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家交流
    

大家交流

潍坊文化简史

发布日期:2017-02-03 浏览次数:2750


发布者:市博物馆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6/18

潍坊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巨匠辈出,文献典藏众多,民艺资源丰富,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文化现象。早在 8000年前,后李文化时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迄今,尽管历史的隧道无限漫长,然而文化传承却环环紧扣,从无断缺。夏商时期为夷夏交融的核心区域,方国林立,著称于史;周初齐都今昌乐营丘,是早期齐文化的中心。汉代高密郑玄编注群经,融通今古经,被誉为“经神”,门生数千,其中又以刘熙、甄宇为博学通家,衣钵传承绵延数代,遂使当地又为全国经学中心之一。南北朝隋唐民族文化激荡澎湃撞击融合,此地成为佛教文化的东方中心。民俗习尚自具特色,《汉书·地理志》特选春秋时期赞咏青州峱山出猎《诗经·齐风·还》以为齐风之典型。临朐出土西周上曾太子鼎铭文篇章,堪比《诗经·蓼莪》,经数千年积累明清此地成为山东文学艺术重镇,“海岱七子”、“诸城十老”、“高密三李”与冯惟敏、张贞、安致远艺文名士珠璧映辉。宋代以来金石之学蔚成风气,赵明诚《金石录》影响深远,至清代后期得“金石学在山左”之美誉,而山东又以潍县为中心。

“潍坊”得名与“潍水”密切相关。《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潍淄其道”。“潍”最早见于先秦甲骨、金文与典籍,“潍水”之名沿用至今。隋开皇六年(586)将潍河西岸“胶东”县改为名“潍水”,这是以“潍水”命名之始。大业(605-618)初年改“潍水”称“下密”,“潍水”之名沿用约10年左右。开皇十六年(596)创立潍州,至大业三年(607)废,历时11年。唐代武德二年(619)第二次复置潍州,八年(625)废,历时6年。宋代乾德三年(965)第三次置潍州,至明代洪武十年(1377)降为潍县,历时412年。如此则隋、唐宋、元、明之潍州总共历时约429年。“潍县”之名始于明代,明清至建国前治在今潍坊潍城。1948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和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改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临朐、昌乐等12区(市、县),总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08.6万,是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文明城市。

一、地理环境

   潍坊地区南面泰沂山脉,群岭逶迤,蓊郁流翠;北负渤海莱州湾,洪波细浪形成冲积平原;左挽潍河右临淄水,山海包孕,涵泳万象,可谓东方名区。

(一)泰沂山脉逶迤南境

泰沂山脉逶迤东去,群峰如染,峭拔峥嵘。沂山主峰位于临朐县南境,下托冈峦、上出重霄,海拔1032米,向有“东泰山”之称,荣膺天下五镇之首。相传自黄帝之时起,即代有帝王诣前祭祀。山之东辟建东镇沂山神庙,堂前阙后,碑碣林丛; “灵气所钟”为康熙大帝所赐题、“大东陪岳”属乾隆高宗之御笔。沂山主脉绵延东去,依次为:城顶、马耳与九仙诸山;主脉北侧,自西而东则有:仰天、逄、丸、苍、金关、浮烟与峡山,嵯峨相接,松柏蓊郁。沂山以北进入丘陵地带,海拔500-600米不等;北去则是平畴沃野、稼穑满目;再北及见:滩涂如砥、白盐山积、大海浩瀚、舟楫樯桅。

泰沂山脉南侧的沂源骑子鞍山已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有30-50万年,绵延高山不可能挡住早期人类探索的步履。绵亘无垠的泰沂山脉及其南北两侧的低山丘陵,是早期人类狩猎采集的理想区域;而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则又是发展桑蚕养殖的无尽宝地;桑蚕丝绸业不仅是潍坊的古代文化特色,同时又曾为齐国所谓“衣履冠带天下”的繁盛局面,做出过重大贡献。

(二)莱州湾畔冲击平原

千百万年来,导源于泰沂山脉北侧的诸多河流,浩浩荡荡,波归渤海,在莱州湾南岸形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潍坊区域由西向东主要有淄、阳、瀰、尧、丹、桂、大于、小于、白浪、虞、张面、浞、潍、密、胶与胶莱等16条河流。

潍河起源于莒县东北部的箕屋山,流经今日的五莲、诸城、安丘、高密、寒亭、昌邑而注入渤海。其流程约近250公里,是潍坊区域最大的一条河流。在潍河流域形成众多的冲积台地,这些台地临近水源便于汲取,但又可以避开水患,是古代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所以,潍河既是今日潍坊赖以得名的河流,同时更是潍坊区域文化的母亲河。

