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家交流
    

大家交流

经学大师郑玄(潍坊新闻网---人文潍坊)

发布日期:2017-02-23 浏览次数:5122

来源:潍坊新闻网 2016-03-14 09:01:09



1800多年前,郑玄出生于潍河岸边的高密梓桐村。他自幼饱读经书,外出游学,遍访经师,走遍大半个中国;在遭党锢之禁14年中,他潜心注《礼记》,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大儒。他多次拒绝各方诸侯及朝廷的征召,一生致力于注经。他敢于打破师法家法,实现了注经史上的革命,将天下经书归于一宗:《易》《古文尚书》《毛诗故训传》《三礼》《论语》……经郑注后,结束了学子一辈子才能学通弄懂一部经书的窘况。到21世纪的今天,打开国学书籍,经常能在注解中看到“郑氏注”“郑笺”等字样。郑玄有资格和中华历代儒学大师一起,从祀孔庙。

一、自幼聪慧 饱读经书


郑玄祠。

东汉,公元127年,郑玄诞生在高密梓桐村。其祖上曾是高密大族,世辈耕读传家,其早慧与浓厚的家庭文化,与其祖父郑明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经北海相杜密推荐,20岁的郑玄得以去太学深造。

先祖郑国师从孔子 家族脉络起起落落

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七月初五,一个孩子出生在潍河岸边高密梓桐村,这就是大经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郑玄,字康成。

梓桐村民风淳厚,一家有喜全村同贺。东家送半篮鸡蛋,西家送一升小米。生了男孩,为弄璋之喜,郑家大门左边挂了新折的杨木做的弓。

汉代,北海郡高密地界内,村落散布在潍、胶两河的南段。北部当时为一片汪洋泽国。郑玄出生时,高密人口不足5万,地广人稀。后汉朝廷腐败糜烂,外戚掌权,官员倾轧,皇帝醉生梦死,沉湎于笙歌美女。灾难疫害不断,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郑玄祖上曾是高密大族。先祖郑国师从孔子,为72弟子之一。郑国为能工巧匠,其设计修治的郑国渠成为中国历史上治水的典范,载入史册。

郑国有功,食邑于山东滕州东南薛城。后从薛迁徙至高密,置家于“潍水之东,砺阜之阳,曰梓桐村”,也就是今天高密阚家镇后店村。

由郑国到郑玄约600年时间里,郑家隔一两代,便有或官或学者出。最大的官做到尚书仆射,相当于副丞相。有两人在《汉书》中有传记,7人在朝为官或被举孝廉,当过儒生。

郑氏家族脉络,是抑扬起伏的官——民——官——民轨迹。据郑氏家谱记载:郑玄八世祖郑崇,字子游,年少时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汉哀帝时,任尚书仆射。哀帝喜欢他,说:“朕闻履声,便知是郑爱卿。”郑崇忠勇直率,后因谏议皇帝贵宠董贤而被治罪,死于狱中。《汉书·郑崇传》载,“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

郑玄祖父郑明、父郑谨。据推算考据,郑明虽家境贫寒,应是无冻馁之虞,勉强能吃上饭,读得书。

诗书传家 放牧时书不释手

郑家忠厚继世,诗书传家,辈辈耕读,家中存了些经书。郑明熟读《诗经》《易经》,郑玄在祖父读书声中成长,听记了许多经文,虽不解其意,却能背诵。郑玄5岁时,郑明就教授他《诗三百》。聪颖的天资、浓厚的家庭文化、祖父郑明的言传身教,使得郑玄早慧。

8岁时郑玄已经能区分服丧时披麻戴孝的五个级别。某日,一群孩子根据分工不同,手中拄着哭丧杖,身上披着破麻布,高一声低一声地哭叫。郑玄不时地给他们纠正动作和声音,结果换来父亲一顿斥责。

郑玄勤学好问,不管牧牛还是牧猪,都是书不释手。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赞誉道:“郑牛识字吾尝叹,丁鹤能歌尔亦知。”“郑牛”指郑玄家的牛。说是郑玄放牛读书两不误,久而久之,牛亦会识字了。因此有“郑康成家牛,触墙成八字”。

《世说新语·文学》有一个郑玄家学的故事:说一个犯了错的丫环,被罚站在泥泞中,另一丫环见了问:“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两个丫环一问一答皆用的《诗经》中原句,即:“你为什么站在泥中?”回答说:“我要解释原因,而正遇上主人发火。”丫环亦受郑氏家学浸润。此乃小说家言,拔高不成反有损郑家。“且郑公德厚,安有曳婢泥中事?”

学习推测 预测火险免厄难

汉顺帝永和四年(139),郑玄12岁。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用阴阳五行附会经意,今文经学大增迷信成分。与经书相对而言,称“纬书”,书中多谶语,又称谶纬。郑玄学习谶纬提取知识,虽然驳杂,但与说经相关。

少年时,郑玄将所学隐术风角天文之术,用到为乡亲服务上去。据说,他曾多次成功地应用推测学,帮忙找到丢失的牲畜,也曾测出火险。一次西邻家的黄牛丢失,邻人心急如焚,郑玄一算,说顺着潍河往北,六里路外有片柳林,到那里找找看。邻人去找,果然将牛牵了回来。郑玄被称为“神童”。

原来,郑玄放牛时曾到过那个地方,因为该处地势低洼,砺阜山雨水浸下的硝盐汇集于此,有咸味,牛嗅到味就会朝这儿跑。西边被潍河隔断,牛过不去。由此可知,郑玄“神算”是因为他善于观察总结,综合了各门知识而得出结果。

有一次郑玄预测到某一时刻当起一把大火,立即跑到县衙报告情况,请官府做准备以防不测。到了该时刻,果然就起火了,由于提前做了准备才未酿成大祸。《郑玄别传》载:“某时当有火灾,宜祭爟禳,广设禁备。至时,果然,智者异之。”即言此事。

