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潘鲁生,男,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系中国文化名家、中央联系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艺术学、设计学理论
保护·传承·创新·衍生
——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路径
摘 要: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包含传统的文化内容、关联当代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文化自信。蕴含的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及历史积淀传承的工匠精神,与民生、民俗具有紧密联系和广阔的应用实践空间,不仅是重要的民族文化意象、语言和文化认同基础,也是当代创意设计与衍生发展的文脉来源。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要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创新、衍生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创新;衍生
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涵盖面广,涉及衣食住行,遍及各族各地,是中国传统造物体系、造型体系、观念体系的集成。传统工艺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所关联的当代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文化自信,所蕴含的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及历史积淀传承的工匠精神,以及与民生、民俗具有紧密联系和广阔的应用实践空间,不仅是重要的民族文化意象、语言和文化认同基础,也是当代创意设计与衍生发展的文脉来源。当前,传统工艺振兴进一步提上国家政策议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在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上受到重视和推进。
应该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切实加强濒危传统工艺的抢救与保护,续存母本,丰富存量,做好文化生态基础研究,制定保护与传承措施,保持传统工艺的多样性 ;也要做好传统工艺的活化与发展,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好的传承与生产基础,并有望拓宽发展空间的传统工艺,要进一步丰富题材和品种,提升设计与转化水平,发挥对城乡创业就业的促进作用,促进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因此,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要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创新、衍生的内在关系,在保护上,突出原汁原味,续存文化根脉 ;在传承上,兼顾个体与集体,全面构建传承体系 ;在创新上,扎根当代生活,重塑传统工艺活力 ;在衍生上,积极探索跨界融合的多元发展路径。
1
保护是基础,突出原汁原味,续存基因母本
一段时期以来,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工艺遭受冲击,面临 “边缘化”困境。包括传统村落减少,地域文化个性受到同质化消磨,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存土壤发生改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空心村”不同程度存在,作为传统文化母体的村落由于缺少原住民和生活流,传统工艺等生活的文化难以发展壮大,民居营造、生产工具制作、生活用品加工等手艺人渐次老逝,内生动力不足,相关手艺仍然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加之大工业发展,不少体现精湛手工制作技艺的传统生产工艺被机器大生产所替代,不少民间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器物被新材质、新形态的工业产品取代,传统工艺和形式语言等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物质载体。还有民间传统信仰、礼仪、习俗等不同程度上弱化,传统工艺以及民间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意义传播受到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近二十年来,抢救和保护具有鲜明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成为国家文化政策的组成部分。国务院于1997年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原则、认证制度、保护措施、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从国家层面对传统工艺进行立法保护。2006年、2011年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传承与传播等做出规定。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全社会广泛参与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包括工匠艺人在内的广大民众逐步树立起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自觉和自信。应该看到,传统工艺的保护形势仍然严峻,不仅涉及传统工艺存量,还关系到传统工艺的应用空间与文化内涵,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比如我们在陕西某村的调研中看到,传统民居被整齐划一的新村建筑取代,且新村“空心化”严重,年轻人因务工、陪读、购房等原因逐渐迁离传统村落,多年来村中无新建传统民居,部分远离新村聚居地的老民居荒废有时。村里营造匠人已 60 岁以上,虽一人多能,既是木匠,又是铁匠、篾匠、石匠,且工具专业齐全,手艺精良,但技艺施展的舞台不再,营造等传统工艺的传承荡然无存,面临窘迫现实。此外,由于生活方式改变,价值观多元,传统工艺中原有的价值取向、情感寄托甚至精神信仰受到冲击和肢解,传统工艺原有的丰富涵义不同程度消解,甚至走向商业的符号化。