由于河流搬运冲刷,以泰沂山脉的沙粒与腐殖质为主体逐渐堆积成胶莱平原,其海拔多在50-60米之间,由于水土作用而改变的土壤团粒结构,使土质松软,宜于保存水分与肥料,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为早期农业文明奠定了基础。

而舒缓广阔的莱州湾海口、无垠的冲击滩涂,更是人类早期发展鱼盐、养殖放牧业的天然平台。

二、区域沿革

   新石器时代人类主要居处潍、白浪、丹与瀰河流域,其中形成以临朐龙岗为中心的北辛文化大型遗址群;寿光边线王与昌乐邹家庄两座龙山文化古城堡[①]。五帝三代,潍坊区域文化重心在潍、瀰河中游;经汉魏隋唐,潍坊文化中心有三即今潍坊市治、青州与诸城,成鼎足之势,互为影响;历宋元明清发展至今。

(一)先秦

舜为东夷人,生于诸冯(今诸城),诸城一带属于当时诸国核心区域。夏太康失国,先后为后羿、寒浞取代,寒国都在今寒亭。潍城西南有夏封国斟鄩、平寿,寿光东北有斟灌。今青州苏埠屯有商代有亚醜方国,向北寿光为纪国,往南临朐属逢国,向东潍城属平寿、昌邑为邓国。西周齐都营丘在今昌乐境。

   春秋时期,由临朐杨善出土春秋齐国公子土父壶[②],可证当时公子土父的封邑可能在此一带。诸城西北都吉台遗址为春秋鲁国诸邑。杞于西周晚期从河南迁回今昌乐东南缘陵后定都今坊子黄旗堡。战国时期,潍坊区域内的齐国重要城邑有今青州城阳、潍城平寿、寒亭瓡、昌邑高阳、高密等。

(二)秦至南北朝

秦灭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今市境分属临淄、胶东、琅琊3郡。

西汉,郡县、封国制并行,汉武帝时又分全国为13个州刺史部,为监察区。今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齐、北海、琅琊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共53县。

东汉,改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今市境为青、徐2州所辖,分属齐、乐安、北海、琅琊4国,共20县。

三国魏,承袭汉制,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今市境为魏国青、徐2州所辖,分属北海、齐2国,乐安、城阳、东莞3郡,共20县。

两晋、十六国,政局动荡,政权迭相更替。今市境先后归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东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地归南燕,其政区建置,皆相因袭。晋代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今市境为青、徐2州所辖,分属北海、乐安2国,城阳、东莞2郡,共19县。

南北朝时期,今市境地归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南朝宋,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今市境为青、徐2州所辖,分属齐、高密、平昌、北海、东莞5郡,共16县。

北朝魏统一北方后,今市境为青、胶、南青3州所辖,分属齐、北海、东武、高密、平昌、东莞6郡,22县。

(三)隋至宋金

隋朝统一,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郡存州,实行州、县两级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以隋炀帝大业八年(612)的政区建置为准,今市境属北海、高密2郡,共11县。

唐初改郡县制为州县制。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又在州县之上设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安史之乱”后,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从907年至960年,为“五代十国”时期,其建置沿袭唐制。以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的行政建置为准,今市境为河南道所辖,分属青、密2州,共7县。

宋初废道,罢除节度使职权,所有的州直属中央。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在州之上设置介于监察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建置“路”。地方形成路、州、县这种介于三级和二级之间的建置。今市境为京东东路所辖,分属青、潍、密3州,共9县。

金灭辽和北宋后,仿辽、宋之制,地方行政建置实行路、州(府)、县三级制。今市境为山东东路所辖,分属益都府及潍、密2州,共9县。

(四)元至民国

元代,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今市境为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益都总管府所辖,分属潍、胶、密3州,共9县(其中益都、寿光、临朐3县直属总管府)。

明朝建立后,在全国先后设京师、南京两直隶和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3级。今市境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所辖,分属青州、莱州2府,共9县。

清统一全国后,行政设置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同时,在省、府之间还分设诸道。今市境为山东省所辖,分属青州、莱州2府,共9县。

国民政府行政建置初沿清制,1913实行省、道、县三级制。今市境为山东省所辖,属胶东道,共9县。1925年,改潍县、昌邑、高密、安丘、诸城、昌乐6县属莱胶道;寿光、益都、临朐3县属淄青道。1927年裁道,以省领县,今市境各县(市、区)均直属山东省。 

