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筝发展
    

风筝发展

潍坊风筝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16-12-13 浏览次数:4464

来源: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 

2006年6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潍坊风筝、高密茂腔、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四项民间艺术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潍坊市对潍坊风筝等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十分重视。在2003年4月举办的2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潍坊市政府正式启动潍坊风筝申遗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文化代理官员高桥晓女士应邀参加,考察了解潍坊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情况。

潍坊风筝起源于明代初期,至清乾隆年间。风筝已逐步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之一,风筝的种类也由明代以板子风筝为主,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长串“蜈蚣”为最,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体系,构成了潍坊风筝的主体。再加上当时县城内的文人雅士制作的工笔人物、鸟、兽等,构成了五彩缤纷的潍坊风筝。自1984年起,潍坊市政府举办了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把每年的4月份定为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外来宾。在潍坊市中心,建立了风筝博物馆,将中外风筝陈列展览。在西杨家埠村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风筝厂,该村风筝扎制专业户达到近百家,风筝品种达300余种,年产风筝近百万只。潍坊成了誉满全球的“世界风筝都”。

作为世界风筝都,潍坊凭借23年举办国际风筝会的经验,以及风筝对当地文化经济和世界风筝文化体育活动交流的贡献,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艺术组织文化遗产及民间保护工程;这次潍坊风筝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向潍坊风筝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