比如在不少地区的民间剪纸调研中存在相似的现象,就是传统剪纸的民俗功能、民俗内涵趋于弱化,与传统民俗相关的母题内容、图式减少,与传统的民间传说故事、信仰寄托、民俗应用相关的创意发展逐渐减弱,甚至当老一辈艺人故去,年轻人对其中的内涵了解的越来越少,剪纸程式的商业化、市场化决定性更强,原有的精神和情感内涵被稀释甚至消解。相似的情况在民间刺绣中也存在,以苗绣为例,原来传统的女红已不再是日常生活之必须,进城务工、现代通讯、当代家庭生活改变了苗绣原有的生活地位和角色,年轻一代女性甚至不再深刻理解传统的纹样图式内涵,传统工艺的内涵在日常生活的选择中被弱化和淡忘。
因此,传统工艺保护势在必行,传统工艺保护是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必要基础,保护必须突出两大重点 :其一是原汁原味做好工艺基因的保护,保护传统工艺中技艺、材料、工具、样式等“本真性”和“经典性”,具体包括记录整理、建档存录,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信息处理、数据建模等,尽可能留下发掘、整理、修复和发展的线索和资料。既要尊重传统工艺的经验实质,也要充分考虑到经验流失的可能,几千年来,中国工艺的文脉不断线得益于经验传承,但“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困境也和单纯的、甚至相对封闭的经验传承相关。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因此要全面整理历史及当下的传统工艺要诀,梳理技法和经验,采集图示图谱,注意甄别,系统梳理,立档存录,做好工艺规范、技法构成、技艺步骤等经验的整理,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品类、不同地域民间工艺的技艺原理和经验形态。要以相关学术研究作为保护实践的支撑,对有关工艺技法和经验构成进行知识谱系的梳理和研究,上升到原理层面加以把握。要在尊重经验、重视传承的同时,引入科学的视野和方法,在辑录原貌、存录口诀技法图谱的同时,加强理学、工学的跨学科研究,引入原理的、元素构成的、流程标准的内容和技术解析,丰富我们的工艺阐释,也尽可能运用新的科技手段留住我们传统工艺的基因片段。
其二,要拓展保护的范畴和深度,把保护传统工艺与修复工艺文化生态结合起来。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工程,一旦丧失生活载体,将流为形式的遗存。因此不仅要保护濒临失传的技艺,还要政府、专家、工匠艺人及广大民众共同参与,让传统工艺回归民间生活,这是保护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关注传统工艺的生活基础和价值,结合历史、人文、社会和生活背景,分析具体民间工艺相关的生活方式、价值导向、审美趣味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深入把握其生成的文化原因和社会机制。在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中,进一步修复传统工艺的自然节律载体,充分认识传统生活中集会、节气以及与岁律相合的传统节日作为民间文化等生成土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还原和培育传统节日里丰富的民俗、民艺内容,在都市生活的假期空间里充实传统工艺等活动内容。要修复传统工艺相关的人生礼仪载体,深入把握传统民间艺术的色彩、符号、形制等与生活相依存关系,有计划地恢复和培育优秀民间礼仪,增强文化认同与情感维系,培育工艺文化发生与应用的文化空间。要修复传统工艺的社会聚落载体,深刻认识传统工艺与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的依存关系,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促进恢复传统民居营建、民俗活动等,保护民间文艺的丰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在自觉、自信的基础上,修复工艺生态,留存工艺匠心,守望文化乡愁。
2
传承是关键,兼顾个体与集体,构建传承体系
传统工艺作为习得性知识,重实践、重经验,传承是保护与发展的关键。从传承机制上看,历史上,我国传统工艺形成了包括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心领神会的体验传承、经验总结的艺诀传承等传承形态,形成了师徒传承、家庭传承、行业传承等传承体系。近现代以来,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也作为工艺教育、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机制,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工艺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一段时期以来,社区里开展的工艺文化传习也成为一种社会传承形态和机制。从传承主体上看,张道一先生曾将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实践主体划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广大的农民和牧民,他们的艺术活动带有业余的性质 ;二是农民的副业,只是在农闲时或节日、集市上从事艺术品的制作和销售 ;三是半职业性的游方艺人,常年走街串巷 ;四是在城市中挂牌营业的专业艺人,设立作坊或参加专门的工厂等。”[1]