三、文化史概况

潍坊区域文化绚丽多彩,先秦古国、两汉经史、魏晋佛教、隋唐诗书、宋金名宦、元明道教与清代文学、金石艺术,珠璧映辉,称盛各代,为海岱区域文化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构成格局中占一席地位。

(一)东夷文化发祥地

由寒亭前埠下、诸城六吉子庄后李文化遗址证明早在8000多年以前,东夷部族就在潍坊区域生息繁衍。诸城前寨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陶文,与莒县、安徽蒙城属同一体系,是学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寿光龙山文化古城为当时全国所最初发现的四座城堡之一,且内外两重,迄今为国内所罕见。文字与城堡是人类文明起源的两大重要标志,对文明的传输发展、城市的规制沿革具有重大意义。舜帝生于诸冯,为东夷文化的杰出代表。临朐西朱封所见龙山文化墓葬,规模之大、形制之复杂、随葬品之多、规格之高、出土玉器之精美,为全国第一。由此反应当地东夷文化不但传承有序历史悠久,而且在海岱乃至国内同时期文化中处在领先高度。

夏初后羿与寒浞曾先后取代夏政约四五十年,揭去历史所谓“禅让”的温情面纱,这是中国历史上东夷族夺取华夏王权一大事件,由此而打破天下一家、万世一系的王权理想,成为首创改朝换代政治交替的典型,这对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不断更新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后羿是东夷部族的著名首领,主要活动范围即在今潍坊区域,而其与嫦娥的凄婉故事,笼罩着历史与神话的迷雾,流传至今,堪为中国神话的源头。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发展积淀,潍坊区域最早出现的东夷方国寒、斟灌、斟鄩、平寿、莱、嵎、邓、逢、纪、其、杞等,彼此之间与对外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使之文化内涵丰富而特色明显。文献记载,今潍坊区域东夷国族是夏商王朝东方最强大的敌对势力,并多次启用王师经由安阳、兖州、新泰、青州而到潍坊进行征伐。[③]亚醜是实力最强活动中心在今青州一带的东夷方国,其墓葬规模之大,青铜器之精美以及殉人与出土贝币数量之多,与安阳殷墟妇好墓不分上下。

(二)齐文化的腹心地区

姜太公初都营丘,使潍坊区域由东夷国族的而转变成为齐国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后迁都临淄,因为突出的军事战略格局与海洋经济地位,此区仍然是齐文化的腹地。

东部潍河与南境长城共同构成了齐国东境密合的战略格局;还在潍坊区内城阳、平寿、瓡、高密、高阳等重要城邑置武库,组成军事武库防御条带。临朐南境穆陵关,既是阻挡莒楚吴越北上的军事要塞,又是齐国南下沂沭江淮进行文化商贸交流的必由通道。雄关此处,两周时期长路绵绵,文化交流源源不断,对齐文化多元一体的构成有着突出的贡献。

齐文化构成中有大量海洋文化基因,文献称之为“海王之国”。潍坊区域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滨滩涂广袤,鱼、盐与水草资源丰富。早在新石器至夏商时期,此地鱼盐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已占重要地位;到周代成为齐国的鱼盐基地与牧场。齐“官山海”以工商立国,鱼盐是其支柱并得畅销天下;又以军事称霸,革车千乘,铁马万駟,而海滨牧马备载于史。此处发现了数百处商周时期的煮盐遗址,还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货币在此由北向南呈扇形分布的规律,这充分证明了当时鱼盐商品频繁流通的史实,以及当地鱼盐在齐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可以认为潍坊区域的鱼盐与牧,不仅是齐文化多元构成的主要基因,而且还是其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两汉经学的重镇

潍坊区域地兼齐鲁,上承稷下之风,博采洙泗神韵,随齐学东渐,汉代经学名擅天下,呈一时之盛。西汉菑川(今寿光)布衣公孙弘以治《春秋》而位至宰相,在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为儒学国学地位的奠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菑川田何是《易》学的最初传人,其弟子琅琊东武王同曾为《易》作传。琅琊诸县梁丘贺是《易》学6大流派之一《梁丘易》的创始者,安丘郎宗、郎顗(yǐ)父子则是《京氏易》的重要传人。琅琊东武人师丹、伏理还开创了《齐诗》的师、伏氏之学;伏理之后世代传经,时间长达五六百年,这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实属特例。

