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著论文
    

专著论文

裴曰信的两篇小文章

发布日期:2017-01-26 浏览次数:14156

文章1:首届网展序--核雕艺术源流

据传说远古人鬼混杂,人们不得安宁,后植桃树划界阴阳分离。人们佩戴桃核去灾辟邪,久而成习流传至今。后经能工巧匠琢磨和文人墨客介入,发展成为我国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形式。

在中学语文教课书中的“核舟记”描述了明朝王叔远雕刻的苏东坡等夜游赤壁的作品,精湛绝伦,遗憾的是没有物证。清末皇宫中一刻佛珠艺人善此技艺,传与一名叫张大眼(外号)的人,此人艺成回乡(山东诸城),以此为生,后授都渭南(潍坊市人),都传与其子都兰桂,都兰桂雕的“北京马拉轿车”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等奖,其弟子考勤绪字功卿作品曾作为国礼赠前苏联领导人,其珍贵价值可见一斑。

核雕艺术的发展一直比较封闭,古代都为皇家贵族所拥有,改革开放后,此类作品才开始面示于广大群众,故知者少,见之更难。

核雕艺术是民族艺术之精华,身为一名核雕业余爱好者,虽才疏学浅、技艺不精,但愿将拙作献丑于世,以呼唤更多的爱好者和参与者。为核雕艺术的弘扬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自心慰矣!

文章2:明不失机品有味,有缘之人一点通

《北京马拉轿车》之品鉴

品鉴此作品,先要了解桃核这种材料,再去审视会更清楚,桃核表面纹里弯曲复杂,壁内孔洞错纵贯通,选表面能画出一条直线不中断的桃核实在难求,而此作品要雕六条两面三组平行的线条,此非全凭技能可掌控的,更多关键在未知机缘,了解这些因素,在把玩观赏之余才品味到您的掌中之物是如何与众不同,尚可雅趣自得,浓郁而有回味,奇-巧-难造就了它独特的身泣,如果换一种材料,那也就没味了,其因就在缘、艺无价。60年代老师生前雕的一件《北京马拉轿车》毛主席作国礼赠于苏联前总统,由此也可见一斑。

桃核雕刻作品有摆件、挂件和印章,有适应不同年龄和文化素质阶层相匹配的作品,各取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