黄色,则似漫山柿黄,秋色盈目,令人遐思无限。色为砚赋美,色为砚增韵,色为青州红丝砚平添天趣,鉴赏砚之色彩亦须重视之。

七、质地:青州红丝石砚系非常古老的石种,形成于四至五亿年前,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褐铁矿及泥质组成。其成因主要是受环境变化之影响,沉积物频繁交替,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由于古地震而形成的一种震积岩。红丝石由于历经亿万年的水及泥土的润泽等原因,石质较软,硬度一般为33.5度,宜于制砚。且质地细腻,石表光滑夺目。由于形成环境有别,石质亦异,故凭鉴赏者慧眼相石。

上述诸点,仅是欣赏、选购青州红丝砚的一般要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欣赏青州红丝砚亦是如此。天造红丝石,人雕红丝砚,审美各具慧眼,全凭各自寻美。以此鉴赏之道,引导读者走向青州红丝砚艺术之宫。

2012.730撰于竹兰书屋

第四章  继承古韵  重振雄风

青州红丝砚前景灿烂

陈东升(2012-07-31 12:55:29)

风雨沧桑,历史巨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青州红丝砚以历史名砚之驱,获得砚林笫一桂冠之荣,伴历史之变迁,昭示辉惶,亦曾惨淡,乃至湮没。然始终蕴含古韵,为中华传统文化增辉赋彩。伴随振兴文化的滚滚春潮,适应国人精神生活的渴求,重振雄风,前景灿烂。略举数事,足见青州红丝砚恢复、发展、繁荣的履痕芳迹。

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即1978年,由著名篆刻家、制砚专家石可先生牵头,在北京团城举办了以红丝砚为主的大型鲁砚展。此展得到了時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大力支持,由時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高启云主持开幕式。中央有关领导、刘海粟、赵朴初、吴作人、李苦褝、黄永玉、李一氓、蒋兆和、启功、沈从文、黄胄、寥静文、萧淑芳等观看了展览。560方鲁砚以风采独具之姿,、形神兼备之韵,引起中央领导、文化名流及广大观众极大关注,备受广泛赞誉。原定展出一周而延至两个月,有20万人次参观了这次盛展,为红丝砚堀起、恢复、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二、19789年石可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毅力,走村下乡,对山东境内的砚石石种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和访问,写成出版了《鲁砚》一书。书中具体介绍了青州红丝石的成因、产地、特色及红丝砚的品质及价值;特别挖掘了古籍中诸多名家对红丝砚的评价,充分肯定了青州红丝名冠笫一,这对确立青州红丝砚在中华砚林中的重要地位起了重大作用。

三、1980年,以红丝砚为代表的鲁砚,东渡扶桑,在日本东京、大版进行了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红丝砚名声大振。日中友好协会会长西园寺公一评价包括红丝砚硯在内的鲁砚“造型古朴又新颖,既传统又现代,堪称独树一帜。”日本著名作家、书法家梅舒适等寄兴为红丝砚题词祝贺。此次展览誉满东瀛,除非卖品外,所有展品销售一空。乘这次展览东风,红丝砚还在香港、美国旧金山、新加坡、北京机场、中国美术舘进行了展览,进一步扩大了

红丝砚的良好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叶剑荚、彭真、谷牧等都藏有红丝砚。红丝砚还被当作国礼赠送外国友人。

四、鉴于青州红丝砚在砚林中的重要地位和良好影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011年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青州为“中国红丝砚之乡”。2012年6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国砚品发展协会又在潍坊市举行,著名砚品专家、将军刘红军等高度评价青州红丝砚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进一步确立了青州红丝砚在中华砚林中的重要地位。

五、随着青州红丝砚的复兴、发展和繁荣,砚品市场日益兴旺,制砚民间组织更加活跃,己有山东省观赏石协会红丝石专业委员会、青州市红丝砚协会等组织,并有×××个红丝砚舘,同時制砚和砚商越来越多,这预示着青州红丝砚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2012.7.31撰于竹兰书屋

为《青州红丝砚谱》

撰古体诗一百八十首有感

陈东升 (2014-03-01 08:18:16)

余与著名藏砚家李文德先生编著《青州红丝砚谱》刊载三百方红丝砚彩照及诸多文章。余配古体咏砚诗一百八十首,并用书法写成,倍添文化内涵。撰诗有感,赋句留念。

砚林多姿濡染韵,盛唐蜚声堪为冠。

历代书家泼黛墨,挥毫作书蕴灿烂。

浮想联翩漫天游,捕捉意境不尘凡。

一百八十首拙诗,为谱添彩效圣贤。

注:此书欧阳中石题书名 莫言题词,即将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2014.2.28于淄博世纪花园秋悦园竹兰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