研究学问勤耕不辍 杜密荐学弃官习经

有一次正值节日,母亲带郑玄回外祖母家。外祖母是高密大姓人家。母亲见在场的少年多衣着光鲜、谈吐不凡,显示各自才学本领,只有郑玄不加言语,显得落落寡合,便用目光鼓励他,郑玄却依然如故。事后郑玄解释说:“此非我志,不在所愿。”

国家没有灾荒和动荡,便从民间征集报“符瑞”,就是祥瑞,好兆头。

高密曾上报过几次“符瑞”,却因缺少文采未通过。有人便想到了16岁的郑玄,那一日将他快马请来,郑玄略加思索,一气呵成一篇《嘉禾颂》,县吏看了啧啧称奇:文笔流畅清新,不愧为神童!北海相景君看后称其少年俊彦,并特意召见郑玄,亲自为其修冠礼。

汉顺帝汉安三年(144),郑玄为县令举荐,当了“乡啬夫”,这是个小乡官,负责管理税务等。这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做官经历。他虽做啬夫,仍致力经书学习精进,逢休息便去学官处请教讨论经学问题。父亲曾责备开导他,可郑玄仍我行我素,坚持读经书、钻研学问。

郑玄供职三年,后期改任副乡长,也叫乡佐,辅佐乡长。袁宏的《后汉记》中提到:“隐恤孤苦,闾里安之。”

杜密调任北海相来高密巡视,遇到了郑玄,了解到郑玄的身世和志向,得知他饱读《五经》,又面临家人不支持其求学的情况,决定送他去太学深造。杜密,成为郑玄人生中的贵人。

二、太学受业 游历八方


郑注版《古文尚书》。

  郑玄祠对联。

郑玄进入朝廷最高层学校——太学,教材统一使用今文即汉隶书写的《五经》。郑玄入太学第六年,已经掌握了五经及图纬,满腹经纶,进入了高徒之列,经常代替经师讲经。太学院有意将郑玄留校任教,但郑玄决意去更广阔的民间周游,遍访名师,学习融会今古文经,寻找五经的真义。

进太学师从第五元 习经及术数历法

汉桓帝建和元年(147)郑玄进入太学。东汉各代皇帝都多次巡视太学,为太学生们演讲,鼓励其奋发读经,为朝廷出力。郑玄也受到过皇帝的接见。

第一年在太学,郑玄师从第五元,学习的是《京氏易》和《公羊春秋》。第五元,复姓第五,名元,是今文经学专家、朝廷立的《京氏易》和《公羊春秋》经学博士。另外,第五先生在历法算术方面也堪称行家,郑玄还跟他学习了《三统历》和《九章算术》。

《周易》《春秋》郑玄少年时便能诵读。但上古经书经义博大深奥,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历史、经济、日用器具、树木百草、鸟兽等多个门类,不易解开。郑玄能读,部分章节也能背诵,大意也能领会,但其中个别问题需要点拨开导。第五元,正是充当了开导启迪他的先生。

玄凭其天分,掌握《九章算术》易如反掌。《郑玄别传》载,郑玄“少好书数。八九岁能下算乘除。”纬书内容,除迷信五行外,也掺杂了一些科学的成分,兼顾着天文历法数学。汉朝两代儒生习惯用数理知识掺杂了讲《周易》,《易》学的变数中,穿插了数论。形成了经学离不开数学的现象,也就是汉朝经师们都喜好数学的原因。

到太学半年光景,郑玄解决了从6岁开始十几年内悬而未决的经学问题,使经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太学生中,他脱颖而出,短短一年,经学精进。

在太学吃穿用度由朝廷供给,不用家中补贴。太学统一配发了学服,长衫飘逸,穿在身高八尺的郑玄身上洒脱帅气。但在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太学院里,郑玄略显古板保守。除学术讨论时见他慷慨激昂发表见解外,郑玄是沉默寡言的。

师从张恭祖习新经 一年内课业领先

第二年,郑玄升入张恭祖帐中,学习新经。张恭祖,今文经学博士,东郡人(今聊城东昌府区)。由于精通《周官》《礼记》《左氏春秋》等,被朝廷选为博士,入太学为学官。除上述经书外,郑玄还跟张恭祖学习了《韩诗》《古文尚书》。郑玄在经学方面天赋异秉,别人学两年的课程,郑玄不到一年就熟练掌握,遥遥领先于同期弟子,甚至快过入学好几年的学兄们。

当时《古文尚书》尚未普及,20余年后郑玄学成著述,郑注的《古文尚书》取代了原教材,确立了郑注版作为全国普及读物的地位。此书成为显学,后广为流传。

太学生每年有两次为期一个月的长假,其中9月放“授衣假”。高密在几千里外,郑玄就把假期用在研习经书上,9次授衣假,一次也没回家。

20年后,郑玄学成回家,于即墨不其山下假田播种、讲学授徒时,因师源紧张,他曾请时在东郡(今聊城)的张恭祖赴即墨帮他教授弟子,成就了往日京师太学师生相会即墨不其的佳话。

多少个旦夕,郑玄手执经书,徘徊诵读思考经义。林阴中被他踏出一条蹊道,号称“郑君小道”。

太学院有意将郑玄留校任教,郑玄却决定去更广阔的民间周游,遍访名师,寻找五经的真义。志趣相投的同学便给他凑了部分盘缠资费,还有人牵来了马匹,供他代步。

游开国元勋发祥地 访陈球请教律令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郑玄30岁。在中原豫州辗转了一年,他来到下邳淮浦,访问前南阳太守陈球,游览大汉一朝开国元勋们的发祥地。

