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山东潍坊民间工艺之旅 --以假乱真的仿古青铜器

发布日期:2016-12-13 浏览次数:5351

王清林

王清林的博客(2009-03-11 18:23:05)


  记者 王清林

23234.jpg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3000年以前的商朝,后期的司母戊大方“鼎举世闻名”,另外“四羊方尊”和战国时期的“嵌错赏乐铜壶”,也是古代青铜器的精品。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现在这种古老的工艺器物已经是凤毛麟角,稀少罕见,为了满足人们欣赏和研究的需要,仿古铜应运而生。

潍坊的仿古青铜器始于清代中叶,是一种仿造复制古代青铜器的工艺,为潍坊的特种工艺之一,在全国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所谓仿古铜器,就是艺人们采取一种特殊的工艺手段,使铸造与绘画、雕刻、镶嵌相结合,仿制古代散见于世、为数甚少的青铜文物,供人们鉴赏和珍藏。

222.jpg

季传志与他的仿古铜作品

潍坊仿青铜器制作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产品主要是仿制爵、鼎、盘、炉以及佛像、鸟兽和人物等。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初年,潍县一个名叫胥伦的农民,生性聪敏,巧于手工制作,并擅长书画。为了糊口,他铸造假汉印和古代造像,冒充真品,卖给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陈介祺。当陈介祺发现是冒牌假货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尽出个人所藏三代青铜器、六朝佛造像、印章等文物,与他共同研讨,以求仿制。经过协作,采用拔腊翻砂法仿制,制品维妙维肖,几乎乱真。从此胥伦名扬四方,因其技艺精湛,晚年赴京为国子祭酒王懿荣等铸印,很受器重。此后,仿古铜器在潍坊广为传播。

1916年到1936年,是潍县仿古铜的极盛时期,有店铺二十余家,产品销往上海、天津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仿古铜工艺迅速发展,品种已由过去的几个增加到现在几十个,且在质量上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上锈工艺,在原来一两种的基础上,增加到出士锈、家藏锈、黑漆锈、鎏银等六种技法,使制品上的斑锈逼真,色泽肖似天成,长期保存,颜色不变。尤其是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以后,作为特种技艺的潍坊仿古铜倍受重视,在该所仿古铜艺人玄祖基及徒弟季传志、武春香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仿古铜器发展到近五十个品种,他们仿制的“马踏飞燕”、“长信宫灯”、“观音菩萨”、“笑面卧佛像”及内壁铸有铭文497字,保持了原件的风貌和神彩的“毛公鼎”等,早已走出国门。

777.jpg

仿古铜精品——马踏飞燕和爵

山东潍坊民间工艺之旅(3)--以假乱真的仿古青铜器

山东潍坊民间工艺之旅(3)--以假乱真的仿古青铜器

仿古铜精品——仲驹卣

  澳门回归期间,我市仿古铜艺人们代表山东省八千八百万齐鲁儿女创作的大型铜器礼品——《齐鲁风情迎荷瓶》安放澳门后,在那里熠熠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也使得潍坊青铜工艺被为称赞。

  最近几年,潍坊仿古铜艺人季传志和武春香还大胆创新,试制成功浮雕仿古铜和木器嵌银工艺,把仿古铜艺术应用到了屏风、挂屏等方面,开辟了仿古铜艺术的实际应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