从现阶段的工艺文化传承来看,一方面要有重点,把工匠、艺人等传承人(群)作为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力量 ;另一方面要有广度,既要保护和扶持相对少数的创作主体和传承人,还要关注传承人群和传承集体;在做好重点保护和示范传习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关注广大的接受群体和文艺受众,做好普及宣传和推广,扩大队伍,增进认同。就前者而言,我国已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 :2006 年,文化部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及管理做出具体规定 ;2008 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定并细化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管理;2011 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传承人从评选、认定、技艺传播、传承、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法律界定。全国各地也相应出台政策法规对传承人做出具体的扶持办法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及国内外组织、行业协会颁发了系列荣誉称号并组织各类奖项评选,挖掘优秀作品,表彰与鼓励优秀的手艺传承人 ;2015 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就更广泛的工艺文化传承而言,还要全面构建包括传统师徒制、学校教育传承、社会公共文化传习等传统工艺传承体系。《伊斯坦布尔宣言》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出 :“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体,即本民族群众的实际参与,体现为特定时空下的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 ;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便无法实现”。从根本上说,传统工艺由民众集体创造、集体使用、集体传承,要进一步激发民众的主体参与感和集体存在感,使广大民众成为传统工艺的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发展者,进而全面激发传统工艺的创造活力。从工艺传承的调研情况看,以东阳木雕为例,东阳木雕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从业者多,其传承方式多元,有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家族传承,有以企业为主的行业传承,有以大师工作室为主的师徒传承,有以院校木雕专业为主的教育传承,各种传承形式相互融通、交流密切,使东阳木雕在全国同行中形成了鲜明的优势。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应当在工艺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专业艺术院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可进一步构建高等艺术院校关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传承与发展”教学体系。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我们计划实施“振兴中华造物传承体系建设工程”,包括规划建设“中华传统造物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造型艺术传承与发展”课程体系,建立传统工艺“专业必修”和“通识基础”课程群 ;并进一步完善传统工艺传承教学内容,深入落实“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计划”,聘任工艺美术行业高级人才为课程教授,开展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并以多种形式举办传统手工艺实践方法与经验分享会,开展主题讲座和与展览 ;同时,夯实传统工艺文献信息基础,发动师生专业力量,运用众创、众享等技术和内容增长机制,建设“中华造物传承体系”数据库,为传统工艺教学、研究、设计实践提供素材和信息资源。其中,传统工艺知识体系建构须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在构建中国传统工艺基础课程体系,在梳理历史、细分知识、评论内涵、剖析缘由、明确精髓的同时,要重视工匠精神、素养、境界的培育,打牢传统工艺振兴的知识基础并提升人文精神境界和内涵。
总之,传统工艺的传承,是技艺的传承,也是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考工记》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2] 的工艺价值观,以及从《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 到今天拓展到工业制造和各行业领域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是工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工艺传承要兼顾个体与集体,构建传承体系,并在更深层面上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突出我国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深化发展潜力。
3
创新是必然,扎根当代生活,重塑工艺文脉
早在 1996 年,在山东烟台召开的“当代社会变革中的传统工艺之路”的研讨会上,发布了《保护传统工艺 发展传统文化》的倡议书,提出“中国手工文化及产业的理想状态应是 :一部分继续以传统方式为人民提供生活用品,是大工业的补充和补偿 ;一部分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成为认识历史的凭借 ;一部分蜕变为审美对象,成为精神产品 ;一部分则接受了现代生产工艺的改造成为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温馨的产品。当前,我们仍然要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把握相关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简而言之,不仅做源头保护,也要做终端开发,扎根当代生活,建立新的工艺文化,重塑工艺文脉。