郑玄遍注群经,其学问不只限于经书,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器物、动植物、律令等方面,他注的《刑律》,就曾成为后来魏晋时期的重要法典。

论刑律法令,陈球是当时的专家。陈球年少习受儒学,尤善律令,法律造诣较深。郑玄此次拜访陈球,恰逢其时。陈球在其后不到一年又被朝廷再次起用,进入了中央机构,为廷尉。

陈球对郑玄一个远道而来的经学青年不弃不嫌,教之以道,授之以业。郑玄日后注释律令《律章句》,多得益于陈球当年指教。到曹魏时,《律章句》被尊崇为国家宪章,全国人遵守。

然而陈球以后的政治生涯大起大落,官至三公之首的太尉亦逃脱不了下狱而死的命运。

访孔子董仲舒出生地 “爱马护书”传为佳话

郑玄穿郡越县,从青年走到中年,近10年的时间。《后汉书·郑玄列传》说:“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他流连倘佯过西安、咸阳、洛阳,研究风土人情,欣赏昔日都城的辉煌宏伟,以壮胸怀。到过东汉时期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拜访当地经师大儒,问难于经学课题。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郑玄来到孔子出生地尼山。孔子推行儒家“道”的坚定决心对郑玄影响深远,郑玄往返于孔子故宅和孔子墓之间,久久不肯离去。之后他告别泰山,北上燕赵。泰山郡虽近高密,为求经,他过家门而不入。

郑玄去董仲舒家乡景县广川,适遇连绵秋雨,在泥泞中跋涉多受苦累,他怕淋湿经书,把雨具披到马匹身上。经书空白处,有他提要钩玄记的心得,其读经时存留的问题、解决的思路、注经的破题方向,皆用蝇头小隶记了满满十几本,层层包在行李的最里层。由此留下郑玄“爱马护书”的佳话。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今文经学大师,郑玄着意考察这位大儒的故事,如“三年不窥园”。郑玄发现董家没有花园,又考虑到董仲舒治经专注,故“园”应指菜园。郑玄住在村学堂,多次找儒生们交流,询问了解董仲舒的情况,借阅董氏家谱、世系,对董氏家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史书载:郑玄出生前200多年,董仲舒在高密国为侯相。武帝时叫胶西国。当时的胶西王刘瑞阴狠险毒,所以没人敢来高密做官。而董仲舒在高密期间推行儒学,广泛推广京城的“经而优则仕”方略,开高密学经入仕之先河。高密劝学之风由此发扬光大,直至250年后郑玄开蒙时,劝学遗风犹存。

三、西事马融 潜心求学


东汉马融所撰《忠经》。

山东无足问者,郑玄故西事马融。郑玄一路向西,周游大半个中国,去前汉五经学术界汇聚地长安、扶风,访古考察,为注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郑玄有意拜马融为师,却三年不得见,后经同窗好友卢植推荐,为马融破解了天文计算难题,才得到面见机会,并逐渐步入高徒之列,四年后郑玄告别之时,已是马融的第一传人。

一路西行游学两年 遍访古迹积累材料

郑玄离开太学两年多的游学中,东到过下邳,南到过豫南,北到过碣石,周游大半个中国。之后他去前汉学术界汇聚地长安、扶风,遍访当地经师,是因“山东无足问者”。

郑玄取道原秦驰道,一路南下西行。去殷周故都参拜三代的礼制,经漳、卫河畔考察《诗经》描述的民风民俗,南下安阳殷商故地拜谒了先王故墟,继之入函谷,即《五经》中提到的充满战火腥风的“函谷关”。

扶风,位于岐山以南,是周朝的发祥地。郑玄从《诗经》《周礼》知道了周原——周之国度,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王国。郑玄利用习经间隙,踏遍了周原的山山水水,遍访人文古迹。考察中,他将周初遗留下的房屋建筑使用材料都一一记下,为他后来注释《考工记》积累了大量材料。

考察期间,郑玄西到古陈仓,东到武功,北至麟游,南到秦岭,见证了诸多前人足迹。诸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古战场;拜谒了周公旦采邑之地和周公庙;参谒了上古为黎民百姓“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祖先炎黄神农氏墓;凭吊了“愿马革裹尸还”的大将马援墓、直笔秉陈汉史的班固墓。先察看实地实物实情,再注经释义的实践,为日后治经提供了科学方法。

儿童时期就能背诵《诗经》,周地周原之美早在郑玄幼小心灵中留下了美好印象。此时亲临其境考察,印象更加深刻。这从后来郑注《毛诗传笺》的“豳风”“大雅”和周地有关的部分中不难看出。

郑玄对周初先民建筑过程了解得十分清楚,他在周原,见识了用同一方法兴建庙宇的劳作现象。

拜师马融三年未见 隔帐听讲无心女乐

汉桓帝延熹三年(160),郑玄在扶风拜师马融。他风尘仆仆而来,却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三年未见到马融。

《后汉书·马融列传》载:“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马融明经后,飞黄腾达。因开罪权势,被贬官远徙。桓帝延熹二年(159),80岁方返故乡扶风。

马融传经“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听课的人只能闻马融讲课声音,却不见其人。这是马融磨练人心志的手段,经不起考验的便会被淘汰。心气不静者突提问题,言语吱唔文不对题的,多是对女乐琴音动了心思。马融也不斥责,任其行事。隔天再讲,此人便不再出现。

又载:“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郑玄心中唯有经,眼中绝无女乐,垂纱降帐仍若直面其师,虔诚恭敬,心无二用。郑玄在附近自己动手搭建了个草庐窝棚,蜗居其中,昼夜习经。

