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介绍
    

项目介绍

桃园黄病丸子(介绍、附主要传人简介)

发布日期:2017-01-13 浏览次数:4601

360百科


桃园黄病丸子(胃病丸)始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至今近200年历史,因其疗效优异,服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它不靠广告的宣传,依赖的是治愈病人的相互转告,多少患者远道而来,慕名求购这一祖传方药。为了使患者或对这一祖传方药感兴趣的朋友更好的了解胃病丸的历史沿革,本人现将《桃园黄病丸子》(胃病丸)考证,发布如下,以飧读者。

桃园黄病丸子桃园黄病丸子

目录: 1介绍 2附主要传人简介

一、介绍

桃园黄病丸子(胃病丸)

一、秘方首传人:王凤鸣,生于1821年(清道光元年)卒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得秘方时24岁即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

二、二世传人:凤鸣先生共三子,长子王洪禧,次子王洪才,三子王洪聚。早期,凤鸣虽立有"秘方只传长子 "的家规,但他在世时,因患黄病(缺铁性贫血)者甚多,丸子销量大增,虽以长子为主,但其他二子均协助加工,其方药制法也尽被知晓。是时,长子鸿禧已建有"树人堂"药房,次子鸿才建有"碧梧堂"药房等。

三、三世传人,王凤鸣共有七孙,其中二孙去世较早且均无子,余下五孙各立门户,已看病开药店、卖丸子为职业,如长孙子军支持"碧梧堂"二孙子和为清末廪贡生,民国后先在烟台任教,后建"惠昌药房",四孙子亨主持"树人堂"药房,五孙子乐无自营药房,以游医为主,多在临朐一带,六孙子安建有"广生堂"药房等。以上各字号药房主要经营:"黄病丸子"兼营中西药品,膏、丹、丸、散。

四、四代传人一:王作圣,黄病丸子的集大成者,先随其父子和在烟台学医,民国二十四年返青,在口埠镇行医,1952年参加联合诊所,后在益都县桃园公社医院(今东夏中心卫生院青州市桃园中医胃病医院)从医,其结合所学中医知识辨证施治,调整药引,将黄病丸子由单独治疗黄病(缺铁性贫血)扩大到治疗各种胃病,(尤其脾胃虚弱型)取得巨大成就,并将"桃园黄病丸子"更名为"胃病丸"所以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在当时被誉为"桃园公社三大兴"之一,外地人称其为"活神仙",病人络绎不绝。余者如子亨之子舟,子安之子作伦,子军之子作贤,虽仍以药丸为业,但均与作圣不可同日而语,且参加联合诊所后,不久病逝。作胜老先生一枝独秀,对黄病丸子的继承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60年代末70年代初黄病丸子的影响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等地。暮年体衰不便处方,为使秘方继续造福人类老人在当时院领导协助下立号寓引,分为四种型号,用于临床。1981年秋方去世。

五、五世传人:王作圣先生共育五子,分别是长子清平、次子青海,三子清溶,四子清溪,作圣故去后,原工作单位桃园医院继续制作加工药丸,治疗患者,占主要位置 。其子先后暗地经营药丸,但均属无证行医,至今其中四子已先后病逝,唯有五子清池尚健在。

六、六代传人:王作圣先生共十孙,按排行顺序依次为:(一)振科、(二)振学、(三)振乾、(四)振森、(五)振银、(六)振春、(七)振起(八)振坤、(九)振翼、(十)振锋,现各人均有各自的不同事业,到目前为止学医从医继承作圣先生衣钵者仅王清池次子(排行第八)振坤一人,至此从王凤鸣首创至六代王振坤中,共有振字辈后代40名,唯王振坤从事医疗专业,获国家执业医师证书。现王振坤医师已被潍坊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指定为《桃园黄病丸子》(胃病丸)传承人,列入第二批保护名录,受法律保护,体现了党和政府,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院领导对这一祖传方药的高度重视,现该药丸也已申请到院内制剂批号(省批)医院并设有胃病科,由王振坤亲自坐诊接待患者。

二、附主要传人简介

王凤鸣小传

王凤鸣(摘自益都县医药志),益都县桃园公社桃源村人,(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少时家境贫寒,以走街串巷卖针头线脑(货郎)为业,一日,与一游方道人邂逅,两人谈话投机,邀至家中便宴相待,酒间,道人见凤鸣为人赤诚乐善好施,便授一秘方、告其制作方法,让其改行行医。并嘱其方不得外泄,自后,凤鸣边当货郎边以此秘方为乡人治病。此方以治疗黄病(贫血)为主,故称"黄病丸子",自此"黄病丸子"问世。

开始王凤鸣购得原料加工成丸子,遇到病人,无代价施药,后来,看病求药者日增,凤鸣除收成本费稍加利润,弃商为医专以看病卖丸子为业。

黄病丸子至今已历五代,凤鸣有鸿禧、鸿才、鸿据三子,传长子鸿禧,并按道人嘱咐立下遗嘱,此方只能传给长子,其他人秘而不传。到鸿禧时,因当时生活水平等原因,患缺铁性贫血者甚众,丸子销售量大增,其子侄辈均协助加工,其制作方法也尽知晓。

解放后,凤鸣老人的后裔携处方参加联合诊所,并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黄病丸子的治疗范围扩大到治疗各种胃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黄病丸子的影响扩大到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等地,为此引起政府及医药卫生部门的重视,除对黄病丸子的药理作用进行探讨及临床观察外,并组织人员帮助整理经验和剂型改革,从此黄病丸子成为益都名牌中成药产品之一,运销全国各地,凤鸣老人对促进益都医药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用药的需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王作圣简介

王作圣(1902-1981)(摘自潍坊市中医药志),益都县王小公社桃源村人,系益都县"桃园黄病丸子"第四代。

早年跟其父在烟台学医,主要以开药铺、看黄病、卖丸子为职业,后在口埠仍操旧业,1951年参加联合诊所,先后在口埠、侯庙、桃园等地行医。

王作圣继承其父王子和"黄病丸子"理气行气一派,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减其引子,从单纯治疗黄病(缺铁性贫血)而扩大到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症,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黄病丸子"的影响扩大到除台湾以外的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等地,日销量达千余付,作圣先生生前为益都县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代表。

王振坤简介

王振坤(摘自《潍水流觞》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辑):中华医学会会员、青州市医师协会会员,国家执业医师,胃病丸继承和发扬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定传承人。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并先后进修于青州市中医院,潍坊市中医院,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系山东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选荐第二批中医临床骨干,从事消化系统疑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病、结肠炎)及血液病,妇科病等研究诊治二十余年,积累丰富经验,在祖传秘方基础上通过多年临床研究、开发,灵活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辨证施治,合理配伍药引,使药效大大提高,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治愈患者遍及全国各地。曾被河北省广川中心医院高薪聘为客座专家,撰写医学论文多篇,其中《胃病丸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疗效观察》获省级优秀论文奖,并被多家医学杂志收载。 王振坤医师现为青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东夏中心卫生院)青州市桃园中医胃病医院门诊部主任,中医科科长。 参考文献《潍坊市中医药志》《益都县卫生志》《益都县医药志》、邱兆锋主编《潍水流觞》、钟耕曾主编《散落的记忆》、王清池撰《胃病丸史志》等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