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潍坊市同时拥有两个国家一级博物馆 三个县市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发布日期:2018-01-22 浏览次数:5770
333.jpg

  12月28日上午,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潍坊市文化馆馆长邱兆锋、潍坊市文物局局长刘允泉分别介绍了潍坊市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及文物保护工作情况。

  三个县市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潍坊市文化馆馆长邱兆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现有国家森林公园 7 个,国家湿地公园 5 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1座、不可移动文物50万件套;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2项,市级代表性项目 252项,县级代表性项目1025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38名、市级233名,县级901名;获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7个,3个县市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个项目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近年来,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遵循“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保护目标,形成了潍坊特色的1344建设模式,即:制定一个建设路线图;树立三个建设理念;建设四个保护平台;实施四项传承工程。2017年在实施“1344”建设模式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了多项工作。通过非遗项目口述史调查和数字化采编项目,对濒危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与研究,为四级名录及传承人建立了完备的数字化档案资料。“天工核雕·匠心百年”潍坊核雕艺术全国巡展及2017中国·潍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暨创意设计博览周活动的举办,在宣传展示潍坊传统技艺的同时,全面展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文创产业的最新成果。“千里漫行话潍坊”总行程1000余公里,组织市民深入传统文化集聚地,深度体验潍坊传统文化。国家艺术基金潍坊年画艺术创作人才培训班、诸城古琴全国巡演及茂腔创作等创新探索潍坊非遗项目在新时期的创作与传承。整合潍坊传统美术与传统工艺资源,与潍坊聋哑学校、潍坊商业学校联合探索非遗职业化教育。潍坊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各方提报的《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模式》、《“三位一体”乡村文化传统激活与传承创新实践》、《非遗职业教育与现代学徒制创新模式》三个项目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真教寺清真寺 乐道院等 已免费向社会开放

  发布会上,潍坊市文物局局长刘允泉向大家通报了2017年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先后完成了坊子德日建筑群中的德日军医院等10余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修缮,并有齐长城、昌邑姜泊民居群、昌乐田家老庄明楼等10余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正在修缮施工,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实现新突破。为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对已修缮完成并适合对外开放的文保单位,适时开放。如德日建筑群、真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建筑群、乐道院等,已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十笏园、坊子炭矿遗址等收费开放,但对特殊群体门票优惠。实施了潍日高速、G206威汕线、G309青兰线、G206威汕线、S222央赣线等国省道改线、道路拓宽改造等10余项基本建设工程前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既确保了地下文物安全,又保证了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到文物保护利用领域,精心策划了姜泊村史馆、红色马渠、齐西家风家训馆、王氏家庙、峻青故居、董书香故居等多个利用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载体的文旅融合项目。

  潍坊市博物馆获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潍坊市博物馆获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潍坊市成为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两家一级博物馆的地级市。今年已建成9家涉及非遗、服装、文房用具、书画、钱币等领域非国有博物馆。全市44家各级各类博物馆常设展览达180个,举临时展览超过200个,全年入馆观众人数突破300万。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利用重大节庆及周末等时间节点开展各种社会教育活动500余次。以流动展览配套公益讲座的形式,进学校、部队、社区、村庄等社教活动达130余次,直接受益观众6.5万余人。青州市博物馆获评2017年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推出的海岱大课堂获评“全省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千余种,先后组织参加济南国际文物装备博览会等,获得组织奖、设计奖等多个奖项。积极参与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通过学术研究,传播好潍坊声音,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5项,获得省考古学会、省博物馆学会优秀成果奖3项。与山东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以及中国孔子文化基金会等合作建成教学研究基地。