2008 年,我们承担了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调查与研究”课题,从调研情况来看,临沂莒南石雕工艺已由传统生活实用石器(石磨、石碾)转向现代园林石雕艺术品,菏泽鄄城织花布由床单、被面制品转向现代家纺、服装、工艺壁挂,临沂红花乡中国结由传统的盘扣、服饰绦子转向现代家居挂件、立体摆件等装饰品,潍坊杨家埠年画、风筝转型为礼品、旅游纪念品。总体看来,我国农村手工文化产品创新取得了突出成果,但由于设计缺位,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创意性不足,中低档产品仍然较多,面临发展瓶颈。如临沂红花乡中国结,其产品以室内装饰、节庆点缀等装饰性挂件为主,基本完成产品的现代转型,在销售市场也取得一定成功,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尚缺乏对不同层级及种类产品的纵深开发。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工艺美术要素重返农村,直至今天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因此,农村工艺美术发展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面对传统工艺设计缺位的问题,工艺美术行业还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繁荣工艺美术发展为主要任务,建立与专业设计师、院校等联合开发现代工艺产品的创新研发机制,活跃工艺美术市场,推进工艺美术产业升级,大力扩展传统工艺及其文化的影响力。
具体来说,传统工艺要创新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以山东临沂柳编为例,传统民间柳编主要是农用、日用筐篮,如菜篓、粪筐,农户一般自编自用,功能、样式相对简单。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通过国内外艺术设计人员及编织农户的共同开发,目前已形成筐、篓、篮、餐具、家具、家居装饰、旅游休闲用品、城市绿化用品等 8 个品类、51 个品种、10000 多个花色。据当地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10 万农民从事柳编工艺,创造了价值 17.99 亿元的“临沭柳编”品牌。临沂柳编工艺由传统农用筐篓转化为现代家居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品,实现了产品的现代转型,融入当代生活,体现了传统工艺创新、实现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传统工艺要创新以复兴传统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丰富而多元,在尊礼、重礼、守礼的文化风气影响下,人们将传统美学观念贯注于衣食住行用日常起居及生活器用的各个层面,通过量材为用、巧法造化、各随其宜,形成了独到的工艺造物文化,培育了讲究而适宜的生活美学。由于工业化冲击加之自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觉度不够,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生活记忆不同程度消解,传统工艺的从业人员、消费群体等在传统美学熏陶上相对不足,加之盲目地商业开发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肢解和破坏,致使不少工艺品缺乏中国美学格调。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工艺创新需植根传统,融会时代发展的新的价值导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新的消费观念,创造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及美学意义的工艺品,唤醒传统生活美学精神和态度。
总之,创新是联结传统工艺文化、工艺生活、工艺业态的桥梁。从国际经验看,日本保护发扬传统工艺,将简洁实用的美的标准融入现代制造业,形成日本制造的美学风格;德国传承手工艺传统,形成专注、精准、务实的现代制造品质 ;北欧国家从民族工艺传统中提炼衍生出鲜明的现代制造风格。以传统工艺资源为重点,根植现代生活,开展战略性、生态性、生产性创意设计研发,是实现传统工艺生活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根本。其创造性转化路径主要包括 :其一,以当代设计观念创新转化传统工艺样式。由于新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变化,生产、文化等价值坐标发生改变,创新的关注点要从物质生产向文化建构深化,从产品功能向人文情感拓展。其二,以当代设计语言创新转化传统工艺文化内容。我国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中蕴含丰富的传统知识、符号语言、艺术形态、工艺技法、生态材料和文化思想,加强设计转换,丰富集人文、精工和生态特性为一体的“中国设计”内涵,厚植“中国设计”的文化基础。其三,以当代设计创意产业创新转化传统工艺产业。通过设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将工艺资源优势转化为设计发展强势。其四,以品牌设计创新转化传统工艺代工。从产业链布局看,我国劳动密集型贴牌代工生产仍然较多,说加强设计创新与品牌构建是夯实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利器,势在必行。
4