卢植力荐得以面见 成为马融第一传人

郑玄得见马融的契机,是因为同窗好友卢植力荐。

涿郡卢植,字子干,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老师。卢植拜马融为师,好研精义,学业名列前茅,被称为马融的“门人冠首”,后来他与郑玄等人替代马融教授了不少学生。朝廷以卢植“才兼文武”,让他出任尚书。卢植生前曾校定《五经》,曹操评价他“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卢植当年游学洛阳太学,与郑玄为同窗弟子。植小玄4岁,二人都身材魁伟高大。郑玄身长八尺,约为1.85米,“卢植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卢植与郑玄酒量皆甚大,能饮酒一石,约合20公升。

郑玄潜心研经,或外游周原,不因得不到马融当面授经而焦躁不安。三年一晃而过,其年与学识俱长。

据《后汉书·郑玄列传》记载,一天,马融正和高徒们讨论图纬问题,因涉及到天文计算,一时无人能解。卢植趁机推荐说,康成习《九章算术》甚精,何不请来一试?马融闻此,虽记不起郑玄为何人,但同意请来一试。

当时经学教授,人皆有师,师承一派,派成一家。师、家之法,壁垒森严。师徒之别,辈分甚严,其先后秩序,不可逾越。郑玄被请做天文计算,缩短了在马融门下苦等晋见之路。

郑玄以“勾股割圆”法则,解决了马融等遇到的天文计算难题,众高徒口服心服,郑玄赢得了马融的信赖和器重,从此进入高徒行列,有机会经常接触经师马融。郑玄在马融处四年,虚心请教学习,素日遇到的经学诸多难题,一一得以化解。

马融曾与卢植说:“孔子谓子贡曰:‘回也闻一知十,吾与汝弗如也。’今我与子,可为是矣。”

马融年事已高,欲留郑玄长期在扶风任教,承接其经业,发扬光大。郑玄考虑到父母老迈,需要回老家奉养老人行其孝道。于是,“在门下七年,以母老归养”。马融没留住郑玄,择日设宴为郑玄饯行。据宋朝窦苹《酒谱》:郑玄放怀畅饮,面不改色,神情自若。

马融在诸多高徒中,最看中郑玄为人为学,喟然感叹,对其门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不舍得高徒郑玄离开,又为经学东移传播而感到欣慰。

南朝人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载:“季长(马融)临别执玄手曰:‘大道东矣,子勉之!’”三个月后,恩师马融去世。半年后,郑玄得知此消息,悲痛欲绝。

郑玄,成为马融的第一传人。郑、卢二人皆西入关中从师马融。后来,郑玄归家讲经释经,卢植入朝廷致仕,在东观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校《五经》记传,补续《汉书》。178年,即郑玄拜访卢植后的20年,天象出现日食,卢植在皇帝面前推荐昔日同窗郑玄入仕。《后汉书》记载:“修礼者,应征有道之人,若郑玄之徒,陈明‘洪范’,攘服灾咎……”说明卢植十分了解和佩服满腹经纬的郑玄。

四、客耕东莱 授业注经


不其山。

  何休

  郑玄注《周礼》。

郑玄少小离家老大归,在经学界有了名望,远近儒生响应风从,也影响到了不其地界。此时借地讲学,应是契机。伏家说,久闻郑君康成经学大名,能来此教授,是不其人的福分。郑玄喜的是传经事业终有着落,可以实现自己的经学理想;忧的是才归家两个月,又要离家出走,好像自己这一辈子注定在路上飘泊。

授经不其弟子盈门 边耕边读拔草捆经

汉桓帝永康元年(167),郑玄由关西取道秦、豫、兖、徐州,辗转回到高密。离家去洛阳太学时正值青年,在外度过近20个年头,年40岁。爷爷已在6年前去世。外出游学这些年,家中生计全靠父亲操持,后来兄弟们渐大,挑起家务重担。

那个年代,经师是门职业。郑玄《五经》全通,且今文、古文经融合,故求学者门庭若市。郑玄没有在家乡办学,一因没有讲经的场所,二因给养困难,尤其是那些寒门弟子。

灵帝建宁元年(168)秋,郑玄很快打点行装,客居东莱不其门下传经授业,此时离他归家不满百日。不其山在山东即墨东南20公里处(现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东临大海,田川富饶。郑玄和学生们同甘共苦,边耕边读。书简缺少包装,正好山脚下有草,非常坚韧,可以用来捆扎经书。《三齐记》记载,人们把这种草称作“康成书带”。唐朝诗人陆龟蒙作《书带草赋》赞郑玄:彼碧者草,云书带名。先儒既没,后代还生。有味非甘,莫共三山芝校;无香可媚,难将九畹兰争。叨词林畔种,在经院中荣……

不其侯还提供了大片良田,也叫学田,供师生们自己耕种,以解决给养问题。相传不其侯伏家是伏羲氏的后裔,东汉中期,其子弟伏理曾为高密王太傅。

清人顾炎武有《不其山》一诗,曰: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为官学生多如拾芥 变革治学择善而从

时值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之际,教学已属不易。郑玄“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精力有限,便借鉴老师马融的办法,挑选高徒,让学生教学生。

郑玄的学生,后来以明经取青紫(做官)者如同拾芥:山阳人郗虑,官至曹操魏王时期的御史大夫;崔琰,跟随魏武帝曹操谋事,官至中尉;东莱人王基,曾任郡守,官至二千石;国渊,官至太仆……郑玄评价国渊说:“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评价赵商说:“博学有秀才,能讲难而口吃,不能剧谈。”郑玄卒,赵商作《郑先生碑文》。其《郑志》一书,载赵商问郑玄63条,《郑记》载赵商答诸问1条。众说赵商为郑玄最亲密的弟子。

