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

这里是潍坊 |乾隆帝的重臣嘉庆帝的老师窦光鼐

发布日期:2018-05-03 浏览次数:11667

 来源:潍坊传媒网  编辑:林峰 2018-05-01 16:11

明清时期是中国世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世家文化的载体是接代传承的世家大族。在我们潍坊的诸城有一个世家大族窦氏家族,他以科举入仕成为世家大族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窦氏族人成为最为重要的节点,他就是窦光鼐。他立朝50余年以其卓然不群的个性和为人称道的事迹,成为一代朝臣的典范。

走进诸城市四达公司的办公楼,一座私人博物馆首先迎接着四方的来客。馆内藏品种类繁多,从佛像、古籍、字画、陶瓷到铜石印章等应有尽有,藏品总量达到100余万件。穿行在各色藏品中,一件件不曾见过的古代物件,叫人应接不暇。

0c6b98d883f534180d66bbb5fd07c8d4_看图王.jpg

窦宝荣出生于诸城市石桥子镇,为窦光鼐第六代子孙。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窦宝荣自幼对收藏着迷,对古人留下来的东西格外珍惜,特别是遇到窦光鼐的真品,他更会想方设法将其收藏。凭借着一点点的积累和收藏,才使得很多古物流传至今。

“两浙山川常毓秀,诸生越旦汝司文。从来士习民成俗,勖彼行知尊所闻。见外发中务清正,涵今茹古去织棼。曰公似矣曰明要,签后纾予一念殷。”这首诗词为清乾隆帝所写,赐给廉臣窦光鼐的一首诗,用以表彰其清正廉洁及不畏权臣的风范。 窦光鼐字元调,号东皋,清康熙五十九年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祖籍诸城,后迁居今安丘市景芝镇高家庄村。

effa8cb9481322c4dd7957d4e0b45e76_看图王.jpg

窦诚于明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贡生,是窦氏家族第一个考取功名的人,任开平卫 教授后就在读书仕进方面积极进取,并以此为指导在科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后明清更迭由于长期战乱,窦氏家业逐渐败落。至第十二世窦光鼐的父亲窦诜时家境仍旧没有脱贫,以致窦诜“家贫无书,借书读,手录至数百卷”。

传承家族文化是维系一个家族兴旺的重要举措,世家大族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文化教育,窦氏家族尽管家境拮据,但也从没有放松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与周围的其他家族相比,窦氏的家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幼小启蒙,家校结合,要求严格和父母关心。

877208de248a26c29bd718f811b63ff5_看图王.jpg

乾隆七年即1742年窦光鼐参加会试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年仅二十二岁的窦光鼐从此步入官场,开始了他50余年的仕途之路。

窦光鼐任顺天府尹时遇城郊蝗灾严重,他亲自督捕,旗庄满贵族村抗令不遵,他愤然斥之,从而获罪降职。他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修改不当律例100多条,常常废寝忘食。乾隆二十一年,窦光鼐调任浙江学政。

e8649df21c1b14bd2b71fdba2ae141ca_看图王.jpg

窦光鼐曾三次任职浙江学政,第一次历时三年零四个月任满后回京。乾隆四十七年五月以宗人府府丞再次任浙江学政,时年63岁。乾隆五十一年,窦光鼐被擢升为吏部右侍郎,因对浙江熟悉令其督查浙江州县仓库亏空一事 。

窦光鼐为了查明真相亲自到平阳查访,当地百姓钱财被平阳知县黄梅搜刮殆尽,本已苦不堪言,今见吏部侍郎亲自查访,纷纷前去申诉冤苦,揭发黄梅贪赃枉法的事实,没多久窦光鼐就查出黄梅贪污款二十余万两。他将人们交来的勒索票据、摊派税票以及奏疏罪状等一并交递朝廷,乾隆皇帝面对累累罪状和确凿证据,才认识到平阳知县黄梅确实罪恶深重,而自己错怪了窦光鼐。最终窦光鼐终于幸免于祸,黄梅也得到应有的惩处。

