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泥塑
    

泥塑

聂家庄泥塑传承人聂希蔚:这条道 没觉着坎坷

发布日期:2016-12-14 浏览次数:13471

2014-08-02 16:10:42  来源: 新华网山东频道

image002.png

聂希蔚在创作中

image004.png

聂希蔚在创作中

聂希蔚,山东省高密县姜庄镇聂家庄西村人,1938年出生,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传承人。

华君武的来信和焦岩峰的焦虑

画了一辈子,华君武最喜欢《磨好刀再杀》,漫画中的蒋介石,穿着美国大兵的服装,太阳穴上,还贴着一块膏药。有美国援助,却天天打败仗,蒋介石不能不头疼。他画风的“简单明快”,是丁聪下的结论,丁聪自谦自己笨,越画越复杂。

聂家庄泥塑,风格上正是简约的。风格的相似,让华君武关注聂家庄泥塑。

今年,聂希蔚已经77岁。但1977年,聂家庄泥塑研究中心成立时,他在里面,年龄是较小的。这个时候,华君武两次写信来,信寄到公社文化站,被人们反复地看。

“华君武在信中说,必须不失传统特色,要粗中带细,柔中带刚。”

聂希蔚忘不了的,还有一个人,那个高密当地人,那个高密文展馆美术组的组长焦岩峰。两年来,焦岩峰骑着破自行车,在县城和聂家庄之间,风里雨里,来来回回。

“他出样子,我们制作。成立这个中心,就是他的意思。他走了以后,不到半年,聂家庄泥塑研究中心就垮掉了。”

华君武,焦岩峰,和聂希蔚,都犀利、率直。

华君武因为“漫画”蒋介石,曾被列入国民党的暗杀名单。焦岩峰为了聂家庄泥塑,和文展馆的人,和上边的人,有了分歧,起了争执。焦岩峰说,以后,聂家庄泥塑能响遍中国,叫响世界,高密地方戏只能是在高密演。但是能左右局势的人,并不这样看,也不会按他的意思去做。就这样,焦岩峰离开聂家庄,回到高密文展馆去了。

“我们几个人也跟他进了文展馆,虽然是选出来的,但还是农民身份,干了两年,就赶上晋京展览了。” 1979年,焦岩峰组织了聂家庄泥塑展,在高密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给泥塑办展。1980年,他又带队参加山东民间美展,之后把聂家庄泥塑带到了北京。 “这些,我都参与了,他预言对了。”

其实,在聂家庄泥塑研究中心的这段时间,各地来了不少参观学习的人,聂希蔚他们也出去学习,交流的多,收获也很大。

“为什么挑这几个人进聂家庄泥塑研究中心,别人进不去?” 聂希蔚感到了光荣。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他的泥塑品种在增多,造型、画法,从单纯的拙朴、夸张,开始变得简约、流畅。“在似与不似之间,大胆创作。”

又是两年过去,焦岩峰离开高密文展馆,去了潍坊。 “没有这个人,不知道会怎样。他走后,我们又回到聂家庄。”

泥塑的简约和泥塑人生的繁复

上学和学做泥塑,几乎同步。上学时,聂希蔚已经10岁,但他连跳两级,六年的高小,他4年半就上完了。

地里缺人手,他就不能上学了,开始帮父亲种地。他和姐姐,常常一起推土,筛土,合泥,制模,做泥塑。

“‘黄皮子’(当地的土匪)、‘游击队’(国民党的散兵游勇)闹得凶,商贩不敢带钱,常带着粮食来兑换泥塑。聂家庄的艺人也愿意要这种‘硬通货’,缺吃少喝,还有什么能赶上粮食的价值更大?” 旺季坐上门,淡季走出去。为了打吃食,他也推着“叫虎”“财神爷”“十八罗汉”,出去叫卖。他到过莱阳、诸城、五莲,出去一趟,来回需要十几天。就这样,聂希蔚“亦农亦工”,忙活了一年。

一年后,村里实行互助组,名义是互助,实际上,都是当天结算,你给我干我给你钱,我给你干你给我钱。他发现,这给没劳力的农户,带来很大的压力。

55年入社,先是低级社,后是高级社,从外观上看,人力物力都很好。这时,我开始在村里做文书。劳力归了集体,泥塑的活儿,做的少了,贩的也少了,冲淡了。”

1957年,聂家庄的一个大队变成了三个小队,这时,开始成立人民公社,之后就是大炼钢铁。 “都八月十五(中秋节)了,还去高密拉煤,大车小辆,来来往往,看上去热闹,其实是一种形式主义。家里的笊篱都拿出去了,过年都没锅下饺子了。到大集体吃食堂时,开始没东西吃,开始饿死人了。”

都做泥塑,成分不同,对待的政策也有区别,贫农是个别谈话,中农就是大喇叭喊,对地富,则是戴上高帽游街。抓商贩,砸模具,打击制作人,把画板都劈了,烧了。

“不干不行,我偷着干,白天不行,就晚上做。那时的钱好使,挣点,就能贴补家用。家庭需要,还要多做几个。”

10岁开始,到现在,近70年过去了。70年来,他的生活没离开过泥巴。这,正是他的犀利和率真。他的泥塑处处透着简约,正是华君武希望的“粗中带细”和“柔中有刚”。

“泥塑有一百多个品种,仔细研究的人不多。‘麒麟送子’,现在只有我能做得了。”

2005年,聂希蔚成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6年开始,两年一次,国家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2年,聂希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聂希蔚19岁结婚,媳妇泥塑手艺也很好,一直给他做助手。他们有3个儿子,两个女儿,只有大儿子在搞泥塑。儿子用模具生产,一年能做三四万件,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有客户。但聂希蔚还是用手工来制作,一般不用模具。 “总结我这一生,多亏了聂家庄的这个手艺,这条道,觉着不坎坷,是直路,为什么不走?”(作者:张延庆)

聂希蔚泥塑作品

image006.png

武财神

image008.png

金玉满堂之一

image011.gif

金玉满堂之二

image012.png

十八罗汉之一

image014.png

十八罗汉之二

image016.png

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