郑玄预言弟子学生的话,多数日后应验。尚书左丞张逸,是郑玄小同乡,高密人。《郑玄别传》说:“张逸年十三,为县小吏。郑玄与之同县,见面谓之曰:‘尔有赞道之质,玉虽美,须雕琢而成器,能为书生以成尔志否?’对曰:‘愿之。’乃遂拔于其辈,妻以女弟。”三国时期刘备为徐州郡主时,郑玄曾推荐学生孙乾为州从事。孙乾后成为刘备谋士团队中的重要人士。刘备攻占益州后,孙乾官至秉忠将军。

弟子在郑玄死后模仿孔子的弟子,以问答对话的形式记录了郑玄的言论和学术问题,整理成书,谓之《郑志》及《郑记》。

郑玄讲经,善积今、古文两经之优势,打破传统的“师法家法”说,改原来的“出自师口的句义,一个字不敢改”为“择善而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由此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巨大变革和突破。

郑玄没有专著,后人无法从著述中完整系统地领教他的学术思想。他的教育思想零散体现在教学和注经活动中。留传给后世的群经注疏,体现了他的教育观。

郑玄努力按照上古三代礼乐要求设置教学。他和弟子们自己动手,开辟出一块平整空地,叫演礼场。1800年过去了,不其山下以郑玄当年讲经命名的“书院村”“演礼场”至今尤存。

注经施教贯穿了郑玄的后半生,至去世前,弟子们仍追随左右。郑玄寿命较长,在30多年里,教出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成千上万,遍布天下。《礼记·学记》注:“自反,求诸已也。自强,修业不敢倦。”郑玄几十年教学不辍。

受牵连二遭党锢之禁 杜门十四年注《三礼》

汉灵帝建宁四年(171),郑玄遭二次党锢之禁。愈演愈烈的“清党”之风波及州郡,郑玄因为是杜密门生,“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

郑玄正值壮年,一身才华正待施展,但怕影响和牵连伏氏家族,只好忍痛遣散了多数学生弟子。被禁锢回梓桐村那一年,妻怀六甲,郑玄为儿取名益,字益恩。

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清人郑珍《郑学录》说:“康成则遭禁杜门,14年中,其精力全在《三礼》也。”郑玄遍注群经,《三礼》注得最精当。《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在郑玄之前,无《三礼》之名,自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注,始有此称谓,被称为《三礼注》。章太炎在《国学演讲录》中说:“三礼之名,自郑玄始,称三礼者,沿郑氏注也。汉末郑学大兴,此经遂跻《礼经》之上。”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叙述汉人注经成就时说:“《周礼》——郑玄注;《仪礼》——郑玄注;《礼记》——郑玄注;《诗经》——西汉毛亨传,郑玄笺(笺即注)。”范文澜还说:“流传至今的重要经书,除《春秋公羊传》是今文,其余9种全是古文。其中魏晋人占十分之五,而郑玄一人占十分之四。”

写三文论战学海何休 掀古今两派讨论之风

汉灵帝光和五年(182),郑玄55岁。当时谏议大夫何休的3篇文章攻讦他家经学,有失偏颇。郑玄奋笔直书,也写了3篇文章与之论战。郑玄在野为民,却不畏权贵,在学术上勇敢向官员学者挑战,掀起了古、今文经两派的再次论战。

何休比郑玄小3岁,是《春秋公羊传》研究的大师。只有郑玄这等名重汉疆的经学大师,给他的经学观点指明弊端,他才会接受。二人有过招,无过节,私下感情很好。郑、何论战,开一代学术讨论之风气,推动了经学进步。《后汉书·郑玄列传》记载:“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我矛,以伐我乎!’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郑、何论战,使古文经学渐入佳境。此后,更是“求学者不远千里,赢粮而至,如细流之赴巨海。京师谓康成为‘经神’,何休为‘学海’。”郑、何《春秋》论战的当年,“学海”何休去世。

多年后,郑玄避乱他乡,途中巧遇服虔。郑玄早知服虔为治《左传》的大家,经交谈后,认为服虔才华学识可靠,遂将自己所注《左传》未完稿及研究成果一并托付给他。后服虔成就《春秋左氏传解》。

五、九拒征辟 誓不为官


何进

  董卓

黄巾起义,军阀割据,各逞雄才霸一方,都打着自己的算盘。风雨飘摇中的刘汉江山能坐多久?他们招贤纳士,组织人才储备。郑玄成为各种势力争取的首要目标。汉献帝之中央朝廷、诸候国、袁绍、何进、董卓等多次征召,郑玄一一拒绝,专心注经。据现有文献记载,郑玄辞不就职的有9次,其中有这么几次分量颇重。

大赦后避战乱二入不其 拒绝大将军何进为官之邀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郑玄57岁。春二月,黄巾起义爆发,史称“黄巾之乱”。

卢植此时已被朝廷任命为中郎将,奉命率军进攻黄巾军,被老乡巨鹿人张角打得大败,遭削职查办。董卓围剿黄巾军,也大败而归。一时朝野惊慌,风雨飘摇。

东汉王朝朝不保夕,大赦天下党人,郑玄也和他的“天下同党”因为朝廷一纸诏书集体开解禁锢。郑玄被禁锢的14年中,朝野发生了较大变化。

灵帝熹平四年(175),朝廷召诸经学博士订正今文经《五经》,刻于数百块石碑之上,立于洛阳太学门口。

青州是黄巾起义的主战场,北海郡是重灾区。刚刚大赦又遇战乱的郑玄,带领弟子们二入不其山。

郑玄因与公羊学鼻祖、今文学派大家何休的论战,以及14年潜心《三礼》注疏的传世,为当时“儒生所仰,群士楷式”。郑玄二入不其的次年,东莱各地是丰收之年,为郑玄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在不其的经学大业得以顺利发展。