衍生是趋势,跨界融合,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是未来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当前,我国作为全球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工艺美术占主体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 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达 601 亿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 279 亿美元一倍多,成为全球文化产品最大出口国。根据报告,艺术品和手工制品在全球贸易额最大的 10 类文化产品中的排名有所上升,中国是工艺美术品类最大的出口国。在信息、消费等新的发展机遇下,工艺美术的经济叠加价值还将更加显著。因此,要把握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对大规模定制的需求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结构性嵌入,以及“互联网 +”电商消费对文化商品个性化、生态化、层级化、产业化格局的重新分配为传统工艺美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的巨大商机,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推动工艺美术产业振兴,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综合效益和价值。在这一背景下,衍生将成为传统工艺发展的重要趋势。
具体要加强传统工艺的原生态、衍生态认定和保护。首先是针对手工、原创与机械化、规模化复制仿制等进行分级认证和管理,建立分类认证制度,划分原作、限量版、精品、普通品等类别,明确不同类别的数量、原创性及工艺流程,以有效的标识、印章、证书以及作者签名等标明,保护手工原创,并使批量化生产适得其所,防止市场受伪劣仿冒冲击和破坏,引导市场经营向原创原真即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以良性竞争带动传承和行业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条件下的多元发展路径,使衍生态成为原生态的拓展与升华,激发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效能,为传统工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十三五”期间,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核心的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 + 社交 + 大数据”以全新的支撑平台和传播渠道,正在重建大众日常生活方式,重构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互联网 +”打通了生产价值链和消费价值链,传统工艺需要改变行业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适应和寻求新的发展生机。如山东滨州博兴县湾头村在 2006年诞生了第一批网店,村民们开始在淘宝网上销售传统草编产品。2016 年湾头村草编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 2000 多人,建立草编工艺品网店 500 多家,年销售额过百万元的网店有 30 余家,成为闻名全国的“淘宝村”。而且在“体验经济”、“众创”环境下,传统手工艺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是重要的、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其特点在于,符合生态环保需求,依托地方物产和自然资源,进行手工艺制作,无污染,是绿色产业 ;具有循环经济价值,手工艺原材料及产品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生态高效 ;具有劳动力密集特点,有益于发展生产,促进就业 ;具有文化创意空间,特色手工艺反应地方文化传统,体现人文风土特色,融会当下创意创新,是特色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具有产业辐射效能,特色手工艺发展有助于带动当地民俗旅游、土特产加工、智慧农业发展,具有产业延伸和拉动效应。
应该说,衍生即演变而产生,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就传统工艺而言,衍生意味着传统工艺自身及其多重价值属性将成为创意的资源或手段,包括解构与重构、拓展与升华、颠覆与再造,意味着跨界融合、多元发展。例如,台湾地区施行“YII 计划”,促进工艺匠师与国家知名设计师合作,将传统工艺资源转化为当代创意产品,复兴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认可。衍生成为工匠、艺人与专业设计师、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的“联姻”,成功的衍生将铸就新的工艺“典范”,引领新的工艺风尚,重塑属于我们民族的工艺意象。
当前,传统工艺融入创意时尚、旅游服务、艺术品收藏等各领域,手艺定制、手艺体验、手艺收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与消费趋势,拓展传统工艺的创意发展思路,不断融入新材料、新工艺、新需求来创意生活,并使越来越多的手工艺元素应用到家居生活、公共艺术以及形形色色的日用产品中,是发展需要。工艺设计是其灵魂和根基,更多的人也将从中找到文化的共鸣并参与迈入工艺的复兴之路。
5
实施传统工艺振兴的几点建议
2016 年 10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阐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用积极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导向,指出 :“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强调既要“读懂社会、读透社会”,更要“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这是对文艺的生活基础和人民的文艺需求做出的进一步分析,为文艺创作实践明确了目标、做出了指导。就振兴传统工艺而言,既要定位精准,切实可行,也要关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长远走向 ;既要有明确的抓手和措施,形成相应的配套评估体系,也要关注传统工艺在文化认同、文化凝聚、文化创造与交流方面的无形作用 ;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也要重视包括民风民俗、民间信仰、核心价值观等交织生成的文化生态,保护和培育传统工艺的生活土壤,深化内涵,丰富载体 ;实现传统工艺保护的时代使命、创新发展的文化意义以及衍生推广的产业价值。