经数百年发展,潍坊区域东汉经学的发展研究进入历史上最为繁盛时期。高密郑玄传承当地经学一脉,得到杜密孔融的奖掖与表彰,西行京兆师事经学名家第五元先与马融,兼采众家,遍注群经,结束了经学数百年的今古文之争,“括囊大典,网络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因之被誉为“经神”,成为中国经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一生传经布道,先讲学徐州,后授徒东莱,门生桃李,名满天下。门生安丘甄宇传承衣钵,聚众讲学,弘扬师门;北海刘熙所著《释名》,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并称为汉代4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而安丘人邴原、管宁东汉末年为避战乱移居辽东,传经授业,对经学的传播、民族的融合及辽东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潍坊区域的两汉经学,上承先秦齐鲁之学,先有梁丘与伏氏,而郑玄则是集大成者,融通今古,注经讲学,无论从经学文化所达高度,还是人才的培养,潍坊区域确是当时天下经学重镇。

(四)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东方中心

潍坊区域佛教的传入与佛寺的创建均始于东汉时期。乾隆《诸城县志·建置考》载寿圣寺碑云:“东汉明帝永平戊午(58),敕封霓虹山虹栾寺。” 如若可信,则虹栾寺还早于白马寺创建的时间(67年)。嘉靖《青州府志·寺观》、乾隆《潍县志·坛庙》、光绪《临朐县志·艺文》均载当地东汉创立寺庙。由此可见当地佛教文化传入的时间早而影响广,较之京都洛阳并不逊色。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燕国定都广固,国王慕容德封高僧朗公王号,予以优渥礼遇。安帝义熙八年(412),高僧法显自印度取经浮海东还,由今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青州太守李嶷亲往迎接,并留居青州一年之久。当时青州一带不但是地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还是世家望族重要的聚居区,他们财力雄厚,修庙造寺,开山凿窟,将当地佛教推向全盛。

南北朝时期,潍坊区域佛教文化发展出现历史上第一个高潮。青州、临朐、诸城、寿光、安丘等地考古发现佛教造像1000余尊。其中青州龙兴寺窖藏规模之大、出土造像数量之多、门类之全、技艺之精、保存之好堪为全国第一,故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诸城发现的东魏卢舍那丈八佛石雕头像则是形体最大的一尊,头部高132厘米,宽78厘米,重约2吨余;佛面笑靥,盈然千年。考古证明,青州已于汉魏东晋十六国时期为后来佛教文化的兴盛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南北朝时期因地处东方,偏离战场,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十分发达;且位于海上佛教传入的通道;缙绅阀阅聚族而处;并因战乱使人们产生朝不虑夕,而遁入空门祈求转世轮回的社会普遍心理。于是建佛屠、开石窟、雕造像、颂法号成为空前的社会时尚,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描绘当地的佛教寺庙之盛亦是毫不过誉。因此以青州为首包括临朐、诸城、安丘、寿光、昌邑等地,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东方中心。此地交通便利,襟带徐淮贯通吴越,西近东魏北齐国都邯郸,故其佛教文化体现出兼容博采多元构成的特色,同时并对周边区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明清时期的文化重镇

潍坊区域文学发端甚早,先秦鼎彝铭文有韻;东汉“建安七子”孔融(北海相)、徐干(北海人)辞采雅翰,影响深远。五代潍州文学名家韩熙载,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富弼、苏轼均曾为宦于此,诗文佳作多有遗篇。密州赵明诚夫人李清照为婉约词派的典型,被后人誉称“词中女皇”。元末战乱之后,随着明初社会政治环境的稳定,潍坊区域文学再次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

明代前期,潍坊区域因移民构成文化多元,但受传统文化之包孕,仍能传承当地文脉,文学博雅以科举进士名宦为主,如昌邑黄福(尚书)、临朐马愉(状元宰相)寿光刘珝(宰相)文学著述洋洋大观,均收入《四库全书》。明清两代当地世家与结社同为文学腾飞之双翼,临朐的冯氏文学世家,自明代中期冯裕始,后世子孙克绍祖武,代有文学之士。冯裕致仕后,于青州北郭禅林与挚友7人结成“海岱诗社”,人称“海岱七子”,追求“对景言情,即事属辞,质而葩,逸而兴,清新流畅,不矫不艳”[④]的诗风,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气。冯裕四子冯惟敏尤擅散曲杂剧,其作品多关心民瘼,鞭挞丑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为明代散曲大家,这在中国曲坛占一席地位。万历年间,由诸城地方致仕官员为主体的“东武西社”创作颇丰,其中又以丁惟宁的文学造诣最称湛深,而惟宁之子耀亢则更是文坛树帜,创作文学著作十数种,《续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也占一席地位。