黄巾军起义后,朝廷四面出兵捉襟见肘,深感缺乏仁人志士。国难思良将,世乱见忠臣,朝野上下呼唤能臣良将之声日高。郑玄为名垂乡国的在野大儒,成为各种势力争取的首要目标。

大将军何进,时屯兵都亭以镇京师,袁绍、曹操皆在其麾下为领军校尉。何进妹妹何皇后有宠于汉灵帝,何进贵为国舅,拥兵自重,对最高权力怀有野心,急需能臣辅佐。何进素闻郑玄大儒名望,便欲举郑玄来为官。调令下到州郡,难坏了地方官吏。因这以前,州郡也慕郑玄之名,数次光顾不其书院请他出山,同府为官,却都被郑玄婉言回绝,但如得罪权倾一时的何国舅,轻则贬官,重则杀头,所以只好找到郑玄做工作。郑玄闻知细情,两难之下,出于体谅州郡官吏难处,只好随州郡公车一同前往何大将军帐下。

何进让人专门为郑玄安放了几案拄杖,以显示对客人的尊重。

郑玄没有穿官府预先备好的朝服,一袭布衣麻鞋,头扎褪了色的旧幅巾,服饰如此不讲究,显然是对朝廷命官的不尊。何进嘴上不说,心中已有了三分不快。谈话中郑玄听出了何进不臣的野心和依仗国戚身份藐视天下豪杰的傲气,再三表示自己致力于注遍群经,恳请何大将军成全。

次日天未亮郑玄即乘车而返,不辞而别。考虑到郑玄名望甚高,何进没再追究。

郑玄懂得风侯数术,阅人无数,一眼看透何进的人性弱点。面对强压,从容不迫,当机立断,可谓大智大勇。

朝廷屡召授其高官要职 大儒一心注经皆婉言拒绝

郑玄于中平三年(186)从何进处离开,回到不其山。次年,朝廷三司府前后两度征辟郑玄入仕,郑玄皆以教授经业注经为由,辞不奉命。两年间,中央机构又多次邀请郑玄进入国家机构,都被郑玄婉言辞掉。

《后汉书·郑玄列传》载:“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三司府,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司令机关。并非郑玄不想为国家为朝廷出力,而是因为他看到朝廷太昏庸无道。

中平五年(188),朝廷诏书并征郑玄与荀爽、陈纪、韩融等14人为博士,郑玄称有病在身,辞不就任。

博士是汉朝官员职务,除讲经授徒外,还要参与朝廷议政,以使节身份出使他国,或巡视州郡,另一个职能是试贤举能,发现并选拔官员。“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一代鸿儒巨贤,方能充当博士。

同一纸诏书征辟的博士荀爽,应征前往洛阳任职,其年纪与郑玄同。荀爽任职200多天,死于官位。范晔《后汉书·荀爽传·论》评论此事时说:“荀爽、郑玄、俱以儒行为处士,累征并谢病不诣,及董卓当朝,复备礼召之,玄竟不屈以全其高。”此次征诏,直授博士,故62岁的郑玄此后便得博士名。

灵帝中平六年(189),灵帝死。何太后临朝听政,袁隗为太傅。袁隗表郑玄为侍中。侍中,是尚书台的副职,官位不低,可以出入禁宫,为皇帝起草诏书,传达最高命令。郑玄借为其父服丧为名亦不应(郑玄父亲是灵帝中平六年去世的,应服丧三年)。

九月,董卓入主朝廷,立刘协为献帝。朝廷备礼召郑玄入朝为官,郑玄仍然没有应命赴诏。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三月,公卿赵谦、王允等又举荐郑玄为赵王刘乾之国相,郑玄以黄巾军又兴起、道路阻隔为由,未就职。此年,郑玄63岁。

召为大司农 中途求还乡

据《后汉书·郑玄列传》记载,建安三年(198),献帝令召郑玄为大司农,赐给安车一辆。接到任命诏书,郑玄到许都向朝廷报到,即以年迈多病力不从心为由,向献帝请求回故里养老。所过乡县州郡的朝廷命官,均应在所辖地界内以礼迎送。

实际上,郑玄仍未就职,只是借去京都报到,给了朝廷个面子,此后世人称郑玄官衔便改博士为“郑司农”。司农一职比博士大,大司农为中央的行政长官,掌管全国的租税赋役,相当于财税部长,官列重臣的“九卿”。

还有一说,郑玄在家拜受大司农后,因病未去许都报到,以年迈多病为由请求还乡,打道折返回高密老家。到与不到可存疑,朝廷任命过,郑玄没有就职,却是事实。

《抱朴子·逸民篇》载:“献帝时,郑康成州辟举贤良、方正、秀才,公府十四辟,皆不就。”据现有文献记载,郑玄辞不就职的有9次,余下5次皆不可考稽。

郑玄多次拒绝朝廷征辟,表现了他志向远大、气节清高的名士鸿儒情操,表明其拒绝与外戚、官宦集团同流合污的政治趋向。更重要的原因,他是有“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人生理想支撑,其志在经学而不在仕途,也只有未仕,才能使郑氏注五经典籍,流传至今,成就经学大业。

六、名显朝野 受人尊崇


 郑玄注《孝经》的地方。

郑玄晚年时正是烽烟四起的三国初期。郑玄注的经已经成为天下儒生的教科书。各方豪杰都与他有所交往。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把郑玄世代居住地命名为“郑公乡”;刘备向郑玄请教了他关心的法律问题;黄巾军数万人,见玄皆拜,经过高密也绕城而过。

避战乱隐居黉山 山洞中注《孝经》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郑玄在不其书院教授经书,战乱起,粮食匮乏,给养难以为继,他便遣散学生,师生挥泪而别。

郑玄第二次躲避黄巾之乱,来到淄川黉山,刊注《诗经》《尚书》。《淄川县志》卷六《人物传·侨寓》载:“郑玄……后游学淄川,居黉山,授生徒五百人,四方文学之士多宗焉。”