一是突破瓶颈制约,构建传统工艺振兴长远规划。具体而言,建议国家制定《促进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规划》,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在强化传统文化特色、创新产业体系、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予以引导、扶持和推动,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议重新修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于 1997 年颁布,19 年来,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尤其要从“原真性”“系统性”“共生性”“持续性”等工艺内涵上,进一步明确传统工艺及其发生土壤的保护与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传承方式和社会意义,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措施,在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拯救濒危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振兴已经迫在眉睫。
二是扎根民间生活,实施“传统工艺乡土回归计划”。深刻把握传统工艺的民间属性,梳理和保护好地方特色民间文艺的群众基础,做细做精基层文化活动,使基层群众有舞台、有热情、有传承、有创造,创作民艺,把边缘化的民艺拉回民间舞台的中央,不断丰富城镇社区和广大乡村的民间文化生活,使工作和活动开展起来更接地气、聚人气,主心骨更突出,使人民成为民间工艺的主角。真正把工作重心放在社区、乡村,亲民近民,服务推动地方特色工艺在农村和城乡社区扎根,开展传习、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并针对不同群体和地方手工艺样式因地制宜实施传承计划,使普通民众成为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要基础,使传统工艺成为社会、社区和民众自然、和谐、稳定、有序、良好互动的重要纽带,增强文化认同与凝聚。
三是开展文化扶贫,实施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扶贫计划”。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未能发挥应有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是国家最应该关注扶持的对象。建议成立“国家扶贫公平贸易机构”,提供公平贸易信息,建立公平贸易渠道,引导公平贸易发展,为相对闭塞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生产者直接寻找市场和消费者,减少贸易中间环节,提高手艺收入,改善民族边远地区手艺人处于产业链末端、获益微薄、权益缺乏保障状况。鼓励当地民众从事传统工艺劳作,发展工艺生产经营 ;加强基层协作组织建设,成立民间工艺合作社 ;创新传统工艺金融服务体系,实行缓、减、免等财税优惠政策 ;鼓励注册传统工艺商标,开展“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申报工作,发展特色工艺品牌 ;在条件成熟地区探索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扶贫示范基地”示范基地 ;实施民族及边远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复兴计划”,开展创意研发、交流培训等文化帮扶,全面动员吸收社会力量来发展民族地区及贫困地区特色传统工艺。
四是留住民间乡愁,将传统工艺发展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留住乡愁寄托,守护我们共有的历史记忆、心灵空间、工艺境界和生活气息。在调研中我们看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海家崖头村,沿袭几百年来祖辈“白塔寺川”木作、木雕工艺的精髓,创造了新的村居风尚。该村也经历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的建设过程,但村民对传统乡土建筑深厚的情感记忆、明确的价值选择和当地运用永靖县“白塔寺川”木作、木雕创作施工群体的雄厚力量,最终在乡建村居中使文化与价值的传统底色得以保留,在与时代生活的交互中,创造了有历史人文底蕴的生活环境与空间。要把握民间文化生活需求,以源远流长的民艺和民俗活动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陶冶作用,表达生活理想,诠释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积极价值观导向和深刻自觉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当代主流价值的认同。同时,在公共文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层面,不仅要建“农家书屋”,还要积极修缮和保护传统工艺相关的公共文化空间,发挥基础载体作用。
五是增强文化自觉,将传统工艺纳入囯民教育体系。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国学代表经典文化,手工艺则代表民间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体系,是“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涵盖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社会传习的传统工艺美术国民教育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恢复民间优秀的手工艺行会制度,由行会(行帮)自行设定严格的师徒传承制度及从业制度,加强工匠艺人的道德规约及行为规范,解决目前存在的传承混乱、传承人评选制度混乱等诸多问题。在学校倡导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编制手工艺乡土教材,推进手工艺进教材、进课堂 ;在社区倡导重塑传统工艺文化氛围,实施手工艺传习计划,丰富社区文化,深化公众认知与传播 ;在农村倡导“一村一品”,树立文化自信,传承造物文脉 ;同时,加强中国手艺学研究,为传统手工艺繁荣发展提供人才和学术支持。