2d7cc595057a5d9d02bea76179f96ba8_看图王.jpg

窦光鼐在京为官时与同为诸城籍的刘统勋刘墉父子关系密切,《四库全书》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大型丛书,任事大臣共有三百六十二人,其中诸城人氏四人,即刘统勋、刘墉父子和窦光鼐、窦汝翼父子,其中刘统勋为正总裁,刘墉为副总裁,窦光鼐为总阅官,窦汝翼为缮书处总校官。

46e35c04ba2bb2b186cd6eae8af7d50c_看图王.jpg

窦光鼐和刘墉既是同乡,又是同朝重臣,而且又有联姻亲戚关系。窦光鼐虽然小刘墉一岁,但是他中进士要比刘墉早九年。二人都以清正廉洁,秉公执法而闻名。但是在处事方式上窦光鼐刚正而外露,敢于坚持己见,不顾及是否会得罪别人甚至皇上;而刘墉则是外柔内刚,处事避其锋芒,以智取胜。两人之间的差异与他们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窦光鼐中进士的时候,父亲为一介布衣。刘墉中进士的时候,父亲刘统勋已经是朝廷大员。也正是窦光鼐的这个特点,他的仕途坎坷,屡遭凶险。

窦光鼐知识渊博,史书上称他“学行深纯,尤长于制艺,屡掌文衡”。他治学的特点是“于书无不窥,而不肯沾沾于章句训诂”。他的教育宗旨是“学贵有用”,常教育门人读书不要局限于“四书”“五经”,提倡“书无不窥”。

b86259e4450529e8f5a56be712b6fb16_看图王.jpg

乾隆朝后期窦光鼐与纪晓岚、朱圭、翁方纲主持文坛三十年,为清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充任上书房总师傅期间,主持编修了皇帝六十年大典,受到皇帝褒奖。

6632813d2430eb5df163208d2e8968d6_看图王.jpg

窦光鼐的书法宗元代赵孟頫,然而又不主一家,晋代的风韵、唐代的法度、宋代的意态,都能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得到反映。窦光鼐的金字写得很漂亮。据《小砚山人文集》记载,窦光鼐从浙江学政召还北京授左都御史。一天富阳董公手持窦光鼐所书金字扇在和珅面前炫耀,和珅非常羡慕便从案上取下一把扇子,央求董公代乞窦公书。董公无十分把握,又不好抹和珅的面子,便找到窦光鼐的门人礼部侍郎秦瀛持扇拜访窦光鼐,窦光鼐书完之后又将扇子交还了和珅。和珅是窦光鼐的政敌,而几经周折求他写扇子,可见窦光鼐的金字是非常出名的。

窦光鼐还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三次任乡试主考官,一次任会试总裁,多次任殿试读卷官。他取士不看门第,不避嫌疑,只要是真才实学的人就大胆录用。他一生 “门生遍天下”,“朝中位至公卿者甚众”,而门无私人。

bbc950c18e6bf2f4f7b38184d4171e42_看图王.jpg

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窦光鼐以左都御史充任会试正总裁。会试完毕,第一名王以铻和第二名王以衔都是浙江人,且是同胞兄弟。结果宣布以后各省的举子群议蜂起,纷纷不平。

在经历了会试风波后,窦光鼐被蒙冤革职,最终以四品衔致休。此时的窦光鼐已是年老多病,根本经不起这严重的打击,最终在寓所贫病交加,一病不起。当年九月二十二日病逝,葬于家乡高家庄,终年75岁。窦光鼐一生为官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大公无私,乾隆对此是非常欣赏的;但同时认为他不识大体,坚持己见,与其他大臣不和导致门户之争。也正是窦光鼐这样的特点,他的仕途生涯跌宕起伏,但最终留清名于后世,成为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