郑玄其后转移到徐州,自请安置在南城山(今山东平邑县境内)下,继续注经。他在其《孝经序》中说:“仆避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郑玄还在徐州结交了徐州牧陶谦。

郑玄的《孝经注》魏晋时代主要在民间流传,东晋元帝时始登堂入室被官方认可,立于学官。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多数引自郑注版本。

郑玄在徐州避难其间,有几件社会公共事件,曾引发他的感慨和议论。一是感叹蔡邕被诛杀。蔡邕生于士人世家,是汉末嫁于匈奴的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好韵律经书,灵帝熹平四年(175),立于洛阳太学门旁的全套石经,正是蔡邕所书。郑玄比蔡邕大5岁,素知蔡文章之大名。得知其冤死狱中,郑玄仰天长叹,不胜感愤:“汉世之事,谁与正之!”

二是参与推荐朱俊为太师。面对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以陶谦为代表的较正直的官员,想推荐一个治国之能臣,收拾东汉的破碎山河。郑玄无官职,但在朝野很有影响力,以“博士”之名与诸刺史、太守、相国并列。郑玄久闻朱俊为干才,更懂得国难思能臣之理,故联名荐贤。

孔融拜访 为大儒修缮房屋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孔融就任北海相,《后汉书·郑玄列传》说:“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孔融一上任就急切地前去拜会郑玄。孔融比郑玄小26岁,二人成了忘年交。

孔融把郑玄高置于“公”的位置:“郑君好学,实怀明德……然则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因此把郑玄居住地命名为“郑公乡”。于是,“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郑公乡因此沿袭至今,为高密阚家镇郑公村。孔融拜访郑玄时,见他的房舍和梓桐村的土围子门矮小窄狭,与大儒身份不配,决定要改。村围墙门改宽,加高加大。“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太平广记·名贤·郑玄》中提到:“郑玄在徐州,孔文举时为北海相,欲其返郡,敦请恳恻,使人继蹱。又教曰:郑公久游南夏,今艰难稍平,傥有归来之思,无寓人于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侯还。”孔融遣人为郑玄修缮了房屋院墙;一次次派人捎信请郑玄回高密。

郑玄历经周折回到乡里,看到居所焕然一新,能直通官车的大门楼上高悬着孔融亲笔所题“通德门”牌额,耳闻梓桐村已称“郑公乡”,内心感激。

刘备问策 以郑律大治蜀国

郑玄儿子郑益,23岁时孔融举其为孝廉。建安元年(196),黄巾军管亥围困孔融屯兵之城都昌(今昌邑),郑玄得知孔融被困,“急遣子益恩从家将兵奔救,遇贼见害,时年二十七也”。

郑玄在徐州曾与刘备、袁绍、曹操等人相遇。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载:“昭烈帝尝自言周旋于郑康成间,盖郑君避地徐州时,昭烈为徐州牧,尝以师礼事之。”昭烈帝即刘备。献帝兴平元年(194),刘备为徐州牧,下车伊始,即去南城山下拜见郑玄,请教刑罚的宽严问题。

郑玄就当时天下大乱局势之现状,建议刘备乱世用重典。刘备在日后讨论到刑罚的宽严问题时,把郑玄的观点传达给了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使用郑玄乱世严法的策略,治理蜀国,十年不赦免罪人,蜀国大治。

郑注律法,魏明帝曹叡规定全国以郑注为准。《晋书·刑法志》说:“天子于是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经郑玄阐释的一些儒家法律原则,后订入封建法典之中。

应邀抵邺 袁绍敬其为上宾

据《后汉书·郑玄列传》记载,建安元年(196),郑玄收拾行装经卷,带领几个追随弟子,由徐州返回高密,途中遇上行军至此的黄巾军。弄明白车上老者为郑玄,黄巾军头领率万人队伍一起向郑玄礼拜。后来黄巾军经过高密时,绕城而过,没有攻城掠地。

建安二年(197),郑玄70岁,袁绍为大将军,遣将将郑玄请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并请来很多名流达士相陪。郑玄应邀而至,袁绍亲自以礼相迎,奉为上座,施以最高礼遇。

在场知郑玄者,多数敬重有加。也有见郑玄不过一介布衣,便生轻薄刁难之意。有人发难,郑玄不愠不火,对答如流,“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应劭为袁绍同乡,曾任泰山太守,学问功底亦相当深厚。见发难者没难倒郑玄,便说:“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郑玄沉着应对:“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意即既为儒生,师从的是经籍学问,谁表白过自己的官职?应劭听罢羞愧难当。

众宾客欲一试郑玄酒量,便推杯把盏,轮番上阵。饮三百杯,郑玄无醉意,幕僚们却趴了一地。“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的诗句即出典于此。

袁绍见郑玄此大贤大儒豪气干云,欲留其为幕僚,并许诺任命他为左中郎将,郑玄没有答应。

 袁绍遭拒,虽心中不快,却并未怨恨。3年后与曹操对垒于官渡,袁绍又想招郑玄于军中,岂料郑玄在半路上就病逝了,袁绍闻此深感痛惜。传说,袁绍弥留之际,嘱人死后要与郑君为邻。因此,在高密郑玄墓南两公里处,至今有一古墓,当地人称“袁绍墓”。

七、晚年好《易》 家书寄子


郑玄墓。

郑玄古稀之年由徐州返高密,至晚年无求田问舍,家中依然清贫。即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他仍手不释经卷,成一代宗师之名。郑玄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戒子益恩书》,总结其一生,告诫儿子,传留后人。这家书传达出他寄托在儿子身上的希冀,也体现了大学者的高风亮节和气度风范。

