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

昌南是高密茂腔的发祥地

发布日期:2017-01-12 浏览次数:1727


发布时间:2011-8-7 16:11:01 作者:赵凤虎

现今的昌邑市是1955年由昌邑、昌南两县合并而成的,其区域南北狭长,俗语云,昌邑县,一条线,北至渤海湾,南到双洋店(已划为高密),跨度200多华里。民俗文化南北不同,就说戏剧,北乡喜爱“吕剧”,南乡呢 ,崇尚“茂腔”。

茂腔是流行于胶东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俗称“周姑子”,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辞海》艺术分册载:“茂腔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民间小唱‘周姑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柳琴戏的音乐曲调和伴奏乐器而形成。”把女腔尾音翻高八度演唱,群众称之谓“打冒”,因此又称“冒肘鼓”,此后谐其音称之谓茂腔。其特点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应用价值。曾有民谣唱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当地民众戏称为“拴老婆橛子戏”。


由高密茂腔剧团演出的现代戏《盼儿记》曾于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颇受好评。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评为“和谐高密十个亮点”之一。和高密三绝(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一起称为“高密四宝”。

高密茂腔剧团的前身是蔡家庄茂腔剧团。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胶济铁路蔡家庄站驻扎着一支民团队伍,司令蔡进康尤好茂腔,便将活跃在昌邑南乡高阳、大庄、范家丘、平正屯、大石门一带村庄的茂腔演员组织起来,成立起了一个茂腔剧团,剧社就设在蔡家庄,他的台柱子是昌邑大庄村的焦桂英,焦桂英生于1927年,她从小对茂腔就有着特别的喜好,旁人唱歌唱戏她一听就会。七岁那年就迷上了戏,当时村里演出的《狮子楼》、《小姑贤》等戏,她听一遍就能学会了,看戏回家后就能全部唱下来。十多岁时已经会了好几出戏,劳动的时候她一边干活一边哼唱,不唱就觉着闷得慌,一唱就感到很痛快,虽然家里缺吃少穿,一唱起戏来她什么都忘了。

焦桂英的名字在高密城乡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当地群众赠名“风流旦”、“戏母子”。当年高密四乡的群众有这么一个顺口溜:“豁上不吃饭,看看风流旦;豁上不出工,看看焦桂英。”可以想见焦桂英的艺术魅力。

人们把蔡家庄茂腔剧团称之为焦桂英茂腔剧团,把听蔡家庄茂腔剧团的戏称之为听焦桂英的戏。相隔10多里的朱阳村,每年请焦桂英演戏几十场,当时有个顺口溜说:朱阳街(2000多口人的集镇)唱戏,不费吹灰之力;凰瑞埠(1000口人)唱戏,犯了商议;石牛庙(300口人,就是我的老家了)唱戏,剧团到了东南坡,吵子吵到大街上。说到底请剧团唱戏要花费,一是村民摊派管饭,二是摊派凑钱,小村子负担就有点重了,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该请还是请,该唱还是唱。解放后,蔡家庄茂腔剧团进了高密城,还是经常到昌南演出,一直到文革,大约停了10年。1980年农历9月12日朱阳山会,恢复演出的高密茂腔剧团一连唱了3天,看戏的是人山人海,在我的记忆里,演出的剧目有《杨八姐游春》、《罗衫记》等,当时在昌邑塔耳堡镇干通讯报道员我还写了一篇《欢迎剧团下乡来》的文章,《大众日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在了11月14日第三版上。之后,我与高密茂腔剧团还有过几次交往,1983年塔耳堡盖起了影剧院,第一场戏请的就是高密茂腔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