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展源流
    

发展源流

潍坊市志--核雕

发布日期:2018-02-28 浏览次数:14968

责任编辑:镡德山  王春明

版面设计:寇     

封面设计:李法明

 

潍坊市志

潍坊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1740信箱)

北京地质印刷厂排版  山东新华印刷厂潍坊厂印刷

787×1092㎜  1/16  122.75印张  3200千字

1995年1月潍坊第1版  1995年1月潍坊第1次印刷

印数 1—10000套(上、下)

ISBN  7—5073—0247—4/Z.2   定价:162.00元(套)

 

 

 

406       潍坊市志

 

第二节  核    雕

潍坊核雕,源于诸城。清末,诸城有艺人“张大眼”在北京学习核雕,艺成回乡,以此养家糊口,并收潍县艺人都渭南为徒,都渭南传其子都兰桂,后都兰桂又收考功卿为弟子。1962年考功卿又收王绪德为艺徒。潍坊核雕流传至今。已是第五代,有100余年的历史。多雕刻山水、花鸟、人物及车船、首饰等。艺人们根据果核的自然形状和麻纹,雕刻成各种生动的景物,精致典雅,玲珑剔透。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销会,受到好评。

1949年,潍坊市妇联将装有核雕的嵌银印章盒献给毛泽东主席。1955年,都兰桂与考功卿创作《八马图》等7件雕刻艺术珍品,作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赠送外国人的礼品。1956年,曾给前来访问潍坊的罗马尼亚文化代表团客人两件核雕艺品。1957年,苏联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76岁高龄的都兰桂与考功卿赶雕5件艺术品赠给苏联贵宾。为此,中央有关单位曾来信祝贺并指示:“此种特艺,在我国很有保留价值。”《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七十艺人都兰桂”的专题报道。同年,都兰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老艺人”的光荣称号,并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考功卿的代表作为反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借助高倍放大镜,可以看到:一艘风帆高扬的船只正破浪前进;虎目圆睁的老艄公奋力划桨;飘扬的红旗下有18名解放军指战员,构成了一幅情态各异而浑然一体的英雄群象。在长不到3.0厘米、高不到2.5厘米的桃核上,塑造如此众多的生动形象,显示了他的高超的微雕技艺。

1962年,考功卿调到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核雕技艺研究。他与徒弟王绪德刻苦切磋技艺,吸收其他艺术之长,创作了一些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如《西厢记》、《十八罗汉斗悟空》、《十二生肖图》、《洪湖赤卫队》、《嘉兴南湖纪念船》、《赤壁夜游》等,其中《赤壁夜游》刻着:黄鲁直在船头展卷吟诵,苏东坡和佛印和尚谈笑风生,艄公把檐抽烟,书童执扇烧炉,守着煮水的茶炉倦倦欲睡,船舷左右有窗四扇,开合灵巧,窗上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6字,门上刻着“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4字,船蓬下有一横匾,上刻“赤壁夜游”4字,船底刻有作者姓名及刻制年月等60余字。笔划刚劲,字迹清晰。较明代王叔远的《核舟》又有发展。80年代后期,潍坊核雕艺人又创作出核雕镶嵌鼻烟壶、核雕鼻烟壶、核桃戒指、核雕镶嵌小屏风等产品,核雕成为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特种工艺品

第三节       金银首饰


潍坊首饰生产起于清代,传自开封。20世纪初为鼎盛时期。多以白银加工,大的经营商号(又称银楼)有吉祥楼、成宝楼、云宝楼等10座;铜匠(铜首饰艺人)800人,分布于潍县城三关及附近农村,多为家庭小作坊;金银首饰为银楼所制,铜首饰为家庭小作坊作成半成品,由银楼收购,再经加工、镀色而为成品。除销本地外,远销开封、西安、沈阳或少数民族地区。年营业额30万元左右。解放初,首饰为个体生产。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由个体生产变为集体生产,并成立首钢生产合作社。生产开始稳定发展,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产品逐渐由低档转为中高档。之后,因金银属国家统管物资,原料难以解决,生产中断。1976年,潍坊色纸厂曾为北京首饰公司加工花丝首饰,后因任务不足,经济效益低而中止。1979年,高密县无线电元件厂与北京首饰公司达成加工协议,设立车间以生产镀金、镀银首饰为主,年产值10万元左右。1984年,首饰车间分出,成立高密首饰晶体材料厂。1988年有职工60人,首饰产值完成167万元,花色达4000多个。1985年国家拿出部分黄金加工首饰供应……

微信图片_20180228093126.jpg  微信图片_2018022809313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