研究天文历法 揭示胡克定律

回到高密,郑玄已到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注经之余又学习了《乾象历》。学成之后,郑玄作《乾象历注》(惜已散佚)。30年后,三国吴国颁布使用了郑玄所注此历法,很多资料沿用至今。

郑玄在自然科学特别是算术、天文、历法方面,也堪称大家。他注释的《周礼·考工记》揭示了1500年后“胡克定律”的原理:“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驰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成为材料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叙述了胡克定律的完整雏形。“郑玄说”已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力学词典》,有关人士认为,可将此定律改为“郑玄—胡克定律。”

参照不同版本 晚年始注《易》

郑玄晚年偏好《易》,《易》虽然文字不多,却因意深义远、佶屈聱牙、隐晦不显著称。郑玄对三代《易》名作了解释,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由于所参照诸《易》本子较多,郑玄采用了互相交叉、比照、权衡研究的方法,哪种本子正确率高便用哪种。同时他充分利用了《三礼》的研究成果,所以《三礼》既成,其他各经,触类旁通。《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中说:“郑学最精者《三礼》,其注《易》亦据礼以证。《易》义广大,无所不包。据礼证《易》,以视阴阳术数,实远胜之。”

先圣大师孔子也是晚年好《易》。人到晚年,学问阅历积攒到可以把握《易》的时候,才好入手,这是研《五经》大师们的共同特点。郑玄的《易》学著作十分丰富,主要有《周易注》《易赞》《易论》《易纬注》等。

郑玄序《易》曰:“《易》之为名也,一言而函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系辞》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说到变易,又说:“其为道者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以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纬·乾凿度》又加了一义,论“《易》有四义,本日月相衔”。郑玄注:“日往月来,古日下有月为易。”这就是著名的“日月为易”说。郑玄之前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说:“日月为易,相阴阳也。”

许慎也是经学大师,郑玄在注经过程中也使用了许慎的研究成果,但是对许慎在《五经异义》中的某些问题,写了《驳五经异义》以匡正之。

家书戒子情深意切 阐述总结人生历程

郑玄壮岁得子,名益恩,其时尚年轻。年迈多疾的郑玄希望自己百年之后,郑益恩子承父业完成自己未竟之经学大业。一日,郑玄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戒子益恩书》。郑玄一生注经,《戒子益恩书》是仅见的出自郑公之手的文章,用意恳切,读来令人动情。

郑玄晚年唯有一子,家世单脉相继。凡先贤大儒,皆有戒子书、家训传世。郑玄70岁,慕先贤追圣者,通过对自己生命历程的阐述和人生经验的总结,从道德、学业、生活等方面对后代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堪称后人为人、为学、教子的典范。从《戒子益恩书》一部分可窥见一斑,大意如下:

精力至今衰减,而向来述先贤、整百家的经业,也还有失误之处。我之经籍,须传诸后世归你……先前只是遍注群经,没有很好的琢磨研究,到了晚年,我要统稿刊定,以传后世啊。

后面的岁月里,我仍不会赴朝廷为官,只宜关心一下亲友们的喜忧,祭祀敬拜先祖的墓地,拄着拐杖外出,四处观览一下野外的自然景物。家中大小事,都交托于你。你形单影只,鲜有兄弟,要自我勉励修行君子之道,畏天敬德,仪表恭慎。显赫的声誉是由同仁朋友促成的,立志立身方能有德行。如果声扬名显,亦会荣耀人生。你可要深思啊,你可要深思啊!

我虽没有高官显爵的业绩,却有屡次辞让名位的士节清高,以从事经学大业为乐,不会落得后人的讥笑。心存憾事是:至今去世亲人的坟墓没有按“礼”的规格修成;一生所治的群书经简,穿线腐断,页码残破,没有力量出资刊定于大堂之上,传诸后人。我已高龄残年,不知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完成此刊定大业。现在,我家境比以前稍好了一些,只要勤奋务家,不会饥寒的。粗茶淡饭,简衣素服就足以过日子。你若能有所节俭,我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郑益恩23岁被北海相孔融举孝廉。不幸的是,黄巾起义战乱中,他为救孔融赴难,时年27岁。郑玄习经识礼,以身许礼,能为礼献身,虽死无憾;郑玄虽遭晚年丧子之痛,却并没被击倒,在弟子的协助下,仍继续刊定他毕生所注之经。

《郑玄别传》说:“玄一子,名益,字益恩……妻有遗体,生男。玄以太岁在丁卯生,此男以丁卯日生,生又手理与玄相似,故名曰小同。”郑益恩赴难之前,其妻已怀孕,后生一子,郑玄为其取名郑小同。

梦孔追孔自知天命 注完《易》与世长辞

玄一生治经,追随孔子的足迹,努力接近孔子的高度。他曾不止一次梦见自己手执丹漆之礼器,像先人郑国一样,为孔子的弟子,跟在孔子的身后,学礼治经。

郑玄74岁这年春天,又梦见孔子。他意识到将与这个世界告别了。不久,便一病不起。按谶纬术推测,在十二属相中,龙蛇之年,对治儒学的大家不利。郑玄长年从事经学研究,身体日渐衰弱。

此时,袁绍与曹操对峙于黄河之畔的官渡,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这时,袁绍又想起他的老朋友郑玄,便让其子袁谭遣使者召郑玄随军。郑玄老病交加,无奈之下还是上了派来的公车,随军前行。此时,他的《易》尚未注完,一路颠簸一路注《易》,行至元城,病情加重,只好停下治病。次年六月,郑玄病卒。此时,《易》刚好注完。

郑玄生前留下薄葬遗嘱。参加葬礼的自郡守以下门生弟子过千人。郑玄始葬青州,后迁回高密潍水东岸砺埠之阳。先贤长眠,道德文章穿越1800年千古长存。

本期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