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家交流
    

大家交流

长北:论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日期:2019-07-25 浏览次数:14373

信息来源:守望与传承 20092009年7月6日


1.jpg

作者简介:长北,女,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博物馆聘任专家,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手工技艺史。


论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 】创新是手工技艺永远的主题,而规模化产业化使手工艺品质量粗糙雷同 、技艺简单化同质化 。作者提出,当下手工技艺的创新内涵发生了转换:设计创新,从功能、造型到装饰适应现代生活;回归绿色,不应只为展览不为民用,而应将回归民用作为生产重点,同时制作以博物馆、豪富为购买对象的高档手工艺品;当下保护“非遗”的重点也发生了转换,应抢救濒危,恪守流程,确保核心,设计创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材料和工艺传统,造型与功能创新。此之谓“借古开新,守正创新”。

【关键词 】手工技艺;设计创新;回归绿色;“非遗 ”传承;抢救濒危;恪守流程;确保核心


2.jpg

中国手工技艺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是手工技艺永远的主题。在当代规模化产业化大潮面前,如何重新定位手工技艺的创新与传承?如何使“技术遗产”能够“遗”下去而不是在“保护”的名义下横遭断绝?笔者在此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手工技艺的创新是永远的主题

中国手工技艺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是手工技艺永远的主题。以漆器制造为例。古代漆器上凡是画白色、桃红色花纹,往往用桐油调颜料描画,呈色偏深的天然漆无能为力。20 世纪,铝与铝箔大量问世,迅即为中国漆艺家所广泛使用。福州郑益坤在漆坯上反复用铝箔粉画金鱼反复罩透明漆反复研磨,箔粉有被磨露,有深藏漆下,最后推光,画面有鱼游碧潭般的深邃意境。廉价的铝箔粉罩明研绘推广开来,其艺术表现力足以与日本昂贵的金丸粉研绘匹敌。在型号丰富的人造磨石与水砂纸诞生之前,漆艺家是绝难用廉价材料创造出如此高难度绝技的。只有在铝箔大量生产并且走向廉价的现代,铝箔粉罩明研绘的技法发明和不断丰富才具备可能性。

3.jpg


二、规模化产业化是手工技艺头顶的双刃剑

20世纪,工业化浪潮将人工、化工材料带入了手工艺品制造行业,手控木机为电力机械所代替,劳动效率提高、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使灵活富有创新精神的手工技艺定格成为固定流水线,手工艺品定格成为统一规格、统一风格的工业制品,工人陷于流水线重复操作,手感缺失、情感缺失的结果,是手工技艺的必然倒退、作品艺术价值的必然跌落。本世纪,人们无度的消费需求则使手工产业规模膨胀,电子自控器械也进入了手工艺品制造行业,甚至参与工艺品表面装饰,工艺产品进一步走向标准化同质化。加之金钱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手工艺品行业虚热到了膨胀,天然材料供应源出现危机甚至被用罄,人工材料机器工艺品冒充手工艺品成为普遍现象,降低了中国手工技艺的美誉度。规模化产业化使手工艺品质量粗糙化雷同化,技艺简单化同质化,使手工时代多样化的个人创造异化成为批量产品,浮躁的社会氛围则使手工艺人手艺精神垮塌,在漫长悠远历史进程中缓慢形成的手工技艺被挤压到了边缘地带,大批手工技艺失传。仍以漆器髹饰工艺为例。

4.jpg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轻工业部向漆器企业大力引进机械,引进化工涂料,大大简化了漆器髹饰工艺。漆器底胎工艺从打底布漆三道灰三遍漆减化为木胎上刮灰甚至不刮灰便髹化工涂料,伪漆器整个流程不用天然漆,甚至用化工涂料制作餐饮用具。天然漆嵌螺钿漆器原本需要两次覆盖螺钿片,两次手工磨显出漆面。化工涂料引入以后,硬螺片不再粘贴于完成灰漆的底胎而直接粘贴于胶合板,厚髹黑钢琴漆迅速干固,用机器磨显以后,螺片上不再用刀开纹而易为用笔画纹,厚髹透明钢琴漆迅速干固,用机器磨退并且抛光。由此减少了做灰漆和做灰漆前后多道繁琐复杂的程序,两次手工磨显变为一次机器磨显,手工抛光变为机器抛光,生产周期从原本三个月提速到从木工到成品只需要10天,产品售价和声誉同时一落千丈,髹涂工序从应合自然到异化成为高污染的机械程序。汉唐宋元曾经广为流传、登峰造极的漆器卷木胎工艺、圈叠胎工艺、金属釦工艺、银参镂带工艺以及明代攒犀工艺、剔彩工艺,现代福州髹饰工艺中的台彩、台填、印锦等技艺,都面临业已失传或即将失传的境地,老人亡故则技艺断绝。

5.jpg


三、当下手工技艺创新和“非遗”传承

中国手工技艺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许多手工艺品已经成为地方文化的特色符号。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创会会长华觉明先生说:“手工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技术的又是艺术的,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当下,社会氛围浮躁,环境严重污染,人们心态疲惫。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蕴藏了工匠感情,抚慰着当下人们被荒芜了的审美心灵,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社会生态的平衡。所以,人们回转头来珍惜天然材料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手工艺品越使用天然材料越恪守传统技艺,保存的历史信息就越多,作为“非遗”的价值就越高;手工艺品越个性化,情感投注越多,艺术价值就越高,售价也就越高。没有个性的批量化机器作品,或是展览式、应景式手工艺品,或是只为豪富收藏的特种手工艺品,很难保持稳定的市场。因此,人们并不需要将所有的手工艺行业都做大,做到规模化产业化,造成成品库存的积压和资源的浪费,而应以区域性、多样性、独创性、差异性谋求手工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6.jpg