六是尊重民间文化,完善民间工艺主体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议实施“民间国宝”文化推广工程,认定个体的民间工艺家和集体的传统工艺传承团体,尊重和推广杰出民间手艺人代表。“民间国宝”应是相关传统工艺领域最佳水平和传承贡献的代表,以及严重濒危、能使其保护传承的民间手工艺人代表,应以弘扬传统工艺的创造精神、传承精神、工匠精神为己任,为传统工艺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传统工艺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分层分类制订保护制度,将认定标准架构到民间文艺家从“年龄 -从业年限 - 资助激励”的模型中,分类认定、分类保护、分类奖励,从而形成自上而下不同民间工艺家构成的“保护链”,释放传承活力和实现可持续传承。充分考虑构建“工艺传人 - 工艺大师 - 民间国宝”的“传承链”,强化分类认定、激励机制,颁发能代表不同层级传承人身份的认证书,既起到保护立档的作用,又起到挖掘发现、鼓励发展的作用,使“民间国宝”制度设计成为崇尚民间工艺传承人、传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七是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传统工艺设计转化战略”。依据国家“十三五”有关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植根传统工艺发展规律,结合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立法、教育、“三农”等现实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传统工艺保护与创新发展规划”,加强传统工艺“创新链”建设,加快传统工艺的定制化、品质化的创新传承进程。积极推动传统工艺供给侧提质增量,在优化相关要素配置的同时,出台政策、采取举措,就传统工艺投资、消费、出口全面、深度挖潜,培育需求市场,并找准传统工艺产品及服务的消费痛点,提高产品及服务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成为生产力。关注工艺美术产品及服务,引导工艺美术产品在研创、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系统化发展,增强传统工艺相关产业延展性,增大收益空间,推动民间文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的产业融入与提升,发扬工艺传统,将中华审美传统融入现代制造业,形成中国制造的美学风格。激发文化资源价值和效能,赋予文化产业更高的情感附加值,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民间文艺的支撑力和持续动力。
八是复兴工艺文脉,重建民族传统工艺造型体系。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自 20 世纪初广泛引入油画等西方造型艺术以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主要依托西方美术体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造型规律被不同程度边缘化,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创造力的传统造型艺术遭遇传承断裂的困境。加强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造型体系的梳理研究、教育传承、文化认同以及创作发展,有助于深化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文化凝聚力,续写文化创造力,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涵养与支持。“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传统工艺是典籍之外的一支活态文化,承载了民族的造物智慧文脉,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征,是民族乡愁的载体。在文化转型和城镇化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更关系到如何用文化和艺术来涵养我们的经济和文化产业,使传统文化中精神的、心性的、情感的以及道德的种种软性的构成,成为我们民族发展的动力,具有工艺匠心传承的现实意义。振兴传统工艺,首先应守护好民族造物文脉根基,保护好民族工艺基因库,进而激发传统工艺生命力 ;通过保护唤起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与认同,全面构建传承体系 ;寻求建立传统与当代的连接,从材质、工艺、艺术语言、文化思想内容等各方面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血脉联系,研究工艺基因谱,推广工艺产业品牌 ;根植当代生活,在创新中复兴传统生活美学,在衍生中实现跨界发展 ;制订工艺文化策略,在国际上建立工艺美术的民族文化形象,在国内市场和城市社区、农村生活中营造工艺匠心的文化认同,使传统工艺美术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千百年来积淀发展的造物文脉有新的传承,使传统工艺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看得见、摸得着具体而切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艺术原理述要(乙编)[J].艺术百家,2016,(2):114.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赵伯雄整理,王文锦审定.周礼注疏(卷 39 〈冬官考工记第六〉 )[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60.
[3](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