文学名家有“诸城十老”,“十老”之中,又以李澄中最有文名,其与孔尚任诗文唱酬,相与勖勉,并与王士祯、田雯齐名,并称“山左三大家”。安丘刘正宗著《逋斋诗集》;曹贞吉著《珂学诗》、《珂雪词》等,《清史稿》评其“诗格遒练”,《四库提要》称“其词大抵风华掩映,寄托遥深”。贞吉弟申吉也以诗名,悲壮苍凉,独具风貌。张贞天性旷达,一生不入仕门,携子在辛南走吴越江淮,北游燕赵京蓟,广交名流雅士。他的文章排宕有奇气,“伟然成一家” [⑤],诗则意境闲远,怡然得田园清新气息。

清代中期,诸城窦光鼐曾充《四库全书》总阅官,与纪晓岚、翁方纲、朱圭等主持文运30年,著有《省吾斋稿》、《省吾斋诗赋集》。高密李宪噩、宪暠、宪乔三兄弟尤擅诗,被世人誉为“高密三李”,他们与“王氏五子”(胶州王薪亭、王颖叔、高密王蜀子、王希江、王子和)诗赋唱酬,蔚为极盛,人称“高密诗派”,著名文人袁枚与“高密三李”多所交往并颇多嘉许。郑板桥知潍县7年,留下的诗文甚多,若从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学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潍县竹枝词》40首意义最为突出。

清代晚期,潍坊区域的文学名家如昌邑徐河清、潍县刘鸿翱、陈介祺,陈氏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深得阮元称许。当时以潍县十笏园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丁善宝祖孙三代为盟主的文学艺术活动,相延数十年。在潍县的学者张昭潜、柯劭忞、刘伦升、宋书升、孙葆田、徐坊以及安丘王瑞麟、高密傅丙鑑等均为园中常客,他们在十笏园中的文事雅集,佳作联翩,不但在潍县、胶东,乃至在山东都有影响。

地方文学连绵称盛明清两代,世家并出,结社林立,诗词散曲,歌赋杂剧,蔚为壮观。这不但在山东,即令在全国亦属少见;而流风余韵影响直至今日。

(六)架起金石学到考古学的桥梁

清代乾嘉以来,上承汉宋经学与金石学余绪,金石考据之学复兴,潍坊区域青州、诸城、潍县三地风气尤盛。益都人李文藻、段松苓为国内知名金石学家。孙文楷继段氏之后,注重古玺印的搜集与研究。诸城刘墉侄孙刘喜海,一生致力金、石、陶、玺与古钱币的搜集研究,王锡棨、王绪祖、王维朴、李仁煜、李璋煜俱闻名于时。安丘张贞、在辛父子,亦重金石研究,弘扬齐鲁印学;王筠以经学、金石学与小学相结合,为清代研究《说文》四大家之一。潍县金石学家有郭伟勣、郭启翼、陈介祺、高庆龄,高嘉钰、高鸿裁、郭麐、王石经等。清季陈介祺异军突起,凭借着深厚的传统经史素养,于金石之学独具慧眼,开拓了不少新的收藏与研究领域,“富藏精鉴,宗仰海内”。1899年福山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而独具慧眼首先认识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人们习以为常的“龙骨”药材为重要文物,并携至京师卖与王氏的则是潍县的古董商人范维清、范椿青。由于陈介祺的带动与影响,潍坊区域乃至整个山东的金石之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赢得了天下“金石学在山左”的公论,而山左又以潍县为中心。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潍坊区域的金石学家在倾力搜集文物的同时,已经开始自觉注重文物出土的综合信息,迈出了传统金石学向现代考古学转化的第一步,架起了由传统金石学通往现代考古学的桥梁,这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有清一代,今潍坊区域出现三十余位金石学家,这在国内亦属特例;并且流风所及,建国之前还出现新兴的考古学家吴金鼎与祁延霈。无论从学术的演进发展,还是人才队伍的接续传承,潍坊区域堪为典型。

不仅如此,潍坊区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齐士族、金元时期的道教文化、明清时期的民俗文化、园林文化、姓氏文化、书画艺术,近代的茧绸文化、商埠文化、红色文化等也都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共同铸就了博大精深的潍坊区域文化。 

参考文献:

乾隆《潍县志》

民国《潍县志稿》

孙敬明著《潍坊古代文化通论》

赵兴涛主编《潍坊文化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