在保护“非遗”的新形势下,当下手工技艺的创新内涵发生了转换:不应再是发明机器提高劳动效率扩大产业规模,也不应再是发明自动程序简化工艺流程追求标准化,更不应再是推广人工材料化工材料,使流程快速产品廉价,而应着力于:(1)设计创新,从造型、功能到装饰适应现代生活;(2)回归绿色,不应只为展览不为民用,而应将回归民用作为生产重点,同时制作以博物馆、豪富为购买对象的高档手工艺品。在保护“非遗”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将天然材料供应源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同时鼓励变废为宝,变无用为有用,开发新的天然材料制品。用无害的人造材料制造半机器低档工艺品固然可以放行;而如果材料属于化工系列,污染环境,危害工人健康,则宜缩小生产规模,甚至明令禁止用有毒化工涂料生产餐饮器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材料和工艺传统,造型和功能创新。此之谓“借古开新,守正创新”。

7.jpg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被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必须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手工品种和技艺”,强调保护天然材料手工技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为此,理应从保护概念、市场宣传诸方面,将手工艺术品与人工材料电力机械甚至电子自控器械制作的工艺美术品严格区分开来,保护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应错乱。如果纯系人工材料电力机械制作,则不应混入手工艺品销售,而应对顾客实话实说。

8.jpg

面对电力机械取代手控木机的现实,手工艺行业规避电力机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如何使“技术遗产”能够“遗”下去而不是横遭断绝?笔者以为,保护的对象应该是个体的、独特的、濒危的、原生态的。对于已经产业化又挂着“非遗”传承单位牌号的手工艺品制造行业,挂牌要名实相符,要真做传承之事,挂牌单位当下“非遗”传承的首务应该是:抢救濒危,恪守流程,确保核心,设计创新。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1)每一项“非遗”项目都应有专门传承经费,有专人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的全套流程在制作天然材料手工艺品;(2)每一项史已有名、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都应有专门抢救经费,有专人抢救濒危技艺;(3)面上已经进入机械流程的工艺品种,除了原材料处理与产品初始阶段的机械加工之外,应尽量减少机器对核心工序的介入,减少机器对最后成品装饰的介入。

9.jpg


四、运动式保护非遗的弊端

当下中国,保护“非遗”形成运动,自上而下远离作品,远离手艺人,远离手艺现场,以行政程序作“非遗”,申请人自己填表,自己投资做视频,专家看表看视频而不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整批整囤批准“非遗传人”,评审太猛太急,部分手艺人与部分评审专家达成利益共享,将功夫下在了“非遗”之外,媒体炒作更助长相互攀比、奔逐名利的风气,加速“非遗”的空壳化和形式化。走形式的盛大展演过多过猛,耗费大量资金,而“非遗”作为“技术遗产”的价值,恰恰不在展演让手工艺人奔趋难以心定,而在营造手工艺人沉潜钻研手工技艺的社会氛围。

10.jpg

各机构频繁设奖,“大师”“名人”称号叠床架屋,有国“大师”,有省“大师”,有市“大师”,还有企业外认定的“大师”、企业内认定的“大师”,甚至一地一厂“大师”“名人”就有数十名之多,全因金钱趋动。标有大师名字的作品常常由他人制作,甚至从其他作坊买来,“大师”名气越大,越奔忙于评比、开幕等出场活动。急功近利运动式的“保护”,使手工技艺异化雷同化,缺少超越历史的独创,手工艺品雷同化粗糙化,审美浮华化趋同化,手工技艺的声誉却在膨胀。正如华觉明先生所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甚少大师却盛产大师的时代”。

11.jpg

事物的生成发展自有其规律,庄稼是不可以揠苗助长的,孩子不是吹吹就能够长大的,文化不是违背规律就能够真正繁荣的。欲速则不达。手工技艺传承的先决条件,常常并非物质待遇,而在于受传者自身的兴趣和悟性。无数创造者的创新铸就了一部手工技艺史,当上“传人”的人不一定能够将手艺传下去,没当上“传人”的人照样能够练得一身绝技。因喜欢手工而无师自通、自创一门手艺的人代有人在。可见,创与不创、传与不传由内因决定,与外力打造没有关系。外力打造往往“过犹不及”甚至适得其反,树起了一个,打击了一批。“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是前人总结的千真万确的人才成长规律。

12.jpg


以上可见,运动式“保护非遗”使手工技艺异化、手工艺品异化,更使文化异化、手艺人异化。笔者呼吁:以过细调查取代运动式保护,唤醒挂牌单位“非遗”传承的责任感,唤醒手工艺行业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严谨、敬业的精神理念。它代表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伦理精神和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3.jpg

笔者切望:让手艺回到平实的合规律成长常态,像对待自己襁褓中的孩子、对待苗圃中的花木一样,默默浇水施肥,过细除虫,不求功不显摆地静静等待其成长壮大。保护“非遗”的基金应该向抢救濒危、恪守流程、保留核心、设计创新等有实质意义的事情倾斜,向个体的、独特的、濒危的、原生态的手工技艺倾斜,而不是用在广撒津贴、广评大师、广办培训班、广搞大型活动、广开大型展览等门面好看而无实质推进作用的事情上。真大师往往生前沉潜,身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尊敬,真正有权命名大师的,是历史,不是当下。“非遗”评委理应匿名随机,逐年更换;化工材料机器产品理应剔出“非遗”保护范围,任由市场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